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开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

2022-03-03邱丹

关键词: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文章

邱丹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路初级中学 江苏常州 213161)

从当下的初中语文写作内容来看,写作的题材变得越来越灵活且逐渐贴近现实生活,如果教师照本宣科教导学生学习写作,而没有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挖掘写作素材,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写出更加有内涵的文章,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一、在初中开展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初中设立语文写作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让学生在作文学习中强化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抒发能力以及思想感悟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思维能力全方面发展。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逐步转变传统的授课观念,不要一味地灌输写作技巧、理论知识,而应该懂得立足于现实生活,让学生主动去感知生活,并由此激发出学生内心的情感表达欲望,这样有利于促使学生创作出来的作文更具真实性[1]。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及探究能力

要想写出优秀的文章,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同时能够及时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从表面的现象中探究事物的深层含义及本质属性。生活往往是学生挖掘写作素材的重要领域,而且也是学生汲取灵感的地方,通过写作教学,学生会留心观察生活中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歌颂积极向上的内容,批判落后腐朽的现象,有利于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创作出具有精神内涵的文章,使得学生爱上生活、爱上写作。

二、初中语文课堂在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目的不明确,缺乏规划性

相对其他教学内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难度更高,因为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写作内容和具体措施的方法并没有严格要求和规定,这就促成了写作教学的随机化和混乱化。首先,一个高效的初中语文写作教学需要有规划性的设计方案来辅助,然而,大多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更重视写作内容的讲解,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要带着怎样的写作意图以及运用哪些写作手法去进行文学创作,学生虽然在课堂中积累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但是无法将这些经验运用到实际的写作过程中,使得学生对课堂中的知识不能更好地掌握并巩固,无法发挥初中语文写作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不重视学生写作思维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过程中只是片面地要求学生参考相应的文章进行模仿写作,这样的写作过程充满刻意性和机械性,忽略了学生的主观学习意愿,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和提升,再加上单一的写作内容使学生的思维模式受到束缚,不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此外,写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但有些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急功近利,认为通过单纯的写作很难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从而降低了写作教学的实用性。

(三)学习氛围枯燥乏味

在教师缺乏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的双重影响下,写作课堂的学习氛围自然会变得枯燥且乏味。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果,但目前许多教师在开展写作教学时严重缺乏互动性,一是学生和学习内容缺乏互动,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也缺少交流的机会。在这样无聊且压抑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很难创作出优秀的文章,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无法达到良好的写作效果。

三、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掌握正确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加强自身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将写作教学纳入语文日常教学的重要工作中,并制订出系统科学的写作教学计划,将写作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从而实现了写作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在开展写作教学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从具体的人或事情的描述手段、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的写作背景及其所传达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着手,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内涵的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写作技能,进而形成科学的写作习惯。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写作的实践性,指导学生将文本的内涵引申至现实生活,以便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良好的熏陶。

以《回忆我的母亲》为例,在学习这篇文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是以什么视角来进行展开的?作者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来刻画母亲这一形象的?作者的心理活动发生了哪些变化,这种变化产生的原因以及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对文章的主旨有更深刻的感知与体会,通过思考与讨论,不仅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还能够提升学生对文章的分析与总结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更高层面的发展。在课程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文章,让学生通过之前的阅读素材提升写作水平,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对母亲这一角色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悟母爱、感悟生活,真正将写作的实用性运用到生活中[2]。

(二)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丰富学生的写作技能

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还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由于初中生接受信息知识的渠道较为广泛,也具备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等多元化的学习途径来收集相关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养成高效自主的学习模式,提高写作能力。此外,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进行写作教学。例如在围绕“游记”进行写作教学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旅游的视频短片或是国内外有名旅游景点的介绍,让学生可以通过荧幕上丰富多彩的影像资料领略到旅游的魅力。在观看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有趣的旅游经历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物,如当地的美食、热情好客的人们、让人流连忘返的美丽风光,等等。在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及经验,并在学习之后引导学生写一篇有关旅游的小文章。由于多媒体含有丰富的声音、图片及视频等多元化素材,因此通过这些生动的素材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学习印象,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回忆起视频中的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灵感与写作思路,让学生可以写出生动丰富具有创造性与人情味的文章。其次,由于初中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叙述、议论、说明等不同的体裁写作形式,教师因上课时间有限而无法解释清楚这么多种类文章的写作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一些写作网站来丰富自身的写作素材,这样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眼界与阅读知识面,还可以为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写作时能有更加开阔的思维与视角,从而写出更具深刻意义的文章[3]。

(三)联系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写作是让很多中学生感到头疼的问题,这是由于学生对语文写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兴趣不高。所以,语文老师在课堂中应把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为课堂工作的第一内容,通过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并培养学生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例如在涉及有关景观介绍的写作内容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将校园作为写作对象,由于学生每天都身处校园之中,能够对校园内的丰富生活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而且每个学生对学校的感受都有很大不同,因此学生可以尽情地在写作中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提问作为教学导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有新同学想要了解有关我们学校的情况,你想要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学校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呢?在校园中,给你留下影响最深的事物都有哪些?对你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呢?通过有效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真实的校园生活进行联想,并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内容体系,在学生进行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围绕学生的观点进行评价,并传授给学生具体的写作技巧,分析不同表达方式的优势。在学习之后,教师可以以“我的校园”为题,鼓励学生写一篇文章,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校园文化。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中受到良好文化的熏陶,更加热爱自己的校园,还可以为自己积累有效的写作素材,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拥有明确的写作思路,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提升写作技能。

(四)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学名著,提升自身的写作内涵

初中语文教材中涵盖了大量的文学名著作品,这些内容都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与精神力量。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净化学生的思想,并将这种积极的观念渗透到写作教学中,这对提升学生的写作内涵具有重大帮助。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积极阅读文学名著或是优秀的作品,有效挖掘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根据文章内容,讨论如何将文章主人公的良好精神与品质融入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并充分发挥其价值,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思考角度及理解角度,将作品中表现的人物情感与现实社会进行有机结合与分析,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与广度以及对事物的逻辑思考能力与探究能力,在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学作品欣赏及鉴赏能力之后,学生在写作时自然会受到良好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创作出更具深刻含义的优秀文章[4]。

(五)在课堂中朗读学生的文章

除了言语及文字上的肯定及鼓励以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朗读学生文章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写作成果的成就感与自豪感,进一步提升对写作的热情程度。因此,为了使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教师可以利用早读、自习课或者是正式上课之前的几分钟时间,从学生写的作文中挑选出几篇优秀文章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可以由作者进行朗读,或者由其他学生来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们能够借鉴他人的写作技巧,从而增强自身的写作能力。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虽然具备了非常优秀的写作能力,但是在表达上却往往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不敢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朗读自己的文章,锻炼学生胆量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做到写作与表达的统一。此外,在阅读作文的过程中,当涉及精彩的地方时,教师可以进行及时的点评,如“这位同学这里的写作手法运用到昨天我们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点,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做得特别优秀”,说到这里时,其他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对作者投以羡慕敬佩的眼神,在此氛围下,学生的自豪感会得到很大提升,不仅在班级中起到了好的示范作用,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从而更加热爱写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在身边事物中发掘写作素材,之后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传授更科学的写作技巧,并鼓励学生升华文章主题,增强学生的写作素养。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文章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