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高质量发展 聚力高水平争先

2022-03-03杜妲仪任越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建设发展

杜妲仪任越

2021年,宁波认真贯彻中央决策、省委部署,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稳中向好、符合预期、好于全国,实现四个“并重”。

一是实现扩总量与提质量并重,既保持积极适度的增长速度、扩大经济总量、实现争先进位,也把提高质量效益放在突出位置,推进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品质蝶变。二是实现拓增量与优存量并重,既推进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等建设,实现增量扩容、总量跃升,也以存量发展为指引,全域国土空间整治为新产业调出新空间,淘汰落后产能为新产能留出新空间。三是实现扬优势与强弱项并重,既发挥和放大港口、开放、制造优势,打造硬核竞争优势,也努力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港航物流等短板弱项。四是实现促发展与防风险并重,坚持经济报表与安全报表一起抓,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积极防范化解房地产、金融、生产安全等苗头性、趋势性、系统性风险。

2022年是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的重要一年,科学研判外部形势、前瞻谋划工作思路,意义重大。做好2022年經济工作,应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降成本稳企业、强创新增动能、畅循环增活力,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推动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和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迈上新台阶。

以降成本稳定市场主体。一是纾解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外部形势的变化对中小微企业影响更大,要落地落细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降成本各项举措,结合实际加大政策保障储备,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社保、融资、租赁等政策服务体系,适时出台支持性政策文件。强化对中小企业运行监测,加大金融纾困力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发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作用,引导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二是妥善应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大宗商品价格仍然高企并将持续较长时期,要建立大宗商品价格监测预警机制,重点关注煤炭、铁矿石、有色金属、原油等品种价格波动,及时发布有效信息,提高应急储备能力,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监管,推进相关部门联合调研、联动监管,严厉打击囤积炒作、哄抬价格等行为,稳定市场秩序,保障中小微企业的合法利益。引导企业提升风险应对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开展套期保值,助力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高议价能力。

以扩投资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基建支持力度。要抓住这一难得的契机,适度超前启动宁波“十四五”重大项目规划建设,重点抓实抓好宁波西、沪甬大通道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项目前期。持续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两新一重”投资,聚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完善交通网络支撑、优化人居生态环境、加强社会民生保障五大领域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二是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规划政策引导,在宁波“十四五”规划总体框架下优化政府投资计划,建立覆盖各地区各部门的政府投资项目库。加强与政府财政预算、债务去化的有序衔接,统筹安排、规范使用各类政府投资资金。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充分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积极作用;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

以畅循环扩大市场需求。一是稳定外贸高质量发展。做好信息收集预警,紧抓RCEP等区域合作机遇,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体系。建设外贸预警平台,加强对重点国家、重点行业的贸易运行监测预警。持续深入推动跨境电商发展,深化跨境电商B2B出口监管改革试点,精简优化监管流程。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模式创新,实现境内外跨境电商仓储设施共建共用。二是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完善政策环境,推动内外贸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等相互衔接,破除内外贸相互分割的制度壁垒,促进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落实税收支持,推动金融创新,优化服务流程,鼓励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打造内外贸一体化枢纽。畅通内外资源交换渠道,统筹推进贸易资源整合、流程再造,积极搭建外贸转内销活动平台,充分利用内外贸均涉及的展会平台,畅通外贸企业与国内零售企业的沟通渠道。三是扩大消费需求。鼓励居民消费,积极举办购物节、开展消费主题活动、发放消费券,刺激居民消费。做大直播经济和首店经济,激发消费新热点。优化消费环境,完善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鼓励消费信贷模式和产品创新,发展消费金融服务。

以提质效推动创新发展。一是加快打造三大科创高地。加速布局前沿领域,攻坚“卡脖子”领域,重点打造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出台“一个高地一个方案”。建设研发创新平台,聚力建设甬江科创大走廊,推进以甬江实验室为龙头的新型实验室体系。全面提升技术、资金、数据等科创要素整合配置能力。推动高层次科创人才集聚,加大甬江引才工程实施力度,建设浙江创新中心、院士之家等高能级人才平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壮大高水平产业人才队伍,为科研创新提供动力源泉。二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鼓励企业剥离外包非核心业务,促进生产要素流向效率更高的部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交易、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引进和培养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专业人才、创新团队。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形态从加工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以高站位实施重大战略。一是奋力锻造港口硬核力量。构建港口基础设施硬核体系,推进港口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发展。重塑物流设施体系,加快港口堆场梳理及建设。做大做强高端航运服务,发展航运保险等航运金融服务、保税燃料油供应服务。结合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推进大宗商品交易枢纽建设。强化内外枢纽辐射,深化全球港口战略合作,重点布局投资“一带一路”沿线港口。加快构建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强化长江沿线和中西部无水港布局。二是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产业科创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宁波前湾沪浙合作发展区等战略平台。主动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转移,共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长三角城市群2小时、沪甬1小时交通圈。推动宁波舟山港与上海港航运服务功能错位布局。全面提升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服务能力。实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实施高水平大学引育工程;深化沪甬两地医院合作,推进长三角异地门诊直接结算。

(作者单位: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责任编辑:姚颖超

猜你喜欢

建设发展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