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统编教材,培养低年级学生说完整的话

2022-03-03安徽马鞍山市师苑小学243000李翠霞

小学教学参考 2022年15期
关键词:讲故事句式课文

安徽马鞍山市师苑小学(243000) 李翠霞

统编语文教材已经在小学全面铺开。统编语文教材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努力构建符合语文学习基本规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语文能力发展体系。整套教材统筹规划训练目标,按照一定的梯度,将语言文字训练嵌入每一册教材的相关内容之中。我们一线语文教师一定要意识到编者的良苦用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依托教材,指导学生学会说话、说完整的话,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一、依托统编教材,让学生学会说话

1.朗读

朗读是学生口头表达的基础,学生首先得做到流利朗读课文,才能为语言表达奠定基础。

统编语文教材对于朗读的训练有明确的要求,且重点突出,循序渐进。比如,一年级上册第1 课《秋天》的课后习题对于朗读的要求是朗读课文,注意“一”字的不同读音;第5 课《影子》的课后习题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第8 课《雨点儿》的朗读要求是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读句子,注意读好停顿。如一年级下册《端午粽》《彩虹》的课后习题要求是读好长句;《我多想去看看》要求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小公鸡和小鸭子》要求读好对话;《要下雨了》要求分角色读;《动物王国开大会》要求分角色读;《棉花姑娘》要求读好对话。二年级上册要求能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分角色朗读;学习默读,试着不出声读。二年级下册关注的是朗读的重音、语气。

课堂上,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如通过分角色读、表演读等,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通过感受语气、语调的变化以及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去体会情感;通过师生、生生的评价交流,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去背诵。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不断地积累语言,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以及发音能力,他们就能在朗读中逐渐学会说话。

2.讲故事

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讲故事是训练其口语表达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统编语文教材选用的每一个小故事都担负着不同的语言训练任务。如《小蝌蚪找妈妈》是借助5 幅图来让学生讲故事;《曹冲称象》是通过串联称象的步骤来讲故事;《玲玲的画》是借助情绪变化的3 个关键词来讲故事;《难忘的泼水节》是借助4 个词语讲讲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事情;《大禹治水》根据4 个自然段的段意讲故事;《风娃娃》借助活动地点的变换提示讲故事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训练。

(1)引导分步讲述

对于一些情节丰富、篇幅较长的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步讲述,以降低讲述的难度。比如,《小马过河》这个故事,篇幅较长、情节比较丰富,虽然课后习题中给出了关键词,但是要让学生一下子讲述出来还是有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讲一部分内容,再完整讲述故事。像《开满鲜花的小路》《青蛙卖泥塘》《蜘蛛开店》这类具有反复结构的课文,都可以采用这样分步讲述的方法进行教学。

(2)借助插图

教师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讲述。比如,课文《千人糕》中的两幅图完整地反映了千人糕由制作到销售的整个过程。教师可以借助插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千人糕制作的过程,化文字为画面,指导学生讲清楚千人糕是经过了哪些劳动而形成的。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插图、梳理思路,就能够把千人糕制作的复杂工序有条理地讲述出来。

(3)抓关键词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讲故事。如《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的第三自然段,可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词(挑选、移入、挥、填、看、扶),通过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有条理地进行讲述。

以上分析的是课文中对于“讲故事”这个语文要素的要求和教学策略,在统编语文教材一二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也有对于讲故事的具体要求和训练。

比如,一年级上册安排的讲故事内容是《小兔运南瓜》,教材采用看图补白编故事的训练形式。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讨论交流和表演的方式,看图补白编故事;然后把三幅图连起来,完整地把故事说出来。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看图编故事,既训练了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又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又如,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虽然都有讲故事的内容,但两者的要求又有区别。一年级要求是听故事再讲,二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学生首先需要看懂每幅图的内容;然后根据每幅图内在的联系,想一想这个故事会如何发展并说一说;之后补充最后一幅图,把它画下来,这是语言图像化的过程;最后看着图画把它编成一个故事,这又是一个图像文字化的过程。在这图画、语言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3.复述

复述在语文教学中,是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复述课文是训练学生“说”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所以,经常开展复述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记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其口头表达能力。

由于学生年龄小,他们复述时往往抓不住重点,总是草草收场。而统编语文教材正是关注到了复述对于学生语言训练的重要性,关注到了复述这个语文要素需要长期培养才能形成,因此在教材的编排和设计上将复述训练分布在不同的年级,要求不同、难易程度不同,层层递进、循序渐进。如二年级要求借助图片讲故事;三年级要求详细复述;四年级要求简要复述;五年级要求创造性复述。

二年级的课文分别提示学生借助图片、关键句子、关键词语、示意图或者根据表格内容讲故事,提供给学生讲故事的方法,为中年级的复述故事打好基础。

三年级的要求是详细复述。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二年级学到的讲故事的方法,将故事的细节复述出来。比如,《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画出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再复述故事。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有了借助插图、词语、示意图等复述故事的实践,这一课提出借助路线图来复述,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复述故事的方法。

四年级要求简要复述。简要复述要比详细复述的难度更高,需要具有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还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要求创造性复述。五年级上册只是强调创造性复述,五年级下册则给出了具体要求。教师应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落实复述的要求,在方法的运用中不断提升训练目标。

总之,在小学低年段,教师依托统编语文教材,通过对学生进行朗读、讲故事以及复述的训练,帮助学生打好语言表达的底子,让学生在朗读、讲故事、复述中,潜移默化地得到语言的积累,增强语感认知。这样能使学生逐渐学会说话,为下一步创造性说话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二、依托统编教材,让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培养他们说话的完整性,首先要从引导他们初步掌握一句完整的主谓结构的句子开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1.看图学说话

统编语文教材图文并茂,一幅幅精美的插图让人赏心悦目。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统编语文教材里的插图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一句完整的话。

如教师在教学汉语拼音《a o e》一课时,可以借助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大公鸡在干什么”“小女孩在干什么”,引出“谁在做什么”这一常规句式,让学生认识到可以模仿这种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在平时练习的时候经常巩固,长此以往,学生就掌握了这种句式。又如,在学习《i u ü y w》一课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图画,让学生观察图中都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渗透“三素句”——谁,在哪儿,干什么。这样的句型比之前的“二素句——谁,干什么,增加了“在哪儿”这个内容,从而使学生的表述更加具体。

2.学句仿说话

“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一年级的课文里有很多的句式,教师可以借助这些句式引导学生学说话。如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这一单元中有三句话:“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这简单的三句话,就渗透了“是”句、“爱”句。教师在上课时,除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入学教育,还可以抓住这两个典型句式,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训练。

课堂上,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大家想一想,‘我’还是什么呢?”学生说出“我是马鞍山人”“我是男孩子”“我是女孩子”等句子。接下来,教师再进一步指导,让学生对“什么是什么”这个最简单、最基本的句式从有所了解到熟练掌握。教学“我爱学语文”这个句式后,教师问学生:“你们除了爱语文,还爱什么?”让学生用“我爱×××”练习说话。学生说出了“我爱爸爸妈妈”“我爱中国”“我爱花朵”“我爱滑滑梯”等富有童趣的句子。

可见,只要教师善于抓住统编语文教材中典型的句式进行引导,学生就一定能学会把一句话说完整、说具体。

三、依托统编教材,让学生说一段完整的话

学生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之后,教师要逐渐培养他们说一段完整的话。低年级学生不懂语法,更不能过早地学习语法,那么怎样才能由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一段完整的话呢?

1.进行常见的句式训练

首先,进行常见的句式练习,练说“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然后再进行段的训练。

“三素句”——谁,在哪儿,干什么。

“四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五素句”——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怎样(或心情如何)。

2.借助插图对学生进行段的训练

统编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精美的插图,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教材中的插图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

比如,一年级下册识字第1 课《春夏秋冬》中的第五幅图,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说一段完整的描写景物的片段。指导时,教师告诉学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可以按由远及近、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出图上的景物。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词语给学生,像“清清的湖水、茂密的树林、连绵起伏的青山、蓝蓝的天空”等。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会按照一定的顺序,用上教师给的词语,连贯地说出一段话来。这样,学生以后再遇到描写景物的图画时就知道该怎么说了。

还有一年级下册识字第7 课《操场上》中的一幅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说一段“图上有很多人……”的完整的话。首先,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图上画了什么。学生在说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说清楚时间、地点、谁、在干什么。然后,引导学生说清楚图上的人都在干什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可以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也可以由远及近、从左到右,有序地表达,说的时候还可以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来表达。接着,在学生能通顺、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观察图上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另外,教师还要告诉学生,当图上有很多人物的时候,要学会抓住其中的一两组人物进行重点描述,其他的一笔带过,做到详略得当。最后,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也体现了一种构段方式:总分总。

3.通过对教材的仿说对学生进行段的训练

训练低年级学生说话,最简单和便捷的方法就是借助对教材段落的仿说,对学生进行段的训练。统编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适合指导学生进行仿说。

如一年级下册第2 课《我多想去看看》,学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我多想……”开头,模仿课文中的构段方式,说说自己的愿望。学完一年级下册第4 课《四个太阳》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自己会为每个季节画什么颜色的太阳。第13 课《荷叶圆圆》上完后,可以让学生想一想荷叶还是谁的什么,让学生模仿课文说一说。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上完后,让学生看课后习题,先读句子,再模仿课文中的段落,用加点的词语说说图片中的石头等。

低年段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训练学生说话的很好的范例,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说话训练点来让学生进行段的仿说。通过这样的训练,渐渐地,学生就能说一段完整的话了。

当然,口语表达的训练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要依托统编语文教材,先通过朗读、讲故事、复述等训练,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感,让学生学会说话,然后指导学生连贯、完整地说一句话,再启发学生用一定的句式把每句话连起来形成一段话,使思维与语言表达融为一体。长期坚持,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不断地提高。

猜你喜欢

讲故事句式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听冬神讲故事
Max讲故事——逃跑的熊
Max讲故事——杀手算命
Max讲故事——温柔的鬼故事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背课文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