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院校三全育人的困境与破解
2022-03-04尹立波马佼佼
尹立波 马佼佼
我国正处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三全育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进行育人。这一全新的育人理念为高素质体育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引。在体育院校践行这一理念需要明确当前的困境,积极寻求破解路径。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访谈的形式确定了体育院校三全育人的现实困境,并针对性的提出破解方法,为体育院校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借鉴。
在体育强国的建设中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均要达到新的高度,新时代体医融合、体教融合、体育产业的发展更是需要德才兼备的体育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全育人”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貫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面对新时期体育事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体育院校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落实三全育人的理念,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体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
1 体育强国建设对体育人才的特殊要求
我国进行体育强国建设是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体育强国建设为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体育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强国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建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满足大众健身需求;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稳步提高赛事和竞赛水平;通过改革破解体制和机制障碍,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影响力,树立体育强国形象。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和任务对体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特殊的要求。未来的体育人才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人才,并且具备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感、科学精神的人才。体育院校承担着培养体育人才、体育科研、服务国家体育事业的重任,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体育人才是核心任务。
2 三全育人契合体育强国发展趋势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体育强国建设既具备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有利背景,同时又面临社会转型、体制改革深化的挑战。在体育强国建设的进程中还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需要解决,国家体育政策实施和体育实践中的新问题不断涌现。体育强国建设的新形势要求体育人才既要具备综合能力,更要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三全育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培养新时代人才。“三全育人”强调通过立德来树人,这对于培养能够完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重任的接班人是有效的保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这指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重要性。
由此可见,现阶段体育强国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与“三全育人”的理念有很高的契合度,在体育院校实施“三全育人”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由途径。
3 体育院校实施三全育人的现实困境
3.1 全员育人的素质与能力困境
“三全育人”内在机理是基于高校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形成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这种合力的产生需要体育院校全体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均要发挥育人功能,将育人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全员面向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好坏与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能力有密切关系。“三全育人”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教职员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院校教职员工包括院长、书记、教师、辅导员、办公室人员等,不同的工作岗位工作的性质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能力也参差不齐,尤其是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育人的途径和方法欠缺。
总之,体育院校工作人员自身先要接受教育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而提高体育院校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途径是通过培训、实践、反思、科研等多条途径。
3.2 全过程性育人的衔接性困境
全过程性育人要求高等体育院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好衔接工作,既要衔接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要为学生进入社会或者进一步深造打下思想政治基础。高等体育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四年(专科为三年),每一学年的阶段性育人和各阶段的衔接同样是全过程育人的体现。体育院校的学生在高中甚至初中开始训练,竞技体育对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团队意识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体育生也存在易冲动、考虑问题简单的不足。大学阶段需要强化依据学生心理特点进行育人。大学阶段文化学习从大一到大四遵从着知识的内在逻辑,而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教育内在的逻辑性并不明显,现阶段也没有相关指导文件或者教材参考,仅仅依靠经验实施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取的。
由此可见,体育院校全程育人面临的困境表现为:针对体育生的特点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并依据不同阶段的需求理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形成有针对性的内容序列。这要求体育院校工作人员针对体育专业学生自身特点和不同阶段心理特征进行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思想政治与课程和日常教育的系统性,形成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3.3 全方位育人的联动性困境
全方位育人涵盖了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企业等育人主体,多主体育人形成立体育人网络。全方位育人中每一种方式均有不同的育人特点,而且所发挥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各有特点,相互之间可以互补,但又难以相互替代。如何发挥不同方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依据系统学理论,全方位育人中各个要素发挥整体合力的作用产生更好的育人效果。
基于此,体育院校全方位育人困境表现为:不同主体育人独特功能的发挥和不同主体育人作用的整合尚未实现。线上与线下、课上与课下、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学校与企业全方位育人实际形成了不同的育人板块,每一个板块根据运行的机制和特点发挥优势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课上的课程思政、企业的职业精神和态度教育、社会的规则和角色意识教育,思想教育的同时还需重视与实践相结合。
4 体育院校实施三全育人的可行路径
4.1 形成全员育人的共同体
体育院校全员育人面临的困境表现为:各主体素质和能力欠缺;各主体育人合力不强。这一困境的破解需要构建全员育人组织,并通过组织运行机制产生合力,再通过强化单一育人主体的素质和能力来强化组织所产生的合力。基于这一现实需求,本研究认为体育院校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成立校级组织领导机构,体现学校的重视,为全员育人提供条件;第二制定共同的制度、目标与纲领,保证三全育人的正确方向和产生合力作用;第三明确各主体的任務与分工,责任到人、各司其职,共同完成育人工作;第四制定和落实全体员工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不断强化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第五制定严格的评价与考核方式,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保证三全育人的可持续性。鉴于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本研究认为课程思政是必须得到重视和落实的工作。体育院校在各院系人才培养方案的编撰中要从“三全育人”的高度来落实,并以人才培养方案为纲领逐步落实到每一门课程的学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中。
4.2 形成校本化的制度
以制度破解全程育人的难题。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要建立全员协同、全过程贯通、全方位渗透的制度保障和运行机制,包括责任清单制度、评议督查制度、绩效评估制度,构建运行中的动力机制、协同机制、保障机制、反馈与纠错机制,以及能够稳定运行、持续有效的长效机制。体育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在党中央、国务院文件指导下形成校本制度,保障“三全育人”落到实处。以体育院校的教师为例,教师既要进行课程思政工作,同时还可以兼职专业班主任。专业班主任制度内容围绕育人设计:以学期为单位分解整体育人任务;随堂听所带班级课程,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参加辅导员召开的班会,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深入学生宿舍谈心、谈话,了解学生生活情况;指导学生参与竞赛活动,参与学生的发展过程。与制度配套形成专业班主任阶段性考核标准和方法,保证工作的持续性和内部的动力。
4.3 发挥文化的融合功能
从生态主义理论视角来讲,“三全育人”的实施需要营造文化氛围,进而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和融合性。文化的融合性是全方位育人困境破解的有效途径。体育院校校园文化有着明显的体育元素,全方位育人可以有针对性的强化多种文化的育人作用。第一校园内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利用校园宣传栏、体育场馆、教室、办公区、餐厅、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等现实和网络空间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包括标语、文章、宣传画等形式;第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针对体育院校学生的特点以制度规范来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对学生日常行为、学习行为、考试行为等进行针对性规范和教育,发挥制度文化的教育功能;第三策划文化活动,发挥文化实践育人功能。结合体育院校特点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国庆节主题活动、开学主题活动等。
4.4 强化专业班主任工作
体育专业学生具有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追求个性、积极参加校园活动的优点。但也存在入学分数低、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一般、理性思考不足的问题。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力、习惯均需要强化,这一现实问题必须强化以生为本的管理思想,建立强大的学生管理队伍和管理办法。管理的内容重点是思想道德、职业意识和精神、专业理论与技能学习。
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更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专业班主任树立厚德强技的观念是提高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有效落实三全育人的关键途径。王庆如博士在其研究中指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管理中重视校纪校规管理而德育需要强化,教学中重理论讲授轻学生实践。这一点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在三全育人工作中,专业班主任强化和践行厚德强技指导思想能够保证工作的正确方向。
学生德育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大类因素。其中主观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主观因素主要表现为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的过程包括动机、指向的客观对象、活动的目的与内容、手段与工具、行为程序、结果与调控。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中,专业班主任应该起到主导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监督学生课堂、课下学习行为,及时进行结果评价与反馈。为了保证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必须重视整个工作的精准安排:第一根据班级人数,做好个体、分组、班级管理的系统性工作;第二班级管理根据不同学年、学期做出具体计划;第三根据不同学习任务确定班主任工作的重点工作。
在三全育人的大背景下进行班级管理,必然会遇到多种问题。这就要求班主任强化问题意识,重视自我反思、学习、培训。由于缺少三全育人的经验,体育院校专业班主任制度实施也在早期,这也导致多数专业班主任处在初任阶段。初任阶段需要结合体育专业学生发展的具体环境,从学校层面给予专业班主任尝试的机会和反思时间,提供针对性的制度和培训支持,促进专业班主任通过实践和学习相结合来提高三全育人工作的效果。
5 结语
教育兴则人才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高等教育高度重视,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2019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立德树人需要教育工作者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立德树人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三全育人”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实施“三全育人”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以理论为指导,通过“三全育人”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更多思想品质过硬的优秀人才。体育院校落实“三全育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针对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研究是必要的,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是“三全育人”工作深化的直接表现。
(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