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03-02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陆叶秋

学苑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师生英语

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陆叶秋

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强调互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新知,又能锻炼他们的沟通交流能力,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积极性,对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师生教学合作有着积极意义。那么,在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怎样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又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进行课堂优化呢?

一、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互动形式单一。

新课标指出,要把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们很难及时转变这种积重难返的教育观念,对新课标的改革理念执行程度低。目前,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课堂互动方式仍旧只停留在形式表层,一般由教师提出简单的问题,再由学生来进行回答。此种单一的互动形式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也无法真正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尽管提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思考,但这种利用提问而开始的形式单一的互动,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师生互动的具体目标。

2.互动主体缺失。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剖析、讲解仍旧占据着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学生主动思考、参与课堂互动的时间相对较少,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长期处于被动接受新知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掌控着课堂的主动权,课堂教学的节奏完全由教师主宰,学生依附教师的心理严重,长此以往,学生鲜有能主动参与互动。如此一来,学生在课堂上习惯性依附教师、被动接受知识,学习主动性受挫,对英语学科的兴趣自然逐步降低,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英语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如果过于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形地挤压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增加学生主动发表学习感受的沟通负担,阻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进而打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 互动过程低效。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习惯于将知识满堂灌,学生要做的只是遵守课堂纪律,少说话甚至不说话才是听话的好学生。教师希望的就是学生要集中注意力听讲,鲜有给他们发表自己看法或是提出疑问的机会,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极低。新课标中所提出的“交互合作”,就是强调课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互动学习中学有所获。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英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课堂互动,且设计的教学互动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有一定的层次性,让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互动学习的环节中去,为他们创造更多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让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互动中互帮互助,提升自我。从另一个角度看,课堂互动能够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的机会,锻炼他们的理解、推理、论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此,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二、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优化

1.营造轻松氛围,推进互动对话。

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是一种互动形式,教师可以基于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生活实际、或是学生的个体情感需求等方面,开启师生对话。与此同时,在互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尽可能选择轻松有趣的话题、用幽默亲切的口吻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的课堂关注,进而激活课堂氛围,让教学过程充满乐趣。

(1)定位互动内容的针对性。

教师应当认识到,课堂时间有限,应当充分利用好宝贵的课堂时间,提高课堂互动质量,深挖课堂教学价值,推动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作为重要的主导者,在课堂活动开展前,首先要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对教材做到驾轻就熟、了然于心;其次,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设计有针对性的互动环节,方便学生在互动中获取有用的英语知识信息。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Unit 2“What a day”一课时,为了提高课堂互动对话,教师紧紧围绕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计互动对话。在“warming up”教学环节中,教师以一段生动的话语开启互动对话:“Look out of the window.The sun has risen.The breeze kisses the grass.The air is very fresh.What about the weather?”在教师生动言语的引领和感染下,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被大大激活,随之产生了表达、交流的欲望。有学生回答:“Yes,it is a comfort day.It is sunny and cool.”也有学生回答“Oh,I like this day.”随后,教师继续提问,引导话题深入:“What could we do in such a good day?”学生们在经过短暂思考后,结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和感受,从不同的思维角度给出了精彩的回答:“We could go out for a walk.”“We can go to the park.”这种有针对性的互动,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有助于推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引导的对话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同时,也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方面,能够激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将课程学习内容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结合、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在互动过程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能得到训练和提高。可见,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基于课堂互动形式,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互动设计,增强对学生的学习引导,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2)彰显互动对话的贴切性。

教师应当明确学生既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又是师生互动中的主角。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以及知识能力,为学生设计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的课堂互动。进入到课堂教学活动阶段后,教师还要结合学生的不同英语水平、学习发展需要来恰当地组织交流的语言,必要时,可以适当引入一些趣味性话题,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才能彰显对话的贴切性,帮助学生建立课堂互动自信,自觉应用已学习的英语知识进行课堂互动。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Unit 3“Holiday fun”时,为了彰显对话的贴切性,教师围绕“holiday fun”这一教学主题引导学生开启课堂互动对话:“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holiday?”这一问题回答难度不高,所有学生都能很快回答:“Yes,of course.”接着,教师继续提问:“Who would like to share your holiday fun with us?I have no holiday fun.I don’t know the fun.”随着话题引导的逐步深入,学生再次思考,然后在脑海中构思、组织语言后回答:“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I can swim and eat ice-cream.It is the holiday fun.”整节课下来,由于话题紧紧围绕着教材课题,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大大提升,既有效传递了英语知识,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听说水平。

师生双方作为课堂的主体,是相互影响,互帮互助的关系。对此,教师在进行课堂互动设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易于引起学生兴趣的对话内容,适时添加生动的肢体语言,以提高课堂互动效果,有序推进学习活动。

2.借助多元手段,丰富互动形式。

(1)丰富教学模式,提高互动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课堂互动性的重要价值。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英语教师更加倾向于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方式来达到记忆和巩固的效果,尽管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但却忽视了课堂互动所带来的实践与应用价值,不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在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应当把互动式教学引入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多课堂互动机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从而激活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爱上英语。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顺利掌握课纲要求的单词,教师综合考虑了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性别等因素,设计了一次互动学习活动,让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课堂上,教师先出示本课重点单词。接着,将这几个单词编成句子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故意写错了几个,鼓励各小组同学“找茬”。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也提升了课堂互动的效率,在“找茬”环节中对新的英语单词加深了印象。

(2)借助媒体技术,辅助互动过程。

“互动式教学”顾名思义,是一种通过师生、生生等多方互动形式来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等多重因素而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多媒体教学设备有着声像俱佳、图文并茂的特点,将其融入小学英语课堂,不仅能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为互动教学提供技术助力,丰富英语课堂的互动形式。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How are you going on holiday?”时,就围绕着本课内容主题设计互动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将所学英语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课堂上,教师首先通过电子课件,向学生们出示北京、上海等现代化城市的图片。学生们很快被这些色彩纷呈的图片所吸引,注意力全都集中到课堂上来。接着,教师将问题引入:(1)Where are you going to do on holiday?I’m going to...(2)How are you going there?By.../on foot.由于这些问题用词简单,且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们纷纷表现出浓厚的回答兴趣。可见,适当的借助多媒体设备引入互动提问,不但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互动形式,让互动教学变得更加新颖、饱含趣味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3.强调师生合作,提升互动质量。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课堂教学中最常见、最有效的互动形式,这种互动形式不仅可以表现为简单的课堂对话上,还可以延伸至基于学习任务探究的合作中。教师在新授课的教学中,可以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紧密融合,围绕着教学主题设计研究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探讨,尝试自主解决问题。此外,提高学生的课堂自主权不代表教师可以全盘放手,而是要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其中,适当评价的同时,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辅导。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与农场相关的内容时,头戴草帽向学生进行介绍:Today my name is MacDonald.I have a farm.接着,教师用投影出示提前准备好的PPT,向学生出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单词和词组“farm,on the farm ”。在教学重点句型时,教师先出示句型“Welcome to...”,接着在投影仪中出示校园地图、校园周边地图,让学生模仿教材中相关的语句,对熟悉的场景进行介绍,在口头表达过程中巩固新学句型,锻炼英语口语能力。紧接着,教师再次出示农场图,让学生的目光和思维重新回到农场,组织学生开启合作式学习。教师提问:What can you see on my farm? (随即在PPT 上播放牛的图片)有学生回答:A cow.教师继续提问:Yes,we can see a cow on the farm.在这样的交互过程中,学生顺利学习了一个又一个生词、词组和固定句型,让原本单调乏味的英语学习变得灵动而活泼,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巧妙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PPT 为学生设计课堂互动,将本课学习重点的生词、词组以及句型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互动中接受新知,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综上所述,互动作为新课标提出的重要教学形式,应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得以重视和践行。当然,教师要正确把握互动教学带来的现实意义,在课前认真做好互动环节的预设,以少说少教多放手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参与课堂互动活动。以新颖、生动、高质的互动活动,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师生英语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让快乐回归英语课堂
读英语
麻辣师生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酷酷英语林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