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方向探究
2022-03-04王志刚
王志刚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了对教学品质予以提升,就必须改革当下的教学体制,这也催生出创新性的体育理念,即终身体育理念,其有助于学生的全面与健康发展,所以,有必要持续强化高校基于终身体育理念的体育教学改革意识。基于此,本文就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展开了解析,同时结合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问题,明确了针对性的应对举措与改革战略,促使学生可以逐步强化终身体育意识。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下,终身教育思想逐步深化,其也得到了全社會的关注与重视。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体育是关键的构成元素,在展开教学活动时,有必要全面落实终身体育理念。随着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已经无法满足当下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基于终身体育理念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展开专项研究,从而助力高校体育学科展开深入改革。
1 终身体育理念概述
终身体育的理念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借助体育锻炼与接受体育教育的方式,始终保持愉悦的身心,同时使其终身都因体育活动受益。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体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终身健康理念被提出,涵盖着学校与社会体育两大板块,终身体育的内容主要如下:第一,基于体育教育教学的思想,促使体育朝着体系化的方向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与阶段,人们均具有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的体会;第二,体育锻炼活动的影响力逐渐强化,从生命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人们主动参与到身体锻炼的过程中,终身体育具备的目的性逐渐明确,促使体育转变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终身体育思想是对体育问题形成的理性认知,其将人视为出发点,站在哲学的视角上对人、社会与体育三者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探讨,一方面助力人们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人们整体的素质水平,彰显出体育运动对于人类与整个社会体系发展所具有的强大功能。总的来讲,终身体育理念指的是任何人在任何人生阶段,均能够结合自身的体力、年龄等状况展开相应的体育锻炼活动,使其身心受益。
事实上,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主要表现在目标与内容层面上。首先,终身体育目标在于促使人们身心健康发展,助力其生活品质的提升,同时具有终身性、普及性与自主性,高校体育代表的是学生全新的学习阶段,关注的是学生健康状况的优化,助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其次,在内容方面,高校体育内容主要参考各个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高校均有相应的课程标准与计划,整体的灵活性与自主性比较强,而终身体育的规定相对明确,更加关注终身的健康,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追求的内容存在差异,个体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的体育项目展开持续性的体育锻炼,最终达成终身体育的既定目标。
2 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理念对高校的重要意义
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础衡量标准是人才品质,身体综合素养高的人才是高品质人才的基础条件。因此,人才身体素养水平的提高才是国家强大的基石。高校是关键的人才输出基地,高校教育可能影响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行为习惯。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高校内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水平亟待提升,甚至部分高校生得了中老年群体多发的疾病。相关的数据结果显示,国内大学生群体当中存在普遍的亚健康问题,所以,当下提升高校生综合身体素养的工作刻不容缓。但是,在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侵扰下,学校仅仅关注学生考试成绩,并不关心学生的身体情况,忽略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体育用具与场地均相对简陋,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弱化,未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此时,便需要将终身体育的理念融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中,促使学生保持优质的体育锻炼心态,强化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意识到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价值,唯有如此,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才会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在往后的工作与学习过程中,也会持续地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对其将来的就业产生积极影响。
3 高校体育教学问题分析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高校体育改革工作进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主要如下:
第一,终身体育意识弱化。高校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时,并未对终身体育的潜在内涵与价值形成正确的理解,未意识到其对学生健康发展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学校对终身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比较低,未对终身体育思想展开积极有效的宣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更加关注学生体育竞技能力水平的提高,并未助力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思维,致使学生对体育锻炼活动的感兴趣程度比较低,体育课堂上表现不积极,难以彰显出高校体育教学的真实价值。
第二,教师队伍素养水平待提升。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教师队伍表现出的综合素养会对教学品质产生直接影响。如今,在高校的体育课堂之上,体育教师更加关注体育活动的竞技性,理论依据并不充分,无法对学生形成有效的引导,这导致学生无法对体育活动形成正确认知,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也就无从谈起。总的来讲,体育教师并未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对自身素养水平进行提升,导致教育工作无法与时俱进,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进展形成了负面冲击。
第三,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不足。在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除去每周一到两节的体育课外,学生大都不会进行自主性的锻炼活动,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频次更低,其为了未来的工作而努力着,没有时间展开体育锻炼活动。同时,部分大学生沉浸在网络游戏当中,并未形成自主锻炼的优质行为习惯,这致使大学生群体身体素养水平持续下降,甚至会对正常的毕业产生负面影响。
第四,教学模式创新性水平较低。如今,国内高校的体育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依然相对传统,并未积极吸收创新元素,这是导致高校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始终相对较弱的关键原因。在实践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学生难以对现代体育课堂提起兴趣,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的自主性逐渐弱化,也难以实现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目标。
在各类不良因素的干扰下,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一直停滞不前,落实终身体育理念的过程受阻,这直接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品质,因此,有必要正视改革工作问题,助力教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4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均在进行优化,高校的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在新时期,高校与教师有必要接受终身体育理念,基于此,对高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展开针对性的改革。
4.1 接受并落实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之所以设置体育学科,并非仅仅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希望可以助力学生智力等其他方面的有效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校学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均需要接受全新教学思想,将其落实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于高校的体育教师来讲,有必要接受终身体育的思想,认可体育锻炼活动的潜在意义与价值,助力体育教学目标的达,强化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兴趣,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建设需求的新时代人才。
4.2 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养水平
为了更好地落实终身体育理念,高校的体育教师有必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积极参与相关的培训活动,自主研读相关书籍资料,对终身体育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将其精华部分融入到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为学生提供终身体育平台,这对于学生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4.3 合理安排体育课程
结合调查数据结果可知,一般情况下,高校所设置的体育教学课程频次为一周一次或者两次,事实上,在一节或者两节课程当中,学生需要掌握体育课程计划的全部内容,还需要结合相关测试要求拿到合格的成绩,这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很大,甚至产生了负面情绪,因此,高校需要深入到教学一线全面了解体育教学实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基于此,对于高校体育课程展开针对性的改革,适当增加高校体育课程时间,不仅有助于學生参加体育运动情绪的调动,也能够促使学生具有更多的时间享受体育活动,这也是终身体育思想落实的有效表现。
4.4 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4.4.1 教学内容调整与优化
终身体育理念旨在强化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对此,教师需要着眼于教学内容,做出如下调整:第一,优化教学机制,进行体育教学工作时,教师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同时关注体育技术的传输,从而强化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技巧养成,逐步形成科学锻炼的习惯;第二,因为学生间存在较大差异,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实况落实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例如学生性格、对体育课堂的看法等因素会对其喜爱体育项目的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有必要对学生个人情况进行了解,设计出对应的体育锻炼方案,从而助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积极性水平的提升,最终实现终身体育的目标。
4.4.2 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
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时,教学评价是极其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教学品质水平。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在创新教学形式的同时,有必要对教学评价的方式予以改革。在传统的教学体系当中,进行教学评价时通常会使用项目测试的方法,若是学生达到相应标准则表示学生课程成绩合格,反之,则不合格。上述评价模式对学生的兴趣产生了负面冲击,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无法自主开展,阻碍着终身体育思想的落实。对此,高校有必要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完善,引导学生结合日常性的体育锻炼情况对自身形成相对真实与客观的评价,将其看作将来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参考。例如,高校可以尝试创建利于学生展开体育锻炼的场所,诸如健身房等,凭借学生证,学生可以进入到健身房进行锻炼活动,学校对学生锻炼时长进行考评,累积到一定时长,可以增加一定的体育课程份数,在此基础上,对教学课程与实践考核体系予以融合,从而构建出综合的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与考核的系统,引导学生自主地展开体育锻炼,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目标的达成奠基。
5 终身体育理念下高校体育改革优化举措
5.1 落实自主选课机制
相关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工作时,将重点放在体育竞技技术传授上,学生在体育教学课堂上会产生枯燥的感受,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与主动性产生了负面冲击,因此,基于终身体育理念,高校展开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刻不容缓,将目光逐渐从竞技体育板块移开,把娱乐性体育项目融入到日常的体育教学课堂上,这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并且享受体育锻炼背后的快乐,助力高校体育教学综合品质水平的提高。
5.2 强化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有必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助力终身体育教学思想价值的发挥,对此,需要做好如下三项工作:第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终身体育的思想,从而助力学生形成优质的体育锻炼习惯;第二,为融洽师生关系的建立提供平台与基础,教师需要充分关心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状态与感受,帮助学生逐渐塑造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信心;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所以,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想法的表述,使得学生逐渐发挥出自主性,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进行篮球教学工作时,教师需要一改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想法设计有效的锻炼方案,在全过程中,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技巧指导,在锻炼活动结束之后,结合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展开讲解,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性。
5.3 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力度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国内大多数高校的体育设施比较落后,此时,便需要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状况提升对基础设施的整体投入力度,例如,高校可以在现有基础上适当扩建体育场所,同时更新老旧设备设施。高校有必要深入到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兴趣补充体育设施,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体育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适当延长运动场地开放的时长,使得学生具备更多的锻炼机会与时间。对于高校而言,形式多样的运动会是必备的项目,有助于高校营造出强烈的体育氛围,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强化锻炼意识,为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奠基。
5.4 关注课下体育锻炼活动的落实
事实上,体育教学活动不仅仅体现在高校的体育课堂之上,教师也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在课下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当中,在体育课堂上能够利用的时间是有限的,可能无法满足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需求,因此,也需要高度关注课下进行的体育活动,唯有将课下的碎片化时间运用起来,把体育锻炼融入到现实生活当中,使得学生感受体育潜移默化的影响,才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体育活动与终身体育的理念。比如高校可以开设相应的体育社团为学生课下进行体育锻炼提供平台与支持,学生时刻可以感受到来自体育活动的魅力,高校也会逐渐塑造出全体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氛围,为终身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奠基。
6 结束语
综上,高校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活动时,有必要站在终身体育理念的高度,助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强化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感悟。随着时代的推移与社会的发展,终身体育理念的价值愈发明显,这也逐渐演变为我国高校展开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主要参考与未来的发展目标。高校有必要针对教学改革时产生的问题,转变体育教学理念,强化创新意识,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作者单位:西昌学院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