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2022-03-04王宾艳孙雯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偏瘫血栓下肢

王宾艳 孙雯

1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神经内科 277100;2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77100

下肢深静脉血栓(LDVT)是指下肢血液在静脉血管中凝固异常,导致下肢静脉腔部分或完全静脉回流障碍〔1〕。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缺乏活动,导致患者下肢静脉血液凝固而引起静脉血栓,因此,脑卒中偏瘫患者是LDVT高发人群〔2〕。早期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血液凝固情况,对预防LDVT发生有积极的意义。护理风险预警是通过对患者实施全程动态监测,从而尽早识别护理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发生〔3-4〕。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纳入标准:①经脑部CT或MRI确诊为脑卒中;②肢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③对本次研究知情,并愿意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②存在严重肢体功能障碍;③既往下肢静脉血栓病史。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38~75岁,平均(58.2±4.8)岁;脑出血18例,脑梗死26例;高血压15例,糖尿病15例,高血脂8例。对照组男22例,女22例;年龄38~76岁,平均(58.6±4.7)岁;脑出血19例,脑梗死25例;高血压14例,糖尿病16例,高血脂10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指导,包括:①告知患者溶栓抗凝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向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②指导患者以清淡、低脂、低盐、易消化食物为主,嘱咐患者多进食新鲜蔬菜、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液循环;③指导家属按摩患者双下肢,以促进患者淋巴、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通过建立LDVT管理小组,制定LDVT高危因素评估表,建立护理风险预警平台及处理流程,并制定各项预防措施,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LDVT层级管理:小组由责任护士-病区联络员-LDVT血栓管理小组-护理部4级监控组成,责任护士每天对LDVT高危人群进行评估,按照《医院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指南》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做好记录。病区联络人员负责收集患者LDVT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强与LDVT小组间沟通。护理部负责落实各项护理政策并协助各级监控。(2)制定LDVT高危因素评估表:LDVT血栓管理小组通过参照相关文献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LDVT高危因素评估表,量表包括4方面因素:年龄(≤60岁计2分,>60~75岁计3分,>75岁计4分)、病史(肥胖计2分,恶性肿瘤计2分,凝血异常计2分,静脉血栓病史计2分)、偏瘫程度(FMA评分100分计0分,96~99分计1分,85~95分计2分,50~84分计3分,<50分计4分)、合并医源性损伤(接受手术治疗计2分,中心静脉导管>24h计2分)、每日按摩双腿次数(>3次计1分,2~3次计2分,<2次计3分)等。静脉血栓形成危险评分≤5分为低风险,6~14分为中等风险,>14分为高风险。(3)建立LDVT血栓预警平台:借助信息化平台及院内安全管理网建立LDVT血栓预警平台,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完成LDVT风险防范及管控。(4)护理风险平台的应用:患者入院后由LDVT管理小组对患者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并将评估结果输入预警平台,LDVT管理根据平台相关数据动态掌握脑卒中偏瘫患者LDVT发生风险,并及时将数据上报护理部。(5)LDVT风险预警管理:LDVT管理小组根据风险预警等级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①低风险:患者入院后由LDVT管理小组对其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及LDVT预防指导;②中等风险:由责任护士向病区联络员及护理部报告患者风险预警等级,并于当天17:00前向护理部汇报患者信息,由护理部于次日9:00前收集护理风险信息,及时安排LDVT血栓管理小组到科室核实患者情况并指导科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③高等风险:责任护士每4 h向护士长汇报患者血液凝固指标、肢体肿胀及疼痛情况,并于当天17:00前将信息上报至护理风险预警平台。

1.3 观察指标

①凝血功能:记录两组干预前后D-二聚体(D-D)、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②下肢静脉血栓: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下肢静脉血管是否存在血栓,若管腔内有可见性回声、管腔内血流信号充盈、静脉管腔被压瘪、静脉血流频谱存在期相性改变、患肢远端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等上述其中三项则视为LDVT。③记录两组下肢肿胀及肢体疼痛发生率。下肢肿胀采用软皮尺测量,肢体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进行评价。④满意率:采用自拟的下肢静脉血栓护理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包含三方面,即基础护理、健康宣教、预防措施落实情况,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3级评分,总评分>2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及静脉血栓形成危险评分

两组干预前D-D、TT、APTT、Fbg比较差异不显著;干预后观察组D-D、TT、APTT、Fbg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而LDVT形成危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下肢肿胀发生率、肢体疼痛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满意率

观察组下肢肿胀发生率、肢体疼痛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对血栓预防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下肢肿胀发生率、肢体疼痛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及满意率 〔n(%)〕

3 讨论

3.1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提高护士对脑卒中偏瘫患者LDVT风险管理能力

脑卒中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导致患者双下肢血液黏度增加,从而增加LDVT发生风险〔5〕。尽早识别脑卒中偏瘫LDVT高发人群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降低LDVT发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6〕。既往临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LDVT预防主要采取常规性护理干预,即只有当患者发生LDVT后才上报给上级管理部门,从而延误了LDVT治疗时机〔7-8〕。护理部门通过密切监测脑卒中偏瘫患者凝血指标变化有助于其识别LDVT高风险人群并对该类人群进行重点防控,从而提高患者LDVT风险管理能力〔9-10〕。

3.2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LDVT发生率

LDVT可引起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疼痛及肿胀,严重会导致患者下肢坏死及肺栓塞,积极预防LDVT发生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下肢肿胀发生率、肢体疼痛率、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LDVT发生率。考虑可能由于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采取层级管理模式,通过层级管理强化护理人员全员性及护理人员控制意识,让护士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质量管理理念,从而做到事事讲质量,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因此有效预防LDVT发生〔12〕。另外,通过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从而有效识别高风险人群,提高了护士对高风险人群的关注,使护理工作更具针对性,从而提高患者护理效果,降低LDVT发生率〔13〕。血清D-D、TT、APTT、Fbg是用于预测LDVT发生的重要指标,而LDVT管理小组通过动态监测上述指标可尽早了解脑卒中偏瘫患者血流黏度,从而有助于临床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LDVT发生风险〔14〕。

3.3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LDVT预防满意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LDVT预防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这可能由于护理风险预警监控通过分层管理使LDVT预防措施更加具体,更具可操作性,从而提高了护理效果。此外,通过LDVT管理小组专业指导及现场监督能及时有效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使LDVT预防更加规范化及科学化,确保护理措施有效可行,从而提高了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及其对LDVT预防满意率〔15-16〕。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预警监控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血液黏度,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发生风险,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偏瘫血栓下肢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下肢最怕“凉、麻、痛”
分清“红血栓”与“白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