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2022-03-03孟幻
孟幻
牙周炎属于临床口腔科中常见的一种病症,该疾病的发病率较高且发病因素复杂,一般患者都是存在明显的牙槽骨吸收和牙周袋形成,患者有牙齿松动、脱落等相关特征。发病后如果患者没有接受准确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牙周组织将会不断遭受损伤,这就会对患者的口腔功能产生严重影响[1]。现阶段临床一般通过采用非手术、手术方式对牙周炎进行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相关的治疗方法均为普遍应用的非手术治疗手段,虽然这些治疗方法能够获取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一些特定区域牙菌斑和牙结石的清除,侵入牙周袋的细菌清除等方面存在局限性。牙周组织再生术属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存在缺失牙槽骨进行修复引导组织再生的一种治疗手段,有研究认为将该技术应用在牙周炎治疗中能发挥较高的治疗效果[2],本文基于此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3 月~2021 年6 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2 例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征求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17 例;年龄21~42 岁,平均年龄(31.35±5.05)岁;病程1~14 个月,平均病程(6.48± 3.05)个月。对照组男18 例,女18 例;年龄22~40 岁,平均年龄(32.05±5.31)岁;病程1~13 个月,平均病程(6.44±2.9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验证,资料符合《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标准,患者及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患者经诊断为牙周炎,符合牙周炎的诊断标准[2];②患者均存在X 线诊断依据;③健康牙齿≥20 颗[3];④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并且具有较高的配合度和依从性。
1.2.2 排除标准 ①合并其他严重口腔疾病;②半年内接受过其他牙周治疗;③存在口腔正畸治疗史;④存 在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⑤合并严重的认知和精神障碍疾病;⑥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⑦同期参与其他研究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常规对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并记录牙周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状况。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患者进行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牙根面平整术等,消除患者的牙菌斑,治疗后要严格关注患者的牙周状况,积极对患者配合口腔清洁的宣教工作,同时指导患者积极做好日常维护。
1.3.2 观察组 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治疗前对牙周探诊测量深度,测定患者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并评估患者的术前疼痛情况。积极对患者进行牙龈清洁,对存在的化脓组织要进行全部刮除,然后对患者进行根面平整手术治疗,患者存在牙槽骨重丧失,同时伴随深牙周袋的情况,则需要对患者实施牙周分瓣术。治疗时将人工骨填入牙周骨缺损区域,然后植入隔离膜,再以牙槽脊边缘为限度,将粘骨模板进行严密缝合,彻底对受损的牙龈组织进行清除。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治疗3 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牙周相关指标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牙龈指标。
1.4.1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 个等级[4]。①显效: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消失,牙周袋、牙龈红肿和牙齿松动情况消失,经X 线检查可观察到患者牙槽骨未出现再吸收情况,患者恢复良好的咀嚼功能;②有效: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出现良好的改善和改观,但未达到显效的标准;③无效:治疗后,上述相关指标均未发生改变,甚至存在加重的表现。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2 牙龈指标和疼痛程度 ①疼痛程度采用 VAS[5]进行评估,利用一条带有0~10 个刻度的尺子进行评价,一个刻度代表一级疼痛,记为1 分,满分为 10 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疼痛越严重;②牙龈指标包括牙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6],均以4 分法(0~3 分)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说明牙菌斑和牙龈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IBM 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标和疼痛程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菌斑指数、牙龈指数、VA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标和疼痛程度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标和疼痛程度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3 讨论
牙周炎属于临床上具有较高发生率的一种破坏性口腔疾病,患者发病后,牙菌斑和相关的微生物会损害患者的牙周膜和牙龈,导致牙槽骨、牙骨质等出现组织性损坏。经常认为该疾病发病后,患者的牙支持组织会不断减少,最终导致牙齿松动、伸长和移位,逐渐导致患者出现错位和畸形,这会导致患者的整体咬合功能降低[7]。随着病情不断的发展,患者的牙齿根尖受力会受到明显的限制,导致患者的供血减少并逐渐形成牙髓病变,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牙髓坏死。
牙周炎病情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出现口腔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临床对患者进行治疗,包括对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8]。既往研究认为[9],单纯对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能促进患者相关症状的缓解,但整体控制效果相对不足,疼痛缓解较差,治愈率存在局限性。近几年随着牙周组织再生术的不断完善,将牙周组织再生术应用在牙周炎的治疗中开始被提上日程,而且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10]利用牙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周炎能够发挥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也基于此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菌斑指数(0.56±0.05)分、牙龈指数(0.61±0.08)分、VAS 评分(1.06±0.4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1± 0.23)、(1.72±0.35)、(2.31±0.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能够证实牙周组织再生术应用在牙周炎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和牙龈相关指标。牙周组织再生术是牙周组织缺损的一个主要修复手段,治疗时主要是利用植入人工骨和软组织的方式,来引导牙槽骨获取良好的再生条件,这种治疗方法可有效对口腔环境进行改善[11]。这种治疗方法在治疗时可实现对牙周组织的良好修复,同时还能保证患者受损的组织获取良好的再生,这对促进患者的牙根周围骨质再生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使牙周组织功能获取良好的恢复[12]。在对患者进行牙周组织再生治疗时,可以将含有胶原成分的骨质植入到患者牙槽骨丧失部位,可以与人体发挥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它能有效促进牙槽骨的组织快速再生,同时也可以诱导牙龈进行良好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牙槽骨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牙周组织再生术对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牙龈指标,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