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剧:让语文学习由“好难”变“好玩”
2022-03-03江苏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210000
江苏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210000) 金 娟
语文是一门极具情感、极具个性、极具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学科。剧本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种文体形式,也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戏剧排演的方式学语文、用语文,让学生在自编自演的课本剧中进行语文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生成课堂的别样精彩,让语文学习由“好难”变得“好玩”。
一、自编自演课本剧的教学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提到: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若一味地通过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教学,长此以往,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就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创编课本剧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充分地挖掘教材或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来创编课本剧。无论是教师创编,还是引导学生自主编写,对提升语文教学质量都十分有益。
1.自编自演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内驱力往往来自自己的好奇心、兴趣。到了中高年级,语文学习难度加深,特别是阅读和写作的占比加大,基础薄弱的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明显表现出疲倦、厌学的状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教语文,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创编课本剧便是一种唤醒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有效手段。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时,我引导学生创编课本剧。学生在选择角色时,都挑选了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可是还剩下一个最主要也是最不可或缺的角色——大象,小组中也只剩下最后一个学生没有选择了。这个学生是一个留守儿童,较为内向,话不多。起初,我担心他不会演,不敢走上讲台大声表达。可是,在展示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个学生不仅利用美术课做了一对大象耷拉着的大耳朵,让同学们能够生动形象地理解“耷拉”的意思,而且对于语气、动作、表情的把握,也做得十分到位。比如,他用比较强烈的语气说:“我还是把耳朵耷拉着吧!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是呀,“别人是别人,我是我”,故事的道理也在学生的表演中展现出来:不要攀比,不应盲目跟风,做自己才是最舒服、最痛快的。
在《大象的耳朵》教学中,我巧用课本剧,充分调动了学生阅读理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醒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2.自编自演课本剧,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语文的学习,除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课堂上也不怎么举手发言,久而久之,他们就渐渐地被教师遗忘了。而通过自编自演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走上舞台,自由表达,展示自己的能力,一开始我还是很担心的。我怕那些平时不举手、语文学习基础弱的学生不能和小组成员一样走上讲台,会退缩。但在最后一天展示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原来这些学生可以将角色演绎得这么好,即使只是几句话,他们也能通过动作、表情表现出来。教材中有趣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的人物语言,在学生的自由表达下变得活灵活现,学生也从中体会到了学习语文的奥妙,充分感悟到了原来生活中无处不是语文。
3.自编自演课本剧,提升师生人格魅力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是很长。一节课如果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必定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得不到提高。自编自演课本剧,教师可以作为一名引导者,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走近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自编自演课本剧的过程中,感受着人物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渐渐地,他们就会爱上语文,就会获得人文情怀的成长,这对他们今后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自编自演课本剧的教学策略
1.教师要钻研文本,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近年来,课本剧深受学生的喜爱,走进课堂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对于师生合作的剧本,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可见,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组织一些新颖的阅读表达交流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本剧排练要实现师生合作,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1)把简短的童话故事改编为课本剧,活灵活现,体验童话之趣
小学生对童话故事尤为感兴趣,特别是童话故事具有丰富的想象、有趣的语言、拟人的手法、夸张的表情,学生很乐意去阅读。若能够让学生把童话故事表演出来,效果更是不同凡响。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童话故事改编为课本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表情、动作等,多维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一开始,我对于低年级学生编课本剧还是有点担心的,生怕他们不是很了解。于是,在上二年级第六单元的时候,我特意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讲解关于课本剧的一些内容,并告诉他们如何去演好课本剧中的角色,提示他们要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情和神态等。任务布置下去后,学生兴致勃勃,按小组自由选择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尝试进行改编。排练中,学生很用心,活灵活现地表现角色。比如,《蜘蛛开店》这篇童话故事的表演中,有一个上课不怎么爱举手发言的学生,十分用心地给自己的角色准备了道具,做了蜘蛛开店要用到的招牌。这真的是将语文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了。
(2)把红色经典课文改编为课本剧,深刻展示,开启思想之智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红色经典课文,主要是关于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内容以及描写伟人高贵品格的课文。在统编版低年段语文教材中,选编的红色经典课文主要有《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等。这些课文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学生很难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如果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的时候,借助课本剧这一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对话语言、表情形象、故事情节等,综合地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思想内涵,就能开启学生的思想之智。
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创编了《跟着语文学“四史”》的课本剧。“1956 年起,中国踏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征程,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当时雷锋叔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吧。”这是我的导入。学生根据教材进行创编,融入情境。比如,“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这句话中,雷锋叔叔的心情、动作是怎样的,学生在表演中获得了深刻体会。他们理解了雷锋叔叔帮助别人时的不容易,体悟到了他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
(3)把典型现象改编为情景剧,惟妙惟肖,彰显语文之妙
语文是一门有意思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既具有人文性的光辉,又不失工具性的特点。人们常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作为一名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我在班级中如果发现一些典型现象,就会结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编演课本剧,用好这些典型现象。这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整个班级的管理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比如,“光盘行动”的大道理我们说了很多,但是每天中午吃饭的时候,还是有学生浪费粮食。于是,我利用一次班会课的时间,发动学生参与到“光盘行动”情景剧的编演中,让学生去发现、编写、排练出同学们用餐时的场景,让他们在体验中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又如,前段时间对于垃圾分类学生不是很熟悉。对于生活中的这个典型现象,我结合语文教学将小剧本利用起来:“以拟人的手法,让各种垃圾桶进行自我介绍。”“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美好的一天。你们看这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还有这清新的空气,我身边的环境是多么的美好啊!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守护这片美好环境的是谁吗?他们就是我们的垃圾桶战士们,快叫他们和小朋友们见见面吧。”(“垃圾桶”上场,先排成一排,然后逐一往前走一步进行自我介绍)“有毒有害红桶桶,能卖钱的蓝桶桶,易腐烂的绿桶桶,没人要的灰桶桶。”这样形象具体的情景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垃圾分类、维护环境安全的巨大意义。
2.学生要展开想象,小试牛刀发展思维
自编自演课本剧,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有点陌生,但在教师前期的引导和帮助下,他们也能很好地进行想象和创作。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只做“欣赏者”,还要让他们做“参与者”。当然,自编自演课本剧对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要求都比较高,教师应将编排课本剧的有关方法适时渗透到教学中,并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引导。
(1)欣赏小剧场——激发创编动力
据观察,小学生对视觉冲击类的内容和形式很感兴趣,而小剧场集合了视觉与听觉,学生在欣赏文本的过程中,会产生创编的内驱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适时插入一些小剧场演绎活动。比如,在处理班级典型事件时、在课本故事的改编过程中,都可以插入小剧场活动,实施“听觉轰炸”和“视觉冲击”。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来品一品小剧场,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语言的把握、欣赏观摩的方法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多维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推动和吸引学生参与到小剧本的自编自演中。
(2)创编课本剧——浅尝分享喜悦
学生有了自编自演的动力,也创编出了课本剧,但他们却不知如何演出来,如何将角色表演得生动形象。这时教师要适时地“扶一扶”,可以适当地给学生展示一下,让学生通过添加适当的表情和动作,将人物形象和人物语言更生动地表现出来。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需要适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初步品尝到创编的喜悦。当然,对于学生创编的剧本,教师要认真阅读,看是否符合情境,是否是在把握主旨的前提下进行的扩编、改编,教师一定要提出中肯的意见。
(3)走上小舞台——观摩创编成果
如果课堂只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倾听者,那么课堂教学只能是教师唱“独角戏”。如果在课堂中,教师能让学生有所准备地走上讲台,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向大家展示出来,从而得到同学们的关注,得到老师们的赞许,这样的创编就能进一步延续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展示自己,在今年六一儿童节来临前,我和学生商定开展“学语文,庆六一,课本剧,我来演”小舞台活动,将学生的表演录成视频、拍下照片晒到“班级群”中。与此同时,我还设立了“最佳表演奖”“最佳组织奖”“最佳导演奖”等奖项,几乎人人在活动中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奖励。
新课程背景下,多重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组织好不同对象、不同形式的对话,让学生能实实在在地经历体验对话的过程。自编自演课本剧作为语文课堂中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学生运用语文的能力,启迪学生的阅读思维,让学生在对课本剧自编自演的过程中汲取智慧、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使学生改变了语文“好难学”的心态,真正感到语文真“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