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境下青年学生的信仰焦虑与重塑
2022-03-03万力
万 力
(1.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300;2.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生成与传播的即时性和迅捷性,使得参与网络活动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复杂网络信息的影响。青年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其生活和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被网络所占据,特别是随着新媒体的广泛运用,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个人思维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网络语境下的事实不确定性和价值虚无性因素交织共生、交融并存,对青年学生个体人生观和政治价值观的形塑容易带来侵蚀和解构的负面影响,致使一些青年学生产生信仰焦虑,最终影响他们确立坚定的人生信仰。因此,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中的网络环境变迁,应对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些青年学生信仰焦虑问题,做好引导、化解和重塑工作,增强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新时代培育时代新人事业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青少年学生网络信仰焦虑及表现
所谓信仰,是“人们对某种主张、主义和价值理想的极度信服和尊崇,寄托着人的精神最高的眷注和关怀。”[1]因此,信仰是人们在相信与认同基础之上的“仰望”,这种“仰望”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心理认同感和内生驱动力,它影响着人们的人生目标、价值判断、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从此意义上讲,信仰的本质归根结底是人类在寻求意义人生中的一种自我超越。[2]这种自我超越,是超越了人作为动物性存在之人、个体生命之人、社会关系总和之人的递进意蕴,最终达致作为“类存在之人”的终极意义,“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评价这些关系,根据人的本性的需要,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来安排世界。”[3]信仰的形成,会成为个体洞见人生、彰显类本质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它既是一种清晰明确、直面向前的方向,也是一种初心不改、笃定而行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是信仰的最高类型,具有历史超越性,其超越了宗教信仰“拜神教”和资本主义信仰“拜物教”等诸多信仰形式,成了人类追求终极价值的旗帜。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信仰包括“唯物主义的世界图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人民至上的根本信念、自由全面的人生追求”这四个有机组成的整体。[4]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5]其中,第一个层面的含义与狭义范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容一致。总之,不管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都代表着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状态。
人是客观的存在物,其思想和价值观念是外界客观环境和主体性规定之间相互影响的产物。从生成过程看,参与网络活动主体的焦虑一定意义上是对担忧的期待,是“人们在面对将要发生的、与己密切相关的事情时会产生一种由焦躁、不安、忧虑、抑郁等感受交织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6]因此,青年学生的信仰焦虑主要是指由于客观现实世界与个体内在精神追求之间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这主要表现为对过往经历的怀疑、对当下现实的不确定和对未来道路的迷茫。从本质上看,这是由于青年学生对信仰内容和价值在认知上的不确定,而导致对相对稳定精神世界的情感冲击,此时个体的意志难以去调试和解决此种冲击,最终所形成的心理压力和行为表现。因此,从青年学生网络信仰焦虑产生的逻辑看,其在“知、情、意、行”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
一是信仰认知虚无化。这突出表现为对“信仰为何、何为信仰”的认知困惑,这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歪曲理解,其本质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要表现为“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歪曲历史,从而达到否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所做的艰辛探索的目的;其次表现为“历史终结论”,该论调的根本用意就是试图通过对所谓制度层面的“终结性认知”,来鼓吹资本主义制度的完美性,从而实现对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性判断”;最后表现为追求西方“普世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的“普世价值观”等同起来,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方向性立场。
二是信仰情感冷漠化。新媒体环境下,大量泥沙俱下、良莠不齐的信息和资讯在各种目的和各方力量的裹挟下生成、传播、复制和再传播,催生出了以往传统媒体所不能比拟的海量信息,这些信息中难免夹杂着不良情绪和有害信息,这些信息有的看似吸引眼球,实则低俗无聊;有的看似图文并茂,实则消解理性;有的看似立场正常,实则暗藏政治取向问题。海量信息和不良情绪的蜂拥而至,挤压了一部分青年学生对政治信息的吸收范围和吸收强度,消解了他们对政治信息的吸收兴趣度和吸收敏感性。久而久之,有关政治建设、党的领导、政治认同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被青年学生当作与自身利益无关的“弱关联信息”而视而不见。
三是信仰意志脆弱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信仰是青年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其人生的坐标和奋斗的动力,因此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在网络语境下,众生喧嚣的情感逻辑取代了客观深刻的事实逻辑,特别是在“后真相”时代,此种“事实”与“情感”之间的错置更是强调价值先于事实、真相被情感遮蔽的秩序逻辑,直接表现就是网络中的“舆情反转”和“不确定性”,如在网络重大舆情事件的生发过程中,所谓的“真相揭露”或“事实呈现”很快会被另外一种所谓的“终极真相”所质疑和否定,青年学生们的“信息饥渴”一次又一次被舆情反转所冲击和否定,从而导致一部分青年学生网络交往中的理性坍塌、信仰脆弱和道德相对主义等情况出现。
四是信仰行为功利化。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介与用户之间点对点的线性联系,并在移动化设备和网络社交空间的双重推动下,使新媒体环境下的网络交往呈现出多样、开放、复杂、动态的四维视图景观,这消融了青年学生线下的现实生活和线上的虚拟生活之间的界域,社交场域中的多元意识形态被带入他们的学习、生活和交往场域,他们在学习生活、择业就业、社会交往、婚恋择偶等方方面面呈现出简单化、功利化的倾向。正如有些青年说,“票子、房子、车子就是信仰的‘三位一体’。走终南径、攀青云梯,名利缠身、一路狂奔。得意时,一日看尽长安花;失意时,秋天漠漠向黄昏。信仰,变得现实”。[7]
以上四个方面,既是青年学生信仰焦虑的表现,又是其信仰焦虑的结果。其中,信仰虚无化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消解性认知,信仰冷漠化导致对网络主流意识形态的排斥性情感,信仰脆弱化导致对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不坚定意志,信仰功利化导致对追求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非理性行为。当这些表现与网络主流意识形态和青年学生在校接受的价值理念不一致时,时常让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从而导致价值困惑和认知焦虑,在理想信念层面则表现为信仰焦虑。
二、网络语境下青年学生信仰焦虑的归因分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青年学生在网络语境下信仰焦虑的原因,可以从青年学生网络交往的内外部四个原因入手分析。
(一)复杂网络舆情信息的现实影响
在新媒体环境下,各类网络信息的传递和叠加,使得网络环境对青年学生的直接影响更为复杂。一方面,信仰追求的理性崇高化与网络信息的感性浅层化之间存在着落差,“宏观上, 转型期社会公平社会正义的缺失又催生了浮躁、焦虑的舆论生态,贴标签式的报道迎合了大多数公众焦躁不安的社会心态;微观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让新闻实践抢快、抢先、抢眼球,导致新闻内容表层化、片面化。”[8]青年学生在宏观大环境与微观小体认中的认知互感冲突,致使他们的认知方式、个体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另一方面,网络信息产生和传播的即时性与迅猛性加剧了青年学生的认知冲突,他们时常感叹自己的认知模式和价值观念被激荡变幻的外部环境反复冲击,导致他们极易产生“自我佛系”式的单向认同和“怀疑一切”式的单向否定态度。在现实交往中,他们被迫通过“逃避现实”的方式,来规避和消解网络信息给自己带来的困惑,但不可避免地沉浸于信息化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加剧了他们在舆情旋涡中的迷茫感。
(二)青年学生对芜杂网络信息的认知不清
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不同,青年学生在面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呈现出了较强的代际性群体特征,这是导致他们出现网络信仰焦虑的另一原因。首先是社会阅历不足和知识体系储备不够。一方面,青年学生对社会已有一定认知,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在对待各种网络信息时有一定经验积累和价值评判标准。另一方面,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的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缺乏实践经验和人生阅历,立场不够坚定,在泥沙俱下、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容易迷失自我,增加了其辨别信息的难度。特别是在面对非专业领域的网络热点事件时更易判断失误,如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由于青年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限制,导致认知角度不够全面、认知方式不够客观,出现了面对有关疫情信息舆情时的“恐疫”心理和“传谣”情况。其次是个性心理特征明显,易于彰显自我。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社会环境能通过个体的种种活动,塑造个人行为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倾向,这些活动能唤起和强化某些冲动并具有某种目标和承担某种后果。”[9]在这样的自我彰显冲动的驱使下,部分学生较易出现对网络信息的“盲目否定批判”和“批判后自我陶醉”等独特态度。
(三)青年学生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有待加强
缺乏合理有效的心理调适机制,加剧了青年学生的网络信仰焦虑。首先,在心理上期待获得他人的认可是心理首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人的任何动机都是由于需要产生的,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低往高的需要使人摆脱了动物性的生理需要,逐渐彰显出人的主体性和价值性等高级需要。其中获得他人的理解、认可和尊重是通往实现高层次“信仰追求”的阶梯。在新媒体网络虚拟交往环境下,较多的青年学生表现为“随大流”式的从众心理,这种心理在社会传媒学上称之为“沉默的螺旋”,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指出,“在特定的条件下,群体会表现出非常不同于群体中原先单个人所具有的特点,他们的感情和思想会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一种集体心理。[10]其次,青年学生面对复杂多变、交错互织的网络信息时的心理矛盾亟须缓解。面对“虚无化”的网络信仰境遇,青年学生原有的生活格局和认知模式被打乱,使得青年学生在纷扰的信息流中无所适从,统一性的心理认知模式在短时间内难以重塑,导致青年学生的认知特性、社会适应性和心理个性受到影响。
(四)青年学生受教育引导效能不足
对青年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认知和行为的教育引导效能不足,是引起他们网络信仰焦虑的重要原因。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对滞后于突发多变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信息的生成和传播具有不均衡性,青年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对事物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在信息生成之初渴望了解事件全貌,其认知处于“信息饥渴”状态,但随之蜂拥而至的信息流导致其“信息过载”,使得青年学生一时间茫然不知所措。因此,需要确立起“前置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变事后“应付式”的“心理疏导”为事前的“预防式”的“心理建基”。其次,多方教育力量的整合力度不足,难以应对复杂化的网络舆论生态。青年学生在网络化社会中的信仰焦虑,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现实的教育引导工作中,宏观领域的社会教育、中观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微观的自我教育缺乏有效整合,削弱了教育引导合力。最后,教育者有效运用新媒体开展信仰教育的手段途径相对单一,引导学生消除思想顾虑、消解信仰危机的手段实效性不足。
三、网络语境下青年学生信仰的重塑方法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11]青年学生只能葆有崇高的信仰,才能有稳固的思想根基和崇高的精神追求。青年学生信仰焦虑的引导、教育和重塑,需要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精准思维,从激活对象、创新方法、优化环境和锤炼队伍四个维度着力,综合化解网络语境对青年学生树立理性人生美学和崇高政治信仰带来的冲击。
(一)激活对象,增强信仰重塑的内驱力
信仰的确立,需要靠主体经过了解、理解、接收再到内化确立并矢志不渝坚持的过程。因此,需要在全过程领域激活、增强青年学生参与网络社交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是要尊重青年学生参与网络活动的主体性和本体性。精神信仰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作为外部世界在人的主观世界的反映,必然要体现人的主体价值。[12]因此,要观照青年学生的主体发展实际状况、体现主体发展需求,在社会现实客观规定性的前提下,引导青年学生涵育理性精神、塑造理性能力,独立自主对信仰的生发和确立做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二是要结合实践满足学生品读社会现实的需要,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讲清楚,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参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讲清楚,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力、鼓舞人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讲清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他们通过个体实践去主动参与、主动体验和主动反思,营造青年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围,形成青年学生体验学习、感悟成长的良性机制,鼓励青年把信仰追求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和自在追求。
(二)创新方法,激活信仰重塑的推动力
面对新媒体对青年学生信仰教育带来的挑战,应该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不断创新教育方法、改进教育手段。一是要注重吸收优势和规避不利相结合,综合分析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与青年学生信仰焦虑之间的内外因关系,既要看清新媒体带来的青年学生信仰冷漠化、功利化、虚无化挑战,也要看到其存在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新媒体在信息传播速率和效率上的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引导青年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正确选择和落实践行。二是要注重灌输和启发相结合,通过理论讲授、主题活动、实践启发等方式,让青年学生领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3]三是要注重处理好一元和多样的关系,正视和尊重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化的价值选择,坚持一元主导和多样并存的教育理念,帮助青年学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镜鉴、国内与国外的对比,增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四是要注重文本与视图相结合,既要发挥经典文本对于培养学生深邃理性思考能力的促进作用,也要运用新媒体手段,采用图文并茂、生动直观的形式增强学生对于抽象理论的直观感知能力,从而启发理性认知。
(三)优化环境,提升信仰重塑的渗透力
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4]这生动解释了个体的主体性实践活动和思维发展与人所创造的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创造积极向上、轻松和谐的新媒体环境对青年学生缓解信仰焦虑、梳理崇高信仰意义重大。一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生态。坚持源头治理,科学运用网络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甄别手段,确保网络信息有源可溯;坚持协同自治,从传统单一的管理主体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的共同治理转变,构建以政府为主导,全媒体系统、网络圈群协同参与的治理新模式,提升青年学生网络圈群的内部自治能力;坚持法治思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对于制造虚假、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等行为,要重拳出击,净化青年学生心灵健康成长的网络空间。二是要倡导理性务实的网络文化,要融合教育视野下的生活世界与网络社会,注重教育引领、培育和规制网络媒体的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等网络义利责任观;要注重培育青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鼓励他们在“虚拟化”网络世界中保持认知、言行和信仰的同一性,避免线上线下“两种面具”“两种声音”“两种姿态”;要阻止资本力量对网络价值观念的宰制和影响,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择业观、婚恋观和偶像观,用风清气朗的社会文化氛围涵养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四)锤炼队伍,筑牢信仰重塑的支撑力
信仰教育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15]因此,需要打造一支能够胜任青年学生信仰教育工作、助力青年学生信仰重塑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是强化教师选聘,让思政课教师有信仰。要按照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过硬的要求选聘思政课教师,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二是要严格内容规范,让思政课教师切实讲信仰。要直面新媒体环境下的现实难点热点和学生的思想困惑点,确保有关重大思想政治理论问题在教学中不遗漏、讲透彻,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要鼓励教研相长,让思政课教师努力研究信仰。构建思政课教师教研相长的共生互促机制,以教学激发科研,把教学过程中青年学生对网络社会中感兴趣、有疑惑的有关人生信仰的热点问题等转化为学术研究选题,树立问题意识、明确教学价值;以科研促进教学,探索推进研究型教学,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其通过在问题式、项目化的学习研讨中,树立研究意识、提升思考能力、筑牢信仰体系。
总之,在网络迅速发展的当下,培养和重塑青年学生的网络信仰是一件极其复杂的工作,只有充分把握网络语境下的舆论生态样貌和信息传播规律,分析青年学生信仰表现的新特点及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着力构建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应的开放互动、共融共生的教育引导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培养和坚持正确的信仰,才能有效应对网络社会对一部分青年带来的影响,让其从信仰迷失的困境中走出来、从信仰困惑的迷茫中站起来,充分彰显主体性尊严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