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研究

2022-03-02徐彩玲

新课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宏观微观探析

徐彩玲

(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甘肃 华池)

本文围绕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展开论述,基于实践层面提出具体的培养策略,以期进一步促进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深入研究高中新课标,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具体的表现方式之一,表现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会发展对现代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展现出该课程对学生在未来的终身成长和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具体而言,其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1]。核心素养的培养将立足课程学习的全过程,不同的素养培养维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但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实现了将基本知识、基础技能、探究创新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课程学习中实现必备品格的塑造和关键能力的提升。针对不同的核心素养培养,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下文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为例进行详细介绍。

二、充分认知并理解宏观现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在高中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在充分研读教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顺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认知基本顺序,引导学生对化学物质的宏观层面进行深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促进学生对宏观物质展开细致的观察与专业的分析,帮助学生在对宏观现象进行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形成主动学习的兴趣,有效掌握物质的宏观特征和基础知识,提升基本的宏观辨识能力。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程“物质的分类”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宏观物质的辨识能力,在课堂中可借助生活现象进行讲述和分析,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帮助理解[2]。例如,创设在商场中购买文具的情境,激发学生对物质分类的价值认识,在此基础上借助物质的宏观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等知识的基本理解,以此促进对化学物质分类方式和方法的认知,为后续课程中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的形成奠定基本的知识基础。

三、组织学生开展微观探析,形成宏观形态到微观认知的能力

带领学生完成化学基础知识的宏观辨识学习之后,应充分借助微观探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物质微观层面的深入分析与探究,引导学生借助宏观层面的认知结构投入微观层面的分析中,促进对微观物质的全面理解[3]。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酸雨的宏观物质角度展开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宏观现象逐步转变为微观层面的探析,进而实现对二氧化硫物质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的全面认知。在此基础上,借助二氧化硫所具有的特性,如漂白性、还原性、氧化性等,引导学生进行微观探析,进而实现微观探析意识的构建,并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探析的能力,促进从宏观物质形态有效转变为微观知识认知的能力,促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意识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建立。

四、应用辩证思维回顾知识结构,不断健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经过宏观与微观探析的过程,帮助学生全面认知和理解化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引导学生梳理相关内容,借助辩证思维的方式,对相关知识和现象进行理性、客观的总结,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例如,在人教版高中化学“甲烷”的课程教学中,逐步带领学生完成基本概念的认知、理解,同时在知识学习中,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直观与抽象相融合、现象与理论相融合的辩证思维分析方法,不断加深对有机物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理性的学科知识体系,不断健全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能力与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课程改革要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方式,借助多元化的化学专业知识和系统的训练,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和微观层面构建化学的辩证思维,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猜你喜欢

宏观微观探析
烹饪与食品安全的实践探析
VR阅读探析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宏观与政策
ABC法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探析
HTTPS探析
微观的山水
宏观
微观中国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