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2-03-03马骞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旅院校高职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已经成为发展旅游产业、促进文化传播的必然趋势。文旅融合,既要求旅游产业提质升级,又要通过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承,讲好中国故事。而实现该目标的关键,则是文化旅游人才。当前高职旅游教育是文化旅游产业重要的人才输出“工厂”,但是高职学生文化素养普遍偏低已成为阻碍旅游人才保障体制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旅游人才的文化素养亟待提升。

一、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文化素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忽视地方文化特色性和针对性

在陕西本土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上,主要是倾向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导游方向人才培养,另一方面是综合类的旅游管理专业,可面向景区、酒店、研学等服务方向。很多院校培养中都存在着专业培养目标滞后,且针对性不强的突出问题。尤其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不少院校忽视了对学生所在的区域性即地方文化特色的引导和培养。任何一个旅游景点都有其特色的地方文化特色和内涵,而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更是拥有着“十三朝古都”名片的是文化大省,地方文化特色性凸显,古城头衔享誉国内外。本地院校的旅游专业更要紧密结合西安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及延安红色旅游教育资源,深入理解旅游资源的特点,讲好各大旅游景点“背后的故事”。

2.课程设置传统,吸引力不足

高职院校是输出旅游人才的主要阵地,承担着旅游人才库建设和提升专业人才文化素养的重要责任。但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对市场的准确定位,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尚不明确,尤其是课程设置上往往过于偏重理论化知识,对于人文和通识类课程的教育相对薄弱,同时教材选择相对狭隘,教学上也存在着知识更新不足、理论与实际彼此脱节的现象。旅游类相关专业仍然存在这种问题,已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忽视通识类文化课程,旅游学涉及领域较广,包括经济、历史、管理、地理、文化、宗教、园林、环境等,片面强调专业课程教育,忽视通识类课程,必然会造成人才培养在知识结构与能力方式出现很大的局限性。

3.师资队伍稍显薄弱,企业教师介入不足

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较差,自身相对懒散,大多还是处于硬性的接受和“听”的被动状态,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不利。当学生在旅行社、酒店等企业实际操作中遇到相关问题时,便会应对不足,无法很好地适应和解决,可能会被旅游企业和市场淘汰,这也是导致离职率高的原因之一。西安本地院校旅游专业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队伍的建设滞后于全国旅游业的发展,尤其在全国旅游类学生技能大赛中劣势凸显,较于江浙地区的旅游院校相比还是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旅游专业的教师依然是偏理论,实践操作能力依然需要不断提升。

二、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路径

基于前期的调查,本研究紧扣文旅融合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变化,探讨如何提升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高技能文化型旅游人才。

1.围绕“旅游+文化”概念,把企业文化、本土地域文化引入旅游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中。

渗透企业文化、本土航空文化、陕西红色文化、周秦汉唐历史文化等熏陶教育学生,凸显出办学特色,培养贴近行业岗位需求、满足地区旅游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而凸显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2.剖析企业文化、本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对接学生文化素养能力培养目标,突出课程教育主渠道作用,构建课程体系。

对于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及素质拓展课程,要对接行业和企业需求,重构课程内容,以项目或案例教学为依托,通过对文化高效地融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背后的文化意义。

3.实现由理实结合转向对接产业。

依托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多样化的旅游资源类型及众多的旅游知名企业,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实现校企合作育人、融合共赢的目的。引入企业教师,填补校内专业教师在实践操作的不足,同时将企业文化和理念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对于旅游行业的热爱,提升专业素养。

4.探索人才培养中文化的有效融入途径。

伴随着旅游文化的升级发展以及旅游者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旅游者对历史、文化、宗教、民族、艺术、绘画等的热情愈加高涨,历史在旅游中的文化展示是多方面的,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定会促进历史文化在旅游中的传承与发展,与此同时,旅游文化也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通过开设新课程(如通识类文化课程),调整现有课程内容(如将陕西本土旅游文化知识融入专业课程),构建第二课堂(如航空馆讲解),投建实训室、开设素质类实训课程(如茶艺实训、插花实训)等途径,多途径、高效地将文化知识及元素融入旅游教学过程及教学环境中,全面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能力的培养。

5.提升教师队伍文化素养能力,丰富教学手段。

从企业角度来看,一方面企业要强化校企融合意识,主动利用院校现有场地、已有师资等进行内部员工培训,同时也可以把企业自身人才需求、行业发展趋势反馈给院校,主动介入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另一方面企业也需要承担其社会责任,为旅游类院校教师提供挂职、顶岗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和基地。从学校角度来看,一方面可聘请旅游企业优秀的岗位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利用现有校内校外资源,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手段,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上,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让学生们实地感受企业文化,培养职业岗位所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加快教材建设,与企业共建共享数字化在线课程资源。

6.多维度构建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文化素养评价体系。

参照全国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技能大赛考核标准和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要求,同时结合旅游企业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督导评价等多层面构建学生文化素养评价体系,推动学生文化素养教育及能力的提升。

三、结语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与创新,强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文脉意识,是实现文化旅游性与旅游文化性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提升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更是推动与实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要路径,也是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参考文献:

[1]杜香峄.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J].电大理工,2018(4):65-67.

[2]金媛媛,李骁天,李凯娜.基于企业成长视角的体育产业、文化产業与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的研究 [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6,28(06):488-492.

[3]王林生.文旅融合应突显文脉意识.中国文化报,2019,7(7):1-2.

作者简介:马骞,女,汉族,1985年12月出生,山西省平陆县人,现就职于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旅游服务与管理,硕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邮编710089。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科研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文旅融合的高职旅游类专业学生文化素养提升的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19XHSK-015

猜你喜欢

文旅院校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深度拓宽文旅融合边界
云南出台13条措施支持文旅行业
冰雪文旅乘风起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文旅地产或将逆风飞扬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