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共同富裕先锋市 提升慈溪城市文化引领力

2022-03-03敖丽红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慈溪共同富裕建设

敖丽红

对于文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他在《之江新语》里这样写道:“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在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文件中指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由此可见,共同富裕示范区并非单纯的经济概念,文化建设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当前慈溪正在建设共同富裕先锋市,相较于经济发展,慈溪的文化建设是短腿。如何把握好传统的区域文化与现代的城市文化的融合,如何提炼新的慈溪城市文化、凝结新的慈溪精神,是慈溪高品质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慈溪城市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鲜明的个性和表现符号,以及因此散发出来的浑然气象和精神特质。慈溪,文化个性鲜明,文化底蕴丰厚,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一直支持激励着人们的行为,铸就了慈溪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

一是名人资源。慈溪自古人杰地灵,从东汉的隐士严子陵、初唐书法家虞世南、南宋名儒黄东发,到近代教育家杨贤江、宁波商帮代表人物虞洽卿,慈溪人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各个行业都留下过自己的痕迹,这也是慈溪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

二是地缘资源。慈溪地处长三角,北接上海,南联宁波,东边与杭州相距也不过百余公里,历史上与三地互动极多,而这三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中也有大量与慈溪相关的要素,可以作为慈溪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补充。

三是文物资源。根据宁波市文物保护部门公布的数据,慈溪市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文物保护点71处。这些不仅可以作为慈溪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也是慈溪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

四是历史资源。改革开放以来,慈溪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这个过程,不仅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在区域历史文化建设方面同样具有重要价值。其不仅可以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史的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提升区域文化社会认可度的重要抓手。

慈溪城市文化建设现存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慈溪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绩,然而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则较为薄弱,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

一是城市文化战略模糊化。被誉为“竞争战略之父”的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将战略定位的三个要素概括为“品牌、实施路径和集体认知”。其中品牌是战略的概要式体现,实施路径为战略的具体开展过程,集体认知则决定了团队内部对于该项战略的共同理解。而就慈溪地区的文化建设而言,目前仍然缺乏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相关规划的建设路径也与周边地方大同小异,未能获得本地民众的集体认同。这种文化战略定位的模糊化将很难为慈溪地区提升文化引领力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

二是城市文化品牌同质化。“慈孝、移民、围垦、青瓷”是目前慈溪地区正在着力推进的四大地域文化。虽然四项内容都是慈溪地区较具特色的文化产品,但却未与其他地区,尤其是周边地区形成差异性。“慈孝”作为一种品德,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非常强的认可度;“移民”和“围垦”的范围遍及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青瓷”也并非慈溪地区独有,丽水龙泉青瓷的影响力远大于慈溪青瓷。

三是城市文化传承碎片化。强调现行城市文化品牌的同质化倾向,并非否认现有各项地域文化开发的必要性。事实上,造成同质化的原因并非内容的同质化,而是内容的过度碎片化。包括现有的四项地域文化间缺乏内在关联,致使其虽然在形式上并称为慈溪地区的地域文化,但在实质上并没有构成一个具有区分度的文化地标。同时,慈溪还有大量文化资源,尤其是历史人物资源只进行了较浅层次的开发,未能得到有效整合。

四是城市文化产业内卷化。根据政府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2012年至今,慈溪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大体维持在17%左右,2019年达到近十年峰值,营收达446.41亿元,增长值134.46亿元。然而,2020年就开始回落,增长仅10.1%,传统发展模式的成长空间已经接近极限。

慈溪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

要实现慈溪城市文化引领力的提升,就必须在有效解决现存问题的基础上,以建成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并重的共同富裕示范区为目标,深挖本土资源,尤其是宁波前湾新区建设的政策红利。紧扣时代主题,特别是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打造特质性的城市文化。

一是要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性。人民群众不仅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评价者。要打造带有特质性的城市文化,首先就必须充分了解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地域文化。工匠与企业家作为近代以来慈溪以商业文明为主要内容的地域文明的主要缔造者,也应当成为慈溪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

二是要深刻认识环境的重要性。无论是精神文明建设,抑或物质文明建设,最终都必须通过社会环境体现出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因此,城市文化建设也必须以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民群众体验为主要目标。

三是要充分发挥制度的兼容性。城市文化建设并非政府一家的“独角戏”,必须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使其参与到城市文化建设中來。而制度本身的兼容性可以很好地平衡各方需求,使各方在共同认可的框架下为了同一目标努力。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制度明确文化的建设方向,相关主体也可以通过制度明确自身在参与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慈溪城市文化建设的重点举措

结合上文慈溪城市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建议从下列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通过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本地文化品牌辨识度。慈溪历史源远流长,人文荟萃,有董黯“母慈子孝”为代表的慈孝文化,有造就了兼容并蓄、善于开拓精神的移民文化,有“沧海变桑田”的创业史,锤炼出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精神的围垦文化,有塑造了能商善贾、精工细作精神及衍生的“海上陶瓷之路”的青瓷文化。这些优秀文化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习惯,为慈溪前阶段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为提升地域文化的高辨识度,需对现有的“慈孝、移民、围垦、青瓷”四项地域文化进行整合。其中,“孝慈”文化象征和谐美满的家庭关系,“移民”文化代表开放包容的群体人格,“围垦”文化体现拼搏奋斗的进取态度,“青瓷”文化突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四者都可以统一于对精神和物质并重的共同富裕的追求。通过增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可以使之形成一个具有高辨识度的本地文化品牌。

二是通过挖掘内在价值提升本地文化社会认可度。市民对城市精神的认同,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提升市民的精神风貌和城市软实力。以慈溪本地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史为重点,依托各类文物设施,发掘“创新包容、义利并举”的本土文化在慈溪发展中切实起到的作用,寻找慈溪本土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拓展慈溪精神外延,使区域文化在本地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

三是通过创新宣传模式提升本地文化外界美誉度。在发掘区域文化新内容的同时,通过自媒体、网络直播等新型传播手段,不仅将慈溪本土文化内化,而且还要拓展慈溪本地文化的外展性,利用慈溪已经为外界所认可的经济社会建设成果,将慈溪文化的影响范围辐射到全国乃至全球,提升慈溪本地文化的知晓度和美誉度。

四是通过促进文创融合提升本地文化产业关联度。资源要素流动和集聚对区域经济和经济形态产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慈溪人传统的心理定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将区域文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区域文化和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提炼和升华出新的慈溪精神,为慈溪共同富裕先锋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

(作者单位:宁波湾区经济研究院、宁波市湾区发展研究基地)责任编辑:杨 芝

猜你喜欢

慈溪共同富裕建设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慈溪,为它的美食疯狂打call!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寒露
慈溪杨梅包装设计
慈溪山水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My Little 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