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校女生耐力素质测试现状调查研究
2022-03-04于良王鑫鹏
于良 王鑫鹏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 重庆 404100)
近10 年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大学生的体质状况逐年下降[1,2],这一群体已经成为我国学生人群体质健康水平的短板[3]。耐力跑项目是运动耐力、速度、心肺能力等健康指标的综合体现[4]。要想遏制学生运动素质下降的趋势,首先要防止耐力素质的进一步下降[5]。有研究指出,耐力跑项目对高校女生的心肺刺激过大[6,7],且存在消极应对[8]等问题。该文采取横、纵向比较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6 所高校女生的耐力素质进行抽样分析,同时通过问卷调查,客观掌握重庆高校女生耐力素质测试的主观感受,为其耐力测试成绩的变化与特征作出合理解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文重庆高校女生耐力素质测试现状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重庆6 所高校(其中本科高校、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各2 所)2018—2020 年600 名女生的耐力测试数据为调查对象。考虑到不同层次高校的学制差别,在每所学校抽取大学1~3 年级各50 份耐力测试(800m跑)数据,共2700份。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实体图书馆等途径进行文献查阅,为该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1.2.2 调查法
在600名调查对象接受体质测试后一周内,调查其耐力测试的主观体验与认识,作为研究分析依据。
1.2.3 数据分析法
该研究依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进行评价,通过SPSS 22.0统计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1.3 问卷制作与处理
问卷主要针对耐力测试受试者的主观反映进行调查,内容包括Borg疲劳量表以及对800m跑测试的主观认识2 个层面。邀请高校体育专业领域的3 位副教授以上专家对问卷进行审查,删除与修改不合理项,设置测谎条目1题。通过筛查,获得有效问卷586份。问卷采用重测的方法进行信度检验,从调查对象中随机挑选100名在首测后1个月再次进行测试,计算得出2次问卷的相关系数r=0.69,P<0.01。因此,问卷结论具有可靠性。
2 统计结果与分析
2.1 近3年重庆高校女生800m跑测试数据分析
2.1.1 检验水准与基本情况
所获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双侧检验处理分析,确定显著性水平临界值为P<0.05(显著性差异),P<0.01(非常显著性差异)。基本情况如表1 所示,各年级原始数据(分钟数)平均在4′11″,按照《标准》处于及格的分值水平。
表1 近3年重庆高校女生不同年份不同年级数据比较()
表1 近3年重庆高校女生不同年份不同年级数据比较()
2.1.2 不同年级的耐力素质变化
由表2可知,除在2020年,二年级相比一年级耐力素质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以外,2018年与2019年耐力素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三年级在2018—2020年耐力素质显著提升。但结合评分标准,3个年级分值在2018年与2019年相比一年级的提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大学期间,重庆高校女生的耐力素质有所提升,但不具有运动应带来的分值突破,耐力素质水平有待提高。
表2 同年份不同年级与一年级显著性检验()
表2 同年份不同年级与一年级显著性检验()
注:三年级A为与一年级原始数据对比,三年级B为与一年级分值对比。
2.1.3 同年级3年间的耐力素质变化
由表3 可知,除二年级2020 年与2018 年数据均数无差别之外,3 个年级的耐力素质成绩,均随年份增加而呈现显著下滑势态(P<0.05)。由于同年级评分标准不变,因此在分值水平上,重庆高校女生耐力素质同样呈现下滑势态。
表3 同年级不同年份与2018年数据显著性检验
2.2 重庆高校女生耐力测试主观认识调查
2.2.1 自觉运动疲劳程度
通过Borg 自觉疲劳量表对6 所学校随机挑选的586 名女生,在其进行体质测试800m 跑项目后进行调查。量表中分值越高说明自觉疲劳程度越高,其中1~4分为轻松,5~7分为中度疲劳,8~10分为重度疲劳。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呈现出μ=5分的正态分布特征,疲劳评分集中于中度疲劳,重度疲劳只占9.29%,表明大部分女生可承受800m跑测试的运动强度。
表4 重庆高校女生耐力测试后Borg自觉疲劳测试分布
2.2.2 耐力测试激发的体育运动情况
如表5所示,重庆高校只有22.7%的女生会为耐力测试采取前期针对性训练,其中的一小部分女生(17.4%)是因为具有日常运动习惯,不需要单独对待,但大多数女生(59.9%)无运动习惯且没有采取运动耐力的提升措施,其中不排除一部分女生对自身运动耐力有较强的信心,但数据更能体现的是单纯的耐力测试对女生日常运动的激励作用有限。
表5 重庆高校女生耐力测试前期训练情况分布
2.2.3 耐力测试前期训练阻力因素调查
如表6 所示,重庆高校女生耐力测试前期训练的最大阻力来源于学业与其他活动,体现出此群体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足。此外,接近1/4的学生因缺乏运动兴趣,而不采取训练措施。前述两因素皆属于主观认识问题,共占比71.33%。客观原因占比不高,体育设施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运动需求,但有13.48%的学生提出缺乏训练监督,这部分学生具有训练意向但行动力较差。
表6 重庆高校女生耐力测试前期训练阻力因素分布
3 讨论与分析
重庆市高校女生近3年耐力素质平均水平处于及格区间。从原始数据层面来看,大学一年级与大学二年级无明显的差异规律,而大学三年级显著提升。从分值层面来看,3个年级的差异均不显著,符合《标准》中的评分变化规律。但由于《标准》中的原始数据对应分值的变化,是根据小学至大学学生生理机能变化规律而来,因此从分值上来看,重庆高校女生的耐力训练水平并没有实质变化,反而随着年级的增加有下滑趋势。
运动强度过大的自我感知会形成恐惧障碍,影响测试心态以及前期训练的积极性。受试者对800m 跑测试的运动强度自觉评价等级适中,表明测试项的运动强度合理。耐力素质的提升前提是有前期运动做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研究对象中无运动基础且不采取训练措施的学生占比高达59.9%,这难以体现《标准》发布的初衷。
4 高校女生耐力素质测试开展建议
4.1 加强相关理论的宣讲与培训
利用体育课程以及知识讲座,对耐力素质的价值、测试的评分与影响、提升耐力素质的方法等相关理论进行针对性的宣讲与实践,使学生有动力、有能力设计前期训练内容,发挥耐力测试的运动激励作用。
4.2 调整体育课程的运动强度结构
体育课是学生接受体育教育最重要的途径,调整课堂内容的运动强度,不仅可以起到更好的体育锻炼效果,更能减少在耐力测试中因长期低强度运动所带来的“高强度运动恐惧”。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要体现运动强度的要求,不可重技能轻体能。
4.3 增设参加耐力测试的门槛要求
长期体育运动不足的学生在毫无前期训练的情况下直接参加耐力测试,会大大增加运动风险。为避免突发性大强度运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在学生参加耐力测试前,利用运动类APP、社团打卡、课上试测等方式,在一定时间阶段内,以循序渐进的成绩要求达成测前门槛,可控制学生参加耐力测试的突发行为,降低突发性大强度运动所带来的健康风险。
5 结语
耐力素质测试既是对学生心肺能力等多方面健康水平的检测评价方式,更是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手段。充分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变化及内部因素,并做出相应调整,强化体质测试的激励效果,对高校体育工作的科学开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