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朝的眼镜

2022-03-03善俊

新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张宁西洋镜片

文/善俊

黄门官宣读满刺加国进贡:“珍珠十颗,叆叇十枚……”

万岁爷道:“叆叇是个什么?”元帅奏道:“眼镜之类,观书可以助明。”万岁爷道:“其赐左右入门办事老臣。”

以上对话,出自明朝万历年间小说家罗懋登著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西洋记》中,小说描写了明朝永乐年间郑和挂印下西洋,一路斩妖除魔,慑服诸国事的故事。在小说的第九十九回中,郑和一行人归国,向永乐皇帝汇报各国进献的珍宝,其中满刺加国进献的珍宝名单里头就有“叆叇”一物,而且还解释这是眼镜一类的物品,可以用来帮助阅读。

看来,明朝人对眼镜并不陌生。现代人会面临各种视力问题,古人也一样。人们很早便知道用凸透镜来帮助阅读,比如,北宋仁宗年间的进士史沆,是苏轼的父亲苏洵的同乡兼朋友,他在判案的时候,就用水晶制成的镜片阅读案卷。不过,这是一种单个镜片,使用时用手拿着,就像使用放大镜。

南宋学者赵希鹄在其著作《洞天清录》中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这里的“叆叇”显然便是帮助老花眼患者阅读的工具。“叆叇”原是形容浓云遮日的样子,古人之所以将眼镜命名为“叆叇”,通常被认为是翻译自阿拉伯语。

南宋学者祝穆在《方舆胜览》中曾提及“满刺加国出叆叇”。由此可见,宋明时期,中国的“眼镜”中有一部分是舶来品,而且还有不少是经由海路流传过来的,难怪罗懋登在小说里头会写出满刺加国出产眼镜的桥段。

至于有框、能佩戴的眼镜,目前公认最早出现在13至14世纪期间的意大利,正是对应中国的元明时期,但当时还没有可靠的验光技术,即使是所谓的带框双镜片眼镜,也不过是两片连在一起的放大镜,连支撑的镜腿都没有。

明朝中前叶,从西方传入了不少的西洋眼镜,这个时期,双框的西洋眼镜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且,当时眼镜还有个别名叫作“优逮”。明朝景泰年间有个大臣叫作张宁,他著过一本《方洲杂言》,里面提到自己曾经见过两副眼镜:

第一副是在指挥使胡豅家里,有一天他去胡豅家做客,看见过皇帝赐给胡豅父亲胡宗伯的一副眼镜。这副眼镜是双框的,框还是金质的,框中的镜片如钱大小,形制如同将云母石打磨得甚薄,在框的中间有个纽,可以将两边的镜框折叠起来,以便随身携带,老人家眼神不好、看不清书本上的字,带上这玩意儿,字迹立马就清晰了。

第二副眼镜是在一个叫作孙景章的参政那儿看到的,和胡家那副一样,老年人戴上这副玩意儿,视力立马变得清晰起来。后来孙景章还告诉张宁,自己手上这东西是用一匹好马从西域的胡商那里换来的,至于叫什么,自己也不清楚,听他们说叫作“优逮”,但通过张宁的描述可知,他见到的这两副眼镜都是老花镜。

由此可见,明朝中叶的西洋眼镜价格不菲,要么是皇帝赏赐的,要不就是从胡商那里花重价买来的。至于“优逮”这个叫法,大概也是当时的人从胡商口里听来的音译。张宁最后还用另外一件宝物“火浣布”与“优逮”对比,“火浣布”类似于消防布,可以防火,但张宁还是表示:优逮略胜一筹。

比张宁记载稍晚一些时候,就出现了“眼镜”的称呼。话说明朝中期的成化和弘治年间,有个叫作吴宽的大臣,这人读书很刻苦,但年纪大了,视力也下降得厉害,正好一位姓屠的官员手头上有一副眼镜,就送给了吴宽,他拿起来一戴,不由得感慨太神奇了:“旧疾觉顿失。”还忍不住赋诗一首,诗里还提到:“闻之西域产,其名殊不一。”(《谢屠公送西域眼镜》)听说这是西域传过来的宝贝,至于它的称呼,目前也还不统一,但不管咋样,咱们就叫它“眼镜”了!

明朝中期,眼镜虽然还是个稀罕物,但民间也有眼镜的身影。明朝画家仇英绘制过一副《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相当于为当时的南京城拍了一幅全景图,图中就出现了一位戴着眼镜的老者,坐在挂有“兑换金珠”招牌的金店门口。仇英画中的这副眼镜并没有挂于耳朵上的两条镜腿,而是直接夹在鼻梁上的眼镜,这应该也是明朝中前期双框眼镜的佩戴方法。

由于将眼镜夹在鼻梁上会影响呼吸,所以佩戴方式还需要不断地改良。到了明代后期的田艺蘅在《留青日札》提到过眼镜的佩戴方式:当时有个提学副使林公,每回看文章的时候视力模糊,看不清字,就拿眼镜戴上,顿时便倍感精神,书本上的笔画倍明。至于他是如何戴的,便是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即在镜架两端系线,然后将线挂于耳朵上或者缚于脑后来固定眼镜。

话说到了明朝中后期,眼镜对于人们来说也没那么稀奇了,但是对于眼镜的来历,人们却还云里雾里,大部分人认为是从西方传入的,但当时有个叫作郎瑛的藏书家,他喜欢探索万物之原理,也敢于想象,更敢于推翻前人的结论。

他说富贵人家戴的眼镜,都说是从西洋传入的,在他看来,只怕是古籍里提到的“玉珧”或“海月”等海中贝类所产的珍珠打磨出来的,中国古已有之,不过书上并没有提到过珠子是如何打磨成镜片的呀。他着实好奇,于是天天跟人念叨,终于,有个叫作霍子麒的朋友看他这么执着,就送了他一副眼镜,但也不知是郎瑛的度数太深,还是因为他患的是近视眼,朋友给他的这副眼镜戴上之后,他视力竟完全没有改善。

好奇心没有得到满足,郎瑛就追问这副眼镜是哪儿来的,朋友告诉他是从西域那边的胡商手上得到的。可是往西也没有海呀?看来,眼镜也不是珠子做的。于是,郎瑛逢人便问眼镜是什么材料制作的,却一直没有得到答案,为此,他还特意把这些事记录了下来,最后还发出感慨:有博识的人必定要来告知我!(明·郎瑛《七修续稿》)

那么,郎瑛的疑问在当时有人能够解答吗?答案是有,不过时间可能得稍稍延后,而且还得找到专业的人士!晚明学者张萱是广东人,他写过一本笔记,里面就提到过:福建和广东地区有制作眼镜的人,老人的眼神不好,拿着眼镜戴上,连毛发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明·张萱《稀见笔记丛刊:疑耀》)

张萱生活的时代比郎瑛稍晚,那时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专门制作眼镜的手艺人。

到了明朝末年,眼镜的制作工艺得到了巨大的飞跃,街市上甚至还出现了眼镜店。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一本绘制于清代的《苏州市景商业图册》,里面有30余幅明末苏州街景图,其中一幅画中出现了一家“益美斋精制水晶眼镜铺”,这应该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眼镜店,配的还是水晶材质的眼镜。

说到底,早期的眼镜,只能算是挂在脸上的放大镜,并不适宜长期佩戴。明末清初时,苏州出现了一位名叫孙云球的杰出技师,他将学来的简略且原始的光学知识具体化,成功制作出了各种凹凸透镜,同时又掌握了一套“随目对镜”的原始验光方法,可以按照人的年龄和不同的视力研制出老视、近视等不同品种、光度的镜片。

随着制镜工艺的进步,眼镜的价格也一路走低。明末清初的学者叶梦珠写过一部叫作《阅世编》的笔记,记载了明末清初时松江府(今上海)的市井百态,其中就追忆了眼镜价格的变化:(叶梦珠)小时候,正值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那时的眼镜价格已经不用“一匹马”了,但也需要四五两银子。到了清朝初年,眼镜“遍地贩卖,人人可得”,那时,眼镜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清朝的学者赵翼曾经研究过眼镜的起源,最后得出结论:“至有明始有之,本来自西域。”(清·赵翼《陔馀丛考·眼镜》)。赵翼还表示,在他生活的清朝乾隆年间,眼镜“遍天下矣”。看来,清朝患近视或者老视的人着实不少,但也说明眼镜在当时确实很便宜。

但通过史料记载可以发现,明朝是中国眼镜工艺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眼镜正是在明朝经历了从稀缺到寻常的转变。赵翼所说的眼镜珍贵状况主要出现在明朝中前期,到了明朝中后期,眼镜的紧俏状况实际上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

如今,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们的关注点自然不是眼镜该怎么戴了,而是镜框的美观程度,戴起来的气质如何……要是嫌戴镜框麻烦,还能戴上隐形眼镜,但不得不说的是,眼镜再好,都不如自己的眼睛好,爱护眼睛、保护视力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

猜你喜欢

张宁西洋镜片
Go to School 上学
乐普 《欣忭》
Umbrella Day伞日
There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360°环焦镜片浅析
防蓝光镜片那些事……
如何验配中老年渐进镜片
对郑和下西洋的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