APP下载

我国上市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应用分析

2022-03-04肖翔

清华金融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年报金融机构区块

肖翔

丁洋洋

赵承浚

当前,金融科技已成为金融机构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服务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本文以94家A股银行、证券、保险类上市金融机构为例,对其2020年年报披露的金融科技组织机制和主要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就技术应用相关情况与2019年进行了对比,并提出政策建议。

当前,金融科技已成为金融机构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服务人民生活的重要手段。为全面了解我国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应用情况,本文以94家A股银证保类上市金融机构(银行类38家、证券类49家、保险类7家,以下统称“银证保类”)为例,对其2020年年报披露的金融科技组织机制和主要技术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就技术应用相关情况与2019年进行了对比,并针对性提出若干政策建议。需特别说明的是,受年报篇幅、宣传侧重点等限制,各家上市金融机构披露的金融科技相关情况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不影响总体趋势判断。

金融科技组织机制建设情况

一是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更加明确。在包容的政策环境下,一些上市金融机构积极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和数字化转型浪潮,不断重视金融科技发展和创新应用,在智慧银行、开放银行、架构转型、数据治理、客户体验等方面制订了明确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目标。

二是金融科技组织体系不断优化。为落实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部分上市金融机构通过合作或自建的方式积极成立金融科技委员会、子公司、创新实验室、联合研发中心等创新组织,并通过人才引培、创新孵化、内部轮岗等方式探索建立与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相适应的敏捷组织和激励机制(见表1)。据统计,截至2021年7月底,已有12家A股银行类上市金融机构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

表1 部分上市金融机构2020年年报披露的金融科技组织机制建设情况

三是金融科技相关投入力度加大。金融管理部门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信息科技总投入分别为2078亿元、263亿元和351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年报分析显示,上市金融机构普遍比较重视金融科技相关人员和资金投入,以“金融科技”“信息科技”“信息技术”“科技”“技术”“研发”等口径在年报中披露了金融科技相关人员和资金投入情况。以38家A股银行类上市金融机构为例,分别有24家和18家银行在2020年年报中披露了金融科技相关人员和资金投入情况,多数(62.5%)银行金融科技相关人员数量占总员工数量的比例在5%以下,25%的银行金融科技相关人员数量占总员工数量的比例在5%~10%;55.56%的银行金融科技相关资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3%以下,44.44%的银行金融科技相关资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3%~5%。

金融科技应用总体情况

第一,从技术情况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在上市金融机构中应用相对较为广泛,区块链应用正加速推进。根据2020年年报披露情况,分别有71.28%、69.15%、42.55%的上市金融机构应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35.11%的上市金融机构应用了区块链;应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生物识别、第五代移动通信(5G)、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物联网技术的上市金融机构分别占25.53%、23.40%、18.09%、15.96%、15.96%、14.89%;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光学字符识别(OC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AR/VR)等技术也有所探索应用,但应用规模总体相对较小(见图1)。

图1 2019—2020年上市金融机构年报披露的金融科技应用情况对比

第二,从机构类型看,银行类上市金融机构是新兴技术应用的“主战场”。银行类上市金融机构应用各项技术的比例均高于证券类和保险类上市金融机构应用比例,且大数据(94.87%)、人工智能(89.74%)、区块链(69.23%)、云计算(66.67%)应用相对较为普遍;证券类上市金融机构应用大数据(55.10%)、人工智能(53.06%)相对较为普遍;保险类上市金融机构应用人工智能(71.43%)、大数据(57.14%)和云计算(42.86%)相对较为普遍。

第三,从变化情况看,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应用相对较为稳定,RPA、知识图谱、5G等技术应用增长较快。2020年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上市金融机构占比与2019年相差不大,区块链应用占比略微上升,由2019年的30.68%上升至2020年的35.11%。RPA、知识图谱应用分别由2019年的9.09%、9.09%增长至2020年的25.53%、15.96%,同比分别增长180.88%、75.58%。银行类上市金融机构RPA、知识图谱、5G应用增长相对较快,同比分别增长136.87%、89.44%、23.15%;证券类上市金融机构大数据应用由2019年的46.67%上升至2020年的55.10%,其余技术应用占比变动较小;保险类上市金融机构由于数量较少,技术应用比例波动较大,5G、生物识别、机器学习增长相对较快。

金融科技主要应用场景

大数据。大数据在银证保类上市金融机构的应用已初具规模,应用场景相对较为丰富且相对稳定,主要为风险控制(45.74%)、运营管理(37.23%)、营销获客(24.47%)等。银行类上市金融机构主要将大数据应用在风险控制(86.84%)、运营管理(60.53%)、营销获客(42.11%)、信用评估(42.11%)等场景。证券类上市金融机构主要将大数据应用在运营管理(22.45%)等场景,但应用规模总体相对较小。保险类上市金融机构主要将大数据应用在风险控制(57.14%)、运营管理(37.23%)等场景(见表2)。

表2 2020年上市金融机构年报披露的大数据在同类机构中主要应用占比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相对较为丰富,银证保类上市金融机构主要将其应用在智能客服(34.04%)、智能风控(34.04%)、智能营销(28.72%)等场景。银行类和保险类上市金融机构在智能风控、智能客服场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相对较为普遍。证券类上市金融机构主要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智能投顾(24.49%)和智能投研(12.24%)场景(见表3)。在人工智能的具体细分技术中,RPA主要应用在运营管理、反洗钱等人工重复操作较多的业务场景,通过模拟人工执行重复工作任务;生物识别主要在客户身份认证等领域有所探索应用;知识图谱通过建立客户画像、分析交易行为等方式,在精准营销、反欺诈等场景已有所应用;机器学习通过使用算法规则,在客户服务、风险防控和反欺诈等场景已有所应用;OCR主要应用于金融业务中票据、资料、档案等的录入和处理。

表3 2020年上市金融机构年报披露的人工智能在同类机构中主要应用占比

云计算。云计算正成为部分上市金融信息技术(IT)基础设施部署的主流选择。银行类上市金融机构在个人借贷(15.79%)、小微金融(15.79%)、支付结算(7.89%)、财富管理(7.89%)、供应链金融(5.26%)、信用卡管理(5.26%)等场景已开展云计算部署应用。证券类上市金融机构仅在信息安全(2.04%)场景披露了云计算应用。保险类上市金融机构虽然已披露应用了云计算,但未披露具体应用场景。

区块链。区块链在上市金融机构的应用尚处于初步阶段,在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支付及清结算等场景的应用逐渐深化。银行类上市金融机构主要将区块链应用在贸易融资(39.47%)、供应链金融(21.05%)、支付及清结算(10.53%)场景,应用比例较2019年分别增加17.25%、9.94%、7.75%,部分银行类上市金融机构还探索将区块链应用在跨境金融(18.42%)、小微金融(2.63%)、消费借贷(2.63%)、发票服务(2.63%)等场景。证券类和保险类上市金融机构虽然已披露应用了区块链,但未披露具体应用场景。

政策建议

一是探索建立金融科技创新应用自声明机制。当前,我国上市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信息披露已有较好基础,但仍存在标准不统一、概念不一致等问题。建议探索建立上市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自声明机制,按照《金融科技发展指标》(JR/T0201-2020)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完善金融科技信息披露标准,通过年报、网站等载体,对金融科技相关投入、新兴技术开发方和合作方以及技术版本、应用场景等相关信息进行披露,为金融科技统计监测和公共监督提供必要支撑。

二是继续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作用。上市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创新活跃度较高、应用范围较广,为更好平衡创新与风险监管,建议进一步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的覆盖范围,将养老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更多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金融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测试范围,为有价值的金融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充足发展空间。

三是进一步完善金融科技标准规则体系。建议按照“国家标准管底线、行业标准管门槛、团体和企业标准突出创新”的思路,针对不同技术、应用场景和应用深度,分类分级推进标准建设工作。对于应用较为成熟、范围较广的技术,建议以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金融科技风险防控为重点,加快推进行业标准研制,对于一些行业通用型标准,可适时上升为国家标准,并通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的团体标准对技术安全、功能和性能设定更高的鼓励性、创新性、引导性要求。对于尚处于应用初期的新兴技术,可考虑围绕技术应用安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基本架构等开展行业标准研制,尽快明确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底线型要求。

猜你喜欢

年报金融机构区块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红楼梦》的数字化述评——兼及区块链的启示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区块链助跑财资管理
一场区块链引发的全民狂欢
区块链助力企业创新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重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