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EAM教学模式融入艺术的科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022-03-04陈艳兰福建漳平市和睦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木块垃圾学科

◇陈艳兰(福建:漳平市和睦小学)

当今世界,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不断涌现,为人类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认识并合理利用自然提供了可能。科学技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关于教育方面的思维变革更是层出不穷,各国无时无刻不在探讨何种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而小学科学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继续教育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小学也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阶段,所以对于如何让小学科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如何让探究式学习落实到小学科学教育中,每个国家都在研究新的教学模式,STEAM 教学模式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STEAM 教学模式不算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在STEM 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了艺术学科,让STEM 的教学模式范围更广,教学形式更多样化,课堂教学效果更加优化。对于学生来说,接受度也更高。

STEAM 有什么教育内涵呢?引用亚克门对STEAM 教育的定义,他认为:STEAM 首先,它是一种教育,除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自身的标准之外,还包括其他领域;其次,它是一种综合教育,有目的地包含实际的学科和教学内容。STEAM 教育包含从终身学习到详细学术内容的分类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终身学习,意味着人们对周围环境的适应和持续地学习是无意识的和不可避免的;第二个是综合学习,学生学习所有学术领域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个阶段的学习适合中小学教育;第三个层次是多学科学习,允许学生学习一个特定的领域,以及它们是如何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第四个层次是学科学习;第五个层次是特定内容的学习,涉及每个领域的详细研究,适合于高中和职业教育。因此,STEAM 教育是指从专业学习到终身学习的整体范式,它是通过将艺术添加到现有教育中来组织的。

从亚克门的概括中可以看出,STEAM 教学模式跟我们当下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理念契合度很高。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很符合STEAM 教学模式的教育内涵。当然,STEAM的教学模式不仅仅限于小学科学,各个科目、各个教学阶段都可以应用到。STEM 理论相当成熟,涉及的科目也很多,现在我就简单谈谈STEAM 中新增加的“A”,也就是艺术学科,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学科学教学融入艺术学科,让低年级学生更喜欢科学,可以增加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低年级的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弱,他们主要凭借具体形象的物体进行认知,让一个小学生用语言描述事物有什么特征是很难的。很多学生知道那么一回事,但就是不知道如何表达出来。如果这时候参入艺术元素,让他们把这些事物的特征画出来显然容易很多。

例如,教科版一年级小学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是“我们周围的物体”,第一课是《发现物体的特征》。我把木块和水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观察木块和水有什么特征,并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页的表格。走了一圈,我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的表格是空白的,我以为是给他们的时间不够,结果又过了十五分钟,大部分表格还是空白,课堂死气沉沉的。我问了几位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大部分说不懂得如何写。后来我转变了模式,问他们:你们喜欢剪纸贴纸吗?学生马上就开心起来了,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喜悦之情。我给每组各发了三张白纸。第一步:我让他们画出木块和水的样子,然后把它们剪下来,贴在白纸正中间;第二步:剪下活动手册最后一页的词汇,贴在木块和水周围,代表它们的特征;第三步:装饰一下作品,让作品看起来更美观,之后评出优秀作品。经过这样的教学改进,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了,学生之间互相合作,集思广益,最后他们不仅把木块和水的特征找出来了,还用彩色笔涂上颜色。有的组还把它们的特征摆出不同造型,看上去虽然有点粗糙但也是一件艺术品。教学中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教学模式和引导方法,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学融入艺术学科,让中年级学生更能理解科学知识,可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学好科学,增加学习科学的自信心

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加上一二年级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到了三四年级,对他们的要求不再停留于观察事物的整体结构上,而是要细化到观察事物的局部特征。但三四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仍比较弱,而且三四年级的科学教材以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为主,这些事物存在多样性,如果照本宣科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很难理解,记的知识也不够全面具体。这会打击他们以后的学习自信心。对于这些内容,如果加入艺术特色,就好学多了。

例如,到了期末复习阶段,我发觉那些枯燥的知识,学生怎么都记不住,而且也不爱记,于是我采取唱一首歌的方式让他们记忆。这首歌当然不是我编的,是根据温州市刘约翰老师原创歌曲改编的《生僻字》,歌词改编如下:小学科学的知识,谱写一段歌词,一学期的故事,让大家认识,我们科学的知识,跟着节拍一起重拾;凤仙花的种植有的长,贯穿整个三下时光,播种一周后生根发芽,我们最先邂逅根呐,Wu~吸收水分,Wu~扎根土壤,Wu~变成幼苗,成长~;叶子捕光,光合作用,茎的作用,支撑植物,运输水分还有养分,直到最后开花结果;第二单元蚕的一生,慢慢道来,何去何从,蚕卵孵化由黄变黑,先是小蚕,慢慢成蛹,破茧而出,化为蚕蛾,蚕的一生蜕皮六回,蛾是昆虫,有头胸腹,还有一触二翅三足;测温度用温度计,规则一定谨记,手握着上端,下面不碰底和壁,读数不能离开水,平视水温温度再记;三态变化,凝固融化,凝结蒸发,凝华升华,学以致用,天气现象,冰雪霜露,全部领悟;最后篇幅,磁铁有关,你们准备好了没有,磁铁磁石改名换姓,圆形环形马蹄条形,专吸铁器,其他不理,两端磁强叫作磁极,磁极作用八字口诀,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我们身边的磁铁,磁力它会改变,或增大或减小,他随方向而变,我们中国的司南,四大发明算在里边;我们全世界各地,到处有指南针,黄皮肤的人骄傲地把头抬起;学好小学的科学,积少成多,水滴穿石,优美旋律自三下的故事,希望你能化为自己的知识。因为这位教师总结得太精辟了,我不忍心删除其中的文字,所以都写下来。这些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再加上优美的旋律,学生乐此不疲,不再觉得枯燥无味了,他们体验到科学的奥秘和神奇之处,原来学习科学可以这么有趣和简单。教育其实不难,难的是有心人的钻研呀!

三、小学科学教学融入艺术学科,让高年级学生更能体会生命的意义,可以让他们获得生命的感悟,有助于树立他们正确的“三观”,学会合作与交流

对于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可以独立思考,这时候确确实实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有自己的想法和一定的判断能力,这时候是树立他们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但这个阶段,他们对事物的喜好偏向于跟风和追求时尚,爱美,懵懵懂懂,还特立独行,以为这就是高冷、酷炫。让他们学习干瘪瘪的知识,他们会觉得了无生趣,不符合他们的特质。他们喜欢风光酷炫的明星,喜欢有艺术气质的人和事物,如果在教学中有艺术的参与,他们会觉得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意识形态,他们喜欢听就会去听。这时要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的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一课时《一天的垃圾》和第二课时《垃圾的处理》,正常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看几张垃圾图片,并说说想法和感悟。这个教学方式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是有效的,但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不稀罕这样的教学方式了。我采取的方式是让他们看喜欢的《奔跑吧,兄弟》第一期的内容,是关于我们产生的垃圾和垃圾的处理,刚好符合课本主题。明星效应很好地发挥了作用,连他们喜欢的杨颖等明星都去处理垃圾了。他们体会到我们一天产生的垃圾和垃圾处理的烦琐,并组织了一个关于垃圾的主题派对,可以是画画、小品、垃圾服装秀和垃圾工艺品展示,让他们感悟到垃圾放对了地方是也可以成为财富的,让他们知道连国家主席习近平都在倡导垃圾分类是新时尚,他们也要跟上时尚的步伐。

宇航员美贾·米森曾经说过:艺术和科学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它们都是人类创造力的化身。艺术学科的加入让科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对于学生而言,可以告别课堂上枯燥无趣的知识传授,他们更喜欢艺术学科参与到他们的学习过程中来。科技的创新要有科学的思维,也要有非意识形态的艺术参与,这样才能培养出独具特色、有竞争力的人。

猜你喜欢

木块垃圾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垃圾去哪了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倒垃圾
“超学科”来啦
小鸭数正方体木块
倒垃圾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