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年总目录

2022-03-03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

文学·语言学·新闻传播学

论地域特征、地方经验与文学书写中的地方感——以愚园路为样本

徐锦江 (1,053)

论艺术形式创制的有极和无极——中西艺术范式差异

王才勇 (1,064)

文艺人口学论纲

肖雅心 李明泉 (1,073)

规则的对应与逾越——唐五代笔记小说中人物的饮食行为与道德形象

朱 红 (1,084)

中国古诗译介对法国诗歌语言的作用:以二十世纪为例

[法]米里埃尔·德特里 (2,101)

论虞舜逃生传说的衍化及其衍生性文本

梁 奇 (2,110)

杜甫晚年的家国情怀与诗歌艺术创新——以寓居夔州之初的诗歌创作为中心

李芳民 (2,120)

寄庐刘衍文先生评点钱仲联《清诗精华录》述略——兼谈刘先生以诗法为中心的清诗观

张寅彭 (2,133)

日本国策文学在海外的蔓延和变异——以沦陷期日文杂志《上海文学》为中心

吕慧君 (2,144)

丽藻彬彬:关于文学与历史哲学的思考

张隆溪 (3,089)

南朝书札中山水书写的文献问题与文学评价

吴冠文 (3,100)

《周易》对阳明心学美学思想的影响

谢金良 (3,110)

清代词学中的“雅”与“艳”

冯 乾 (3,121)

《女狱花》与近代日本佛教东来

马勤勤 (3,136)

“文变”之后:蔡元培文学思想的新开展

段怀清 (3,148)

陆谷孙风格的词典学提要

丁 骏 (4,048)

史学意识与中唐文章观念的新变

吕家慧 (4,065)

《浮生六记》第一读者:杨引传

张晓栋 (4,075)

王国维《人间词话》与康德哲学

陈建华 (4,083)

民主的困惑:美国媒体建构的“民粹主义”及其政治与社会意涵

黄霁洁 郑 雯 (4,097)

贺知章生平再审视——以历官与交游为中心

唐 雯 (5,010)

米芾《画史》整理本的几个问题

江巨荣 (5,022)

20世纪30年代之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

赵炎秋 樊 祥 (5,031)

即兴写作与空间意象:司汤达的叙事特点及其内在意蕴——以《帕尔马修道院》为中心

杨亦雨 (5,042)

清初文坛的“破体”风尚与传奇小说的生存样态

陈文新 (6,066)

中国古代形式批评的空间理论

田义勇 (6,074)

论古诗句式的形式意味

张胜利 张宇洋 (6,082)

审美感兴的价值论观照

张 晶 (6,092)

赛义德论理论旅行

陆 扬 (6,104)

历 史 学

后五四时代中国内地的书籍流通与阅读取向——基于四份书单的分析

刘永华 (1,097)

魏晋南北朝时期犍陀罗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孙英刚 (1,114)

玄奘晚年的译经

范慕尤 (1,122)

论春秋时期秦墓的随葬列鼎制度——兼与莒、薛国贵族墓比较

印 群 (2,057)

《孙子兵法》最早传入朝鲜考论

阎盛国 (2,067)

20世纪30年代英国对华毒品政策——基于国联鸦片顾问委员会档案资料的研究

钱 锋 钟绍山 (2,074)

藏传佛教中关于香巴拉具种王的争论

闫 雪 (2,086)

分娩的“科学”:西方无痛分娩法与民国时期的产痛表述

[韩]俞莲实 (3,047)

“科学”与“主义”:后五四时代社会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张文涛 (3,059)

聚落与家屋——桂东北苗族山村聚落形态与社会结群的变迁

赵晓梅 (3,068)

多元价值观影响下的世界遗产价值界定及共识建立——以罗马尼亚罗西亚-蒙塔纳采矿景观遗产为例

陈 晨 杨旭东 (3,082)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卡特尔为何难以持久——基于1930—1933年国际冰蛋卡特尔的研究

孙善根 张 跃 (4,108)

危机中的特使外交:抗战时期纳尔逊使团对华经济调查

贾钦涵 皇甫秋实 (4,119)

大国“治权”与特殊行省——奥斯曼帝国行省管理的“埃及难题”

王三义 (4,130)

新发现的癸未字本《四时纂要》与重刻本《四时纂要》的比较研究

王星光 李勇 (4,137)

日本文化景观保护制度的特征及其借鉴意义

石 鼎 (4,149)

从张家山336号汉墓一枚法律残简谈汉代氐道、漾水、嶓冢山方位——兼谈古代汉源地理思想史变迁

马孟龙 (5,049)

近代上海西医分布与城市空间扩展(1844—1879)

罗 婧 (5,058)

自然辩证法思想早期在华传播路径——以《自然辩证法》两部导读译本为考察对象

高 晞 (5,069)

费舍尔:一个人的东亚艺术博物馆

王维江 (5,079)

《中国历史文选》:一本教材和一门课程的传承

邹振环 (6,113)

公羊学背景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姜 鹏 (6,123)

“文章之权”何以在下?——时文的“传统化”与明末的时文文化

张 循 (6,134)

从博物馆学理论谈日常实物学习的新模式构建

周婧景 (6,144)

哲 学

“太虚即气”之“即”当为“是”义考论——对牟宗三解读的反思

杨泽波 (1,001)

从同化到自闭——论湛若水对阳明后学的因应

方旭东 (1,016)

论理学工夫的本质

沈顺福 (1,027)

如何在语用转向后重提语义表征?——以戴维森和布兰顿为例

孙 宁 (1,035)

论霍耐特对马克思劳动解放学说的重构

周爱民 (1,045)

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及其启示

林 青 (2,001)

亲亲:在同一与他者之间

孙向晨 (2,019)

洞见与鸿沟——《论家:个体与亲亲》与重建家的哲学

程乐松 (2,032)

论家的超越性——兼论《论家:个体与亲亲》

李科林 (2,040)

列维纳斯的爱欲现象学及其东方回声:围绕《论家:个体与亲亲》的一个讨论

汪 沛 (2,048)

从反贫困到共同富裕:论马克思恩格斯首次合作的动因及其当代意义

任帅军 肖 巍 (3,015)

从文本理解看释义学的实践意义

张汝伦 (3,025)

多维视角看德里达与阶级政治学的关系

莫伟民 (3,035)

古代中国的国家宗教——从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看

谢遐龄 (4,001)

论《中庸》古义

何益鑫 (4,017)

从“根本恶”看康德对基督教的哲学转化

田 薇 (4,029)

哲学与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根本恶”及其伦理效应——从康德到拉康

卢 毅 (4,039)

八识与心性——唯识宗的心性学说及其对宋明以来儒学的影响

张庆熊 (5,093)

自别于程朱:李塨对《大学》的诠释及其学术史意义

李敬峰 (5,103)

义务论与德性论的视界交融——一种康德式的德性论

孙小玲 (5,111)

“个体总是已然是意识形态主体”问题何在?——重谈阿尔都塞的询唤理论

王春明 (5,122)

西方人性论的主要问题与争论焦点——兼论中西人性论异同

方朝晖 (5,131)

论齐物说及相应治道思想在先秦道家中的演变

陈 徽 (6,025)

被尘封的汉语分析哲学原创史——金岳霖、冯友兰、张岱年对罗素哲学的创造性回应

徐英瑾 (6,036)

破解“两个黑格尔”问题的新契机:论“法哲学讲义”中的君权

梁燕晓 (6,046)

时间与他者:对早期列维纳斯时间观的一次考察

冷 欣 黄海依 (6,056)

经济学·管理学

美国医疗保险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许 闲 周 源 余安琪 (1,156)

马克思社会所有制及其当代形式再探讨

周 文 代红豆 (2,008)

城市规模与流动人口身份认同

王桂新 丁俊菘 (2,153)

基于行为视角的危机领导力模型建构与有效性检验

李荣华 贾迎亚 胡君辰 (2,166)

国际比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于中美德日的对比分析

刘军梅 谢霓裳 (3,157)

地方国企参与乡村振兴合作治理机制解析——以上海市F区“百村”模式为例

贺小林 赵德余 卫笑啸 (3,169)

债券评级机构的甄别能力差异——基于企业盈余管理视角

沈红波 杨 楠 石若瑜 (3,182)

毛泽东与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学

孟 捷 (4,160)

经济学方法论的重新思考——以米塞斯为例

郑 娟 梁 捷 王鹏翀 (4,17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逻辑

包存宽 (5,001)

长三角城市零碳发展评估分析

李志青 吴涵嫣 (5,142)

逆周期资本监管的规则设计与使用权衡

许友传 (5,152)

资本的逻辑批判及其发展: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权 衡 (6,013)

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经济学范式的演进逻辑与发展态势

田素华 李筱妍 (6,158)

财政分权、老龄化和“重医疗、轻预防”:阐释与对策

孙 琳 高司民 (6,170)

政治学·法学·社会学

走出“滕尼斯迷思”:百年来西方社区概念的建构与理论证成

吴晓林 覃 雯 (1,134)

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

覃 漩 (1,148)

新型举国体制中的有为社会: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的视角

宋道雷 (2,177)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根本走向

李君如 (3,00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科技经济理论新境界

张新宁 (3,007)

论商法拟制性规范的识别与体系解构

徐瑜璐 季立刚 (3,192)

复旦政治学的历史渊源及新中国成立后的调整、转向与恢复(1923—1966)

孙关宏 张 兰 (4,055)

中国—东盟交往的政党路径:基于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东南亚交往的考察

温 尧 (4,180)

美国战略界对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认知与行为反应

刘建华 (4,192)

小区体征:城市社区治理指数的底层逻辑

张晓栋 熊易寒 (5,167)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特征及职权发展逻辑

孙 莹 (5,177)

当代中国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变迁:一项社会学的考察

胡安宁 余家庆 (5,186)

真理的力量:《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李 瑊 (6,001)

论量化历史对历史政治学的价值与风险

刘 伟 何 頔 (6,182)

追寻政治秩序:亨廷顿著述的思想脉络及其内在张力

胡 鹏 (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