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整本书阅读提升思维能力的策略思考

2022-03-03张影梁敏娟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有效策略思维能力思考

张影 梁敏娟

摘要:新课改下,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内容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上下足功夫,借助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好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给予他们个性化发展多重保障。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果,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更好地发展以后,积累下丰富的知识经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学科成绩随之进步,将轻松地突破自我,最短时间内成为一名合格的时代新人。本文特意总结了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思维能力;有效策略;思考

引言:重新构建教学模式,加强整本书阅读教学,有序推进着教学指导工作,引领学生阅读理解、独立思考、自信学习,他们的思维能力随之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时代新人只是时间问题。关注学生阅读情况,明确指出他们的“优缺点”,确保学生熟练掌握整本书的阅读技巧,师生关系愈发和谐,语文教学实践工作能够走向更大的成功。下面,笔者就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于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简单阐述了一些自己的教学看法。

1、把握主要信息,培养结构性思维

结构性思维是学生必备的思维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才能完整的阅读一本书,才能更快地阅读理解,找出主要信息,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进而明确整本书的主题思想[1]。在一本书的初读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信息,观察书的封面、目录、第一页、最后一页,实现序言、题跋的阅读理解。学生细看文字,观察图片,找出了一本书的出版时间、作者信息、主要人物、主要故事等,接下来的阅读理解更加深入,把握主要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等,将有节奏、有目的、有重点的完成整本书阅读,且充分保证着阅读质量。结构性思维十分活跃,学生的阅读理解足够全面,阅读感悟足够深刻,做好读写结合的充足准备,其读写水平可有最大程度的提升。

2、创设有效情境,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在学生独立阅读、辩证思考的基础上,在肯定与怀疑中,通过解释、分析、判断、推论等方式,唤醒自我意识,促成自我认知建构,形成自己观点的一种逻辑思维过程。有了批判性思维,方能达成有效的阅读,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精神。以下主要谈谈“评价”和“建构”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不同视角去评价,评价内容可以很宽泛,既可以评价书中的情节,也可以评价书中的人物,还可以评价作者的思想或写作特点。无论评价哪一本书,都要让学生知道,“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要认为书中所写就是理所当然,要有自己的评判。这种评价既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当然,前提是在认真阅读、审慎思考的基础上。对于学生来说,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在交流“碰撞”中,最终确认作者的观点也是一种批判性思维[2]。另一方面,发现书中不合理之处,这是建构独立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整本书阅读时,往往会发现一些不合常理的地方,有一些是由于篇幅较长出现的失误,也有一些是可以通过批判性思考合理解读的。这些学生认为的不合理之处,往往就是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良好切入点。如阅读《西游记》时,有的学生提出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为什么不把唐僧直接带去西天把经书取回来?或者替唐僧把经书取回来?在这一问题上,学生们以书中情节为依据展开了辩论,最终得出了他们自己的结论。学生们认为书中这样安排是为了考验师徒四人取经是否有诚心,是否能坚持到底。在争论中,学生最终认可了原著的写法,这也是批判性思维的结果。批判性思维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全然信服书中的内容是前提,同时需要认真地阅读、独立地思考,更需要思想的交流碰撞,这样才能让思维更加独立自由。

3、合理激发想象,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是分不开的,也需要认真的态度和独立的思考。它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是基于已有作品的一种再创作。这种再创作可以在描述内容、表达形式、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引发新的思考。首先,重新设计故事情节。重新设计不是无端创作,而是基于原有著作新的合理的想象。这种想象往往是学生个体对现实生活认知的一种反映[3]。在重新设计故事情节时,锻炼的不仅是语言表达能力,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展现。如阅读《狼王梦》一书时,笔者在读书单上设计了这样的提示:(1)你对书中的故事情节都满意吗?如果让你修改一处情节,你会怎样修改?(2)这本书的结尾你喜欢吗?如果让你重新写一个结尾,你会怎样写?在重新设计情节之后,明显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结局,这为探讨作品的深刻性开启了新的话题。其次,重新设定人物形象。在整本书阅读时,总会遇到喜欢的人物,也会遇到不喜欢的人物,这与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笔者常常会让学生在阅读时尝试考虑这样的问题:(1)在这本书中,你最喜欢和谁交朋友?理由是什么?(2)你最想改变的是哪个人物形象?如果让你创作,你会让他是个怎样的人?学生对人物的重新设定,往往伴随着故事情节的重新设计,可以看出学生思维自我展示的过程。多数学生在重新设定人物或情节时,会代入自己的生活,表现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最后,重新进行布局謀篇对于一些各章节内在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书来说,探究作者的创作思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打破原有的创作思路,重新布局谋篇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如阅读《春酒·桂花雨》,目录原本是按照“亲情”“友情”“人情”“童趣”“闲趣”为主题安排的。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重新排列文章目录,有的学生不再以“情”为主线排列,而是根据“人”“事”“物”的分类进行了编排,虽然同样表达了对童年、对故乡的怀念,文章的类型却更明确了,这也算是充分阅读基础上的一种再创作。

结束语

总之,借助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引起各位教师的高度重视,需要把握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序推进教学指导工作,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使其爱上学习,通过整本书阅读,得以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佳慧.通过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阅读兴趣的对策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22)78-79.

[2]王佳慧.提升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以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J].才智,2020(03)155-156.

[3]梁萌.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可行性策略[J].华夏教师,2020(05)99-100.

猜你喜欢

有效策略思维能力思考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