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路遥小说中进城欲望的萌生
2022-03-03王菲
摘要:梁启超曾说:“患难困苦,是磨砺人格之最高学校。”这句话在路遥的小说中可谓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在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以及《人生》的主人公孙少平和高加林无一不是在苦难中成长的,他们处在城乡交叉地带,历经人生苦难,饱受磨砺,却又不曾向苦难屈服。他们作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知识农民”在用自己的行为践行着与众不同的“劳动观”,从另一个层面,也彰显了路遥笔下独特的知识青年形象,他们在历史与时代的驱动下对进城产生了强烈的欲望。
关键词:路遥;进城欲望;萌生
(一)“知识青年”与众不同的劳动观念
知识青年的命运是苦难的,但是他们并不认命,而把苦难看作是前进的动力。高加林和孙少平在高中毕业没多久都有过被迫回家务农的经历,但是他们却表现出与其他农民与众不同的劳动观。在高加林回到家里后,他的父亲也不舍得儿子下地务农干重活。高加林在家里消沉了一段时间之后,认为自己这样是非常不像话的,“他在心里说:我这一个月实在不像話了,两个老人整天在地里操磨,我怎能老待在家里闹情绪呢? ……庄稼人嘛,不出山劳动,那是叫任何人都瞧不起的。”1于是他又拿起工具下地干活了,没过一会,他的双手就起满了水泡,手上流的血很快也染红了镢,但是他仍然继续拼命地在干活。可以看出,他并不喜爱这种农家劳动,而在他的劳动中充满着一种赌气般的劳动心理和态度。其实,他也不是简单地怕吃苦,高加林对体力劳动产生厌恶情绪的重要原因在于在他看来体力劳动是一把枷锁,将他整个人包括他内心的理想束缚在了这片黄土地上,他不想像他的祖祖辈辈一样一辈子被困在这里。同样,孙少平对体力劳动的厌恶也在于此,准确来说,他并不是厌恶体力劳动,在他离开农村后进城揽工,干的也是抗石头、钻炮眼这样沉重的体力活,但是他仍然在咬牙坚持。事实上,无论是孙少平还是高加林,他们在城市中的劳动和打拼并非不艰辛,然而他们却心甘情愿地承受着这般苦痛。起初在孙少平回到农村后也没有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体力劳动中去,他表现出来的则是在劳动的同时还在看书的“先生”气。他们展现出来的这种劳动观念和行为,以此标榜出自己与普通农民的不同。他们认为自己是有才华的,而天生我材必有用,下地务农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屈才,甚至在高加林眼里去卖馍馍都会让他“感到就像要在大庭广众面前学一声狗叫一样受辱。”2可以看出,志存高远的高加林是不会脚踏实地地在这片黄土地上劳动的,他的内心也是有些虚荣甚至是自命清高的,但他们是想告诉外界他们并不想认命。而孙少平最终成为了一名煤矿工人,“在这一过程中,孙少平真正感受到:唯有劳动才可以让人在生活中变得更加强大。”3
(二)路遥笔下独特的“知识青年”形象
路遥的作品中常常描绘出一个苦难的世界,而身处其中的“知识农民”也在经历着苦难的人生。在小说《平凡的世界》开篇,作家路遥便描绘了一个雨雪纷飞的场景,陕北的惊蛰节气已到,可天气依旧寒冷,他写到“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平生活在一个苦难的环境,出生在陕西一个偏远而又穷困的村庄,家里有年迈的老人还有兄弟姊妹四人,家里为了供他上学,他的哥哥孙少安从小就辍学在家务农挣钱。小说从他到县城读高中写起,他生在贫穷的家庭,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终伴随着他的成长,以至到了高中,他也总是饿着肚子读书,甚至在放学后还要和妹妹去同学家的窑洞居住,因而他便有着深深的节俭意识。他每天吃着学校食堂最低等的黑馒头丙餐,把读书学习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再看另一部作品《人生》中的高加林也是出身贫寒,是个不折不扣的土生土养的农民儿子。同时和孙少平有很大相同的是,他们都处在一个既能感受到城市文明又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的地方,也就是俗称的城镇交叉地带。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的农村和城市都变得不再封闭,农村日益出现了城市化的发展倾向,也由此出现了城乡交叉地带。这里既存在着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又存在着传统农村的生活方式,同时还有着不同文明以及思想意识观念,其中不免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这构成了当代社会的重要内容,也在当代文学的书写中有所体现。知识农民命运的苦难不只体现在出身上,而更多的在之后的人生经历上,这种苦难的程度在一步步加深,他们也将遭遇更艰难的历程。
路遥虽然是继承了“五四”以来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但是在对农民形象的塑造上,却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在传统的作品叙事中,农民常常被贴上“愚昧无知、麻木不仁、迂腐落后、保守”等等之类的标签,而在路遥的作品中,当代社会中的农民尽管也继承了传统农民的朴素纯真、狭隘自私,但更与众不同的是他们,尤其是知识青年,普遍有着高度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尊严感,同时他们对自我的认同和期望值也比较高,他们不再被封建社会的思想所桎梏。也正是由于这两个重要的因素,知识青年才萌发出进城的欲望,才能够不断地向命运做不妥协斗争。知识青年一直以来都对城市有着一直敬畏之情,但是面对城市的打压和磨难,他们仍然坚守着内心的自尊,为争取平等的权利而努力奋斗。像是在《人生》中的高加林,在城市里经受过很多波折,可是他并没有放弃改变自己命运的想法,为了维护自我的尊严和实现人生的理想,他不断地和命运进行斗争,也正是他骨子里强烈的尊严感成为他一直奋斗的动力。甚至是没有读过书的巧珍也有着高度的自我意识,她勇于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在面对挫折时表现出来的自尊自强,都是对人性光辉的高度写照,但是她始终与高加林这类知识青年存在巨大的差别。他们读过书,受过教育,知识丰富了他们的精神和内心世界,因而也更向往更广阔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也不是平白无故产生了进城的欲望。家里的大姐和二哥替他照顾家里,这也给他减轻了很多负担,他比哥哥姐姐读的书更多,眼界也就更开阔了。上学时的孙少平就非常喜爱看书,经常一整晚都躲在草垛子上看书。孙少平在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就对现代的工业社会产生了渴望。“他一下子就被这本书迷住了……他突然感觉到,在这群山包围的双水村外面,有一个辽阔的大世界。”4孙少平的心一下子被这位外国青年保尔·柯察金的励志故事猛烈地击中了,他为了孙少平的人生方向做出了指引,也让他从此有了城市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在上学时候的孙少平,“一个人在山里劳动歇息的时候,头枕手掌仰面躺在黄土地上,长久地望着高远的蓝天和悠悠飘飞的白云,眼里便会莫名地盈满了泪水”5,或许他感受到了农村闭塞环境带给他的绝望,也或者是在想象着自己走向远大世界的可能遭遇。《平凡的世界》里说:“他老感觉远方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地坐着远行的梦。”6可以说,在孙少平的成长过程中,阅读和劳动占据了绝大部分。在高中时期,孙少平有幸得到了田晓霞的帮助,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仅拓宽了知识和眼界,还让他的个性意识得到高度的觉醒和提高。阅读给了孙少平以理想和憧憬,而劳动则让他面向现实。这也是孙少平最重视的两件事情,他看清了现实生活的艰苦,通过劳动来保障个人的基本生活;但无论条件多艰苦,他都一直在通过阅读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去追求更高的生活。因此,孙少平离开双水村是必然的,然而不管离开多远,他们“知识青年”的根还是深深的扎在这片黄土地上的。
(三)社会改革促进“知识青年”产生欲望
《平凡的世界》的故事背景历史跨度较大,叙述了中国改革开放前后近十年期间的城乡社会变化。在中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农村实行并进行推广,农民包产到户。可以说,孙家终于能一改从前破烂的光景,跟着祖国的新政策过上好日子了。他的哥哥孙少安在村里开了一个烧砖窑,正是需要人手帮忙的时候,他也非常希望孙少平能回去帮助他,他们兄弟俩把砖窑办得红火。然而,在农村需要人手的同时,快速发展的城市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民进城务工成为八十年代涌现出来的一大热潮。当时的城市也以无比大的包容性接受着许多来自农村的年轻人。知识青年心怀美好的憧憬与愿望进入城市,渴望探索出与父辈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想要有一天能在城市出人头地,立足站稳脚跟。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长久地留在城市,扎根城市,他们才能彻底改变农民的命运。
路遥作品中知识青年的苦难以及他们对进城欲望的兴起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作者遵照现实进行描写的。路遥继承了新文学以来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而在当时的1980年代,现实主义并不是文学主流,而是处于一种被冷落的状态,路遥则从中国的实际生活出发,真实描述了在当时社会下的人物形象。这其中作家柳青的传统文学创作及其著作《创业史》也给了路遥极大的启发。为了真实而全面地展现改革开放前后中国的社会变迁,路遥还找来了近十年期间的各类报纸进行详细阅读。当然只有这些间接素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直接经历与体验。为了真实地再现当时的社会生活,路遥每写一个情节之前都要去切身体会其中的内容。他在写孙少安开办烧砖窑时,就会去砖厂亲自观看体验烧砖的过程;在写孙少平在矿区打工时的场景,也会提前去煤矿区查看,甚至冒着生命危险亲身下井体验采煤的过程和感受,除此之外,路遥还深入农村,去田野采风,亲身体验农村人民的日常生活。路遥把小说中创作的每个人物都当作是自己的长辈和兄弟姊妹来看待。而这些也是路遥的小说为什么能把细节刻画得如此细微的重要原因。由此我们再来看路遥作品中的“知识青年”形象就会发现,路遥所坚持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不只是追求在社会生活这类表象方面的真实描绘,还在于追求对知识青年的性格、心理等内在本质的真实刻画。正如路遥所说:“我们必须遵照《讲话》的精神,深入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和斗争中去,深入到他们的心灵中去。”7从小说《平凡的世界》到《人生》,我们就可以看到作品中不仅有大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还有对知识青年在面临苦难、遭受挫折时的内心活动描写,这是路遥作品的极大突破。
路遥的作品客观再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尤其是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城乡之间巨大的物质差异和文化差异。而作品中的人物孙少平、高加林正是看到了这种巨大的城乡物质和文化差距,便对进城产生了更强烈的欲望。
蔡翔老师对《人生》这部作品的解读之一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存在,即个人的命运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是有可能被改变的,然而在小说中的人物高加林却并没有成功地改变命运,但是它仍然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在1980年代,在之前施行了三十年的“计划经济”逐步发生动摇,而这个“计划经济”不只是指经济层面,而是已经渗入进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当“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化时,那时的每个人也会认为自己的人生命运也可能会被改变,甚至想要主动地去追求这种改变。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尤其是知识青年,他们看到了时代赋予给他们的机会,所以尽管是有一点渺茫的机会,他们也想拼尽全力去把握住。因为作为知识青年的他们内心深知,如果不逃离农村,就会像他们的祖辈一样一直被困在那片黄土地上,永远也无法改变农民的身份和命运。除此之外,路遥的创作与当时盛行的进城的文学潮流背道而行,他让这些知识青年从返乡的经历中来感悟人生,从而获得主体性。因此,也就有了高加林和孙少平在进城与返乡之间不断徘徊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 [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2]路遥.人生[M].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3]白烨.力度与深度——评路遥《平凡的世界》[J]. 文艺争鸣, 1991(4):18-21.
[4]白浩.路遥苦难叙事的限度[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2(3):177-185.
[5]杜正华.苦难:路遥小说的特质[J]. 名作欣赏, 2014(3),110-111.
[6]潘博.叙事空间中的城乡文化对立——以路遥小说《人生》为例[J]. 北方文学, 2017(6):28-30.
[7]陈艳.大地上的书写:论路遥的小说创作[J]. 小说评论, 2017(6):146-150.
[8]张悠哲.乡土社会转型与路遥的城乡伦理建构[J]. 小说评论, 2019(1):182-186.
[9] 李秀萍.交汇处的开掘与成长——孙少平形象试析[J]. 名作欣赏, 2020(30):9-11.
[10] 王仁宝.当代文学史视野中的《平凡的世界》[J]. 当代作家评论, 2018(3):81-89.
[11] 曹雅妮.浅析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J]. 散文百家(理论), 2021(4):33-34.
[12] 李建军.“我不愿意再像你们一样”——重读《人生》[J]. 文艺争鸣, 2020(8):59-71.
[13] 黄平.从“劳动”到“奋斗”——“励志型”读法、改革文学与《平凡的世界》[J]. 文藝争鸣, 2010(5):48-55.
作者简介:王菲(1999年3月),女,阜阳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