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发声训练的小学音乐教学设计探析

2022-03-02江苏省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唐青松

新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花篮首歌曲音乐

□江苏省盐城市盐渎实验学校 唐青松

一、情景创设,引入发声训练

音乐发声训练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小学生音乐认知基础相对浅薄,发声技巧掌握不够,其发声器官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自然会对发声造成一定影响。音乐发声技法传授时,学生往往不能完全理解,教师不妨创设一些音乐情景,让学生自然进入其中,在情景调动下展开发声训练,这样可以给学生带来鲜活学习认知。

情景创设时,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作出对应研究,利用具体的情景进行具体调动,让学生自然进入到发声训练环节,以形成崭新乐感认知。如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春天来了》,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歌曲播放时,教师要求学生聆听时,要想象春色的场景,感受温暖、希望、欣慰等情绪的存在。在模仿演唱时,教师再次播放歌曲视频材料,让学生在观看聆听中进行对应训练。教师适时作出发声引导:春天来了,花草树木都充满生机,演唱歌曲时,需要有饱满的情绪,演唱声音也带有更多热情。学生根据教师指导进行相关发声操作,演唱渐入佳境。教师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演绎活动,让学生独唱、合唱、对唱,感受歌曲丰富内涵。

教师利用春天图片和音乐视频进行对应调动,给学生提供直观发声训练的机会。学生对春天的景色比较有感觉,加上图片视频等信息的冲击,自然会产生歌唱的欲望。教师适时作出方法指导,鼓励学生启动情绪,投放更多情感展示歌曲,为发声训练提供更多启示。

二、音画辅助,助力发声操作

音乐与美术属于不同艺术门类,但在教学中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扶持,如果教师能够推出音画辅助发声训练活动,势必对学生形成一定心理冲击。

学生对发声训练有不同诉求,教师对此需要有更清晰的认识,借助多种辅助手段进行对应设计,可以将学生带入特定发声训练之中。绘画与音乐训练有更多对接点,教师借助绘画手段展开教学设计,为发声训练提供助力支持。在学唱《小花伞》这首歌曲时,教师先给学生投放一个谜语: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下走,水在人上流。学生很快就猜到谜底:雨伞。教师趁机引入歌曲《小花伞》,先示范演唱歌曲,要求学生聆听歌曲,介绍歌曲展示出来的画面,并用简笔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一个小朋友,放学回家时,突然遇到大雨,她被雨水淋湿了。有两个打雨伞的小朋友,来帮助她。他们快乐地回家了,路上唱起了歌曲。”学生跟随学唱歌曲时,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出来,根据画面进行学唱。

教师要求学生将画面呈现出来,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歌曲背景,便于更好地表现歌曲内涵。学生对涂鸦比较青睐,自然会运用这种方式解读歌唱内容。因为有绘画的支持,也给学生发声训练提供动力。发声训练不是单纯的专业练声,而是在学唱歌曲中自然渗透发声训练内容,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建立乐感。

三、媒体支持,丰富发声形式

媒体手段在发声训练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利用多媒体反复播放示范发声,能够给学生提供倾听和模仿的机会。媒体展示一些特定的画面,或者播放音乐作品,也能够带来发声训练机会,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实际,以及学生训练需求,借助媒体手段进行对应组织,将学生带入特定训练环节,在不断历练过程中形成音乐能力。

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呈现个性化,教师借助媒体手段直观展示歌曲,可以给学生提供理解歌曲的机会,也能够促进学生发声训练品质。在学唱《共同拥有一个家》这首歌曲时,教师播放歌曲视频时,被背景和歌曲情绪所感染,很快进入表达环节。在学唱歌曲时,教师对歌曲旋律特点进行对应解读,鼓励学生掌握好情绪,表达出弱势群体的情感渴望,发声训练自然发生。教师反复播放歌曲,要求学生反复聆听,以便作出发声矫正,学生都能够积极行动起来,对发声情况做客观评估。为调动学生发声训练热情,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歌唱演绎活动:这首歌曲旋律舒缓,表达的情绪是渴望,自行组合成表演团队,准备参与班级演绎活动。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开始了团队行动,在互动合作过程中建立乐感基础。

媒体与音乐发声训练的多元对接,给学生多种感官带来冲击,其助学效果更为显著,教师要合理运用媒体手段进行助学操作,给学生发声训练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媒体是音乐学科教学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反复播放功能的适时运用,给学生提供更多感知体验的机会,其助学效果会更为显著。

四、故事导入,优化发声组织

小学生对故事比较敏感,教师借助讲述故事的机会,投放一些发声训练内容,往往能够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到发声训练环节。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妨展开创意设计,将音乐教学内容编成音乐故事,给学生提供直观感知机会,也能够为课堂训练注入丰富动力。

音乐发声训练形式众多,教师需要做好选择,引导学生自然进入到训练环节,以提升发声训练品质。在教学《编花篮》这首歌曲时,教师先介绍河南民歌的特点,自然带出《编花篮》这首歌曲,并示范演唱歌曲,要求学生做好聆听,结合歌词对歌曲进行个性解读。学生开始学唱歌曲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碰铃、双响筒等伴奏乐器。当学唱歌曲时,教师组织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伴奏,将学唱歌曲推向高潮。为激发学生学唱热情,教师还给学生准备了一个故事:编花篮是河南等地的一种手工操作活动,传说有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编织花篮的水平很高,她编织出来的花篮都特别精美。当地有一个恶霸知道后,便想霸占这个姑娘,就给姑娘出难题:如果你能编织出九朵莲花模样的花篮,便放过你。这个姑娘被迫无奈,只好按照他们的意思开始编织花篮。九莲花篮出炉后,可谓是四壁生辉,这个恶霸看过花篮后,顾不得姑娘,硬是抢走了花篮。谁知这个花篮有魔法……学生被故事所吸引,开始了发声学唱。

教师运用音乐故事进行调动,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启示。故事与音乐有更多对接点,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诉求展开操作,成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借助自己的创造思维进行对应设计,将发声训练融入到故事之中,给学生提供融合内化的机会。

五、生活模拟,提升发声品质

发声训练与学生生活形成对接,也能够创造一些训练动机,教师要有对接意识,借助生活条件进行发声训练,可以给学生带来更为鲜活的体验感知。生活中的许多声音都可以进入音乐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模拟生活声音,自然形成发声训练活动。

学生有生活经历,教师对接生活进行发声训练设计,能够创设适宜训练环境,大幅度提升发声训练品质。在学唱《夏夜》这首歌曲时,教师先引导学生认识断音、连音概念,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音频材料,要求学生仔细聆听,找出歌曲中的蛙鸣声、蛐蛐声,并进行模仿操作。学生听说要模拟生活中的一些声音,都表现出更高的参与热情。在学生模仿操作过程中,教师巡视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多技术支持,让学生顺利进入发声训练环节。为调动学生发声训练主动性,教师设计了各种展示演绎活动,要求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学生快速进入演艺环节,并在多重交流互动中达成学习共识。

学生进入发声训练后,教师及时作出指导,要求学生对接生活进行模拟操作,给学生提供更多训练启示。学生对生活中的多种声音有一定认知体验,教师以此展开教学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极高,无疑给发声训练带来更多助力支持。

培养学生良好乐感,这是音乐学科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追求。教师要有辅助设计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多发声训练机会,促进其乐感的成长。教师传授发声技巧,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操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示范操作,不妨借助情境设计、音画辅助、故事导入、生活模拟等手段,推出更多发声训练任务,让学生在反复发声训练中建立音乐认知。发声训练要凸显趣味性,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猜你喜欢

花篮首歌曲音乐
花篮
编花篮
编花篮
张傲全新单曲《爱我所爱》暖心来袭
陈曦全新单曲《不转弯》震撼发行
音乐
编呀编花篮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