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有精准定位,方可入脑入心
——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现状和理性思考

2022-03-03福建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350500特级教师刘仁增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16期
关键词:朴素英雄人文

福建连江县第三实验小学(350500)特级教师 刘仁增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大量增加了红色经典课文(下文所举的例子均为统编教材的课文)。此类课文除了与其他课文一样,承担着语文能力训练的任务,还有其独当之任——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传统,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然而,教学时,不少教师对这类文本的人文内涵的定位和处理不当,致使红色经典和革命形象难以入脑入心,这已是普遍现象,成为亟待解决的一道难题。

一、红色经典难以入脑入心的课堂表现

当下的红色经典课文教学总体趋向是,教师激情澎湃,学生无动于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不来电”,似乎有个“绝缘体”横亘在三者之间,导致人文教育难以入脑入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高不可攀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叙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悲壮的故事,五位八路军战士完成掩护任务后纵身跳崖,壮烈殉国,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教学这篇课文时,有的教师从文眼“壮”入手,引导学生从“壮志”“壮行”“壮举”“壮言”等方面走进文本,展开阅读,感受到五位壮士为了革命、为了人民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生命的壮士行为和英雄气概。这样的处理,无视五位壮士原本也是战士这一基本认知,硬生生地把五壮士架在了高高的神坛之上,只能敬畏、敬仰,不可走近,更无法抵达,无形中给学生一种“唯有牺牲才能成为英雄”的认识误区。这样高不可攀的形象定位、难以复制的人物行为,让“英雄”“牺牲”“无畏”脸谱化、标签化、概念化,使学生敬而远之,无法产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自然也难以感受到阅读的现实意义与生活价值。

(二)遥不可及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清贫》是一篇回忆性课文,作者方志敏烈士以自述的方式,重点回忆自己被国民党的两个士兵搜身的经历,展现方志敏忠于革命、甘于清贫、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有的教师教学这篇课文后,引进一些贪官贪污受贿的现实案例,与方志敏的清正廉洁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真正的共产党人的胸怀与品格。就课文本身而言,方志敏简朴的生活方式很难被当下生活在幸福中的学生所接受;而“清正廉洁”的教育主题,更不是这一年龄段学生所需要的、所能体会得到的。生活经历的时代差异,加上人文思想定位的失当,无疑加剧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有了“课文说的和我的生活无关”的错误认识,阅读时的“无感”也就在所难免了。

(三)深不可测

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写的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的时候,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的事。从人文主题上看,全文的重点落在课文的最后一句“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上。依据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只需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当年毛主席为什么要带领人们挖井,想象怎么挖井,从而感受到毛主席为人们做了好事,人们用立碑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感谢之情就可以了。可是,有的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不断挖掘“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深层内涵,借助毛主席带领人民闹革命,为人民翻身得解放,为人民谋幸福,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感悟毛主席为人民着想,给我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从而引出了“饮水思源”的教育主题。这样过度的阐释,哪里是一年级学生所能理解的?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红色经典难以入脑入心的原因探讨

(一)久远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矛盾

入选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的红色经典课文,无一不是“过去时”,而且几乎涉及红色革命战争的各个历史时期,距离现在至少有六七十年了,这就必然给学生造成多方面的阅读障碍。比如,时代背景、炮火纷飞的战争场面、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与当下的和平生活天壤之别;又如历史事件,爬雪山、过草地、吃草根等,见都未曾见过;还有故事人物,英勇跳崖的五壮士、用胸膛堵住枪眼的黄继光、被烈火活活烧死的邱少云,这样的英雄壮举在现实生活中匪夷所思。即便是最基本的、曾经出现在历史长河中的常识和生活物件,如根据地、大扫荡、租界、长征等历史知识,扁担、草鞋、油灯、井等生活事物,都是许多学生所不了解的。这些知识背景的缺乏,连最基础的阅读理解都有困难,更遑论人物形象的认识和文章主题的感悟了。

(二)理性主题与感性经验的矛盾

红色经典课文的人文主题往往具有极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单元主题上,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家国情怀”,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家国之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革命岁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志向与心愿”,它们或凝重,或悲壮,或激昂,甚至是沉重的。其次,单元导语上,四年级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五年级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六年级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大都概括、抽象,富含理性色彩。其三,篇章内容上,《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豪迈,《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大义凛然,《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高远,散发着人性的光辉,给人留下了深沉的思考。这样的人文主题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辨才能有所感悟,获得启迪。可是,小学生的学习以感性思维和经验认知为主要特征,难以承受理性的人文内涵之“重”。

(三)价值取向与个性阅读的矛盾

阅读不是单纯地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阅读主体积极参与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个性化理解、多元化解读成为阅读的常态。但是,红色经典课文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历史痕迹,“那时那刻”发生的事件,文中人物在“那时那刻”做出的人生抉择,都难以用“此时此刻”的认知和眼光去看待与理解。这就决定了红色经典课文的人文价值相对明晰而确定,不可因阅读者的个人理解而改变,更不允许随意歪读。正如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主编陈先云所说:“革命领袖和革命传统教育方面的课文有着较明确的价值取向,最好不要做多元的解读,不能因为时代感的要求,随意改变其编排意图。”[1]所以,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就不能讨论“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值不值得”的问题,教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也不必纠结于“毛主席有没有亲手挖井”的疑惑。价值取向的确定性与个性阅读的多元性的矛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理解。

(四)单薄文本与丰满形象的矛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便是名人、伟人,也是优缺点并存。但是,为了表现人物的伟大形象,加上篇幅所限,课文往往只选取人物生活的一个截面,或一两个典型实例来表现;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又往往对人物进行高、大、全的材料聚焦和艺术提升;选入教材时,还要做适当的改动。这样一来,虽然突出了人物行为的一面,却又人为地遮蔽了另一面,使得文中的人物与真实的人物有了差距,难以反映出故事人物的整体面貌,看似人物形象高大完美了,实乃变得单薄与扁平,从而给学生了解其人其事带来视野上的狭窄、理解上的片面,造成人物形象的标签化、脸谱化。而学生对故事人物的敬而远之,无形中减损了课文应有的教育价值。比如,《十六年前的回忆》展现了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坚贞不屈的高大形象。就历史真实而言,李大钊是秘密躲藏在苏联大使馆(前身为俄国公使馆)后被捕的。军警们破门搜查,李大钊还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带着女儿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这些真实发生的事件,充分说明了李大钊虽为革命先驱,但在危险降临之时也会考虑自身安全。这样的考虑,丝毫不影响李大钊的革命者形象,反而让人物更为鲜活饱满、可亲可敬。因为,他藏身苏联大使馆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继续战斗;他随身携带手枪,不是胆怯,而是为了以防万一,这恰好说明李大钊不是一介莽夫,不逞一时之勇;他对自己的处境有非常冷静、客观的判断,讲究斗争策略,富有斗争智慧。遗憾的是,这些内容并没有在课文中出现,影响了学生对李大钊作为“人”的了解,空留下“革命者”的抽象认知。

三、红色经典入脑入心的关键在于人文内涵的精准定位

2012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它最大的亮点是把抽象概括的“雷锋精神”具体阐述为“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2],极大地推动了学习雷锋活动的纵深开展。以此观照红色经典课文教学,虽然不要做多元解读,但对人文内涵做精准定位,尤显重要而必要。其关键在于尊重文本、尊重历史,依据学情,依循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文本核心价值取向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解读,避免“高大上”“虚假空”式的说教。

(一)细化

就像前述的“雷锋精神”一样,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把大而泛的人文教育内涵,细化为更明确、能理解、可学习的教育内容。例如,《狼牙山五壮士》塑造了五个宁死不屈、慷慨赴死的英雄形象。对“英雄”,学生借助先前学过的黄继光、邱少云、毛岸英等英雄事迹,加上本文五壮士的英勇跳崖,形成了“英雄=牺牲”的模式化认知,产生了“英雄非凡人,并非人人可为”的错误理解。这样的认识显然有失偏颇,不利于学生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细读《狼牙山五壮士》,我们会发现作者对五位壮士的称呼前后是不一样的。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作者用的都是“五位战士”“战士们”,点明了他们普普通通的战士身份;而当他们毅然选择把敌人引向绝路之后,人物称谓才由“五位战士”变为“五壮士”,且一用到底。人物称呼的变化隐含着如下信息:英雄也是凡人,伟大源自平凡;“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危急时挺身而出的平凡人”。借此,我们不妨把“英雄”细化为几个层面:为民族大义而英勇献身的人,危难时刻舍生忘死、舍己为人的人,日常生活中做出不凡业绩的人。教学时,我们可将此融入不同的环节中,引导学生深入体验。环节一,初识英雄形象。引导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说说自己对五位壮士的印象。这样,学生就会用“勇敢顽强”“视死如归”“宁死不屈”之类的词语,做概念化、浅表化的概括。环节二,感受英雄形象。结合课文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学习,要求学生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词句,感受他们对敌人的满腔怒火和刻骨仇恨;引导学生从第4至第6自然段的马宝玉和其他战士的行为表现中,感受五位壮士坚强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环节三,丰富英雄形象。引导学生发现课文称呼的变化,并展开讨论:“‘战士’与‘壮士’有什么区别?为什么称呼会有这样的变化?”这样,让学生懂得,“壮士”源自“战士”,又超越“战士”,当接受掩护任务、路上阻击敌人时,他们就是普通的战士;当他们选择绝路、誓不投降、捍卫民族气节和尊严时,就成了壮士、英雄。环节四,领悟英雄内涵。引入身边的英雄事迹,如冲锋在抗击新冠疫情第一线的普通医务人员、2021年郑州特大暴雨灾害中解救被困群众的市民、东京奥运会上14岁的跳水冠军全红婵、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卧病在床老人的志愿者等。组织学生对这些人和事进行讨论、评价,让学生明白:像抗击新冠疫情的白衣战士、水灾救人的普通市民那样,不顾危险挺身而出的行为,堪称英雄;像全红婵和志愿者那样,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不平常的事,也是英雄。如此细化处理,使学生对“英雄”有了全面、立体的认识,彻底颠覆了牺牲才是“英雄”的固有观念,让“英雄”揭开神秘面纱,走下神坛、走进心里,成了学习的好榜样。

(二)具象

学生根据感性思维、认知经验进行学习的特征,要求我们必须摒弃教条主义式的思想理解、泛化抽象的人文教育。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是让人文教育真正落地的必然选择。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为“伟人”,安排了《八角楼上》《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四篇红色经典课文,分别讲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英雄人物刘胡兰的感人故事。他们之所以被称为伟大人物,就是因为他们牢记历史使命,肩负时代责任,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无法完成的大事。也正是这个原因,许多人都觉得伟人的形象值得敬仰,却难以接近,更无法效仿,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学习这些文章就面临着如何认识伟人、接受伟人、认同伟人的现实问题。如果仅靠教师的“告诉”“灌输”,不仅难以奏效,更难以实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联通,课文学习也就失去了现实意义。为此,我们不能固守着空洞的“学习伟人好榜样”的主题教育,而应该把榜样的行为和力量转化为学生可触摸、可感受、可仿效的生活实践和日常行为,让人文内涵具象化、生活化、鲜活化。如,《八角楼上》一课,通过阅读,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毛主席在寒冬腊月的深夜,穿着单军衣,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在八角楼上写文章的故事,并为毛主席的刻苦勤奋、心怀天下的精神所感动。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层递式教学。(1)今昔勾连。教师先提出问题:“毛主席为之努力奋斗的革命胜利、百姓幸福的愿望如今实现了吗?”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用具体的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二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依然有自己的观察、发现和感受,他们能从发生在自己、家人、身边人身上的一件件小事说起,感受生活的美好。(2)联系拓展。教师提问学生:“我们能过上好日子,和许许多多的人是分不开的。你还知道哪些人也像毛主席一样,努力工作,辛苦劳动,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学生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见闻来谈,既可以谈像袁隆平、杨利伟这样的杰出人物,也可以谈生活中普通人做出的点滴贡献。这样,他们就明白,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不受年龄、能力、职业、身份的限制,任何一个人只要愿意去做,就能做得到且能做得好。这时,学生跳出了课文内容的樊篱,形成每个人都可以为自己、为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的思想认识。(3)联结自己。教师继续追问:“在学校,你是小学生;在家里,你是小孩子;在社会上,你是少先队员。你觉得可以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事?”这样,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从学习、生活、劳动等不同角度交流观点,畅谈想法,潜移默化地进行责任分担、为人服务、愿意付出等意识的渗透。

(三)聚焦

聚焦有两个功能:一是指向精要,目标精准,能从众多选项中选择最为重要的部分进行相对透彻、精确的分析、理解;二是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凸显关键问题的作用,犹如拍摄中的特写镜头。对人文内涵较为丰富的课文,教师要借助聚焦的方式,选定适合学情的人文主题,避免面面俱到的教育泛化。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金色的鱼钩》一文,写的是长征路上炊事班老班长精心照料伤员,自己活活累死、饿死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说法较为概念化,难以打动学生。其实,就人物行为来看,老班长的忠于革命、舍己为人主要是通过他的负责任来体现的。首先,带三位伤员走出草地,是党交给老班长的光荣任务,这从指导员说的话“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都要把他们带出草地”中可以看出。其次,为了完成任务,老班长担起了上级、保姆、勤务员的职责。没有吃的,他开始是找野菜、挖草根,后来翻草皮找鱼饵,黑夜摸野菜、钓鱼熬汤,伤员吃鱼汤,自己嚼鱼骨头;战士有情绪,他或安慰,或鼓励,或命令。第三,他时刻不忘责任,“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这是老班长对“我”说的话。即便费尽心力,临终前他依然深深自责:“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可以说,全文字里行间都写满了“责任”两个大字。既然如此,与其泛泛而谈“忠于革命”“舍己为人”,不如聚焦“责任”二字,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体会老班长为了完成任务,如何殚精竭虑地忘我工作,直至倒在草地边上,这样让学生深受思想的洗礼。在此基础上,从老班长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负责延伸到学生自己的责任,如“在学习中、班级里、家庭内、社会上应该做什么,才算尽到了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样的联系对即将成为中学生的六年级学生来说,极有必要。如此从课文故事到现实生活、从历史人物到自身需要的无缝链接,让阅读体验更有意义、更接地气。

(四)提炼

提炼,原指用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从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提取所要的东西,这里是指从相对宽泛、模糊的人文主题中总结、概括出明晰的、具体的思想内核和价值特征。比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清贫》一文,方志敏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成为什么样的人,文中写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开篇就是“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结尾再次表明心志“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其中有两个关键词——“洁白朴素”“矜持不苟”,前者指向生活,后者指向工作。其实,这两者互为关联,因为追求洁白朴素、不慕金钱的生活,所以做起事情来就能不贪不求、严谨认真、公私分明、秋毫无犯,实现“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的人生理想。两相比较,“洁白朴素”更具本质属性,也与课题“清贫”的含义更为贴近、吻合,确定其为本课人文价值之所在应该不会有错。“洁白朴素”的字面意思似乎不难理解,可真正要说清楚可就不那么容易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语句中寻找答案。表现“洁白”的内容课文有两个部分。一是“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这里“数百万元”与“一点一滴”形成鲜明对比,不仅表现了方志敏清明廉洁的高贵品质,也暗含“公家的钱,分毫不取”的意思。二是国民党两个士兵“从我上身摸到下身,从袄领捏到袜底”,甚至以炸弹炸死相威胁,都没有从方志敏身上搜出一个铜板,侧面印证了方志敏的“洁白”。“朴素”除了“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还有“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怕被国军抢去,“放在深山坞里保藏”“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作者视其为“传世宝”,会让“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这表明了方志敏“衣着不光鲜,精神很愉悦”的朴素观。整合这些信息,就能提炼出“洁白朴素”的核心含义:不贪钱财,清白做人;不图享乐,勤俭节约。这样,能改变学生认为“朴素”就是穿旧衣服、过苦日子的传统观念,成为无论什么年代、无论什么环境都需要遵行的普世价值,赋予课文学习以现实意义。教学时,教师可先采取先分后合的策略,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体会“洁白”“朴素”在文本中的含义,再进行信息归整,提炼出“洁白朴素”的本质内涵,让学生感受方志敏同志生活清苦、精神富足的思想境界。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谈谈“在富裕起来的今天,是否需要洁白朴素?如何做到洁白朴素?”,这样就将洁白朴素的种子深深埋在学生的心田。

猜你喜欢

朴素英雄人文
英雄犬
隔离朴素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人文绍兴
重走英雄路
绛红英雄谱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