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2-03-04许世超姚引倩庄泽城

安徽农业科学 2022年3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甘蔗对策

许世超 姚引倩 庄泽城

摘要 近年来,在甘蔗“双高”基地建设推动下,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但用手工收割甘蔗仍然占有很大比例。通过分析广西地区甘蔗收获机械化水平发展现状,发现广西甘蔗在收获机械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与主要产糖国家机械化水平相差较远,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进一步提出应对策略:加强自主收获机械研发、扩大规模化种植、加强制度建设和宣传、为甘蔗种植收获培养对口人才,尽早实现全面机械化。

关键词 甘蔗;收获机械;农业现代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S 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3-0269-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3.070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echanization of Sugarcane Harvesting in Guangxi

XU Shi-chao,YAO Yin-qian,ZHUANG Ze-che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School,Guangxi Science &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Laibin,Guangxi 54619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promot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sugarcane “double high” base, the mechanization level of sugarcane harvesting in Guangxi has been improved, but a large proportion of sugarcane is still harvested by han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sugarcane harvesting mechanization level in the region, sugarcane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harvesting mechanization, but it is still far from the mechanization level of major sugar-producing countries, so there is a lot of room for growth. And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strengthen the independent harvesting machiner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expand the scale of planting, strengthen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publicity, cultivate the corresponding personnel for sugarcane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chieve comprehensive mechanization.

Key words Sugarcane;Harvesting machinery;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Countermeasures

基金项目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GXKS2020QN029)。

作者简介 许世超(1992—),男,吉林辽源人,讲师,硕士,从事农业装备现代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21-04-26;修回日期 2021-06-09

广西农民种植的作物包括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等,甘蔗是广西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1]。甘蔗是一种主要糖料作物,在全球80多个国家种植。全球甘蔗年产量约20亿t,大约70%的糖料生产来自甘蔗。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甘蔗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三大食糖消费国,广西是我国最大的糖料蔗和蔗糖生产基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直居全国首位,产量连续十多年占全国的60%以上[2-4]。崇左、来宾和南宁的甘蔗种植面积常年占广西甘蔗种植总面积的60%以上。

甘蔗种植非常消耗劳力,使用机械有助于节省劳力,确保作业的及时性,减少人力劳动,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降低操作成本。甘蔗种植的主要作业包括整地、甘蔗种植、宿根管理、除草、收获、去杂、垃圾管理等,都需要有效的机械化[5]。近年来,广西糖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甘蔗收购价、耕种面积、农民种植收益、制糖业利润均曾显著下降。随着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升,糖價与国际机械化生产商的产品相比缺乏竞争力,广西需要进一步提高甘蔗收获机械化水平,以便赶上这一全球产业的国际变化趋势。机械化有助于节省劳力,及时作业,减少人力劳动,降低作业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并确保糖业资源更有效地被利用。一些为甘蔗开发的收获机械已经得到了一定应用,但在广西的应用推广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笔者论述了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有效应对策略,挖掘在甘蔗机械化收获推广方面的有力措施。

1 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与问题

甘蔗生产系统的应用机械化操作的各个阶段包括:整地、播种、中耕施肥、植保、收割、装载和运输等。甘蔗种植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广西大约有2 000万蔗农[6]。甘蔗收获的过程包括甘蔗的基部切割、打顶、去杂、捆制和运输到糖厂,这个过程占甘蔗生产总工作量的50%以上。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劳动力的强烈需求,只有充分利用好机械化作业,才能促进广西制糖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8、2019及2010年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分别为88.6万、89.0万和87.5万hm2,2018—2020年平均年产量7 398.63万t。迄今为止,在甘蔗机械化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是耕作,2018—2019榨季,全区甘蔗生产机械化率达到了59.1%,其中耕作、种植、收获机械化率分别为97.78%、55.33%、11.30%,可见其收获机械化水平离“十四五”规划的达到30%的目标仍然还有不小的差距[7]。对比巴西、澳大利亚等国,其甘蔗收获机械化率达到70%,广西甘蔗收获的机械化水平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8]。

广西在2014年启动“双高”糖料基地建设试点工作,努力实现经营规模化、水利现代化、种植良种化、生产机械化[9]。鼓励社会、企业、个人参与鼓励当地农民利用承包土地通过调换、转让、租赁、入股等方式进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并加大农资补贴、土地平整合并,减少地块分散,投资灌溉工程、排水工程和道路建设,有效地降低了甘蔗生产成本,增添了收益。2016—2017榨季,入榨甘蔗量4 700万t,产糖量570万t,同比分别增长6%和12%。种植面积由2015—2016榨季的71.40万hm2增加到74.73万hm2;甘蔗收购价格由2015—2016榨季的从440元/t上升到2016—2017榨季的480元/t;全区农民种蔗收入230亿元,比2015—2016榨季增加约30亿元[10]。截至2020年底,广西已经完成“双高”基地建设任务县(市、区)47个。“双高”基地农民的种植收益地均增加9 000元/hm2以上,21世纪以来,地方政府主动引导农机企业加快研发生产甘蔗收获机具,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甘蔗机械研发、生产、推广收割模式,糖料蔗联合收获机具有量增加到1 000余台,已经建成的“双高”基地机械化收获率为15.2%,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7%[11]。

虽然甘蔗机械收割得到了一定应用,但由于多种因素,手工收割甘蔗仍然占有很大比例[12]。甘蔗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作物,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是甘蔗采收的主要问题。利用割刀手工收割甘蔗是一种高劳动消耗的过程,成本也很高。人工收割甘蔗需要近8个工时/t,采收延迟将影响甘蔗品质、产量、果汁品质和蔗糖的有效利用。因此,考虑到人工收获的这些缺点,制糖业正持续推动机械化收获。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如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广西大学等,都在努力开发甘蔗作物机械化收获的装置设备,以提高切割质量和减少人力资本投入。此外,甘蔗叶片的机械化清理也是研究人员所关注的领域。甘蔗茎秆有大量叶子,需要人工清洗去除顶部、干叶和绿叶,也是甘蔗栽培收获后最耗费劳力的作业。

2 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对策

2.1 加强自主收获机械研发

现有的甘蔗收割机械化主要分为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目前国外成熟的甘蔗农场所用主要收获机械为凯斯A8010(8000)、约翰迪尔CH530等联合收割机,其机型十分庞大,价格昂贵,适合于大型农场作业。广西山地丘陵较多,因此进口机械主要用于较为平坦的地区,目前广西农业机械研究院、广西大学等科研机构研制的小型收获机械虽然也取得了一定应用,但收割损失率大、含杂率高,受制于适应性、可靠性不足,未能得到广泛应用[13]。由于地方区位劣势和财力薄弱,当前针对自主收获机械研发仍然显得投入不足,需要政府和企业加强对科研部门资金投入,加强学习交流,引进和培养农业工程人才。

2.2 扩大规模化种植

广西90%以上的蔗田是旱坡或丘陵,地势陡、坡度大、地块分散、规模小,限制了机械化收割作业的开展,田间缺乏道路规划,不利于装载运输。规模化种植生产管理需要土地资源的整合,由于历史原因,土地分散,规模大小不一,作物种植间隔不当等影响,不利于机械开展作业。“双高”基地的推进,虽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其占广西甘蔗总产量比例依然较低。农民仍然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即平栽、沟栽、坑栽、交错行栽、间隔栽移栽、双行种植等。传统种植维持的行距大多在60~70 cm,离机收所要求的行距120~140 cm有很大差距,另外缺少机械化培土,不适于大型机械进场作业[14]。适度规模化经营,适合地方的机械化作业解决办法和匹配技术,高素质的专业化运营队伍,糖企的积极参与,政府的引导与监管[15],这些方面缺一不可。

2.3 加强制度建设和宣传工作

从制度上细化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尽早形成更大更广的连片甘蔗种植区。从制度设计上逐步消除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加强基层调研,做好土地规划,积极鼓励探索土地流转的机制创新,进一步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制定适宜当前推动发展的行业标准,尽早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共赢的利益关系。2016—2017榨季,广西甘蔗压榨量、食糖产量、食糖价格等指标均同比增长,糖业企业基本扭亏为盈,带动农民甘蔗收入较前一压榨季增加约30亿元。在桂糖42、桂糖46等自育新品种种植面积有效擴大,占广西总种植面积的30%,同比增长10%。2016年广西“双高”基地良种率达到82.3%,但在非“双高”基地农户种植的良种率较低[16]。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工作,因地制宜,提高适合机械化种植和收割的新良种的推广力度。可以通过实行良种的价格补贴政策、扩大示范面积、组织参观、培训栽培等方法,引导中小种植户向良种过度。

2.4 为甘蔗种植收获培养对口人才

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人才的参与,规划农业发展、指导农业种植、操作农业机械、培训作业人员等,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技术人才的缺乏也是制约地区机械化推广的关键因素。可以对甘蔗种植和收获机械化目标人群适当开展阶段性短期培训,提高农机操作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升收割效率和减少收割损失。地方应用型高校应当服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针对广泛种植区域有目的地性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加强对口人才的职业培训计划,注重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搭建高素质农民职业教育“立交桥”,解决人才“短板”的问题。

3 结语

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推进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土地占有量小、作物种植间隔不当。在甘蔗栽培中,需要机械化的主要领域是种植、收获和清理,因为这些都是高劳动消耗的操作。由于广西甘蔗种植总面积较大,因此机械化收获将发挥重要作用。与常规手工收割相比,机械化收割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力成本。广西农民们仍在使用传统的工具和设备收获甘蔗,土地利用成本与其他先进甘蔗生产国差距不小,不具备成本优势。现行农地经营体制需要改革和创新,才能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毫无疑问,机械化的收获方式,节省成本,减少人力劳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广西甘蔗生产要坚定机械化发展信念,才能提高全球甘蔗生产竞争力。地方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等都应把握好当前时机,为尽早实现全面机械化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 李毅杰,梁强,董文斌,等.土壤压实对宿根甘蔗出苗及根系形成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7,30(9):2041-2047.

[2] 区颖刚.我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装备,2019,40(2):3-8,42.

[3] 李康.我国甘蔗生产机械化的现状趋势和凯斯纽荷兰在粤桂云三省的推广实践[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9(2):12-16.

[4] 本刊编辑部.上海市:新创3个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J].农机科技推广,2019(1):25-26.

[5] 陳宏.广西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2.

[6] 师杰峰.蔗渣灰质炭吸附强化厌氧-好氧生物处理糖蜜酒精废水的试验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学,2017.

[7] 付洁敏.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失业问题:从英国卢德运动得到的启示[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8] 司强.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乡村科技,2017(9):88-89.

[9] 覃录胜.“双高”基地建设为农机发展提供新机遇[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7(5):13-14.

[10] 袁琳.广西“双高”糖料蔗基地亩产超7吨[N].广西日报,2017-01-25(011).

[11] 骆万丽,冯晓善.我区“三着力”推动“双高”基地建设[N].广西日报,2020-12-16(014).

[12] 周勇.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分析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79-11481.

[13] 杨二鹏.广西甘蔗收获机械化发展及对策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6.

[14] 罗亚伟,王维赞,朱秋珍,等.甘蔗机械化种植不同宽窄行行距新植、宿根试验[J].广西蔗糖,2011(1):3-6.

[15] 郝文录.对农业机械专项鉴定工作的几点思考[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9(10):15-18,32.

[16] 广西甘蔗“双高”基地良种率超过80%[J].种业导刊,2017(2):37.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甘蔗对策
花式卖甘蔗
诊错因 知对策
清明甘蔗“毒过蛇”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23个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测定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