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022-03-02马思彤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马思彤 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要求全体教师必须以优秀的师德品行引领幼儿成人成才。“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根本遵循。
德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石与重心。但是,开展幼儿德育工作较为复杂,因为它既是独立的,又广泛地渗透于幼儿教育工作的各项内容之中,有其特有的规律性。作为幼儿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提纲挈领,抓住关键环节开展工作,以此来提升幼儿的德育教学效益。
一、寓行为实践于德育活动中
故事一:以爱育人,一个都不能少
前期背景 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时期,老师和班里的小朋友都通过网络进行互动,因为可以和老师、小伙伴们一起“畅所欲言”,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这种在线视频聊天方式。在热热闹闹的小组聊天中,我却没有看到娇娇的身影。
娇娇患有“选择性缄默症”,只有在自己家里她才能够正常自如地表达。幼儿园对于她来说是比较敏感的环境,她“拒绝”跟任何人交流。在家园的密切配合引导下,渐渐地,娇娇交到了一个好朋友——桃桃。
正逢大班幼儿进入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我希望娇娇能够和老师、小朋友们经常“见面”“交流”,以免影响以后的学校生活。经过对娇娇的行为分析与判断,我为娇娇与小朋友们在线上的互动制定了一个特别的方案,希望娇娇能够和小朋友们一起互动。
过程实录
第一阶段:一对一视频见面,基于兴趣搭建互动桥梁
由于娇娇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在视频里见面,我决定找机会试一试和她单独视频,希望可以让她敞开心扉。刚打开视频,娇娇就躲在了妈妈的身后,这时,我看到她身后摆放着许多玩偶,于是我灵机一动:“哇!娇娇,你的玩偶好多呀!马老师也非常喜欢玩偶呢!”听到我的话,娇娇从妈妈身后探出头来,视线转向了她的玩偶们。“娇娇的这些娃娃都是从哪里来的啊?”听到我的问话,娇娇就看着妈妈,妈妈慢慢引导着娇娇,让娇娇自己告诉老师玩偶娃娃都是怎么来的。娇娇支吾着说:“都是我和妈妈在娃娃机上抓的。”我赶紧接话:“娇娇和妈妈真是太厉害了!马老师就抓不到娃娃,你们是不是有什么抓娃娃的技巧啊?”娇娇点点头,或许是感觉我们兴趣一致,娇娇不再像一开始那样紧张,她逐个拿起自己的玩偶给我看。我想到其他小朋友也有自己心爱的玩偶。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通过玩偶来搭起娇娇和小朋友们互动的桥梁。
在聊天中,我对娇娇提了个小小的建议:“娇娇,咱们班的女生都喜欢玩偶,你愿意跟大家分享你的玩偶吗?”娇娇抱着一个玩偶对我点点头。就这样,我和娇娇视频聊天结束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娇娇将自己介绍玩偶的视频分享到了班级群,还试着开启语音通话主动和小朋友们互动。
第二阶段:和好朋友线上相见,视频交流初步达成
因为娇娇只能进行简短的语音交流,我将她在班里唯一的好朋友桃桃作为她初次深入交流的对象。我一边关注娇娇在群里的互动情况,一边和娇娇发语音私聊,激发她和桃桃的聊天兴趣,并时不时地对娇娇的“勇敢”大加赞扬。从娇娇的声音中我听出她非常开心。“那你愿意把自己的玩偶给桃桃看看吗?”我循循善诱。在我耐心地引导下,娇娇表示想和桃桃进行视频聊天,于是她自己发起了邀请,我们三个人的视频聊天就这样开始了。
在视频中看到多日不见的好朋友桃桃,娇娇有些不知所措,面对镜头总是躲躲闪闪,我便让娇娇抱着玩偶坐下,让玩偶缓解一下她的紧张情绪。我和娇娇妈妈慢慢引导着,娇娇终于将视线转向桃桃,并向这个好朋友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桃桃的生日就要到了,我们三人还约定以视频方式为桃桃庆祝生日,并一起约定每周日下午四点为我们三人的秘密视频见面时间。
第三阶段:玩偶大聚会,幼儿乐融融
通过和好朋友桃桃的几次视频聊天,娇娇发生了很大变化,与人对话时眼神不再躲闪,还和好朋友主动分享了自己的动态。看到娇娇一天天地进步,我非常开心,同时我也希望她能够和更多的小朋友进行互动。于是,我在班级群发起“玩偶大聚会”的活动,让小朋友都来晒晒自己的玩偶。我问娇娇是否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偶,她开心地答应了。
随后,我和桃桃一起邀请了几个喜欢玩偶的小朋友,和娇娇一起进行视频聊天。小朋友们有的抱着玩偶,有的坐在玩偶中间,气氛非常轻松,我想这种气氛对于娇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将自己收集的玩偶对小朋友们进行了展示和分享,孩子们发现原来老师跟自己一样,也这么喜欢玩偶呢!于是纷纷介绍起了自己的玩偶。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发言,娇娇抱着自己的玩偶,静静听着。“刚刚小朋友们都介绍了自己的玩偶,现在该轮到娇娇向大家介绍了。”听到我的话,娇娇有些紧张,于是我又说道:“娇娇的玩偶太多了,我们喜欢哪个就请她拿起来给我们介绍吧!”随后,小朋友们一一指着自己喜欢的玩偶,娇娇也开心地一一拿起来给小朋友们看,并和小朋友慢慢进行着问答式交流……“玩偶大聚会”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娇娇也笑得十分灿烂。
活动思考与启发
1.特殊时期,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充分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和幼儿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幼儿的需求,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机会。孩子们通过微信语音沟通→小组视频交流,每次说再见时总是依依不舍。当教师发现娇娇不愿意参与活动的表现后,及时了解情况,通过制定方案开展有准备的活动,使得娇娇也能够用自己接受的方式去表达。
2.结合兴趣和需要促进表达
教师通过和幼儿的个别沟通,了解到幼儿的兴趣点,并思考和分析活动的开展方式以及教育价值。活动的开展基于幼儿的兴趣,教师利用幼儿喜爱的玩偶,激发幼儿表达,鼓励幼儿分享。温暖的交流环境让表达更加放松、生动。
3.个性化的支持策略
结合幼小衔接等内容,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很多的交流话题,开拓了幼儿的思路,促进了幼儿间的交流。然而这些话题,却不能调动娇娇的积极性,因此我根据娇娇的兴趣以及特点进行了个性化的指导,通过“玩偶”这一话题开启她与同伴的交流活动。
4.活动开展循序渐进
通过与教师的单独交流→与一位好朋友的互动→多个同伴的分享,使得幼儿慢慢地扩大了社交范围,体会到了社交的乐趣,提高了社交能力。
这一过程中教师制定阶段目标,并按照计划循序渐进地开展,慢慢打开了幼儿的心扉,让幼儿感受到社交的乐趣,逐步获得良好的效果。
故事二:立德树人,沟通是教育的桥梁
新学期第一天,小朋友来园时,益益热情地和我打招呼,这是我们的第一次正式见面。然而,一整天的活动,益益都备受老师们的关注。上课时,益益很少抬头注视老师,而是在椅子上不断晃动,时不时的嘴巴里还发出声音。没有想到的是在午睡时候他也不停发出声响影响着其他小朋友。通过一天的观察,我发现他不能遵守老师提出的要求,和班里同伴的关系不太融洽,对班级活动也没有积极参与的兴趣。
第一天的入园活动结束了,益益离园后,我回想起益益的行为后陷入了深思,我能够感觉到因为他薄弱的规则意识,使得班级其他小朋友对他略有看法,也使得他不能和大家一起参与活动,状态很不积极。于是,我开始思考在大班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如何引导他去遵守规则,与同伴友好相处,融入到大家的活动中。我认为,开学初是帮助他建立规则意识的最好机会,当他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就会做出友好的行为,得到小朋友们的认可,慢慢地就会与大家融合。
1.在“对话”中建立规则意识
第二天,小朋友们在自主分享区域游戏时,益益张开双手拦住了阳台的通道。我马上制止他的行为,并告诉他这样不仅是不友好的行为,还可能会伤害到大家。我一边说着,一边看到他冲我皱起眉头。我的话还没说完,他就走开了。我认为,这是我和他深入交谈的好机会,于是我把他叫到了睡眠室,尝试和他再次交谈,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开始,他仍然冲我皱眉头,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我坚持让他说出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他倔强地看着我,哭着却坚决不肯承认错误。我又和他说:“你已经升入大班了,老师希望你能够遵守班级的规则,和大家友好相处,相信你一定可以交到好朋友。”听完我的话,益益的眉头逐渐松开,主动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2.在“对话”中激发有爱行为
渐渐地,益益的规则意识在老师们的关注和引导下有所提高。每当他进步的时候,老师都会在全班小朋友面前鼓励他,改变大家对他的看法。为了让益益进一步获得大家的肯定,增强自信心,老师还会请他多多帮助班级做事,为他创造机会做有爱的事情,同时鼓励他对小朋友们做出有爱的行为。益益也感受到了为班级做事的快乐,他每天来园都很积极,做完自己的事情就会开心地奔向自然角,照顾班里的小豆苗。在区域游戏时间,我发现他也非常想要和大家一起游戏,但是他不会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于是,我走到他的身边,了解他的想法后告诉他:“你可以向小朋友发出邀请,在游戏中要做有爱的行为,不能够伤害别人。”益益马上尝试起了新方法,得到同伴的同意后,两人一起做起游戏来,之后我看到了他发自内心的笑容。
3.在“对话”中感受同伴交往
不久后,益益真的交到了一个好朋友——坤坤,两人每天都在一起游戏。就在老师们都为他感到高兴的时候,益益和好朋友因为争抢图书发生了争执,他还做出了伤害坤坤的行为。我立刻将他叫到身边,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要伤害好朋友。他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伤心地哭了起来,哽咽地和我说,他也想要坤坤手里拿的书,坤坤没给他,他就很生气。“那你觉得自己的行为是否伤害到了好朋友呢?”在对话中,我引导益益要学会换位思考,并告诉他:“好朋友之间的友谊是需要两个人相互维持的,你们要积极分享、互相帮助,遇到问题用正确和有爱的方式去解决。”之后,益益主动去找好朋友道歉,两人又一起开心地玩了起来。这是益益在幼儿园交到的第一个好朋友,他也在尝试如何与同伴交往,做更多有爱的行为,体验到好朋友带给自己的快乐。
二、以人为本育桃李 以德育人馨满园
漫漫教育路,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心中有爱、教育有方的教师。每日的工作繁多,我们需要放慢节奏,尝试和自己“对话”。面对幼儿的行为、班级的工作,我们都需要通过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还可以怎样做呢?”这些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以及适宜的办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
面对益益带给我的初印象,我并没有给予他任何标签,也没有放弃他,而是逐步通过“对话”帮助他建立规则意识,鼓励他做有爱的行为,引导他提高交往能力。不知不觉,大家都发现他真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不仅使我对他有了新的印象,班级的其他小朋友更是改变了对他原有的看法。得到更多同伴的认可后,益益各方面能力也获得了提高,同时增强了自信心,为今后的小学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益益的改变也源于我与他的有效“对话”。起初,我和他对话的时候他都不能够认同我,更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事。但是,我坚信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沟通,和幼儿相处也是这样,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需要心平气和地沟通,通过“对话”和幼儿拉近距离,从而引导幼儿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且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样的有效“对话”中,引导幼儿学会沟通与表达,并正视自己的错误,积极改正。在一次次与益益的对话中,他慢慢地从倾听、认同、对话中,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使他能在班级遵守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更愿意做有爱的行为,为班级服务,与同伴友好相处,学会换位思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即作为教师,知识储备是必须的,德行是教育之本源。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拥有好的老师是学生一生的幸运。而作为老师,更应该具备无私奉献、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坚定信念,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努力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去影响和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为国家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