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瓷产品设计的伦理观
2022-03-03韩祥翠
韩祥翠
(湖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0 引言
20世纪的陶瓷设计乃至工艺美术一直秉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则,但随着社会生产和设计艺术的发展,它已经不能全面解释和评价设计的本质和存在价值。有学者将“伦理”定为“设计的第四原则”,认为“它是实现人们的高层次需求的理论基础。”[1]设计伦理是设计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它从伦理学的视角来审视设计实践的各个环节,以期解决设计与生态保护、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和谐共存的问题。陶瓷产品同样也离不开设计伦理的规范与引导,在遵循一般设计伦理原则的同时,因其媒介的特殊性也彰显出某些特定的价值属性,并由此对设计师提出了相应的伦理责任。
1 设计伦理的概念
伦理是指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遵循的准则和规范。审视设计过程中所涉及的道德问题,以及对设计伦理本身的探讨即是设计伦理学。设计伦理旨在“通过物质的人工设计,从道德观念上求得人类社会的共同生存、平等、进步、秩序和安全,给予人类社会容易接受的造物实体,并促进整个社会道德教育。”[2]在造物活动中体现出伦理意识,传统社会早已有之,但作为学科,它发端于近代西方社会,由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Victor Papanek)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一书中提出,他将设计师从对产品功能与形式的关注,引向宽广的更富于人文精神的领域,也包含了设计对于社会的综合思考,并由此对设计师提出了更多的伦理责任与要求。陶瓷作为现代产品设计的重要材料,广泛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对社会发展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其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设计伦理的规范与引导。
2 探讨陶瓷产品设计伦理的必要性
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之下,随着生活与技术、社会以及文化的反复渗透和彼此影响,陶瓷设计蓬勃发展,生产周期变短,产品推陈出新的节奏变快,但同时,生产的高消耗,设计的庸俗化以及废弃品的重污染也不容忽视,这都促使我们反思陶瓷产品设计中的诸多问题。
2.1 传统器物伦理的承继
反观历史视野中的陶瓷艺术,在以农耕和血缘为主导的传统宗法社会中,作为“形而下之器”,陶瓷在伦理上更多得指向一种秩序,所谓“器以载道”“器以藏礼”,器物被纳入了“天地人”的秩序之中,在造物、用物与名物之中渗透着浓郁的伦理取向,所谓“服物采章俱有定制”(唐英),陶瓷的型制、装饰以及用途、位置均有严格的礼制规范。虽然当下伦理的概念与意义较之传统有着更为宽泛的内涵与外延,但作为对传统器物伦理的一种承继、批判乃至发展,在现代陶瓷产品设计中我们依旧有必要将其纳入探讨的范畴。
2.2 消费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后工业社会的背景之下,陶瓷产品拥有更为便利的生产条件与设计基础,也面临着复杂的消费需求与市场竞争。但随技术水平提高而来的还有诸多生态问题:空气污染、环境恶化、资源过度挖掘……而消费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却又在督促企业生产更多的陶瓷产品。究竟是通过设计来刺激陶瓷消费和生产,抑或通过伦理与责任的关照去推动陶瓷设计?有时它让设计师和企业处于矛盾之中。
2.3 陶瓷产品设计自身的内在必要性
我国是陶瓷生产大国,但从产品设计本身来看,情况似乎并没那么乐观。中国的陶瓷产品并没有成为优良设计的代名词,我们不但缺少卓越的被世界广泛认可的陶瓷品牌,而且在产品设计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设计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跟风意识较强;缺少经典的陶瓷设计产品,工艺也并未精益求精;过于追求利润,产品盲目求新,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陶瓷生产本身也不够优化。因此,从陶瓷设计本身而言,设计师不应忽视伦理的引导作用,这有助于我们反思产品设计与生产,促使我们由陶瓷“制造大国”向“设计大国”转变。
3 现代陶瓷产品设计的伦理表述
从伦理来探讨陶瓷产品设计有助于我们将对功能形式以及人自身需求的关注引向更为宽广的视角,转而从社会与生态的更高层面去审视其本质所在。李砚祖指出,功利、审美、伦理是设计艺术的三种属性,他们存在一种层次结构和递进关系,“伦理的境界,具有理想性特征,又极具实践性,理想性使其居于设计境界的高层,而实践性表明,它存在于功利境界和审美境界中。”[3]陶瓷产品中的伦理不仅体现在生产与包装、形式与功能等物质层面,还指向情感与道德等精神层面。
3.1 物尽其用:陶瓷产品设计的材料观
作为一种媒介,陶瓷具备独特的属性:它取之于土,以水入泥,经火熔炼成器,成器后承温抗热,耐酸碱腐蚀,绝缘抗磨,是一种优异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日用产品。“物尽其用”是陶瓷设计应倡导的材料观。作为原料的陶土、瓷石、高领土等是不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此,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原料的提炼、回收与再利用。传统陶瓷生产中的破坯、余料、捡渣、泥屑、晒架塘泥均被回收淘洗,体现出对“物”朴素的敬畏之心。“节用”是墨子提出的物用观,对于后工业时代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具有指导意义。节用并不在于抑制消费,而是要避免资源的过度挥霍与浪费。现代陶瓷生产中坯粉、破坯、废泥均可以回收利用,物需尽其用且用之有度。同时,陶瓷在烧制过程中会产生许多次品,既无法售出,丢弃之后也无法降解,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这与生态伦理也是相背离的。如何在不损害环境的情况下,循环利用这些残次品也成为设计伦理所关注的问题。
易碎是陶瓷的本质属性,也是其审美价值的一部分,这也成为人们“惜物”的原因之一,那么,碎瓷和残次产品可否进行再利用?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设计师以碎瓷去装饰墙面和道路,或者构筑个人作品,灵活运用瓷片的色与形组成特定图案,形成独特的视觉景观,这一方面既使废瓷得以循环利用又能彰显特定地区的人文面貌,可谓一举两得。这种“再设计”(Redesign)的方法与绿色设计3R原则中的“Reuse”“Recycle”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除去陶瓷生产原料的回收和废弃品的再设计,陶瓷包装也应以不增加生态负担可循环使用为佳,当下存在包装过度和大量使用塑料泡沫的倾向,如何运用绿色有机材料来设计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包装,成为诸多设计师思考的问题。传统包装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启示。唐英在《陶冶图说》“茭草装桶”中指出四种不同等级瓷器的包装之法,茭草、木桶、竹篾、纸均可循环使用。海上陶瓷之路中,先人以豆麦和沙土撒入碗盘之间,辄牢扎缚,频洒以水,久之豆麦发芽并相互缠绕,这有效保证了长途运输过程中瓷器的安全,此种节俭且富智慧的方式对当下的陶瓷包装设计具有一定的启迪。
3.2 简约适用:陶瓷产品设计的功能观
陶瓷产品设计应遵循“简约”与“适用”的原则。简约是指以最节省的原料、最凝练的造型、最精准的结构来实现陶瓷产品的最大功能,它与极简主义设计以及密斯“少则多”的理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陶瓷造型的细微变化意味着模具的重新设计与分割,因此,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我们强调产品简约的结构与严谨的造型。简约并不意味着简单与单调,以陶瓷为媒介,用最合理的加工方式和造型结构,去烘托最完善的功能要求与视觉表达,并在简约中寻求新的审美与伦理观,以此来创作“少而精”(Less is Better)的陶瓷产品。
装饰是陶瓷产品不可忽视的艺术语言。从伦理视角来审视装饰,需以健康环保的釉料和颜料为媒介来为造型增光添色,同时还要彰显陶瓷本身的材质之美。釉上装饰需要二次低温烤制,在使用中纹饰易磨损,并易析出铅与铬,相对而言,釉下釉中或模印装饰的单次烧成更为环保与节能,同时,相比繁缛富丽的装饰风格,自然清新的简约之风较为节省资源。
简约造型并不意味着对产品功能的忽略和将就,这就要求设计师严格考量产品对人的适应关系,产品需以“适用”为要。一直以来“实用”作为陶瓷设计的基本原则存在,相比而言,“适用”则更彰显“以人为本”的温情气息,它更能强调产品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它更多地指向陶瓷产品的合目的性与有效性。在使用过程中陶瓷产品是否合乎人的掌握,是否得心应手,是否符合使用习惯,是否安全并易于清洗与运输,这些均与适用有关。
3.3 情感关怀:陶瓷产品设计的价值观
陶瓷产品的价值属性不仅指向物质层面,也指向与情感和道德相关的精神层面,其精神价值一方面与审美相关,同时也具有伦理的意义。它的审美价值是在功能与效用之上的进一步发展,同造型与结构、工艺与装饰紧密相关。运用陶瓷内在的尺度,以美的规律来设计制作,产品型线的收放变化,装饰图像的布局与色彩的搭配,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都是陶瓷产品设计的必然要求。
除去形式之美,最大限度体现出对人的关怀也是陶瓷产品不可忽视的因素,这具有伦理的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善”。中国自古就讲究“美乐相善”“尽善尽美”,虽然审美和伦理是两种不同的价值属性,但二者存在较强的适应性。“如果把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伦理价值都作为‘善’来看的话,那么‘实用价值’可以说是‘效率之善’,审美价值为‘快乐之善’,而伦理价值则是‘精神之善’,是‘至善’。”[4]陶瓷产品“善”的导向是对人的情感关怀,但它并非孤立存在,它与产品的功能效用相联系,并通过造型与装饰所体现的形式之美得以彰显。这种情感的融入,是从人的角度关照陶瓷设计,不仅使产品形态更具生命力和趣味性,同时也恰当处理了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前人与物的情感关系是在陶瓷器物的使用中产生的,而后工业社会中设计师应关注器物与人发生情感联系的可能性,并力求使产品的形态、结构、装饰乃至细节成为人感情的载体,而这种非物质因素在当下及以后的陶瓷设计中将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唯兼具功能效用,审美价值与伦理关怀的陶瓷设计,方能走得更为长远。
4 后工业社会语境下陶瓷设计师的责任伦理
后工业社会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伴随人们多样化生活方式而来的是消费主义盛行、物质产品的符号化倾向。设计成为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因此,为谁设计,如何设计的责任伦理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不仅可以塑造陶瓷产品,还能影响环境乃至改变人类自身,因此他必须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对未来所产生的后果,必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伦理责任。当下设计师需要的绝非仅仅熟知陶瓷的材料属性、工艺流程以及装饰手法,设计出美的产品形态,更重要的是从伦理的高度来探索产品为谁设计,如何设计的问题。
4.1 为大众需求的陶瓷设计
不同于纯艺术创作,设计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是为他人、为公众的设计,因此它意味着对公众的责任。帕帕奈克指出,要为人的“需求”(Needs)而不是“欲求”(Wants)设计。[5]陶瓷设计要基于大众的真实需要,而非基于人为制造出来的欲求,不能盲目追求造型的新奇怪异和装饰的哗众取宠。人的需要与生活密切相关,列斐伏尔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是通过日常生活实现”[6],因此日常生活成为社会学和设计学研究的新视角。关注生活中大众的真实需要就成为设计师的必然。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促进了产品设计新领域的生发,例如很多人在旅途中也渴望一杯茶的慰藉,这种饮茶习惯必然促使便携式茶器的设计,这种从日常生活寻求灵感的视角也体现了“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宗旨。
不同于传统社会的节约型消费与工业社会的积累型消费,后工业社会的消费呈现出日常化和符号化的倾向,人对物的需求变成对心理欲望的满足,因此设计师要能够辨别“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鲍德里亚),对那些不计成本一味彰显所有者身份与地位的陶瓷设计,设计师的选择也具有伦理的导向作用,“坚信设计的社会功能意味着引导它脱离单纯的愿望并且使之不仅要回归美学同时要回归伦理的范畴”[7],克服唯利倾向以大众的需求为陶瓷设计的出发点,是设计师的道德自律。
4.2 为少数群体的陶瓷设计
设计伦理更加关注价值主体中的边缘和弱势群体。大多数产品是为健康群体的设计,但所有人都有享受设计所带来的便利生活的权力。陶瓷的易碎性使很多人望而却步,认为它不宜被老年人及残障人士使用,摈弃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是必要的。相对于一次性产品和塑料制品所造成的浪费,陶瓷的优势显而易见:易于清洁、卫生无污染、经久耐用等。那么,陶瓷产品该如何为这些少数群体服务呢?适用于健康群体的产品是否同样适用于这些少数群体呢?关注少数群体的生活需求也成为设计师的着眼点所在,设计所能解决的问题有时也具有普遍性。陶瓷产品设计中细节的改变足以为少数群体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上田村野公司设计的水杯,杯口角度柔和的凸起让起身不便的病人躺着喝水而不致弄湿衣服。细微之处见伦理,通过设计之物满足少数群体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维持其尊严和体面,彰显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关怀,为边缘群体“创造生活”,这也是陶瓷设计的必要方向。
4.3 为社会未来的可持续性陶瓷设计
从本质而言,陶瓷生产是一种高消耗、重污染的行业,从原料的开采加工,到产品的生产烧成及包装运输,再到残次品的回收处理,每一个环节都与环境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产品设计之初就应该系统地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优化陶瓷原料的加工工艺,到产品成型和装饰工艺的设计,到对节约型烧成制度的探索,到产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到残次品的再设计与再处理,乃至各个环节的节能减排,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这一方面离不开设计师的责任,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科技发展的助推。
陶瓷废品填埋入土壤完全不能被吸收和降解,即便前文提到的“再设计”也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除从根本上提高成品率,除对材料、工艺、烧成的优化之外,对残次品的再处理成为关键。在此技术研发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将废品球磨成粉末,掺入一定比例的陶瓷土,可重新进行生产,另外这种粉末也可以成为水泥、建材和保温材料的来源。此外,残次品的再处理同政府的政策导向也密切相关,这也是未来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性力量。
结语
设计导向价值,其伦理价值是超越产品功能属性和审美境界之上的高层次价值,以伦理来引导陶瓷设计,这意味着产品不能仅执着于形态的精巧和功能的完善,也不能任由市场主导其发展。陶瓷设计中的伦理意识,让我们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眼光对产品的材料、功能和价值进行重新关照,从更为宽广的视角来思考陶瓷设计对物、对人乃至对社会、对环境的意义。从责任伦理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该为谁设计、如何设计也就成为今后陶瓷设计的必然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在消费主义的语境下,对陶瓷设计伦理的强调和企业利润之间存在着悖论,这是适度设计和消费设计的矛盾,也是伦理和利润的矛盾。因此,在满足企业生产要求与市场的基础上,融入伦理的要求与规范,是设计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企业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其实,拥有伦理关怀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资源有限论”让我们不能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无动于衷,因为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未来。而陶瓷设计作为社会消费的一个重要领域,意义重大,从伦理的视角来合理引导设计的发展,方能走出消费主义和庸俗设计的误区;也唯有从大众的真实需求出发,兼具功能属性、审美价值和伦理关怀的陶瓷产品,方能走向更为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