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

2022-03-03梁潇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策略

摘要:古典诗歌是我国经典文化的聚集,其内容多样,意境绝美。因此,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引入古典诗词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共分三部分,一是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二是古典诗歌的教授策略;三是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策略;汉语学习者

序言

张笑难先生在《面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诗词课教学探析》[1]一书中说:对外国学生教授我国古代诗文课程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我国古代诗文中的词和歌是传统文化中最易于被当代人理解、接受的一种形式,是世界其他背景的人们认识中国文明的特等窗口。古典诗歌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承载着中国巨大的千百年文化,还在于古典诗词本身也是中国语言文学的一部分,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华,更融合了欣赏性、语言感、多元化为一体,其独特的语言魅力已经影响和感染了当今社会。

一.学习古典诗词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习者研习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

对外汉语中语音课程的重点是声调部分,学生在运用时,会出现语言连续性和正确性的失误及偏误。古代汉语中的四个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诗词作品的诗人们会恰到好处的运用平和仄,从而使作品的语言和表情达意呈现出严格和周详的态势,他们存留住古诗词的音韵美,让读者读出轻重缓急,朗朗上口。这样的古诗词,有利于激发汉语学习者的朗读趣味,感受其中的意境,同时在学习语音时也能更好的把握节奏感、培养节奏感。

古典诗词精炼简短、简明易懂、易于上口,是词与词之间规则的结合。很多学习者在学习汉语很长一段时间后,词汇量尽管很充足,但在语言的使用方面依然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林国立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定性,定位和定量问题刍议》中解释到:古诗中包含的有些文化因素的词汇有可能会影响到语言学习者接受和利用的效果:如“鹊桥”和我国古老节日“七夕”有着紧密的联系。[2]再如把词语的学习放入古典诗歌中,以讲故事的形式教授给学生。更易于使学习者接受,能确切掌握所用语的内容与含义。

当代语言的语法是在古时候的语法法则上演进和生长起来的, 在古典诗词中, 都有对大量量词的使用,例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3]等诗句,有对数量词的使用。因此在教授学生古诗词时,可以运用一些教学方法和策略给学生解释诗歌中的量词,加深学生对常用量词的学习与把握,进而更好的理解诗词大意。

(二)、古典诗词可以使学习者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

古典诗词本就是语言和文化的意义体现, 在千百年的风雨演变后, 汉语和文字都具备了足够的内在和历史意义。胡明扬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中提出:我们是在一定的社会场合中学习母语的,是对四周的环境和自身的深入和了解,对相关的社会文化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学习从而学习语言的。[4]虽然在教学过程中会经常听到学生抱怨难以掌握汉语的声调、形态和语法规则等等,但要因此而建立单独的汉语语音、字形和语法变化的课程是不合乎现实情况的。中国古代诗歌集语言、词汇、语法于一体,如果在古典诗歌教学课程中选择合适的诗歌作品, 恰當地解释其中重要的关键词,并对汉语的共同基本知识进行适当的推广,则会事半功倍。

二、古典诗词的教授方法

(一)、语音

鉴于古典诗词在韵律和阅读节奏上的特点, 想让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性,可以训练学生反复多次的诵读诗词,通过平仄来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

例:(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中:“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高”、“绦”、“刀”以 “ao”为韵母,所以可以用这首唐诗来训练韵母“ao”的发声。

(2)宋代诗人王安石师长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里的“苔”、“栽”和“来”以“ai”为韵母,可以让学生一遍又一遍朗读加强对“ai”的印象。

(3)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其中“弓”和“中”以“ong”为韵母,可以由此诗训练学生的“ong”的发音,并且可以再延伸出知识点,即“w,b,p,f,m,x”等声母不能和“ong”搭配,当然得在学生正确掌握韵母“ong”的发音以后,再去拓充知识点更好。

(4)声调中的上声(调值为214)是大部分学生最难驾驭的,而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利用诗歌来帮助学生训练发音。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晓、鸟、声、少”都是上声,因而可以通过朗读练习更好地进行巩固加强。同时也要注意上声的变调。

(二)、词汇

中国古典诗词作品精炼简短、简明易懂、易于上口,是词与词之间规则的结合,学习古典诗词也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例如贾岛《题李凝幽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的“敲”,教师在讲解时可以把“推”也一并讲解,并结合肢体动作,让学生明白两词之间的差异。再如如杜甫《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6],其中秋风,落叶,长江都是常见的一些意象,也是很棒的词汇素材。

古诗词常见词汇分类:

(1)关于季节时令的词:

①元宵节:又俗称上元节、花灯节;

②孟春、初春:也叫上春;

③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

④落梅天特指五月;

(2)特指的形容词:

①鹤发童颜:比喻年老的人们精神好,精力十足,像小孩儿一样精神充沛;

③五陵年少:指富家子弟;

④纨绔子弟:特指有钱人家、富人家的孩子;13F889D9-3E2B-4911-8BE5-3D4781E0ECBB

(3)风花雪月柳竹梅雁常用代词:

①姮娥:即嫦娥;

②春柳能眠:比喻春天的柳叶的轻盈柔软;

③春梦秋云:白居易《花非花》:“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④花信:指花开的信息,也叫花开的时节,有风如期吹来,故称作花信风或花信;

(三)、语法

当代语言的语法也是在古语法基础上进一步演进和生长的。主语-谓语-宾语和定-状-补的句子结构基本一致。之前多使用单音节词,如今基本发展成双音节词汇,这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鉴于此,古典诗歌作也蕴含着与现代汉语相似的语法特征。

例:(1)使动用法。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里的“绿”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一个例子,翻译为又到了一年春风吹过江南岸边,使江水变绿的季节,而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2)修辞手法。贺知章的《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将柳叶比喻为剪刀;杜甫的《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落泪”“鸟惊心”分别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浪漫诗人李白的《望庐川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3)对仗,即在诗文里把相同的一类事务的观点或者相互相对的概念并列起来。比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诗中,“举头”对“低头”、“明月”对“故乡”。再比如“窗寒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两句中,“千秋雪”对“万里船”[7]。

教师在讲授古诗时将涉及的语法知识逐一分析讲解,同样能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诗歌乃至中国文化的学习兴趣。

(四)、分析古典诗歌

高慧敏老师在《试谈对留学生的古代诗词教学》[8]中指出:外国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对我国文化知识的掌握成正比,在教授汉语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要利用特别的如深入浅出的方式,用通俗的,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将难懂深奥的内容和知识进行讲解。

例:

饮酒·其五

陶渊明【东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说诗人在自己庭院采摘菊花,无意间抬头就看见了静穆自在,飘着一层若有若无峦气的庐山,旁边还有鸟儿欢快地鸣叫,叫声一波接着一波,声音响彻山谷。诗人此时的心境完全与庐山之境重合,远处的山是那么静谧高远,近处的“我”的内心波澜不惊,平静悠然,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自在舒适的呢?这首诗用“菊”、“东篱”、“南山”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厌倦政治,娴雅的情趣以及热爱庭园生活的心情,由此借菊的清雅淡然来寄托自己不屑政事和世俗之事的高尚人格。教学中引导学生将这些意象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相互联系,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为何对某些意象如此喜爱。

三、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教学存在问题

1.教师自身的素养

对古典诗词的研究不仅要求掌握语音和词汇,还需要诗歌中所包含的内在文化因素。因此,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尤其是对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掌握,必须了然于心。老师还必须熟悉詩文歌赋里的重要知识点和实质,包含写作的格式、诗歌里关联的读写、拼音、记忆等。再者需要教师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因为在授课时你的一言一行无一不代表了中国的形象,中华民族的形象,而要给学生讲授的中华文化知识,不仅要通过课堂内容呈现,更需要教师用自身行为去呈现。

2.学生不重视古典诗歌学习

首先,古典诗词的语言精练,内容丰富细腻,诗歌写作方式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形成了独特的景观,要了解和学习中国古典诗词,光靠学习字词是不够的。诗歌作品,由字和字、词和词的奇妙搭配所创造出的非凡的艺术效果,充满了诗人的真挚情感和富厚的假想力,需要学生理解和把握。然而,由于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限制,他们很难理解诗歌意象和诗歌中的文化信息元素。因此越学便越失去信心,从而丧失兴趣。中国的官方考试是HSK,为了通过考试,达到考试标准,许多学生只注重了学习语言的基本知识。

(二)解决方法

1.提高教师自身素养,选取合适的诗歌

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体现在诗歌的选择上。尤其是在教授不同背景的学生时,诗歌的使用要有针对性。“在保证优秀作家作品的基础上,降低所选作品难度,选择有趣的,符合学生兴趣点的作品”[9]。难度低,读起来顺口,学生理解和解释起来也才更容易。在教学中,选择一些比较有个性和特性的,典型的诗文,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2.采用多种教学法

①.画图法

例: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0]。这首诗用“昏鸦”“人家”“瘦马”“西风”“夕阳”等景象表达了自己漂泊天涯、无依无靠的悲苦生活。教师可以以“景”为切入点展开教学,板书描绘景象或者让学生自行发挥想象画出心中的景象。

②.歌曲激趣法

音乐是具联想和想象力的,钟子期和伯牙的高山流水遇知音,也是音乐与诗歌碰撞的结果。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诗歌都是用歌曲制作的,音乐可以引发学生的高涨学习情绪。如果老师在介绍新课的时候,可以在学生阅读时加入一些音乐背景, 也可以加入一点与诗歌相符的音乐或歌曲内容, 可以有效地触动学生的心弦。比如教授苏先生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边让学习者读古诗词的同时,一边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歌,可以让学生在的音乐中感受到诗人的豪爽与旷达。

③.利用意象唤醒学习者的兴趣

古人说:“教人无趣,不会快乐学习。”好的教学不是强迫人去学习,而是应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汲取知识,这样的学习才能使学习效率倍增。因此,在古诗歌的教授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意象激趣法。诗词的意象极多,有田园、山水诗;边塞诗等等,田园和山水诗中经常会出现“东篱五柳,霜露风雪,松柏梧桐,牧童野老,”等意象;边塞诗中经常出现“戍卒胡人,胡琴琵琶,塞外漠北”等意象,它们在诗中是重复出现的,在不同的诗歌题材中有不同的文化内在,反映了我国古代诗歌审美意境的多样化和灵动性。13F889D9-3E2B-4911-8BE5-3D4781E0ECBB

总而言之,古典诗词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发展过程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部分,希望能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能够突破创新,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笑难.面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诗词课教学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01-105.

[2] 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學中文化的定性,定位和定量问题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1):100-107.

[3] 王彦民.外孙背唐诗[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2010(9):43-43.

[4] 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103-108.

[5] 管旻雯.汉语国际教育视野下的古诗教学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4:4-5.

作者简介:梁潇(1989-3),女,汉族,陕西西安,汉国教硕士,研究方向:对外汉语及文学

注释:

[1] 张笑难.面向留学生的中国古代诗词课教学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101-105.

[2] 林国立.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的定性,定位和定量问题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1):100-107.

[3] 王彦民.外孙背唐诗[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版),2010(9):43-43.

[4] 胡明扬.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4):103-108.

[5] 董豪.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古典诗歌教学实践探究.[D].甘肃:兰州大学,2014:第18页.

[6] 彭庆生,张仁健编.唐诗精品[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第204页.

[7] 徐昌才.古诗数词审美三析[J].现代语文(读写与考试),2005(7):第1页.

[8] 高慧敏.试谈对留学生的古代诗词教学[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9] 李锦.论对外汉语中的古代文学教学[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5).185-187.[5].

[10] 曹础基主编《中国古代文学》第四册页.13F889D9-3E2B-4911-8BE5-3D4781E0ECBB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小议高中语文的古典诗歌教学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情境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