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发展对策研究(1)
2022-03-03沈良芸
沈良芸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相关工作,重点介绍了广播电视编导在全媒体时代中的创新发展对策,这些创新发展对策不仅能够克服现有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而且具有多种价值和优点。通过对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发展对策研究,以期为全媒体时代的广播电视编导发展提供参考帮助。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发展
1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意义
在全媒体时代到来的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编导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不能很好的满足观众需求,亟需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创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有效推动了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基于此开展的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不仅可以更好的满足新兴科学技术发展需求,而且受众能够借助网络电视广播来掌握实时信息,并能够通过直播的形式与他人进行互动。在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进行创新发展,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首先,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发展,可以实现与受众的有效交流与互动,进而提高广播电视编导水平。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使得网络技术越来越发达,可以借助直播形式来实现信息的有效活动。在传媒传播方式,直播属于比较重要的一个创新,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受众能够通过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交互的效率与便捷程度,为受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加快速与多元的途径。其次,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发展,可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更具吸引力和新颖性,并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在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中,创新是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其需要对节目制作的方法進行优化,这样就需要广播电视编导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这样不仅可以使提高广播电视节目吸引力,而且还能够提升广播电视媒体节目的质量水平。
2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2.1打造特色节目
在全媒体时代中,融媒体这一新兴媒体方式具有更多的优势和优点。融媒体凭借其新颖题材、多样形式以及繁多品类等众多优点获得了群众较高的认可度。因此,作为广播电视编导要力争打造特色节目,以此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对节目形式与节目内容进行革新。2019年到2020年,南京电视台教育发展部分别推出了系列文博纪录片《国宝在金陵》第一季和第二季,接下来,就以该节目为例来做具体表述。
第二,广播电视编导在完成节目策划任务时,还需要对节目制作过程给予跟进,对其中常见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优化处理。在制作每一档《国宝在金陵》节目时,编导要在前期做大量的案头工作,查阅与文物相关史料,与专家、顾问共同不断探讨节目的延伸方向,在制作过程中,也要随时与后期编辑、视觉设计一同设计画面,让节目更加富有表现力。
节目完成后,还要开展各个播出平台的宣推工作,让节目有更大的影响力。
第二,编导需要对节目主题、风格等进行创新,保持节目的原创性和新颖性。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文博纪录片不仅对作品主题内涵进行了深度挖掘,而且开始逐渐走向大众化,这就要对年轻受众的收视和审美习惯给予关注,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将5000年前的兽面纹玉梳背饰件形象化为“80后”的回忆——录音磁带;将方首阔面,样貌威严的陶塑人面像与当今流行的“锥子脸”做对比。增加了趣味性的同时,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受众间的距离。实际上,目前我们看到的文物在以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通使用的物品,其中凝聚了创造者的设计和思考。短短几分钟内很难说清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但《国宝在金陵》的表现形式能够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各个播出平台都获得了好评。原创性和新颖性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原因,
第三,作为广播电视编导,尽可能将当地文化特色到广播电视节目中,以期不断拓展节目深度。《国宝在金陵》的策划之初,就着眼于南京本地的文物,比如介绍六朝人面纹瓦当的《人间滋味》一集。瓦当遍布在中华大地,中国北方出土的瓦当形式多样,文化内涵丰富。相较于这些地区,南京出土的瓦当并不特别出彩,但六朝时期的人面纹瓦当却在其他地方十分罕见。全片在开头就将人面纹瓦当与时下流行的表情包结合起来,生动形象。在介绍完瓦当的历史和制作工艺之后,就将重点放在了人面纹瓦当的独特性上。凸显了六朝时期南京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地位。节目播出后,远在云南的一位中学美术老师还特意致电栏目组,希望将该片用于他的教学。以便更好的介绍各地的特色瓦当。
除此之外,广播电视编导还需要准确地发现社会现象中所反映的社会动向。比如2021年,南京电视台教育发展部制作的专题片《格桑花开》时,编导在南京、墨竹工卡县两地,跟随多位西藏墨竹工卡县的大学生,拍摄他们在南京培训、见习,回到家乡后就业、创业的过程。完成拍摄后,编导就要考虑,如果片中只是反映个人成长,也许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经过几次修改,最终确认了以扶贫必扶智,培养人才是巩固脱贫成果关键的主题,从而更好地反映了社会动向。
最后,广播电视节目编导需要不断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自身的专业综合素质水平,从而更好地打造特色广播电视节目。同样以《格桑花开》为例,同样的拍摄素材,表现出来的可以是个人人生的提炼,可以是国家人才战略,也可以是对“中国梦”的诠释。每一项选择,其实就是编导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体现。
2.2拓展全媒体传播路径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要不断拓展和丰富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路径与方式,并创新现有的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模式。同时,作为广播电视编导,要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与广播电视受众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广播电视媒体受众的需求,虚心接受受众所提出的合理建议与意见,在此基础上不断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优化,对自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与解决,从而有效地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整体质量水平。
2.3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与传播
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平台的建设与传播是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方法,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平台来拓宽传播覆盖面。在当今社会,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成为人民大众使用最为频繁的网络平台,此时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可以借助现有网络平台来宣传广播电视节目。实际上,广播电视编导能够利用不同短视频平台来注册账号,以此来为广播电视节目传播提供保障,并获取社会关注与社会热度。广播电视编导在广播电视节目开播之前,最好借助网络平台优势来对节目预热,并对节目精彩内容进行剪辑后制作成短视频,获取网络关注,为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吸引流量。
2.4提高新闻节目真实性
全媒体时代中媒体内容的生产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创新,但媒体内容本身质量水平仍是传媒行业竞争的核心与关键。真实性与时效性是新闻的两个基础特点与要求,在全媒体时代中,新闻节目的时效性与真实性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新闻媒体既要保证新闻内容传递的真实性,而且还要借助独特方法来对新闻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传递新闻背景材料,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提高新闻节目的真实性,还需要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提升自身新闻材料内容的分析能力,更加准确且丰富地挖掘新闻中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与内涵。
2.5应用新媒体技术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传媒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广播电视编导要意识到在广播电视中新媒体技术应用的价值之所在,并对现有的广播电视节目进行不断创新,以期更好的推动广播电视媒体发展。同时,作为广播电视编导要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水平,借助网络资源共享特点来对广播电视媒体传播媒介进行拓展,通过多种方法手段提升受众对于广播电视媒体的满意度。在应用新媒体技术时,广播电视编导必须要准确认知新媒体技术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科学合理地应用新媒体技术,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减少新媒体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使广播电视节目质量水平得到提升,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新颖度、吸引力以及表现力。
3结语
总之,基于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发展成为了广播电视传媒行业不断进步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实践要求。文章对全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阐述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推动广播电视编导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张益鹏.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策略分析[J].赤子,2019,(8):54.
[2]邹旭.全媒体时代电视编导的创新策略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7,(19):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