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秦儒家价值观浅析

2022-03-03张丹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诸侯儒家论语

张丹

内容提要:文章分析了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儒家价值观及现实意义,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供借鉴。

一、儒家产生的时代背景

儒家产生在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动荡,实际上正在孕育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的胚胎,并将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的进程。

根据《礼记·王制》的记载,周初采取分封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诸侯。曰附庸。……凡四海之内九州。州方千里。州建百里之国三十。七十里之国六十。五十里之国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国。……天子之县内。方百里之国九。七十里之国二十有一。五十里之国六十有三。凡九十三国。……凡九州。千七百七十三国。天子之元士。诸侯之附庸。不与。”辽阔的地域,资讯与交通不够发达的现实,迫使周室只能采取一国多制的方法来管理,《尚书·禹贡》所说的“甸服”(王畿)、“侯服”“ 绥服”“ 要服”“ 荒服”,不同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只能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许多地方仅仅是象征性的臣服,如《左传》(僖公四年)上说楚人“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楚人仅仅进贡一把茅草就可以了。周室需要的是“进贡”的政治意义,而没有任何经济利益的诉求,甚至还要通过大量“赏赐”吸引蛮夷前来朝贡,以营造天下一统的氛围。由于各个诸侯国家弱小,不可能对王权构成任何威胁,西周的统治基本是稳固的。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以铁器的普遍使用为标志),促使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要求社会产生变革。特别是经过数百年的社会发展,大大小小的诸侯为了满足其日益增长的贪欲,开垦土地(私田),四处掠夺,兼并战争从未停歇,东周初期,已经有许多诸侯国超过了“百里”的限制,其数目大大减少至大国数十,小国百余。西周末年,周室尽管衰弱,但“天下宗主”的余威还在,王室的力量还足以自保,诸侯还不敢公然反叛周室(如天子六军,大国三军、二军,小国一军).东周以后,诸侯兼并加剧,日益强大的诸侯开始把周室也视为兼并的对象,如隐公三年周王与郑庄公互相交换人质,来保证协议的执行,郑国不遵守协议,去周天子领地抢夺,“取温之麦”,“取成周之禾”。桓公五年周郑交战,齐鲁宋隔岸观火,郑打败周与蔡卫陈军队。随着周室的衰弱,社会进一步动荡不安,整个社会跌入到纷乱变化的无序状态,围绕着诸侯“霸业”的兴衰交替,开始寻求新的平衡,建立起新的社会制度。

二、德治还是法治?

儒家思想的核心,毫无疑问是仁。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就个人修养而言,恪守礼制的规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通过诗书礼乐射御等六艺的学习与实践,争取成为德才兼备的“成人”,“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通过辅佐具有领土、百姓的封君,由小到大,治理好大夫的“家”,继而是诸侯的“国”,最后实现“平天下”,让周天子统治的华夏地区太平安康。换句话说,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仁”的扩展,仁的极致就是象唐尧、虞舜和夏禹那样,济世救民。

从《论语》和其他先秦典籍的记载来看,孔子所宣扬的“仁政”,主要是富而教之,就是要推行贤人政治,先使国家安定百姓富足,然后用礼乐来教化百姓,达到长治久安。

我们知道,孔子生活的春秋后期,为了富国强兵,一些政治家(法家先驱)根据现实的需要,开始探求治理国家的新理论。《左传》昭公六年记载:“三月。郑人铸刑书。叔向使诒子产书。”信中谈到为什么要反对公布成文法这种依法治国的措施,是“惧民之有争心也”,成文法的公布,将不利于严格的封建等级制的威严,“民知有辟。则不忌於上。并有争心。以徵於书”。“民知争端矣。将弃礼而徵於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赂并行。”叔向认为强调法治是一个王朝开始衰败的征兆。郑国当时的执政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子产(公孙侨),他谢绝叔向的建议,认为“依法治国”是救世的良药。

叔向是孔子非常敬重的政治家,孔子思想中也接受了叔向的一些影响。孔子批评单纯以法治国的弊病。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孔子认为单纯的法治将引起道德的下滑,最终破坏社会的稳定。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冬。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谓刑书焉。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经纬其民,卿大夫以序守之,民是以能尊其贵。贵是以能守其业,贵贱不愆,所谓度也。文公是以作执秩之官,为被庐之法,以为盟主。今弃是度也,而为刑鼎。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且夫宣子之刑。夷之搜也。晋国之乱制也。若之何以为法。”

此事又见于《孔子家语》(卷九)。当时晋国的执政大臣是赵简子。孔子反对庶人掌握法律,担心会危及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在具体施政方略上,孔子强调利用宗法制保持社会的稳定,统治者保持节俭的美德,降低赋税。百姓安居乐业,做一个恭顺的良民,在保证各个等级利益的前提下平均分配财物,从而使整个社会保持良好的秩序。

三、忠君与爱国

忠君思想是儒家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儒家学派是春秋时期“士”阶层的思想代表,就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而言,士没有采邑,主要靠服务于大大小小的封君获得俸禄来维持贵族的地位与生活。这时的士,就处于统治阶级的下层。如果士不能得到大夫、诸侯及周天子的信任,成为封建采邑和国家的管理者,仅仅依靠土地收入来维持生活,这时的士,只能是处于被统治者的上层。所以,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真实地概括了士阶层的社会地位与诉求。

儒家的产生,带有浓厚宗法制社会的影响,孝道是儒家政治理论的出发点。但在春秋时期以前,家国同构,君为大宗,臣为小宗,在家尽孝就等于在国尽忠。“忠”是可以包于“孝”之内的。春秋以后,忠的观念开始从孝中分离出来,并有特殊的内涵。到了孔子的时代,各诸侯国基本上都是“陪臣执国命”,大夫采邑也是多由异性臣子在管理,君臣之间并不是今天人们所认为的绝对忠诚那样的关系,而是“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有条件的忠诚。

孔子强调君君、臣臣,是说君要象君的样子,臣要象臣的样子,要求君臣都要克尽职守,保国安民。孔子的时代,虽然有人强调人臣事君不能有二心,但尚未形成“忠臣不事二主”的观念。孔子一方面强调“敬其事而后食”(《论语·卫灵公》),“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把为国事勤恳尽力放在首位;另一方面,孔子主张“用行舍藏”、“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论语·先进》)、“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认为君臣之间是如师友一样的对待性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不是绝对的服从。

结语

儒学興盛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它代表的是农耕文化,那时的中国无论如何繁荣,它的思想文化与后来的工业文明,特别是与今天的科技革命、信息化时代相比,毫无疑问是大大落伍了。但我们应该看到,儒学在封建社会为人类提供了许多精神财富,我们应该做的是抱着理解的态度去研究。尽管儒学从整体上已经不适应现代中国的需要,但要建设精神文明,为现代化服务,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仍然有我们需要汲取的营养。

猜你喜欢

诸侯儒家论语
五张羊皮
知命
烽火戏诸侯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烽火戏诸侯
茶道
烽火戏诸侯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