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阶段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22-03-02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观城镇英才小学董香丽张俊英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阶段发展

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观城镇英才小学 董香丽 张俊英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各个领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在教育方面,新课程的提出使我国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部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并为之做出一定的努力,减轻了学生的作业压力,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社会实践等综合素质,不再只依靠学习成绩来定义学生。在大力推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将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明确创新素质教育方法,全面顺利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定义及作用

素质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是实现当代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适应国家发展的教育趋势。

素质教育在提高国民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一,其基本宗旨是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态度,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重视学生道德、能力、个性、身心健康的发展,依据个人发展和社会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

二、小学阶段推行素质教育的必然性

在我国,基础教育是学生接受全面教育的最基础的阶段,主要包括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的教育。对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能为以后的社会发展奠定基础。我国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而高中阶段的教育则属于非义务教育。

基础教育作为奠定国民素质的基础,不仅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稳定性,更具有时代性。素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基础教育的特征。第一,素质教育更注重发展基础的教育,其最根本的任务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稳固而坚实的基础。主要包括科学、思想、劳动技能、审美、身体、心理等多方面的素质基础。第二,人的素质主要以先天禀赋为主要依据,在环境以及教育的影响下最终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人体身心各项要素的总和。而素质教育则是由基于悠久历史所积累起来的文化成果最终形成的当代学生的整体全面素质,若想学生的个性能得以健康发展,必然要求对学生的教育内容、目标以及方式等都要保持相对的稳定。第三,人的素质除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外还具有时代性。因此,学校在教育方面也会有更高的要求,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要能根据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及发展吸纳文化成果、最新科技等对当下的教育内容、方法、目的等做出相应的补充与调整,以便能适应未来各方面的挑战。由于素质教育能更好地体现基础教育的特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素质教育也被称为“更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能使基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返璞归真,再次被称为“真正的基础教育”。长久以来,基础教育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的干扰下逐步转变为应试教育。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基础教育逐渐偏离了本质和特质,破坏了教学秩序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素质畸形发展。所以,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是必然的。整个转变的过程从实质上来讲也是基础教育重新定位、回归自身的过程。而小学阶段作为人们正式接受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素质教育更是需要重点开展。对小学生开展素质教育,有利于减少现阶段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有助于将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落到实处。所以,从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看,开展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三、小学阶段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学生从家庭教育向学校教育转变的开始,这个阶段是学生个性形成、兴趣爱好及习惯养成、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期。而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品德起着重要作用。我国素质教育虽然施行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现象明显

应试教育在我国教育历史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也随之显现出来。应试教育一直以考试为目的,一味地追求高分,却忽略了学生思想、人格和兴趣爱好等非智力方面的培养。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本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的,却因为学校和家长带来的压力,将本来属于运动和玩耍的时间用在各种培训班上,这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比如逃学、孤僻、抑郁等。应试教育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我国急需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推行素质教育所要面对的关键问题。

(二)素质教育认识度不够,没有完善的教育体系

教育工作者由于自身知识和社会实践不同,对素质教育的了解也参差不齐,缺乏完整的理念,往往会将素质教育同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少儿社团等混为一谈,对素质教育缺乏重视,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地域差别、经济发展不同、教育理念不同等因素造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使相关部门无法制定统一且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素质教育质量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导致多数学校仍沿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标准,注重知识教育,忽视学生人格、品德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重视小学生智育,轻视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已经开始重视起来,但是家长更关注的仍然是升学率、提升率、优等率和学生整体平均分数。在这种压力下,部分学校常常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在对教师的评定中依然将学生的升学率、提升率、优等率和分数作为考核指标。因此,多数教师仍将重点放在课本知识的传授上,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甚至有部分教师将应试教育作为主要教育理念,一味地揣摩考试导向,在课堂之外,也会布置大量习题,占用学生在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学习时间。

(四)教育资源有限,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开展

要想在小学阶段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教育设施是最主要的硬件条件,但是地域文化和经济的差别,导致教育资源失衡。部分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设施陈旧、落后,教学设备老化问题严重,教学器材不足且损坏严重,这导致部分学校学生无法开展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限制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也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五)教育内容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善课程内容是最根本的保证。但是在部分小学,教师和领导往往重视升学考试需要考的学科,对非考试学科重视度不足。部分教育条件良好的学校会开设兴趣课、选修课等课外学科,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这些学科往往会将时间让给考试需要的语文、数学等科目。教材往往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缺少跟随时代发展的新内容,阻碍了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四、小学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方法

小学阶段是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起点,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如何解决所存在的问题成为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一)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

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形成正确的素质教育观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争取社会各级教育观念的转变,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把教育重心从面向升学向社会需求转变,重在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长远发展。二是把教育对象从面向少数向面向全体学生转变,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三是把教育任务从学校向政府和全社会转变,学生的教育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也同样重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共同努力,使素质教育得到全面发展。

(二)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完善素质教育体系

教师在学生的教育工作中起到最直接的示范作用,因此,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对全面开展学生素质教育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学习、进修等方式提高整体素质水平,尤其是教师作为班主任时,更要灵活地运用科学教育方式,实行因材施教,对素质教育体系进行完善,根据不同学生制订符合他们人生发展的教育计划,加强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学校、社会和家庭应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注重能力培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师要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在德育方面,可以从基础出发,以爱国主义精神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在智育方面,可以在传统的语文、数学等学科基础上增加社会科学的教育,让学生可以适应国际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在体育方面,可以开展多种有意义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满足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爱好;在美育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完善教育资源配置,全面实行素质教育

不同的地域,需配备相应的教育设施,使学校的硬件满足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可以从政府和社会两方面入手,提高教育经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修缮破损的教育器材,更换落后的教育设备,添置先进的教育设施等,进而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五)优化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感性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增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既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学校需要对教学内容实行优化,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课外的实践活动,通过实际动脑动手操作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将书本上的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能灵活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适应社会发展,增强学生以后在工作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六)明确小学素质教育的教学目的

随着新课程的提出,教育模式也逐渐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小学的教学也同样逐渐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与此同时,在实际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教师要对素质教育有一个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以及原则性。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和学生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并没有统一,这也直接导致素质教育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有一部分学校所理解的素质教育就是单纯的减负,同时赋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还有一部分则是完全的形式主义,表面提倡素质教育,但在其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因此,在小学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明确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确保每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

(七)完善小学素质教育的具体内容

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目前我国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实际要求和具体内容来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与教学目标。例如,为了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小学生自立自强作为当前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同时将此教学目标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小学阶段的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中最基础的教育,在教学模式上更要顺应国家的发展和符合当前教学思想,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确保小学素质教育能多方面展开,为全面推进小学素质教育提供保障。比如,小学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增添体育、美术、思想道德以及音乐等课,以此来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工作进行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借助互联网与多媒体等新型科学技术,加强学生创新思维以及独立思考等方面的培养。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和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期,是学生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等素质的重要阶段,学校、社会和家庭均应给予足够的支持和重视。学校应对我国现阶段小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详细分析,寻求适应我国国情的有效方法。在小学阶段全面开展素质教育,将有助于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阶段发展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