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助人者感受到温暖和力量

2022-03-04史奉楚

方圆 2022年3期
关键词:江歌救助者助人

史奉楚

2022年1月10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法院对原告江秋莲与被告刘暖曦生命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

法院审理认为,刘暖曦作为江歌的好友和被救助者,对于由其引入的侵害危险,没有如实向江歌进行告知和提醒,在面临陈世峰不法侵害的紧迫危险时,为求自保而置他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将江歌阻挡在自己居所门外被杀害,具有明显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刘暖曦在事发后发表刺激性言论,伤害了江秋莲的情感,依法应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刘暖曦担近50万元赔偿金及20万元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司法裁判,既让公众感受到司法对无私助人者的有力支持,也让被害人亲属感受到切实的温暖与善意。

江歌、刘暖曦与陈世峰所涉案件曾引起极大关注。2016年,留学日本的江歌被刘暖曦前男友陈世峰杀死在自己的公寓门口,而刘暖曦当时就在公寓门内。当一个人陷入困境后,对前来帮助的人所面临的危险不仅不施以援手,却将其“拒之门外”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显然突破了道德底线,让救人者感到心寒。更不可思议的是,该危险还是被救者自身引发的,且其事后不仅没有愧疚和歉意,反而随意发表刺激性言论这一“落井下石”、反咬一口的做法,更是让被害人感受到刺骨的寒意与人性的幽暗。对这种“不讲良心”,忘恩负义,无视社会公德、诚实信用、公俗良序的卑劣做法,具有朴素是非观、正义观的社会公众也不会接受。

令人欣慰的是,法院的裁判坚定地支持了被害人的请求,否定了被告自私自利的操作。

正如法院判决所指出的那样,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基于民法诚实信用基本原则和权利义务相一致原则,在社会交往中,引入侵害危险、维持危险状态的人,负有采取必要合理措施以防止他人受到损害的安全保障义务;在形成救助关系的情况下,施救者对被救助者具有合理的信赖,被救助者对于施救者负有更高的诚实告知和善意提醒的注意义务。被救助者和侵害危险引入者的刘暖曦,对施救者江歌并未充分尽到注意和安全保障义务,具有明显过错,理应承担法律责任。这一判决意见既符合法律的精神,也符合道德的价值观。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万元的判决,在类似裁判中属于非常高的金额。这折射出司法机关对江歌母亲所遭受的精神痛苦与心理折磨报以极大同情与理解,并对被告的所作所为予以坚决否定。司法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裁判具有守護社会底线、弘扬美德义行、惩戒不法无德、引领崇德向善的作用。

判令刘暖曦承担赔偿责任的裁判有力地抚慰了被害人,让无私助人者不再孤单无助,让善行义举感受到温暖和力量,让公众看到司法机关呵护善行、惩戒恶行的坚定立场。

猜你喜欢

江歌救助者助人
论受救助者失信行为的法律规制
危难救助中受助人的补偿责任研究
助人无需等待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
刘鑫式冷漠,配得上一切指责
江歌案的不了局
当“江歌遇害案”变成“江歌刘鑫案”
从“诬告反坐”到“讹诈有罚”
——对被救助者诬赖救助者立法惩罚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