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超市何时摘掉“侵权高发地”帽子
2022-03-03何勇海
何勇海
老居民楼下的小店、城郊乡村的小卖部,这些中小规模的超市,极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近些年,随着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一些假冒品牌商品在城市大超市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后,开始向这些中小超市转移。今年,浙江慈溪新浦镇一家小超市就收到慈溪市人民法院的传票和起诉书。在慈溪,以超市、日用品店等冠名的零售业商店近4 0 0 0家,像新浦镇这家小超市一样惹上知识产权侵权官司的小微超市不在少数。
中小超市早该摘掉“侵权高发地”的帽子了。这个问题由来已久,不少地方都有不少类似案例被披露。在这类官司中,诉讼维权的权利人多为知名企业,被戏称为“大象踩蚂蚁”,事实也往往是以中小超市被判侵权赔偿而告终。对此,有人认为小老板们很冤,毕竟他们不是侵权源头;也有人认为,不管怎样,中小超市侵权是事实,不能因其体量小或小本经营而掩盖其行为的违法性。
那么,中小超市为何会成为知识产权侵权的高发地?从经营者角度说,他们多数人不具备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对假冒商品又存在识别障碍;城郊乡村的中小超市准入门槛也低,经营规模较小,受资金所限,为降低成本或谋取不当利益,不少经营者抱着侥幸心理,即便明知是假冒产品仍予以进货销售。从外部因素说,城郊乡村部分消费者囿于购买能力或对质量要求不高等因素,往往会在玩具、文具、日用品等商品的购买上选择知假买假,也有不少人对假货欠缺辨识力。这就给中小超市销售侵权商品,创造了一定的市场。
在中小超市频踩侵权红线,从而被起诉索赔的事情上,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应抱有同情心态。因为知识产权是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本质上是一种无形财产权,与房屋、汽车等有形财产一样,理应受到国家法律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打击侵权行为,才能净化市场环境,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保护知识产权也是保护更多中小超市,有助于它们加强法制观念,守法经营,以免到头来赔了大钱,甚至遭受牢狱之灾。
對于中小超市的侵权行为,除了大企业要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主动“出击”外,还需各地监管部门有更多有力作为。既然不允许假冒商品在城市大超市生存,也不应允许向城郊乡村的中小超市转移和蔓延,基层监管部门就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日常监管,加强假冒商品流向追踪,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发现侵权商品流进各地各类中小超市,应积极联系、配合权利人依法打假,这不仅是维护大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是保障基层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小店经济”折射出民生大计,这也是保障当地“小店经济”健康长远发展。
各地职能部门应加强普法宣传,提升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形成尊重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氛围。也应指导经营者如何甄别假货,如何规范进货渠道和行为等等。在知识产权宣传与服务方面跑出“加速度”,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就会呈现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