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耕地撂荒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2-03-03王艳芳
王艳芳
(中共兰州市委党校,兰州 730030)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根据《2022中国农业农村发展趋势报告》,当前我国耕地约为19.2亿亩,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20.3亿亩减少了1.1亿亩。近年来全国土地撂荒问题较为突出,仅2017年全国耕地撂荒1亿亩以上,撂荒率约7%;全国95%的县域存在耕地撂荒现象,而且撂荒率超过10%的县域占全国总数的30%以上[1]。
农村撂荒地是“三农”问题的集中表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及措施[2]。尽管如此,目前一些问题仍然存在,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土地撂荒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并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1-2]。
一、我国农村耕地撂荒现状分析
中国历史是一部农村土地的变迁和发展史,土地和农民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依存并影响着社会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把集体土地和资产分配到农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包产到户,解散了以队为基础的生产模式和分配方式,农民自主生产经营,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粮食生产总量大幅度提升。农民自主经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乡村面貌大为改善,解决了长期困扰农业发展的体制问题和广大人民群众吃饱饭的问题,在我国农村改革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上世纪80年代是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10年黄金期。近20年的农村改革,“三农”工作是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农业科学技术的提高、农业耕作技术的突破、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户籍制度的改革,现有的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出现不相适应的矛盾。尤其是现有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土地使用制度,难以满足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市场化的需要,传统农业效益比较低下,土地种植难以保障农民的收入。农村空壳、农业空心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农业不能养活农民,土地不能提供农民足够的生活保障,原有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生产和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3]:大片土地撂荒、青壮年劳动力基本外出打工、种植成本和收益严重倒挂、地块整体较小不适于机械化耕作等等。早期撂荒地主要为城市近郊、山区偏僻的破碎地块,或气候条件恶劣、土壤贫瘠、耕作困难的耕地。近年来,粮食主产区优质耕地撂荒面积持续增加。据统计,黄淮海平原农产品主产区的山东有撂荒耕地500多万亩,撂荒率近5%;长江流域农产品主产区的湖南、湖北和安徽耕地撂荒面积达1300多万亩。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耕地撂荒是农民对农业比较收益变化的合理应变,但是对于人均耕地不到1.5亩的中国而言,土地是极为稀缺的基本资源,耕地撂荒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10年粮食进口量翻了近3倍,2017年达1.3亿吨),影响全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已经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二、农村耕地撂荒原因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普遍遇到农业增产难、农民增收难和农村发展难的“瓶颈”。种地虽然有政府补贴,但是种地不如打工划算,有大量农民放弃土地进城务工。耕地撂荒是社会发展到新阶段多重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受耕地质量、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地块破碎程度、自然灾害、农田配套设施以及土壤污染状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从收益的角度分析,只有保证从事农业生产的收益与进城务工者的收益基本持平,才有可能将部分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稳定地留在农村,进而遏制耕地撂荒的趋势和有效对耕地撂荒问题进行整治。这是农业阶段性的阵痛,既要客观分析,也要理性对待。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4-6]:
1.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长期的农耕文明影响并占据着农村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传统的家庭生产经营,男耕女织,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康生活;以宗族为纽带社会关系,是自然经济时代农村理想的社会构建。市场经济改变了传统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社会的发展,以机械化大生产为主导的工业文明取代传统的耕作方式,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促使传统农业转型,引领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农村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大,耕作的技术革命使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升,教育的普及使农村人口素质提升,非农业人口比例大幅度增长。农业生产工业化,农业产业机构多元化,农村消费市场化,经济效益持续提高。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农业占比较小,但作为基础性产业,现代科学技术足以支撑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多的农民离开了传统农业生产,享受国家发展进步的成果,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
2.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最主要的是在农业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土地、水利设施、种子、肥料和农药等)、农业生产工具以及农业生产技术与方法等发生了质的变化。耕作技术的发展使农业生产所需人力大幅度减少,规模化大生产使单位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市场化使原有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裂变,使农村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三要素有了质的变化。据统计,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达13158亿公斤,比1949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8.3%,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其中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3]。粮食连年丰收,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在此背景下,传统耕作模式和就业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要求,分散的土地及农户占用的土地难以规模化集中耕作,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生产力不相适应,制约了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3.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1949年全国有5.4亿人,其中农村人口占比89.36%,城镇化率只有17.9%左右。自1996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超过30%后就逐年增长,2011年为51.27%,2018年达到60%,预计到2025年末城镇常住人口将达到9.34亿人。我国城镇化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由此引发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土地被城市发展占用,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二是大量农村人口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劳务输出成为农村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1-3]。农业产业弱化,出现谁来种地、如何养老等农村社会问题。
4.农村人口收入结构的改变
工业化、城市化的进步,必然需要大量的年轻劳动力从事农业以外的工作,农业效益相比较依然低下,非农收入在农民收入构成中比重逐年提高。2014年-2019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下降6.3%,平均每年下降1.05%。2021年全国农民工人月均收入4432元,平均日工资145元。农民收入占比中,工资性收入占70.4%,转移净收入占13.7%,财产净收入占10.3%,家庭经营收入仅占5.6%,工资性收入日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渠道,土地不再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资源[1-3]。
5.土地自然资源脆弱和农村老龄化
我国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18亿亩基本农田是红线。这几年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上投入较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农田处于偏远山区,坡度大于25度,在土地修编中调整出局,且有个别地区还人为的加大了这类土地,调换出优质土地用于城市建设。这类土地立地条件差、土地贫瘠、地块细碎,土地效益较差,土地生产率低。此类土地修建农业基础设施成本高、投入多、农业效益低、耕作难度大,农民不愿耕种。加之偏远地区耕种土地的劳动力以老年人为主,传统的农业耕作后继乏人,农村人口趋向老龄化。预计到2025年,我国乡村60岁以上人口占比25.3%,约1.34亿人,65岁以上人口比例16.9%,约0.83亿人,传统农业从业人数日益减少。
6.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职能缺失
经济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追求高质量生活是农民的愿望。近年来,在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建设异军突起,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向县城和重点镇集中。广大农村在教育、医疗和养老等方面面临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5-6]:一是基础教育资源落后,山区家庭教育负担沉重。村级幼儿园和小学撤销,学龄儿童需到乡镇中心学校上学;乡镇中心中学生源严重不足,老师流失严重,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致使山区生源集中于县城学校,县城中学优秀老师往大城市调动。农村教育资源的缺失,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二是乡镇卫生院人员配备不合理,缺少受过专业教育的医生。医疗卫生制度改革,乡镇卫生院主要承担公共卫生职能,农民的一些基本基础病要到县级医院诊疗,农民健康保障不到位,无形中加之负担。三是农村教育和医疗机构人员以“三支一扶”安置性人员为主。多年来,高水平大学的毕业生不愿到农村甚至县一级学校和医院就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薄弱。有条件的农户举家搬迁到县城和城镇生活,耕地弃耕,宅院闲置,农民以打工为主业供养孩子在城镇上学,农村存在因病返贫、因学返贫的风险。
三、农村耕地撂荒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农村撂荒地是社会发展阶段性的产物,必须用发展的手段去解决。现代农业的出路就是要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就是要通过适度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的“四化”生产,实现精耕细作,让各生产要素一起发挥作用。
1.稳定农村土地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期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资料,要坚持把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动摇,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不动摇。加快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进程,使土地资源变成农民生产的资产,让农民吃上“定心丸”,更好地行使土地占用、使用、租赁、收益等各项承包权益,让进城农户放心流转土地经营权,促使农村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
2.加快土地流转与规模经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尽快灵活运用现有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即“三权”分置和农地确权颁证),以乡(镇)或村为单位,建立农村土地银行和土地整理以及流转机构,盘活广大农村土地,提高土地质量和扩大地块面积。据陈莎博士研究成果显示,农户自耕自种耕地规模不少于30亩、合作组织流转土地规模不少于100亩,在同等劳动强度下,其收益才能与进城务工的收益相持平。目前超过半数的耕地流转对象为亲戚邻居和普通农户,并不具备规模经营性质。要降低流转成本,改变个体与农民单户流转为主的模式,推动农村土地能够非常便捷地流转。也可以通过农民自耕自种、种植大户代耕代种、专业服务组织代管托管等多种方式,引导种植能手、种植大户和农民合作社、专业农业企业等流转土地复耕复种。
3.建设高标准农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建设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要求的重要抓手,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要严格落实《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年-2030年)》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坚持资金统筹,落实农业农村奖补,加强各级政府投入,确保高质量农田建设服务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优质土地资源。目前,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在适度提高地块连片的基础上,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质量以及预期相配套的机耕道、灌溉系统和所需的农业生产设施,推动“农户+政府”双向耕地整治模式,以利于有效规避自然灾害等给本就脆弱的农业生产经营带来的风险。
4.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农村的重要体现,发展集体经济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用巨大,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振兴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采取农地租赁、入股等形式转让经营权,鼓励农地向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流转,推动农地经营权向集体流转,由集体统一经营。建立农民新型合作社,培育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按照公司+农户的模式,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扶持农户,健全完善连农带农机制。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团结带动农民抵御市场风险,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共同富裕。
5.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发展高效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和规划布局,瞄准市场需求种植有稳定效益的经济作物,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大力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产业,良种良法集成配套推广,提升耕地农业产值,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6.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是决定性因素,人才是关键。要吸引一批懂农、爱农的中青年人员回乡创业,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扎根农村,培育一批有农业情节、有现代农业素养的农业科研队伍,发挥“头雁效应”,解决好有人种地和种好地的问题。当下重点要采取特殊优惠的配套政策,吸纳优质师范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补齐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短板,解决好农村社会公共服务的后顾之忧,使农民在农村能安下心生产生活。下功夫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把已经建好的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起来,让农村广大农民享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四、结语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撂荒是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城镇化发展、生产力提高、农村收结构变化、农村老龄化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影响,使得我国耕地撂荒现象日趋严重,因此需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采取有力的保证措施,从根本上改变耕地撂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