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课程思政教学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研究
2022-03-03罗曼
罗 曼
(湖北师范大学 语言学研究中心,湖北 黄石 435002)
一、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
“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是由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的著名的“蝴蝶效应”。当今世界,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再到政治外交,各国利益和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联系,任何局部的矛盾和事态都可能引发急促的全球金融动荡与长期的国际安全忧虑情绪,可见“蝴蝶效应”无处不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已成为国家间、民族间关系的现实写照。跨文化交际是以跨文化交际学为核心的课程,它围绕“不同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这一核心概念,从文化、生活、语言、历史背景等多个角度,带领学生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并探究异质文化背景下主体交际的方式、方法和文化适应的实践过程。跨文化交际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不同价值观的交融与协同。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0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指在追求和维护本国利益时,也要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合理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一种谋求共同发展的全球价值观。不同的国家虽然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从跨文化交际和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看,二者都是价值观的交融与协同,无论是不同价值观的交流,还是全球视角中对共同发展的追求,都强调了具有不同广义文化背景的人类群体之间的合作与共存。可见,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形态。
1.跨文化交际课程预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形态的前提
长久以来,世界和平的维护、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建立、人类共同繁荣的实现,是全世界爱好进步的人民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20世纪中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后,在包括我国等全世界正义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在《联合国宪章》等重要文件中得到确立,这集中反映了国际社会谋求世界持久和平、维护国际关系公平正义的崇高理想。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科技高速驱动下的经济全球化态势深入发展,伴随而来的各种全球性挑战也日益突出。世界各国的利益深度交融、处境安危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日益增强并成为推动国际协调合作的强大正能量,仅凭一个民族或者一国之力,无法有效面对诸多全球性问题所带来的复杂性挑战。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广泛地涉及了对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域文化的解读,并做了视角不同的区分,例如:客观文化、主观文化、主导文化、亚文化,等等。通过学习这一课程,学生可以深刻体会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大家眼中的距离越来越近,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大家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彼此之间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相关,我们可以从生活、工作的不同角度了解不同的文化形式,如历史政治、规章制度、理想观念、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对多样文化的了解和学习,是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前提,只有充分了解不同国家、民族、地域的文化特点,才能够在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有效地消除个体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避免文化冲突,寻求不同文化圈之间的和谐共生。可见,跨文化交际课程预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形态的前提。
2.跨文化交际课程提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的构建途径
跨文化交际课程中有大量章节讲述了如何在不同文化体中求同存异,如:跨文化适应、文化适应策略、文化适应曲线、跨文化的人际交往,等等。这些章节内容从价值观差异性的角度,阐述了人们如何在不同文化中进行沟通交流,如何在不违背本国文化和利益的前提下,尊重与适应他国的文化。众所周知,不同国家的文化发展、文化背景其实都是在阐述自身的价值观,站在彼此的价值观视角对这些不同文化模式加以审视,可以视为互相交流的一种形式,但若处理不当,也有产生文化冲突的可能。而“求同存异”就是基于文化自信而互相尊重的思维形态,是能够有效解决可能的文化冲突的一种观念形态,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最具魅力之所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只有在不忘本源的基础上,包容外来文化因子,汇聚“求同存异”的智慧,才能够博采众长,使自身的文明色彩愈发显得璀璨夺目。跨文化交际课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具体的实施途径,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在其自我构建过程中可采取的具体方法,例如:如何正确看待“刻板印象”、如何消除“偏见”、如何有意识地自我培养“文化相对主义”的处事态度、如何有效地发展“移情能力”,等等。
3.跨文化交际课程勾勒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方式的实践原则
2017年2月10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首次载入安理会决议,3月23日,首次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这若干个“首次”不仅集中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这一重要思想的高度认同,也充分显示出“中国式”理念与方案对全球有效治理的重要贡献。当今世界的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科技进步也是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向着更高水平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无法阻挡的时代潮流。对世界各国人民而言,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基本需求,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共享经济全球化发展成果则是共同的热切期待。跨文化交际课程从交际的本质层面说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在“跨文化交际的心理与态度”中明确阐述了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所应持有的立场,突出阐明“承认并尊重不同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的核心要义。从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形态来谋求人类社会共同发展、异文化圈之间求同存异并和谐相处的角度来看,其中的“文化相对主义”观点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方式的实践原则,即在追求平等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文化的接受、适应、融合。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族,都将加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历史进程之中,成为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始驱动力,大家将携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道路上砥砺前行。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意义
2014年,“课程思政”的概念最先从上海市相关高校的探索开始,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其目的是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之间存在的所谓的“两张皮”现象。课程思政视域下专业课程的教学在实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外,也要实现思想道德的提升,包括爱国主义、健康的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等。而认知是一切课程思政的基础,只有充分地了解世界、了解社会,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基于这些特点,课程思政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具有如下教学意义:
1.培养包容的心态
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文明形态没有高低之别、优劣之分,不同的文明样貌凝聚着不同民族所积累的智慧和做出的历史贡献。真诚促进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为主导的相异文明形态间的交流对话,不同的文明形态与文化模式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文明的交流互鉴可以成为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牢固桥梁、成为推动各国共同发展进步的巨大动力、成为有效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力纽带。跨文化交际课程大量阐述了不同文化的表现形式,指导学生在理解其他国家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有效地交流沟通,促使学生形成这样一种普遍共识:建设一个和平美好且开放包容的世界,除了要有由科技发展而积累出的发达物质文明作为支持,文化上还要求每一个人懂得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懂得应该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跨文化交际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开拓全球化的新视野,使其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能够积极地摄取其他文化模式的优点,发现本国、本民族文化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兼容并蓄,去粗存精,进而在充分学习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的前提下,形成健康、科学、积极的处事心态。
2.树立远大的理想
我国不仅是国际体系变革中最积极的因素和最活跃的动力之一,而且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实践者、贡献者和先行者。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我国一直奏响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最强音,这也体现出我国将继续参与、推动和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实现各国利益共享、责任共担,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的国家意志。跨文化交际课程主要以中国文化为视角,对不同文化类型能够和谐共处理念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比相异文化的特点和发展脉络,反观我国在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历史积淀和取得的绚烂多彩的文明成果,进而强化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远大的抱负,形成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核心的人生理想。同时,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的培养,进一步指引学生为追求人类共同发展这一更高层次的目标而奋斗。总之,作为大国复兴进程中的一份子,广大师生当然要有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的正确意识形态,力所能及地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进步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三、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的培养方式
“平等、包容、互利”是跨文化交际课程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的共通之处,二者都强调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协同,强调了不同文化下的全球共有观念的有效实现路径。基于这一基础,跨文化交际课程具备了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的先决条件。在实际的教学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的培养,可通过 “文化多样性的认同、文明平等性的尊重、发展协同性的落实、思维创造性的探索”这四个方面具体实现。
1.尊重多样性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作为一种悠久和连续的文明,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的“和合”思想,则体现出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内涵,代表着古老东方民族不懈追求美好和不断超越自我的理想境界。“和而不同”的理性思考,源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最早提出“和”与“同”这一对哲学概念的人是西周史伯,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文化正是遵循“和而不同”的法则才使得华夏文化不仅数千年血脉不断,而且还历久弥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各国人民在历史进程中创造的多彩文明和生活方式,使不同文明互相借鉴、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以促进世界多样性,实现各种文明共同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的形成,首先需要对“多元化”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形成并完善一种科学、包容的文化认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的认知基础。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含有大量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相通的文化与交际理念,整个课程都在介绍和说明不同地域、民族、国家的文化特点。如在对“文化与交际”相关内容的阐释中,分析了不同文化对饮食、居住、出行、着装等方面的影响,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生活特色,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的认同。在对“价值观与文化模式”的探讨中,则深度剖析了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价值观的差异,而价值观的形成则源自于地域的发展历史,基于对历史的尊重,理应对不同文化持包容态度,如此等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华文明“兼善包容”的处世之道与当今世界“合作共赢”的潮流深度契合,不仅赋予了“中国理念”独特的魅力,而且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共鸣。基于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蕴含的大量关于文化差异的内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的培养,应在课程教学中贯彻“尊重多样性”的基本理念,对跨文化交际课程所涉及的多样性内容进行深度解析,使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认识多样性的文化,理解多样性文化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并切实尊重多样性文化的共生状态。在面对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时,能秉承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则,进而为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创造主体认知条件。
2.强调平等性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主权平等,真谛在于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主权和尊严必须得到尊重,内政不容干涉,都有权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一直以来,我国对不同宗教、制度、文明一视同仁,充分尊重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各自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为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法制化不断注入活力。例如:我国积极参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欧亚经济联盟、欧洲投资计划、非洲《2063年议程》等,建设打造“中巴、中老、中缅经济走廊”以及新亚欧大陆桥,推进建设“雅万高铁、中老、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一带一路”建设动力转换和提质升级;截至2021年,我国已经与145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同相关国家和地区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沿线国家推进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迄今已经超过136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近33万个就业岗位,“一带一路”实现了从理论设想到创新实践的重大跨越,进入全面展开的新阶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模式追求的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发展与和谐,它强调了“利益的共分、资源的共享、风险的共担、人民的共处”。要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需要消除对人种、地域、文化等方面的歧视,建立互惠互利的国际社会秩序,这就需要将一些国际活动建立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尊重每一种文化和每一个国家的利益与权力。因此,平等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先决条件。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就需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人际交往的平等性。除了理论讲解人际交往平等的概念外,还应利用科学的教学活动,贯彻平等精神、平等理念和平等意识。如在教学中,改变师生角色关系,消除教师的绝对领导地位,通过教学互动的方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强调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平等交际和平等交互,让学生能够平等对待他人,养成平等交际的良好习惯。此外,在教学评价中,也可尝试引入师生互评的评价机制,赋予学生评价教师的权利,使其培养平等思维意识。也可要求学生参与承担一定程度的教育工作,以助教的形式,为学生能够承担教学责任而提供实践平台。通过以上方式,令学生感受权利的对等与责任的共担,进而为培养平等意识,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创设先决条件。
3.探索协同性
正如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9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指出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推动建立文明秩序,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视角,树立人类整体观;超越国际秩序和观念视角的差异,寻求全球人类的最大公约数,塑造以合作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和平发展、共同发展、可持续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全球共同发展观为基础的人类共同发展理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国家或某个种族可以单独完成的工作,这需要全球人类共同的努力。发展的协同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方式,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就需要树立良好的协作意识,了解协作中“底线的坚持、利益的退让、文化的理解、行动的包容”。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鼓励学生在跨文化视域下进行有效协同问题的探索和发现,以课本中的理论为指导,充分挖掘现实中的人际、国际关系共生变化,小到自己的所见所闻,大到国际热点问题、关键事件,不断思考怎样有效寻求跨文化下的有效合作方式和有效协同方式,并以此为出发点,设计丰富的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协同性要求,不断推动协同发展。一方面,在课内教学中,应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和掌握协作的要点与方式;另一方面,教师应结合跨文化交际课程内容,积极利用各种线上资源,为学生提供能与国际友人沟通的渠道,并通过课业布置的方式,要求学生尝试通过网络平台与国际友人进行协作,共同完成课程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的形成提供丰富的资源。
4.发展创造性
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联合国总部的演讲中曾经指出,从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到150多年前《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从70多年前《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到60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演变积累了一系列公认的原则,这些原则成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继承了人类社会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地丰富了其内涵,在21世纪使之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时代在不断地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全球价值观,需要与时俱进。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也会发生改变,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唯有不断地创新改变,才能够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能够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思维的创造性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的动力源泉,想要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保持更强的主动性,切实推动新时代的跨文化交流和发展,还需要本专业学生对当下的实际问题、热点事件,主动进行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实践和创造性地研究,用创造性来进一步激活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内生活力,实现在跨文化视域下的个人品质和素养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提升。
总结
当今世界,每个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家应该荣辱与共、风雨同舟,努力把我们共同生存的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的倡议,也攸关世界的未来,需要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长期奋斗才能最终实现,正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向世界人民发出的号召:“一起向未来”。这种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培养,应该作为现代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跨文化交际是一门以国际化、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交叉学科课程,讲授了丰富的文化形式,向学生传达了文化差异下求同存异的交流方式。跨文化交际课程中蕴含着大量关于文化认同、人文共存的内容,同时主张从文化平等的视角自我客观评价和交流合作。因此,从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内容来看,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二者都强调了文化的平等与合作、理解与包容、并存与共赢。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要从教学内容上促进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知,从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学会对人权平等性的尊重、发展协同性的落实、思维创造性的探索,继而培养包容的心态、塑造完善的人格、树立远大的理想,以自信的心态和扎实的学科理论素养投身到丰富多彩的涉外交流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