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运动训练策略及注意事项探讨
2022-03-04龚权
龚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居民参与运动的热情日益增加,更多的运动项目开始进入大众视野。高尔夫作为一项绿色有氧运动,深受现代人们的喜爱。但高尔夫运动是一项难度系数较高的球类运动,加上在实际运动过程中存在很大程度的运动风险。基于此,训练人员必须结合高尔夫运动的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策略,并根据可能存在的运动风险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此来确保运动员高质量、安全地进行高尔夫训练。
高尔夫运动最初流行于欧洲宫廷贵族,是一项绿色、时尚、健康的“贵族运动”。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高尔夫运动逐渐被普通民众所接受,现已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专业高尔夫运动员培训体系。高尔夫运动的魅力在于:即使是专业运动员也不能完全掌控每次击球的结果,这项运动对人的力量、体能、心理素质等均具有很大的要求。基于此,为确保得到更加理想的运动效果,必须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策略,并充分掌握相关注意事项,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专业素质,提高高尔夫运动的技术动作水平。
1 高尔夫运动训练的有效策略
1.1 强化挥杆技术力量训练
与其他球类运动一样,高尔夫运动既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还具有严谨的技术原理,尤其是挥杆技术,更是高尔夫运动训练中的难点和重点,对运动员的动作与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可直接反映出运动员的技术水准。同时,力量训练也是高尔夫运动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确保力量训练的高质量、高效率开展,才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高尔夫运动训练效果,且力量素质也是高尔夫运动员身体素质中的基础性素质。为此,要想提高运动员高尔夫运动技巧水平,首先必须加强挥杆技术力量训练,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开展专项化力量训练。高尔夫挥杆技术力量训练存在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在具体训练时,不仅要注重挥杆技术的特殊性,还需合理吸收其他运动的力量训练技巧,结合每一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力量训练方案。同时,针对“起杆—上杆到顶点”的力量训练,可合理借鉴运动解剖学的动作分析法,明确该技术动作所涉及到的机体关键大肌肉群,然后以此为基础,科学有效地对运动员机体脊椎的回旋肌群、骼腰肌、前臂肌、臀大肌等关键肌群开展专项训练。其次,需注重上下杆顺势动作环节前,机体重心左右转移与重心高度保持不变的情况,当人体向右后摆转动时需要充分利用右腿膝关节这一支撑点,强化膝关节的力量训练。另外,专项化力量训练必须根据现实状况,将挥杆技术的相关动作细分为多个小动作群,然后根据运动员的具体训练需求,基于相关运动学原理来开展训练活动。
二是,构建科学完善的力量训练体系。挥杆运动的力量训练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要求运动员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教练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在实际训练过程中,一旦其中某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会严重影响到训练效果,还会引发不必要的风险,所以必须构建科学完善的力量训练体系,具体包括:(1)深入调查每一位高尔夫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对训练时间、训练进度与训练强度进行充分考量,提出细致、可续的训练计划;(2)组建一支高水平、经验丰富的训练队伍,不论是学校还是专业培训机构,要想切实保障高尔夫运动训练的效果,就需要确保教练员具备牢固的理论知识与丰富的训练经验,能够及时识别运动员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地指导和帮助;(3)定期组织训练效果测试活动,借助专项测试来及时掌握每一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数据指标,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之处,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以此来全面提高旋律效果。同时可结合测试结果,针对数据指标优良的运动员,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鼓励其设立更高的目标,针对数据指标不佳的运动员,则需合理安排专项训练。
三是,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任何运动项目的训练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高尔夫运行挥杆技术力量训练也是一样,需要运动员长期坚持训练来让自己形成肌肉记忆,明确挥杆平面,且保持挥杆的可靠性。基于此,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应秉持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始终保持足够的耐心和恒心。首先,运动员应对训练充满热情和主动性,科学规划力量训练内容,并严格依据训练进度进行训练;其次,教练员需利用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给予运动员有效地指导和管理,督促运动员按时按质完成力量训练任务;最后,需结合高尔夫挥杆技术训练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任务要求,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来对训练内容进行搭配,让运动员更加有序、高效地进行力量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全面发挥运动素质转移的机制,增强力量训练的技术化,以此来有效提高高尔夫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水平。
1.2 运用科学的智能训练模式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体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涌现出更多科学、先进的训练手段,传统的高尔夫训练理念和思维已无法满足当代高尔夫运动的发展需求,所以需要与时俱进,充分运用智能训练模式,以此来有效提高高尔夫运动训练的质量,并提高运动员的高尔夫技能水平。智能训练主要是有效融合智能训练和能力训练,可满足当代竞技运动训练的需求,在明确目标和合理计划的指引下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与训练,以此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针對智能训练模式在高尔夫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理论训练方面。在开展高尔夫运动训练前,教练员需带领运动员全面明确高尔夫运动的根本属性,以此来确保运动训练的高质高效开展。对于基础动作原理和训练策略等内容,可带领运动员进行参观训练,如: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为运动员播放关于高尔夫运动起源历史、礼仪规则等方面的视频,从而让运动员对高尔夫这项运动有初步的了解,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充分利用提问法与测验法,对运动员对高尔夫基础运动理论与内涵的掌握、理解程度进行全面考察,并制定针对性的学习目标,以此来确保高尔夫运动训练的实效性。
二是,专项理论知识教学方面。在高尔夫运动训练过程中,应注重培养运动员的专业技术分析能力和战术意识,让运动员能够全面理解推杆、中铁杆等技术动作,结合不同技术动作的原理、专项技术特点、具体击球需求来选择对应的技术动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运动训练,从而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运动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其中针对高尔夫运动的战术训练,教练员可融入智能训练元素,为学员播放相关实战录像和图片,为学员讲解高尔夫运动的战术心理,使之能够充分了解不同技术动作的具体应用场合,还需定期组织小型教学比赛,鼓励学员充分发挥战术意识,以此来促进其观察能力、适应能力与想象能力的不断提升。同时,为能够提高运动员的高尔夫运动技术水平,教练员需注重引导运动员结合自身的技术特征与机体特征,科学选用球具,确保球具的角度、硬度及长度的适宜性,待选定球具后,需要通过有效地训练来进一步强化运动员自身技能水平和球杆之间的契合度。而在具体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需密切观察运动员的训练情况,一旦其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指出且纠正,以此来提高运动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另外,在高尔夫运动比赛中,需要运动员对自己进行判罚,所以在具体训练过程中,需要注重加强对高尔夫比赛规则、裁判法学等方面的教学力度,让运动员能够充分掌握详细地高尔夫比赛规则与裁判法,还能够切实提升运动员的适应力和观察力。
三是,高尔夫运动训练方面。对于高尔夫运动训练而言,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战术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训练环节,在具体训练过程中,通过运动员的具体运动能力,可以充分体现出其运动感知、战术思维及动作概念。高尔夫运动在具体开展中主要由推杆、挥杆所组成,在日常训练中需通过强化挥杆动作训练,来提高运动员身体和球杆之间的配合能力,使之能够打出落点、弹道、球路比较理想的球。由于杆头速度直接影响到击球距离,运动员只有让自己身体的不同位置协调配合,才能够确保击球的稳定性与精准性。另外,教练员需加强模拟实战训练,通过设置各种复杂的比赛来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进行有效锻炼,使之拥有良好的体能和冷静精准的判断能力。
2 高尔夫运动训练的相关注意事项
通过选取数十位专业高尔夫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调查结果显示:在1年左右里,有80%以上的运动员出现过运动损伤,其中以轻度和中度损伤次数较多,总占比超过90%,重度损伤较少。从而可知,即便是专业的高尔夫运动员,在日常运动和训练过程中都极易发生运动损伤风险,以下主要对运动损伤风险发生的原因及相关预防措施进行全面阐述。
2.1 运动损伤风险发生的原因
一是,体能方面。体能训练是众多现代运动项目训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生理系统的代谢能力与机能,从而确保运动员能够更好地完成运动项目。在高尔夫运行训练中体能训练至关重要,但若运动员存在体能缺陷,必然极易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具体原因在于:(1)运动员缺乏良好的身体素质,其耐力、柔韧度及力量等无法支撑自己顺利完成挥杆动作和长时间的有效训练,从而导致其在运动中发生损伤;(2)运动员身体存在过度疲劳,缺乏良好的身体机能,在这种身体状态下进行高尔夫运动训练就极易发生损坏,尽管这项运动项目的强度不高,然而长时间的挥杆仍然会导致运动员肩部、腰背部等局部疲劳,且长时间的训练负荷极易造成运动员疲劳;(3)旧伤复发,运动员在发生运动损伤后,在没有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就进行运动训练,必然会加重损伤程度。
二是,心理方面。心理素质是否良好直接关系到高尔夫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也是决定比赛胜负的重要因素。若高尔夫运动员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具体训练过程中往往极易出现运动损伤。包括:(1)缺乏防范意识。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业余高尔夫球手身上,因为其缺少对高尔夫球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导致其防范意识比较薄弱;(2)注意力不集中。有的运动员在高尔夫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这就导致其技术动作规范度不足,从而引发损伤;(3)情绪低落或是过度兴奋时进行高尔夫运动训练,极易出现意外情况。
三是,技术方面。在高尔夫运动训练过程中,若球手没有充分掌握相关技术动作,或是技术动作不准确,将会大大增加运动损伤风险的发生率。尤其是在挥杆过程中,由于该技术动作需要调动人体的肩部、背部、腰部等多个部位,一旦出现技术错误,或是在挥杆时力度控制不当,就极易出现损伤。
四是,训练方面。在日常高尔夫运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必须严格按照运动训练计划,充分落实训练任务,以此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若高尔夫运动训练设计和实施不合理,将极易引发运动损伤,如:在开始训练前,运动员没有做好准备活动,使之在身体机能没有被完全唤醒的情况下进行训练,或是由于准备活动量过大,导致运动员身体状态比较疲劳,或是在训练过程中,训练时间过长等,这些都会增加运动员出现损伤的风险。
2.2 预防运动损伤发生的有效措施
一是,加强知识宣传与思想教育。在日常高尔夫运动训练中,学校或是相关机构都需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开展关于高尔夫运动损伤预防方面的知识宣传与思想教育活动,可充分利用微信、抖音、宣传册等宣传途径,还可邀请专业人士对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系统、全面的思想教育,从而在思想上提高其对运动损伤预防必要性的认知,使之在日常训练中主动自觉地落实各项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另外,若运动员已经运动损伤,教练员应加强对其的监督和引导,告知其只有完全恢复以后才能够继续训练,不然会留下严重的隐患,甚至影响到其运动生涯;若运动员存在盲目提高训练强度的情况,教练员必须及时阻止。
二是,做好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在正式开展高尔夫运动训练前,教练员需结合运动员的机体情况,对训练内容与天气气候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合理安排准备活动的内容与活動量,并指导运动员进行合理充分地准备活动,尤其是要重点练习训练中容易出现损伤的部分,以此来让运动员身体的肌肉兴奋起来,使之身体机能与神经系统均处于最优状态,且能够迅速适应和投入到运动训练之中,从而有效避免发生运动损伤。做好准备活动的作用具体体现为:能够增加运动员骨骼肌的供血,增加关节活动的范围,降低骨骼肌粘滞性,提高肌肉机械效率,加快神经传达速率,并改善心血管对突然应激的反应,更好地稳定运动员的心率等。基于此,高尔夫运动员必须高度重视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从而降低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
三是,增强体能训练。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需结合高尔夫运动的特征和运动员的体能情况,合理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注重对运动员柔韧性、重心稳定、整体用力动力链、爆发力等方面的训练,还需结合运动员的具体情况来合理设置训练负荷、恢复时间等,注意需及时消除运动员产生的疲劳感。
四是,规范技术动作。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需严格按照相关训练计划来开展训练活动,加强对运动员各项技术动作的指导,确保其能够更为准确地控制自己的挥杆力度等,还需密切关注运动员的各项技术动作,一旦其技术动作不规范,需及时指正,以此来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准确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高尔夫运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需结合该项目运动的特征,不断强化挥杆技术力量训练,并与时俱进,积极引入科学的智能训练模式,以此来确保训练的实效性。由于高尔夫运动训练过程中极易受到运动员体能、心理、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之容易出现运动损伤。而要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就必须采取有效地预防措施,以此来确保高尔夫运动训练的安全、高效开展。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