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恽代英对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21-1923)
2022-03-03陈停
陈停
摘要:五四运动爆发后,全国各地涌现着新思想、新文化,在社会激荡中许多先进知识分子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步走向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积极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恽代英在1921年赴川南师范学校任职期间,大力宣传革命思想,推动了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本文分析了恽代英早期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传播的主要内容,总结了他对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的重要意义,即培育了一批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青年、为川南革命斗争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四川早期党团组织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这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四川早期的广泛传播。
关键词:恽代英;马克思主义;川南师范学校
一、恽代英早期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条件
1.思想条件:四川反帝反封斗争及五四运动解放了民众的思想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在深受帝国主义与封建统治的压迫下,四川各地人民多次展开反帝反封的斗争。辛亥革命前就爆发了李永和、蓝朝鼎起义,反对外国教会的“打教”斗争以及遍及数十州县的义和拳运动,这些以农民为主体的斗争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爱国情怀,解放了民众的思想,但他们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最终告以失败。1911年清政府把路权转让给帝国主义,由此爆发了反对清政府的保路运动,同时,在武昌起义成功后,四川的爱国保路运动也转为推翻清政府的武装起义,最终同盟会领导的四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在四川的统治,革命取得了胜利。五四运动期间,四川知识分子引进并创办各类期刊,宣传新思想、新文化,比如《星期日》就曾发表过《俄国革命后的觉悟》《社会主义的劳动问题》《随感录》等文,“这些文章反对剥削阶级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主张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以从根本上解决劳动问题。【1】 四川人民在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以及五四运动的洗礼中思想得到了解放,这为恽代英在川宣传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一定的思想条件。
2.社会条件:四川先进知识分子在川进行先进革命理论的宣传
新文化最早是通过“华阳书报流通处”在四川进行传播,其先后引进《新青年》《每周评论》、出版《国民公报》《蜀报》等进步期刊,为读者代订全国各地的进步期刊,一些青年知识分子阅读这些宣传新思想的报刊后把这些先进思想理论传播到全省各个地方。特别是五四运动爆发后,《川报》《戊午周报》等连续刊登巴黎和会消息,指责列强的蛮横无理和中国政府的软弱,许多知识分子在全川各地极力宣传这一消息,使四川各阶层的民众得知巴黎和会的真实情况,极大地激起了人民的爱国热情。成都、重庆爆发了声援北京的爱国运动后,在以成都为中心的进步知识分子加强与全川各地先进青年和组织的联系下,成都、重庆各界的反帝爱国运动很快扩散到全川,有八九十个县和许多镇,相继成立了国民大会分会、学生联合会和救国会等团体。【2】 同时,五四之后,包括一批进步女青年在内的川内许多青年学生远赴法国勤工俭学,他们在国外学习期间以及学成归国后,经常通过书信等形式、以同学及朋友为纽带向川内各地传播先进的思想文化,结成了广泛的社会关系,促进了革命工作在川内各地的开展。
3.主体条件:恽代英自身革命思想的转变
恽代英同中国早期先进知识分子一样,并非一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就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而是其思想都经历了一个从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的转变过程。少年时期的恽代英目睹了中国的积贫积弱,从小就具有强烈的爱国忧患意识。1913年,恽代英进入私立武昌中华大学求学,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而成为一个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五四期间空想社会主义中的“无政府主义”对恽代英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互助理论深入他内心,他认真研究互助理论并付诸实践。他积极开展新村运动,试图创造没有私产,没有剥削的“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社会。【3】
但具有改良主义空想性质的新村运动最终却以失败告终,这促使恽代英审视自己唯心主义改良救国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步转向了马克思主义。1920年下半年,恽代英翻译考茨基的《阶级斗争》过程中其思想发生了重要转变,逐渐从改良主义转向赞成阶级斗争,他在《怎样创造少年中国?》中说到“然果遇着显见政治活动或流血,为简捷有力的改造手段的时候,甚至于显见其为改造的独一无二不可逃避的手段的时候,亦没有不赞成取用政治活动或流血的手段的道理”【4】 这明确表明了他对流血革命的支持。1921年他在《改造教育与改造社会》中指出改造教育必须要与改造社会相结合,教育要培养改造社会的人,这说明恽代英已经有了明确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1922年6月他在《为少年中国学会同人进一解》中号召学会同志要去认真研究唯物史观和群众心理,唤醒经济上被压迫的群众联合起来同掠夺阶级战斗。可以看出,此时恽代英已经是一个完全的唯物主义者了,其自身思想的转变是他在川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体条件。
二、恽代英对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内容
恽代英在1921年十月受邀到泸州川南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于1923年夏离开四川。在这期间他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力倡教育改革、积极传播五四新思想,激发了群众的爱国情怀,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早期在四川的广泛传播,推动了四川革命斗争的发展。
1.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唤醒民众
恽代英在川南师范学校任职期间利用课堂、各种演讲团等在师生和民眾间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一是宣传阶级斗争理论。恽代英在翻译《阶级斗争》后其思想发生很大变化,他开始由改良主义走向“流血”革命。“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5】 他向广大师生强调革命是改造旧社会的必要手段,只有人民武装起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才能改造中国,社会才会有民主。二是传播唯物史观,引导师生及民众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点来分析社会问题。恽代英认为现存的恶社会是阻碍社会进步发展的根源,要革新社会就必须要推翻恶社会,他引导民众要从社会生产力以及经济基础角度看待社会现象与问题的根源,只有从根本上改造了社会制度才能进行其他领域的改造,否则改造将无济于事。恽代英还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将一些进步学生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会员,他经常组织大家学习《共产党宣言》《共产主义ABC》等一些革命刊物,为他们讲解社会主义发展史,极大地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提高了师生及民众的思想觉悟。
2.倡导教育改革,培育改造社会的人
恽代英来到川南师范学校后对其封建陈旧的教育体制进行大力的改革,提出“经济公开”“择师运动”的口号,他主张学校公有,财政透明公开,并设立有师生共同组成的委员会管理学校的财务支出;在教员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老师,若有三分之二不赞成某教员,那学校就不得聘请或续聘,但同时也不得无故随意撤换教师,这使得师生间建立了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他倡导教育改革与社会改造改革要结合起来,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社会活动家,培养改造旧社会的人。恽代英还积极普及教育,扩大教育的受众面,比如,他创设贫民夜校招收贫困学生,开办女子师范学校让青年女学生入学接受教育,打破封建教育制度对女子的不平等对待,这些改革使得当时学校风貌焕然一新,新思想、新气象盛行。同时恽代英也注重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寒假期间,他组织成立师生旅行演讲团,历时一个多月,行千余里在隆昌、内江、富顺、宜宾等十多个县进行演讲,向沿途工农群众传播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革命思想,使师生们接触百姓、深入了解社会,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和实践能力。
3.传播五四新思想,激发爱国情怀
五四运动爆发来的几年间,在以成都为中心地区影响下,整个四川也相继出现爱国热潮,各种新思想、新文化涌入社会之中,民众的爱国思想得到很大的提高,但仅仅有爱国觉悟还不够,要对群众进行持续的灌输才能把他们变成自觉的战士。恽代英在泸县期间多次做演讲,抨击封建腐朽落后的专制制度,呼吁民众起来反抗旧社会、争取民主,他还宣传新文化及爱国思想,号召民众尤其是青年要主动担起振兴民族的重任。恽代英在泸县的市中心创办演讲所和通俗教育馆用以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开展辩论会就相关的社会问题大家展开讨论,对封建旧思想、旧文化传统进行批驳,让民众认识到旧社会的“恶”,他分析国家危亡,宣传爱国思想,提出救国救民的主张,使参与者爱国之心油然而生。他在1921年底寒假期间带领演讲团去各县进行演讲的过程中,更是向沿途百姓宣传了五四新思想文化,启迪了民众,传播了革命火种。
三、恽代英对四川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意义
1.引导青年价值取向,为党培育了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革命青年
恽代英在川南师范学校期间积极向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他们了解社会现状并扩大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范围,在恽代英的演讲团的教育下使许多有志青年看到了光明,逐步走向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比如,川南师范的学生曾润百在恽代英的影响下成为进步学生骨干,在学校积极宣传革命理论,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之后他担任泸县特支部书记,深入群众开展党的工作,在革命中为党的事业奉献了生命。再如合江的李元杰、高县的阳翰笙专门到泸县找恽代英求学,指点思想上的迷津,随后他们也走向革命道路。恽代英在1923年离开泸县前往成都工作时,带上学校十多名进步学生、团员,他们在恽代英的领导下也相继走向了革命奋斗的道路。惲代英在川南师范期间引导了一大批青年的思想取向,使许多进步师生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生的信仰,为共产党培育了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的革命青年。
2.启迪了民众,为后来的川南革命斗争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川南革命斗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川南人民对中国革命做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恽代英在川南期间,他足迹所遍及之处都在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斗争思想,启迪了广大师生和群众的思想,为之后党在川南以及四川的革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积蓄了群众的革命力量。恽代英演讲团所到的宜宾、合江等地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都起到巨大的作用,比如,大革命期间为响应党“八七”会议确定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发动农民起义举行秋收暴动的中心任务,宜宾县农民积极响应参与,在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于1927年10月爆发农民武装暴动,但它在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很快失败,随后,在宜宾、江安、高县等地党组织支援下,又爆发了震惊敌人的南溪农民暴动,农民在整个起义中展现了顽强的斗争精神。红军长征到达川南之际,中共地方组织也组织合江、纳溪等地人民群众积极配合红军的武装斗争,在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下红军最终成功四渡赤水,摆脱了敌人的围堵,保存了党革命的力量。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力量,恽代英在川南的革命宣传活动启迪了百姓的思想,使后来的革命斗争获得了百姓的支持,为党革命斗争的开展积累了群众力量。
3.重视宣传工作,为四川早期党团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宣传工作是共产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恽代英在川南师范活动期间,在川南师范及其周围地区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思想上启迪广大师生,为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作为泸县成立最早党的团组织,它的成立对周围其他县的党团组织的建立都产生了影响。在1922年马克思主义诞辰这天,恽代英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进步师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还组织研究会中的进步师生外出宣讲,极大地提高学生及群众的思想觉悟。此外,1922年春恽代英在团中央的指示下成立了泸县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团员积极开展宣传工作,1923年1月,团支部壮大发展为地方执行委员会,且在团中央的指导下独立进行革命活动,在泸县团组织影响下内江、宜宾等周围各地也相继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这为党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度的纪律性、组织性的革命人员,促进了共产党的组织的壮大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发展,刘鑫.马克思主义在四川的早期传播论析[J].惠州学院学报,2019,39(04):39-44.
[2]《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M].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恽代英对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M].曾银慧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31
[4]《恽代英文集》[M].人民出版社.1984.12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