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2022-03-03仇香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双减教学质量政策

仇香

摘要:在以往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家长和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予以学生更多的学习压力,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还极为容易出现反向的教学效果。因此,我国提出了“双减”政策,为了将其落实,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运用增效减负的教学措施来展开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以便于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掌握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双减”政策推行后,很多学校都做出了改变。“减负提质”就是要向课堂要质量,逼着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随着新课改的进程推进,小学语文的增效减负势在必行。在“双减五管理”工作的推动下,为更好的挖掘学生潜力,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爱学习,自觉地去学习,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双减”政策的落实虽然已经在推进,但是仍然还有一些不符合“雙减”政策理念的教学现象存在。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教师往往觉得自己已经在尽心尽力地教课,但是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教学效果,这种在教学上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的现象使教师十分困扰,同时学生们也觉得自己在努力却没有得到好的学习成绩。究其原因,许多教师现在仍采用“填鸭式”教学,将书本上的内容全部塞给学生,不管学生能不能理解,认为这样就是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事实上,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低效的、沉闷的,因为教师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主体差异性,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其实是不一样的。教师使用单一的教学目标也是一种对班级内部差异忽视的表现,仅仅针对平均水平的学生制定的教学目标不能满足班级内部全体学生的教学需求,尤其是学习能力不足的学生更是会感到无所适从。另外,学校会受升学率的影响,更加注重对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虽然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的教学方式已经有所改变,但是当前的考试形式却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这对减负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挑战。家长方面希望孩子上一个更优秀的学校,学校也希望提高自己的升学率,在这种环境下学生的减负很难进行。

二、“双减”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着力提高课前准备的生活性,提高课堂趣味性

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于学习也是,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会促使他们对事物进行学习探索,但是如果一旦失去好奇心,让他们产生了厌烦的情绪,就很难在让他们接受同种类型的授课方式了,因此教师要对于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让教学内容能够迎合学生的兴趣,这样就可以大大的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让学生也能够更加喜欢学习,打好基础,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

情境教学这种方式可以令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教师带领学生进入到课文中的场景,或是渲染情绪,或是观看到真实的场景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能够把课本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习更加轻松。例如在讲授《画杨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真实地观看杨桃的形状和颜色,若是无法集中带领学生观看,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生活中寻找,或是教师自己将杨桃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观看。情境教学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接收知识,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记忆知识。

(三)科学、合理地设计语文课后作业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过量的课后作业一直是学生的负担,这些作业超出了小学生的承受范围,甚至需要熬夜才能完成。大量的课后作业不论对教师还是学生来说都是负担,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批改学生的作业,而学生也需要大量的精力去完成作业,若是教师留的作业空有数量而无质量的话则更是浪费精力,且过量的课后作业对小学生的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课后作业一直都是增效减负当中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问题之一,对于学生来讲,通过完成作业能够起到巩固知识的效果,并且教师也能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掌握程度,从而更具针对性地调整课后作业内容、形式,帮助学生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但是,课后作业的任务量、难易程度、作业形式却也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作业的认知,影响着学生完成作业的效果,甚至直接影响到作业的价值是否能够凸显出来。因此,在实际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后作业进行合理地设计,从课后作业的内容、形式、难易程度以及对学生起到的教育作用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此来布置课后作业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到《口耳目》这一课时,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便可以引导学生用“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来规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以此来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并且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课文中提到的良好行为习惯对我们个人的实际好处,这样的作业形式不仅巩固了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程度,更能改善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受益终身,显然能够起到更好的布置效果。并且,这样的作业内容本身便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与知识的共鸣,也便能自然地进行行为习惯教育,以这样的作业来施行增效减负也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双减”犹如一剂催化剂,加速推进基础教育的变革。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实“双减”政策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对新课改的响应,更是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负责任。对课堂的增效减负能够建立快乐学习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提高学习成绩。教师应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来对课堂进行增效减负,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灵活教学,使学生在师生融洽相处的氛围里进行高效的学习,为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世同.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策略的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20(5):82.

[2]征国玉.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增效减负问题[J].文理导航(下旬),2020(2):44.

猜你喜欢

双减教学质量政策
将政策的优势落到实处——“双减”政策下师生关系的现实重构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