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卓和”文化之本 溯“和悦”家校之源
2022-03-04王涛付蓉胡耀蛟
王涛 付蓉 胡耀蛟
“立德树人、育人为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对于人的成长而言,青少年阶段是重要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宜昌市第十六中学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卓尔不群、和而不同”的文化育人理念,始终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的卓越学子为己任,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正‘卓和’文化之本,溯‘和悦’家校之源”的育人之路。
“卓与和”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即在“和”文化的引领下,要求全体师生不断追求“卓”的精神境界。多年来,学校在“卓和”文化的浸润下,注重凝聚家长力量,整合家校资源,创新家校平台,创建了“和悦家校”德育品牌。“和悦家校”中“和悦”意为和乐、喜悦;“和”即家和万事兴、家校合力促发展;“悦”即高兴、愉快,谐音“阅、越”,寄予家庭教育审阅内在、超越自我的美好期许。“和悦家校”德育品牌通过打造开放包容的家校管理模式,创设和谐愉悦的家庭教育环境,实现亲子和悦、家校和悦,推进学校德育生态化发展。
“和悦”之魂培育“家校”之根
“和悦家校”德育品牌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即建构和悦三级管理体系、和悦三维互助模式、和悦三堂系列课程。通过打造系统化的“和悦家校”品牌,开启家校共育实践探索之路,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实现“家校”之根滋养“共育”之体。
和悦三级管理体系为学生成长护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目标,学校以家校共育为突破口,通过构建“学校内部决策管理、家长学校联动管理、家长委员会参与管理”三级管理体系,建立民主、科学、有序、高效的管理机制,明确学校、家长各方权责,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生态,强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校邀请家长代表先后参与《宜昌市第十六中学办学章程》《宜昌市第十六中学校务委员会制度》等制度的制定工作,邀请家长参与“石榴花开悦读节”“卓园金秋体育节”“卓园新春音乐会”等德育活动,家长的积极参与助力学校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成长奠基。
和悦三维互助模式为家庭教育赋能。在“和悅家校”德育品牌的构建过程中,学校对全体学生和家庭全方位给予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形成了“党支部定点、学工处拉线、协同组成面”三维互助模式。“家长学校”依靠学校党员教师的力量,与部分学生建立一对一的个性化定点帮扶;借助学工处力量,以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两条互助线为抓手,学校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及时缓解家长焦虑;充分发挥家庭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社会与家庭的协同作用,构建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互助网络,充分发挥教育的生态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和悦三堂系列课程为家校育人添彩。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学校通过开设“父母课堂”“家长讲堂”“亲子学堂”,在三课堂融合中实现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
“父母课堂”重在提升科学育子水平,打造生态化家庭教育氛围。学校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在开展主题征集的基础上,针对性地为家长和家庭开设公益家长课堂。“父母课堂”形式丰富多样,线下论坛和线上讲座相结合,形成了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亲子沟通体验课程等七大系统课程。“父母课堂”成了和谐合作、悦纳自我和他人的学习交流平台,家长通过“父母课堂”提升了自己,也为守护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强大支撑。
“家长讲堂”重在发挥家长优势资源,拓展学生发展外延。为顺应学生的阶序发展,拓展学生的发展外延,学校深挖家长教育资源,邀请优秀家长为学生开设了百科知识讲堂和个性发展讲堂。在百科知识课堂上,邀请学生家长讲开学安全第一课、开展流行病防治讲座、讲解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等;在个性发展讲堂上,邀请学生家长开设“版画社团”、开办“书法社团”、开设“无人机社团”等,家长以教师的角色给学生上课,不断丰富教学和活动内容,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拓宽视野、增长能力、提升素养。让家长走进课堂,融入学校生活,零距离、全方位地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了解课堂教学和课程改革,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促进家校间更深入、有效地沟通与交流,让更多的家长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寻求家校教育合力,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亲子学堂”重在丰富实践体验,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多样性。“亲子课堂”组织开展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学生在不同的实践体验中,不断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挑战自我,个性化发展。学校形成了“主题教育学堂”和“专题实践学堂”的“亲子学堂”特色,开展了“三峡蚁工”“福利院慰问”“文明劝导”“中华鲟放流”“职业体验”等实践活动,让校园文化在实践中植根于每一个家庭,形成了家校教育强有力的向心力。
和悦三堂系列课程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双管齐下的策略,通过开设“父母课堂”和“家长讲堂”将家长“请进来”,通过“亲子学堂”请家长带领孩子“走出去”,在提升育子水平的同时,密切亲子关系,整合家长力量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共育”之体涵养“卓越”之子
在“卓和”文化引领下,在“和悦家校”德育品牌的创建下,学校呈现出追求卓越、和谐和悦的良好育人生态。
办学治校彰显品质。通过做实“和悦家校”德育品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先后荣获“教育部综合素质教育课题实验校”“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全国班级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湖北省文化建设百强学校”“湖北省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示范学校”“宜昌市法治建设示范学校”“宜昌市研学旅行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育人成果突显特色。在全校师生与家长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下,“和悦家校”成果显著。家校共育课题《新中考背景下的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入选教育部立项课题,《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在德育中发挥作用》立项为省级重点课题;家校精品课程《“最暖心家书”综合实践活动》获湖北省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和悦家长学校教育创新优秀成果在西陵区首届教博会上亮相参展等。
根植沃土尽显芳华。莘莘学子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荣获众多荣誉,如张鸿宇等四位学生在宜昌市中小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大赛中勇夺桂冠;张家涛同学在宜昌市中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大赛中荣获初中组第一名;吴宗翰同学荣获“西陵区环保小卫士”、于子和同学荣获“优秀生态小公民”荣誉称号。
近年来,宜昌市第十六中学秉承“和悦家校”共同育人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育人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的指引下,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和悦家校”的协同育人力度,推进学校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杨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