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疆城乡商贸物流融合水平测度与融合路径设计

2022-03-04马腾宋明珍谢家平张广思

兵团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疆

马腾 宋明珍 谢家平 张广思

[摘要]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融合发展有助于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本文分别构建了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融合水平测度模型、路径分析模型,以测度融合水平、设计融合路径。研究表明:新疆城乡商贸和城乡物流子系统有序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复合系统融合度存在“协调-不协调”交替的特征;新疆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总体上处于初级融合阶段,需要解决业务一体、空间集聚问题;乌鲁木齐市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处于“业务分离、空间集聚”的中级融合阶段,需要通过“融合-分散型”→“融合-集聚型”的融合发展路径解决业务融合问题,具体措施包括鼓励商贸企业扩大物流业务外包、培育城乡商贸物流龙头企业、深入推进共同配送项目等方面。

[关键词]融合水平测度;融合路径设计;城乡商贸;城乡物流;新疆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2)01—0073—06

[作者简介]马腾,女,新疆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贸物流;宋明珍,男,新疆财经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商贸物流融合发展;谢家平,男,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产运作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张广思,女,新疆财经大学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产品物流。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方式的改善,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越来越凸显[1-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主要涉及乡村产业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两方面内容[4]。商贸物流融合发展有助于城乡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是突破城乡二元格局、实现城乡一体的主要力量[5-6]。新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要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其中,城乡商贸物流融合作为三产融合的基础。考虑我国区域发展差异,本文重点研究新疆城乡商贸物流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融合发展路径设计等问题。

一、新疆城乡商贸物流发展现状

(一)新疆城乡商贸发展现状

新疆雄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等为新疆城乡商贸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近些年,新疆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至2019年经济总量、居民收入、人口规模及城镇化率均得到了稳步提升(见表1)。新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5年的260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617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6.9%,城镇与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差异不断下降,2019年城乡比已下降至6.38,远低于2015年的10.22,如表2所示。

通过调研发现,新疆城乡商贸主体呈现如下发展特征:一是企业类型齐全、大中小型企业兼备;二是大型批发市场、商超连锁企业加快全疆布局;三是城乡商贸与物流企业有一定融合发展的基础;四是传统批发零售业务受电商等新业态冲击明显。

(二)新疆物流业发展现状

新疆物流业逐渐形成大宗货物物流、“干线运输+区域配送”物流、口岸外贸物流、电商物流四大特色领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向好,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国内国际商贸日趋活跃,新疆物流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新疆物流业增加值954亿元,同比增长14%,是2014年的1.8倍;载货汽车保有量69.02万辆,较2015年增长17.7%。2019年,全区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100063万吨、4139亿吨公里,如表3所示。

新疆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在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供销超市为代表的连锁商贸企业承担了乡镇日用消费品的供应问题,以九鼎、海宝市场为代表的传统农批类市场主体承担了所在区域城乡居民果蔬类商品供应问题,以大唐丝路、乐凡电商为代表的本土电商平台在新疆特色农产品走出去方面贡献了力量,以百成鲜食供应链为代表的全供应链管控模式,实现了乡村优质农产品与城市居民餐桌的有效衔接。

二、新疆城乡商贸物流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一)新疆城乡商贸物流融合水平测度模型构建

通常将两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看作一个复合系统,可以通过子系统有序度反映自身有序程度,通过复合系统协调度衡量各子系统间在演变过程中的融合程度。本文将新疆城乡商贸和城乡物流视为一个复合系统,分别计算各子系统的有序度和复合系统的协调度,用以衡量新疆城乡商贸和城乡物流的融合水平。

1.子系统有序度

将新疆城乡商贸和城乡物流表示为[sj],[j=1, 2],即[sj=s1, s2],将子系统序参量表示为[eji],其中[i=1,  2, …,  n],即[eji=ej1, ej2,  …,ejn]。当系统呈现稳定状态时,将存在临界值[βji]和[αji],使[βji≤eji≤αji]。功效函数[EC]表示序参量对子系统有序度的贡献,范围为[0≤EC≤1],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EC(eji)=eji-βjiαji-βji,具有正功效αji-ejiαji-βji,具有负功效]              (1) ]

[EC(eji)]表示子系统[sj]中序参量[ej]的贡献程度,可以通过式(2)计算得到。

[[ECjej=i=1nwiEC(eji)] (2) ]

其中,[ECj(ej)]表示子系统[sj]的有序度;[wi]为对应序参量权重,[wi≥0],[i=1nwi=1]。

2.复合系统融合度

用[cm]表示復合系统的融合度,如式(3)所示。 [cm=θj=12ECtjej-EC0j(ej)] (3)

其中,[θ=minECtjej-EC0j(ej)minECtjej-EC0j(ej)],[j=1, 2]

说明:

(1)[-1≤cm≤1],[cm]取值越大,则复合系统融合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2)[θ]用于确定融合度的正负,当[ECtjej-EC0j(ej)>0]时,[θ=1],则[0<cm≤1];反之,[θ=-1],则[-1≤cm<0][7-8]。

3.指标权重确定

为了避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采取熵权法确定子系统各序参量权重[9]。其计算步骤如下:

(1)确定熵值

用[Ei]表示系统中第[i]个序参量的熵值。

[[Ei=1lnmz=1mpzilnpzi,z=1, 2, …, m]    (4) ]

其中,[pzi=rziz=1mrzi],[m]表示每个序参量的样本数量,[1lnm]表示信息熵系数,[rzi]表示第[i]个序参量的第[z]年标准值,[pzi]表示对应标准值的贡献度。

(2)确定熵权

用[Wi]表示系统中第[i]个指标的熵权。

[[Wi=1-Ein-i=1nEi] (5) ]

其中,[0≤Wi≤1],[i=1nwi=1]。指标熵值越小,则熵权越大,即该指标权重越大;反之亦然。

4.融合度等级划分

借鉴廖重斌的划分方法[10],将复合系统融合度划分为如下类型,具体如表4所示。

(二)新疆城乡商贸物流融合水平测度与分析

1.指标选取与数据预处理

基于整体性、层次分明、可行性等原则,参考任保平、黄漫宇等已有研究[5,11],构建城乡商贸和城乡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如表5所示。本文中所选取的数据均来自《新疆统计年鉴(2016—2020)》,通过极差标准化方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如表6所示。

2.融合水平测算

结合式(4)、式(5)中得到对应各指标的熵值和熵权,如表7所示。

3.融合水平分析

将标准化后数据与熵权代入式(2)、式(3)中,分别得到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的有序度、复合系统融合度,如表8所示。

新疆城乡物流和城乡商贸有序度在2015-2019年整体呈上升趋势。2016—2018年城乡物流有序度均高于城乡商贸有序度,二者保持同向发展;而2015—2016年、2018—2019年城乡商贸有序度高于城乡物流有序度,二者呈负向发展,从而导致2016年、2018年复合系统融合度出现负值。

结合融合度水平及融合等级划分标准,将新疆城乡商贸物流复合系统融合度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2019年):中度失调状态。受城乡商贸有序度下降的影响,2016年复合系统协调度为-0.3104;受城乡物流有序度下降的影响,2019年复合系统协调度为-0.3024,均处于中度失调状态。前者主要受城乡消费价格指数比增加的影响,后者受货运量水平下降、城乡邮政投递线路比上升的影响。

第二阶段(2017年):弱度协调状态。此阶段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有序度均呈现小幅下降,因此,此阶段的协调是不值得鼓励的。

第三阶段(2018年):中度协调状态。此阶段城乡商贸和城乡物流有序度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使得城乡商贸物流融合度不断提升,达到0.5472的高水平。

三、新疆城乡商贸物流融合发展实施路径设计

(一)城乡商贸物流融合路径分析模型

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融合发展过程中,商贸物流主体的空间集聚与业务融合非常關键,基于此,构建了两维度的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融合发展路径分析模型。

维度一:用空间集聚度表示城乡商贸、城乡物流业务活动场所与运行主体空间集聚程度,空间集聚度为离散值,设定为低、高两种数值,分为表示分散型(低集聚)、集聚型(高集聚)。本部分的空间集聚度,其数值高低表示物流能否快速对商贸的空间交付产生快速响应,并非单纯表示地理空间上的集聚。

维度二:用业务融合度表示城乡商贸、城乡物流运行主体业务交叉与融合发展的程度,业务融合度同样为离散值,只设定低、高两种数值,分别表示为分离型(低融合或无融合)、融合型(高融合或完全融合)。本部分的业务融合度,其数值高低表示商贸与物流企业紧密合作程度,可以是股权层面的融合,使其中一个主体纳入另外一个主体的子单位,或者二者同属一个集团公司;也可以是战略层面的合作,使二者规避简单交易合作带来的各项弊端。

以业务融合度为横坐标、空间集聚度为纵坐标,靠近坐标轴原点处为低数值、远离原点处为高数值区域,可以分为四个区域,形成四种组合,分别为“分离-分散型”“融合-分散型”“分离-集聚型”“融合-集聚型”四种类型。某地区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的初始水平可以为任意一种类型,如图1所示。

在设计每个地区的融合路径时,需要分别分析该区域的融合状态及融合阶段的产业特征、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的集聚融合水平,结合各节点融合评价结果,判断各节点所处融合状态和融合阶段,以此设计融合演化路径。

假如某地区初始融合类型为“分离-分散型”,为了达到“融合-集聚型”的目标,可以设定三条融合路径,分别为空间集聚型路径、业务一体型路径、直接型路径,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

①空间集聚型路径:“分离-分散型”→“分离-集聚型”→“融合-集聚型”;

②业务一体型路径:“分离-分散型”→“融合-分散型”→“融合-集聚型”;

③直接型路径:“分离-分散型”→“融合-集聚型”。

将空间集聚度、业务融合度进行综合,形成融合度指标,同样为离散值,分为低、中、高三种数值。设定融合阶段指标,分为低级、中级、高级三个层级,分别代表三个阶段。以融合阶段为横坐标、融合度为纵坐标,靠近坐标轴原点处为低数值,可以划分三个融合发展阶段,分别称之为低级融合阶段、中级融合阶段和高级融合阶段。正常情况下,每个地区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融合发展总是从低层级向较高层级融合阶段演化的,具体如图2所示。

(二)新疆城乡商贸物流融合发展路径

1.新疆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总体融合发展路径设计思路

结合新疆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发展现状、融合水平,可以判断新疆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在空间集聚与业务融合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处于水平较低的初级融合阶段,全疆各地区城乡商贸物流融合发展均需要解决空间集聚、业务一体等方面的问题,最终到达高级融合阶段。

空间集聚方面:结合“点-轴”理论、分形理论等,以 “中心(乌鲁木齐市)-支点(喀什市等)”两级商贸物流节点为“点”,以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北、中与南通道为“轴”,充分结合通道沿线的人口分布与产业特征,构建“点-轴”式、分层级的新疆城乡商贸与物流空间集聚体系,促进二者空间集聚。具体到某个地区,需要梳理该地区支撑城乡商贸与物流关键节点所在位置及对内对外通道,构建“点-轴”式的空间集聚发展格局。

业务一体方面:借鉴虚拟组织、战略联盟、资源整合等思想,从供应链横向一体化的视角,研究全疆各地区商贸、物流经营主体的业务合作、交叉、一体化运作的现状及实现路径,消除各种融合发展障碍,最终实现业务一体化发展。

2.典型地区(乌鲁木齐市)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融合发展路径设计

乌鲁木齐市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商贸物流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新疆城乡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在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融合发展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空间集聚方面:经过“十二五”“十三五”的发展,乌鲁木齐市先后建成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兵团乌鲁木齐国际物流园等大型公共性物流园区,市内各大物流公司也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专业化物流中心,如九州通物流基地、天顺物流园、苏宁物流中心、顺丰中转场、海鸿国际物流园、华凌物流园等,同时,加速建设乌鲁木齐空港型国家物流园。初步实现了车、货、企业入园的目标,区域内的五金机电、大宗物资、日化产品、服装百货等商品,均依托物流园区及各专业物流企业进行快速城乡配送,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空间集聚。同时,通过商超连锁等方式,实现了全市各区、县及各乡镇的商贸节点布局,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补货,满足城乡商贸需求。

业务一体方面:乌鲁木齐市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业务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八点半(连锁便利店)将商品配送业务外包给海龙达物流,二者实现战略层面的合作,体现了业务一体化的思想;华凌市场内的商品交易完成后,依托华凌物流园内的各大专线公司配送到各个地州。然而,绝大多数的中小微商贸企业的商品配送还比较分散,需要依托上游批发商进行配送,合作层次、配送效果还不够高。

综上所述,乌鲁木齐市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初步判定乌鲁木齐市处于中级融合阶段(业务分离、空间集聚)。结合融合发展路径分析模型,乌鲁木齐市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融合发展适用于业务一体型路径,即“融合-分散型”→“融合-集聚型”的融合发展路径,最终达到高级融合阶段。在此过程中需要解决业务分离的问题,即提升城乡商贸与城乡物流主体合作层次,最终实现高级融合(业务一体、空间集聚)的目标。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鼓励商贸类企业扩大物流业务外包力度。鼓励友好集团、好家乡集团、国际商贸城、新疆供销集团等商贸类企业剥离物流业务,扩大业务外包的规模与力度,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积极寻求与城乡配送类企业、快递企业、零担干线类物流企业的更高层次的战略合作,以提升合作广度和深度。城乡商贸类企业将主要关注点聚焦于商贸业态拓展、城乡商贸节点布局等核心业务,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能力。

二是培育城乡商贸物流领域的龙头企业实力。积极鼓励城乡商超连锁型企业(如爱佳超市、友好超市、供销超市等)、农产品龙头加工类企业(新疆果业等)、农业合作社等主體聚焦主业。做大做强城乡商品流通,农产品种养殖、加工与流通等,同时培育符合业务发展需要的城乡配送、冷链储运等物流业务或物流企业,以提升城乡商贸物流领域龙头企业综合实力。

三是深入推进乌鲁木齐市城市共同配送项目。以城市共同配送项目为契机,让更多城乡商贸类主体(九鼎集团、海鸿国际等)、城乡物流配送类主体(新疆天顺供应链、广汇物流等)参与到共同配送之中,从更高层面开展商贸与物流合作,提升城市车辆使用率、降低空载率与物流成本。同时,加大扶持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提高车找货与货找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苏飞,王中华.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动力机制与国际经验借鉴[J].世界农业,2020(2):115-119+127.

[2]马勇,赵蕾,宋鸿,郭清霞,刘名俭.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以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为例[J].经济地理,2007(2):336-339.

[3]王宜强,朱明博.山东省农业旅游空间结构发育特征、优化模式及其驱动机制[J].经济地理,2019(6):232-240.

[4]彭亚萍,赵向豪.乡村振兴战略下新疆旅游业与农村经济耦合关联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1(3):185-189.

[5]黄漫宇,李纪桦.电子商务对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9(2):92-102+142.

[6]袁培,任玉璐,赵向豪.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新疆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测度研究[J].价格月刊,2020(12):43-48.

[7]马腾,杨星,宋明珍,谢家平.物流业与商贸业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新疆数据的实证分析[J].物流技术,2020(9):52-57.

[8]易燕.大数据背景下电子商务与物流产业协同度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1(2):87-90.

[9]王珍珍,陈功玉.我国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灰色关联模型[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3):65-74.

[10]郭湖斌,齐源.基于耦合模型的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8(10):51-58.

[11]任保平,魏婕.中国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的测度及其评价[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9):28-34.

责任编辑:彭银春

猜你喜欢

新疆
走进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蓝天白云下的新疆“火焰蓝”
新疆天山
新疆风情
李逸之
新疆多怪
新疆味道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