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一次性餐具使用调查及减塑策略
——以黄冈师范学院为例
2022-03-04赵余琴徐俊伟
李 鑫,唐 晓,刘 胜,赵余琴,徐俊伟,朱 莉
(黄冈师范学院 生物与农业资源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1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战略,倡导全民投身于环保节能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建设生态校园,是高校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而校园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校园的理念背道而驰,且长期使用一次性餐具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1,2]。
2019 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指出,将分步骤禁止生产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2021年2月初,国管局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管办发〔2021〕4 号),公共机构(包括学校)要带头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到 2021年底前,公共机构全面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所以,主动减少校园一次性餐具的供应和使用,不仅是建设生态校园的必然要求,也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避免陷入被动局面的必然选择[3]。
根据初步调查,黄冈师范学院各餐厅仍大量供应一次性餐具,学生打包饭菜仍是常态。作为高校环保社团,作为生物专业师范生,希望找到最佳解决途径,通过行动来减少校园一次性餐具使用(以下简称减塑)。为此,首先对学校学生使用一次性餐具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同时对餐厅供应一次性餐具情况进行了访谈。
2 调查方法及过程
2.1 学生使用一次性餐具情况问卷调查
通过网络向黄冈师范学院在校学生发放网页问卷,问卷回收之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了解大学生对一次性餐具的使用情况、使用原因以及大家对一次性餐具的态度和认识 。问卷发放对象覆盖全校大一至大三学生,并针对早中晚三餐分别设置问题。此次调研共发放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58份,有效问卷858份,回收率达 95.3%,有效率达 95.3%,其中,男生16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19.4%,女生69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80.7%。学校是师范院校,调查数据中男女比例不均匀 ,女生偏多。
2.2 餐厅供应一次性餐具情况访谈
访谈了学校3个学生餐厅,包括南区的紫园餐厅、柳园餐厅,北区的荷园餐厅。设计了以下几个访谈问题:①请问餐厅每天使用多少一次性餐具?②一次性餐具是需要成本的,为什么仍会采购?③为什么不使用循环餐具呢?
3 学生使用一次性餐具情况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因从餐厅打包食物而使用一次性餐具。受疫情影响,学校规定外卖不能进校园,因此客观上大大减少了通过外卖途径产生的一次性餐具使用,但也可能是这部分学生选择从餐厅打包带走(图1a)。一周内打包次数在6次以下的学生占40.3%,6次以上的占59.7%,10次以上的占29.9%。可见,超过半数的学生一周内使用一次性餐具的次数超过6次(图1b)。一日三餐中,午餐打包较多的学生占到45.1%,而三餐打包都比较多的学生达到 29.5%(图1c)。由此可见,学生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现象非常普遍,基本全部用于从餐厅打包餐品。
图1 黄冈师范学院在校生一次性餐具使用现状
3.2 学生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原因
从图2可以看出,不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首要原因是:“餐厅拥挤,时间紧促而不能在餐厅就餐”。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都有超过40%的学生“觉得打包方便快捷”。此外,有部分学生是因为“顾虑餐具卫生问题”而使用一次性餐具。对于午餐和晚餐,小部分学生是由于“夏天餐厅内太热”,因此选择打包带走而使用了一次性餐具。这表明,在促进学生减塑方面,需要针对不同使用原因,对症下药,提出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尤其需要留意的是,有38.1%的学生早餐使用一次性餐具,是由于“餐厅主动提供一次性打包食物”。这表明从促进餐厅主动减塑方面入手,还有很大开展工作的空间。
3.3 学生对一次性餐具卫生状况及其对环境危害的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72%的学生对一次性餐具卫生状况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图3a)。出乎意料的是,认为一次性餐具对环境危害严重的就占比77.9%,危害一般的占 20.6%,只有极少数学生回答“不知道”(图3b)。这表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一次性餐具对环境有危害,但这并没有使他们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
3.4 学生对校园内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69.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减少校园内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图 4a),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减少一次性餐具持赞同态度。49.2%的学生并没有觉得停止餐厅一次性餐具供应对生活影响很大,而 50.7%的学生觉得停止餐厅一次性餐具供应对生活有很大影响(图 4b)。因此,在实施减塑措施时最好循序渐进,尽量降低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在时间充足、餐具卫生的条件下,近93%的同学愿意选择在餐厅就餐(图 4c)。这表明,如果能够解决餐厅就餐的拥挤问题、保证餐厅餐具的卫生,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愿意放弃一次性餐具使用的。另外,如果餐厅提高一次性餐具价格,70.2%的同学会减少打包,17.2%的同学不会在餐厅就餐,只有12.6%的同学不受影响(图 4b)。这表明通过提高一次性餐具价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
图2 学生使用一次性餐具原因
图3 学生对一次性餐具卫生状况及其对环境危害的了解
图4 学生对校园内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的态度
4 餐厅供应一次性餐具情况访谈结果与分析
除了针对学生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还通过对3个学生餐厅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到各餐厅均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定期进货且消耗很快,一个餐厅的餐盒使用量最多达60件/d,共计1200个(表1)。餐厅工作人员反馈的一次性餐具使用原因包括:①一次性餐具用起来方便省事;②为方便学生打包带走;③学生就餐时间比较集中,餐位不够;④餐厅洗碗空间和设备不足,洗碗工作人员不足;⑤疫情防控需要(表1)。其中有多个因素都与笔者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吻合,包括学生就餐时间比较集中,造成餐厅餐位相对不够,相对拥挤,导致很多学生选择打包带走。除了迎合学生需求,餐厅本身因一次性餐具的便捷、成本低廉而倾向于选择一次性餐具,从而逐渐减少配备洗碗空间、设备和人员,最后造成越来越依赖一次性餐具的局面[4]。
表1 餐厅供应一次性餐具情况访谈结果
总结以上调查结果得出:首先,学校餐厅确实存在过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现象,大部分学生虽然也知道一次性餐具对环境不友好,但由于在校生活节奏快、餐厅餐位不足、餐厅只提供一次性餐具等原因而选择使用一次性餐具。其次,积极的一面是,绝大多数学生对减塑都保有积极态度,愿意成为一个低碳消费者,这给了笔者行动的勇气和信心。最后,知道并不等于做到,态度不等于行动。相当一部分学生,即使知道一次性餐具的危害且具有减塑的积极态度,仍会仅仅是因为“觉得打包方便快捷”,或者“觉得停止餐厅一次性餐具供应对生活有很大影响”,而无法真正做出减塑的行动。因此,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还需要从学生的切身体验感和参与感上下功夫。比如,参与校园的自然体验活动相比传统的宣传活动更容易培养生态地方感[5];而生态地方感相比系统知识和价值观,能够更好地预测环境友好行为[6,7]。再比如,成功的调查活动可以帮助提高环保团体的政治效能[8],而政治效能的提升将对促进集体行动非常有效[9,10]。校园减塑,需要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需要当成一个系统性工程长期坚持。
5 针对性的减塑行动策略
5.1 向学校各方发起倡议
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教务处、后勤保障处、餐厅管理者等多部门发起以下倡议:①适度调整各年级作息时间和上课,峰期就餐;②调整食堂窗口结构,增设平价快餐窗口;补足各餐厅洗碗设备;增设洗碗工作岗位,或者购置自动收餐台以节省人力;每个餐厅增加1~2台中央空调;③有目标分步骤地减少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泡沫餐盒、一次性纸质餐盒、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口杯及吸管等)的供应,增加可循环使用餐具供应;④除非学生自己要求,不提供提前用一次性餐具打包好的食品;⑤一次性餐具坚持收费或者适当提高收费,且设置明显提醒[11];⑥加强食品安全、循环餐具消毒的透明化管理,随时接受学生参访,建立信任机制[12]。
发出倡议的同时,更多地听取学校管理方和餐厅管理者的声音,一起商量制定一个更具可操作性、兼顾各方的方案。
5.2 社团减塑行动计划
作为学校唯一的环保社团,依据调查结果,制定了科学而系统的减塑行动计划。承诺将做出以下行动。
(1)将在学生平台倡议学生减少一次性塑料餐具,在餐厅就餐时使用可循环餐具,打包带走使用自备环保餐具,并且尽量错峰就餐。将配合相关部门,把“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的宣传标语贴到餐厅醒目位置。
(2)发起减塑行动签名活动及生态餐厅评选活动,邀请学生记录一次性餐具减量过程并做成果展示,以增强学生在减塑行动上的自我效能。
(3)将联合校宣传部、校团委等部门,借力校广播台、微信公号,撰写宣传文案,进一步普及一次性餐具和塑料的系统性知识、有效性知识和行动知识。帮助学生深刻认识一次性消费品给环境带来的不可逆转的危害,减少使用甚至杜绝使用一次性消费品,最终隔断一次性消费品的需求渠道[13]。
(4)将面向全校大学生多次开展各种生态教育的体验活动(校园自然体验活动“约会大自然”、垃圾分类体验游戏“垃圾搬运工”等),使广大师生与校园生态建立感性连接,从而促进友好环境的行为[14]。
通过一系列宣传、真实体验活动以及进一步调研和倡议,将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一些学生。不仅仅是传递给他们相关的知识和态度,更重要的是赋予他们践行环保理念的自信心和行动力。他们将在参与减塑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来推进一项新的环保行动。作为师范院校大学生,毕业走出校园,也会继续践行环保行为,参与集体行动,成为出色的环境教育者,把环保理念和行动力传递给社会[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