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对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量化研究★
2022-03-03高嘉晔
高嘉晔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00)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之间具有直接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高等教育为区域提供人力资源,区域经济为高等教育提供物质保障和政策环境支持。2014年,国家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的竞争”。新常态发展理念毫无疑问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而高校在这一背景下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值得深思[1]。
关于高校对某一区域的经济发展贡献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如何对高校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论证,如何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了解贡献大小等问题,均存在一定的研究,但是同样还存在不足之处。从收集的数据来看,目前大多数定性研究都是根据一所大学某一功能来分析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定量研究则主要是基于高校人力资本测算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贡献。
虽然关于高校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已经非常普遍,但是研究方法单一、视野狭窄等问题也同样存在。高校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中,在当前还比较淡薄,缺少全面视野。随着经济多元化发展,高校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也更加复杂。高校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研究还需要进一步论证。
1.1.2 研究意义
本文对吉林省高校人才培养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视角提出提升吉林省高校教育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对策建议,为吉林省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进一步优化吉林省教育结构,为吉林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支持。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教育体系的关键要素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人力资本理论的相关学科中得到了强调,秦宝亭《教育与经济增长》一书很早从教育对劳动者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人口、劳动力影响等方面阐述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介绍了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估算的定量方法,主要包括教育对国民收入的贡献、新增国民收入的贡献、对劳动生产率和新增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贡献等。范先佐、金锡斌、刘志民在相关著作中系统介绍了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常用模型。闵潍方在《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中计算了高等教育部门的产出乘数,进一步分析了对国民经济总产出的拉动效应。崔玉平实证分析了江苏省与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差异,并对苏南地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开展了相关试验。宋华景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低、速度慢,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农业的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差距的缩小相对较低。从培训的供求角度出发,姚益龙运用总体需求模型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等,对于部分国家和经济增长的需求、贡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教育外溢效应最大,对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作用[2]。
人才培养对于经济增长贡献在本质意义上就是教育经济效益。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教育经济效益的最终体现。培养综合型人才后,转化为生产技术提升和产生直接生产力,促进生产发展与经济增长。部分学者从国民收入增量角度认为教育效益是一种余额,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国民收入,增加额减去教育投资额剩余的部分。余额越大,教育经济效益越大,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也越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作为一种有益的消费,有经济能力的人会选择接受更多的教育消费,这个培训消费是否直接对生产力产生贡献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1.2.2 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高校人才培养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中,舒尔茨的(Sc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是最全面、系统化的研究。舒尔茨揭示了人才培养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中小学和大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各不相同且不断增加,这表明教育在不同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舒尔茨构建了一个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框架的函数。鉴于不同层次的教育投资收益率,根据美国1919—1957年的数据,计算得出了教育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但是并未单独计算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并且这一方法在我国不适应。丹尼森改进了这种方法,考虑到不同收入的差异不能完全归因于教育水平的差异,收入差异换算为0.6。基于更广泛的数据,贝克尔定量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不同教育水平人群的教育回报,并计算了该市不同年龄的白人男性大学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平均收入差异的绝对数和百分比。帕萨卡鲁珀罗斯(Psacharopoulos)采用教育回报率法、时间序列计算法、交叉分类法计算和比较了不同国家教育劳动力差异造成的个人收入差异。最后,研究发现个人所得偏低的国家,贡献率较高;大多数国家中的贡献最大的是初等教育,然后是中等教育、高等教育[3]。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学校教育的迅速扩大以及小学到中学的普及,对于个人收益来说,小学、中学的收益率先降低,最后才是大学。可以看出,大学对经济增长和个人收入的贡献更为长期和深远;在《科斯塔》(Costa)出版的书中,前苏联学者C.Л.科斯塔年将教育支出之间的差异作为修正劳动力质量的一种手段,并计算出在1965年至1970年期间,前苏联的教育在国民收入增长中所占的份额为18%。卢卡斯和罗默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该理论得到研究人员的认可,并广泛用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沃尔什从个人教育支出和工资收入的角度,计算并比较了从高中到博士学位的教育净收入,发现他们的收入超过了支出的价值,并认为教育投资非常具有成本效益。1904年,詹姆斯·道奇根据受教育程度将工人分为普通工人、受过一定培训的工人和受过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工人,并计算了各级教育的回报率[4]。20世纪末,明瑟的收入方程模型是现代教育收益实证方法的基石。它不仅系统地计算了学校教育对工资收入的回报,还计算了工作经验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
1.2.3 文献综述
1)高校人才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国外对教育和经济增长的研究比中国早得多,研究范围更加广泛。我国关于高校人才教育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内部研究在2013年达到顶峰。自2011年以来,一直关注高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
2)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的实证研究。国外的相关研究大多是从整体教育的角度进行的;关于高校人才培养对当地经济贡献的实证研究很少。国内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区高校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上,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首先,采用文献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和总结高校人才培养与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和作用的相关理论和初步研究;其次,从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分析了对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以上分析,对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贡献的量化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3.2 研究方法
1.3.2.1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收集过国内外现有的与某一特定研究领域相关的信息。目前,国内外关于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贡献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为本研究提供研究经验和模式参考。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等渠道,收集和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类和分析,掌握此类研究国内外最新趋势。
1.3.2.2 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对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形式的教育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教育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并根据客观实际得出结论。在这一贡献中,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吉林省高等教育的贡献,与其他省份相比,进一步找出差距和原因,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提供指导和建议。
1.3.2.3 综合分析法
本研究收集和统计吉林省高校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和分析,并根据研究需要制作地图或表格,直观地呈现出研究内容。最后,对数据进行了计算和比较,以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2 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2.1 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是建立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是建立在巨大的能力中的资本,例如:劳动者通过培训和工作实践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健康质量等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对生产增长产生重要影响[5]。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和完善的;鉴于人力资本理论具有人力资本投资的相关含义;首先,它确认了人口素质的重要性;劳动者通过培训获得的能力、知识作为资本的一部分,并认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劳动力的质量。其次,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教育投资,通过培训积累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是决定劳动力质量的重要因素。最后,劳动者的生产率、报酬与教育程度和工资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为计算个人培训对人力资本的增长水平,进而计算个人培训对社会的经济贡献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2.2 新经济增长理论
20世纪50年代,Romer 和Lucas 等研究人员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指出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80年代时,罗马和卢卡斯提出了新经济增长理论。而该理论认为科技进步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罗默提出了规模收益递增模型。通过把知识引入增长模型,认为知识积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来源社会生产率的收益递增的外部正效应[6]。
3 高校人才培养对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贡献概况
3.1 高校人才培养对经济增长积极影响
3.1.1 国民素质升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我国率先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型,且综合国力、国民素质显著提高。一般认为,除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外,身体健康与教育水平直接相关。教育水平越高,理论上关注身心健康的意识就越强,经济收入越高,对身体健康的投资越大。平均预期寿命指数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教育水平的提高[7]。
3.1.2 促进劳动生产率上升
大学不仅能够在微观层面上提高劳动者学习、技能和技术水平,即提高个人劳动生产率、还可以通过改进技术和管理以及加强合作来提高各部门的生产力;在宏观层面上,提高部门劳动生产率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马克思对社会劳动生产率的解释是劳动生产率“是所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全部活劳动与物化劳动之和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清楚地显示了社会劳动生产率和部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8]。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总量上的社会劳动生产率自然提升。
3.2 高校人才培养对经济增长的不适应
3.2.1 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匹配度不高
就业结构是一个与学科专业结构完全不同但是存在关联的概念。学科专业结构构成了就业结构的基础。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可能会在就业时选择专业不匹配的工作。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是对高校培养的人才市场化后与产业发展是否协调的状态衡量。从当前就业现状来看人才培养,在各个方面均不匹配。首先,就业结构局部失衡,学科专业供给与市场需求相矛盾;其次,从区域分布来看,人才流动和分布不均衡。这不利于区域均衡发展,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换和现代化,并将进一步增加新受教育者的结构性失业[9]。
3.2.2 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适应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影响下,人才培养质量问题成为了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效果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问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两大缺陷: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不足表现在:专业技术不足、动手能力差;软实力不足表现在:认知水平低、创新精神不够、心理素质差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低下的直接原因是总体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低下。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数量的增加与质量发展远远不同步。人才步入社会后,还容易受到社会工作、终身轮班和各种心理问题的影响,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10]。
4 高校人才培养对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贡献计量分析
4.1 资料收集与整理
变量设定:变量指的是模型当中基础数据去除生产总值(GDP,不变价);K 为实际物质资本存量总额(不变价);L 为反应教育作用的人力资本存量。其中,t 可以由T-T0计算得到。
数据来源:收集吉林省样本近年来的相关数据,基本周期为2018—2020年。
数据处理:年度页面上没有相关的直接数据。应转换原始数据,以更新模型中的变量。
4.2 计量过程
对于吉林省计量过程进行分析。将吉林省基础数据(Y、K、L、t)简单对数运算获得模型中所需要的变量数据。通过相关性检验,模型变量之间存在若干逻辑关系。在主成分回归的情况下,使用SPSS 软件对各变量进行降维处理。主要步骤如下:第一步,数据标准化;首先,对每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以重新定义原始变量和标准化变量的名称;第二步是主成分分析。经KMO 检验,Bartlett 球形度试验显著性0.000,表示适合实施主成分分析。将原始各自变量执行主成分分析,能够得到个主成分特征值以及方差贡献率。第三步为线性回归。采用SPSS对第一主成分F 做与标准化后的因变量Zy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可以获得回归系数,因为是标准化后的变量,所以常数项是0。并且对于F 序列与Zy经过Eview的协整关系检验,两者都是0 阶段整,意味着不是伪回归。
高校人才培养对于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中,对于教育综合指数计算时,将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认为是权数,将接受各个阶段教育提高的劳动质量与效率折算成教育收益回报率设定为1、1.2、1.4、2,而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为:
排除未接受高等教育的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能够获得高等教育在教育综合指数增长率中的比例。
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知,吉林省2018—2020年GDP 平均年增长率中,每年增长1 个百分点,有0.198 个百分点是由高校人才培养做出的贡献。
5 对策思考
高校人才培养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贡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是,贡献水平及高效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存在一定不足之处,需要针对问题寻找新的发展策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作出贡献[11]。
5.1 提高高校贡献率,增强区域竞争力
高校对于社会的贡献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知识,还包括知识转化成的生产力。高校人才培养对于区域的重要贡献本质上是以输出“知识资本"促进区域发展和创新;无论是人才、科学研究还是文化,其实质都是各种形式的“知识资本”的生产、转移和再生产;高校人才培养和区域系统各个层面的角色就是通过发挥其功能来增加知识资本数量和质量的产出,从而提高区域经济贡献。因此,有必要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开展技能培训、科学研究和生产、文化建设等内容,培养综合性人才,提高区域经济贡献[12]。
当前的高校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够高,高校扩招已从快速发展转向稳定可持续发展,目前教育资源的配置和投资难以满足共赢的需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的资金分配受到与整个区域结构直接相关的区域障碍的影响,直接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人才培养的地域结构、数量分布和质量。因为人才教育水平与年度招生计划、学术和大学数量挂钩,基本保持在一定水平,是提高人才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提高人才教育质量的最重要起点;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不仅是提高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标,努力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努力加强教材整合,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引入市场机制,吸引更多更好的人才到欠发达地区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3]。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和质量标准是培养专业知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普遍提高、具有创新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广、灵活性强的人才,在现有资源配置的前提下,从管理体制和机制入手,积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更新人才教育体系,完善教育体系的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朝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内涵的方向发展。
5.2 打造高等教育联盟,与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在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要正确处理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教育产品与服务能够共享,培养的人才与科研成果也可以跨空间合理流动。所以,站在国家总体角度来说,根据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高等教育现状,有选择地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在发展潜力最大的高等教育领域配置资源和人力,建设省级特色高等教育,根据当地资源和功能需求,形成高等教育发展联盟,可以更好地为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规划服务[14]。
高等教育联盟的建立需要省级政府在宏观层面的指导以及高校微观层面的选择。省域政府和有关教育部门要积极探索全省高校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积极与其他发展较好的省份建立合作机制和平台,避免高校发展的盲目性。高校发展需要明确定位,摒弃求大求全的理念,抓住机遇,积极与其他发达高校建立合作与资源共享[15]。就政策选择而言,其他对高等教育贡献率较低的省份一方面选择相似的地理位置,可能具有统一的教育资源条件、文化背景和教育结构,但更好的互补发展要将资源整合到物质结构中。加强远程合作,团结贡献率高的强省;通过省与省之间的高等教育和学校援助联盟,在各省创建高等教育机构不仅能够提高各省各级高等教育机构的生产效率;贡献率低,但也有助于“扩大发达省域高等教育的辐射和产出”[16]。
6 结语
基于本文主题内容的分析研究可知,注重高校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需要加强各个高校的学科建设、特色发展、综合素质培养,使高校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