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2022-03-03姚博雅
摘要:马克思思想中认为人与自然需要和谐相处,同时生态与经济之间也是相辅相成的。随着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不利于绿色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各国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并意识到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关键性,因此对生产和生活方式进行变革,有效缓解生态环境危机。本文主要对马克思生态思想和当代的应用价值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生态思想;价值;应用策略
现代经济发展并不是单纯经济领域的发展问题,同时还需要涉及到政治、文化、思想等多元化领域,促进经济的全方位,综合性发展。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剧增,同时带来了一定的生态问题。为了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改革传统发展路径。马克思时代尚未凸显出严重的生态问题,在生态思想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与社会和自然方面的生存问题,在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中对人与社会的关系进行阐述,意识到人的生活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的支持。并阐述了生态环境以及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理论,体现出绿色经济的发展内涵,对现代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马克思生态思想中认为人与自然需要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人类社会生活需要保证社会和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间需要互相约束,人是自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历史产物,同时自然也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人本身属于有机自然产物,而自然则属于人的无机形态,从本源上二者具有统一性。因此,人與自然必须要和谐相处,人的生产活动需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人类需要依赖于自然界生存,但是在生产和生活中又需要受到自然的约束。人类生存需要注重对自然界的探索,但是这种探索并不能肆意妄为,随心所欲,需要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一旦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不仅无法达到生产和改造自然的目的,还会遭受到自然的“惩戒”。
(二)生态经济理念的提出
马克思生态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为对生态和经济系统的统一和结合。生态经济中强调需要遵从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原理,要求在经济发展中需要与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结合,综合考核与实施。通过经济与生态的结合发展和全面协调,实现生态经济的发展目标。生态经济与绿色经济发展理念具有统一性,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马克思思想中本身含有生态经济理念,主要表现在物质的交换,自然资源的循环应用等方面。人在自然界的发展中需要结合环境作用产生不同的效果。《资本论》中对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进行论述,要求在物质交换中要注重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形成基本的生态经济,并指出人类对生态破坏以及自然的代谢等。马克思主张在循环利用中需要做好资源和物质的变换,构建生态文明经济体系。同时,马克思理论中对劳动的本质进行揭示,并对劳动的内涵进行分析。人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是一种以人的活动引起的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而对人与自然间物质变换的调整过程即是生态文明的建设。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前瞻性指导作用
马克思的著作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入阐述,通过唯物主义思想分析了资本主义的自然规律和生态问题,并形成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思想从今天的发展来看,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也说明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前瞻性作用。马克思生态思想对人与自然间的制约和依存关系进行揭示,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剖析,提出通过实践改造自然的方法。马克思生态思想中认为人是一种自然生物,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依赖于自然资源,同时人的本质本身是社会关系综合。人具有社会和自然两种属性关系,其中社会是人与自然互相联系的中介,人可以通过社会劳动的方式对自然进行改造,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者的互相依存和制约才能够形成一个平衡的发展体系。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同时揭示了人口与自然资源间的关系,通过对生态社会系统的研究,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需要保证人口发展的平衡。而要想合理控制人口过剩问题,需要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同时《资本论》中认为自然中人类既不是所有者,也不是使用者,在自然的发展中需要爱护和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并做好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分配,实现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生态思想对自然和社会生产力间的关系进行揭示和阐述,马克思思想中认为劳动可以分为自然和社会两种生产力形式,自然生产是一种物质的生产形式,而社会生产负责对物质生产的主导。人们在自然生产中需要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性,并强调物质的作用,促进人和资源的和谐发展,结合自然生产规律发展生产力。
(二)马克思生态思想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指导
马克思生态思想中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重要的理论基础,并提出明确生态环境发展目标,为当前生态环境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在中国的发展中需要坚持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指导,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发展,并加强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创新。马克思生态思想是当前人与自然发展的重要指导理念,核心思想是促进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求人类能够符合自然的客观发展环境和自然规律。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使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凸显。从社会客观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尚处于发展中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人与自然的发展中需要理顺经济和环保间的关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同时结合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以政府政策为指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形态。强调绿色生态理念的构建,并加强政府监督和规范,满足人们的环境需要,提升社会生命文明建设效率,体现出社会生态文明发展优势。
马克思生态思想指导下能够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马克思生态思想中认为,生态环境的构建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存环境和物质基础。同时人类在实践中能够改变自然环境,但是人类的改造活动必须要在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控范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从当前经济发展情况来看,空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的污染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限制,因此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迫切性。需要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力求用最小的环境和生态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发展效率。转变传统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形势,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供给侧的改革,使经济和生态文明能够实现和谐发展。同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并对传统生产和服务产业进行升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化的产业发展体系。
(二)马克思指导生态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升级
马克思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下,提出生产力的发展理论,要求通过科学的生产技术提升产业效率,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利用率,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前瞻性的体现。
现代社会发展中第一生产力为科学技术和知识形态,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人对自然资源的应用。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样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破坏生态平衡的同时也为生态环境改进提供技术支持。现代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发展成为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重要关注内容,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同时经济尚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虽然总体资源丰富,但是人均资源数量仍然比较少,能源结构匮乏,土地承载力不足,迫使中国加强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国的建设,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当前社会发展中,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五个方面的建设要求,形成五位一体的社会发展总体格局。同时加强对能源的开发,提升新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损耗。在政府生态技术的引领以及激励政策的指导下,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对落后产能的淘汰,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
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指导下还需要向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方向发展。为全球性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采用循环利用的方式,能够保证生态系统的均衡发展,解决生态危机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但是生态文明建设却呈现退步的情况,虽然短期内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鉴改革初期经济发展教训,落实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的发展以及民族的复兴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对人类的生活以及经济发展都产生极大的制约作用,因此近年来人们对生态问题越来越关注。马克思生态理论中针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做出论述,对现代社会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生态危机问题的缓解和解决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我国绿色经济的落实和产业的升级转型,为民族复兴梦的实现提供有效指导。
参考文献:
[1]刘国平. 多维视野下马克思农业思想的哲学底蕴——评《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中国蔬菜, 2020(2):1.
[2]李繁荣. 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3]康健.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评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历史发展研究》[J]. 高教探索, 2018, 188(12):142.
[4]張立杰, 赵森.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农业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评《马克思主义农业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J]. 中国蔬菜, 2020(2):1.
作者简介:姚博雅(1997-),女,汉族,陕西渭南人,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西安工业大学,邮编:710021,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