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非正式学习引导策略探微
2022-03-02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封 蔚
一、非正式学习概念解读
非正式学习起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非正式教育”,与正式学习不同的是,非正式学习是一种无组织、自主性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其功利性特征比较淡薄,带有随意性、情境性、主体性等特点。
非正式学习是良好学习品质的具体表现,学科教学中渗透非正式学习内容,教师组织一些非正式学习活动,不仅能够唤醒学生学科思维,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生有了非正式学习意识和习惯,能促进学科认知的自然积累和成长,其应用价值是极为丰富的。
二、非正式学习特点分析
非正式学习带有主体性、社会性、随机性、情境化的特点,能给学生带来更多思想影响,理清其学习属性特点,对科学应用和实践内化都会产生积极意义。
1.主体性学习
正式学习是在教师组织下的学习,而非正式学习没有教师的组织,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展开操作,其学习内容整合、学习方法应用、学习时间控制都由学生自己做主,主体性特征更为鲜明。学生学习呈现个性化,学生主动掌控学习权利,成为学习的主人。
2.社会性学习
非正式学习没有教师具体指导,全凭学生自己主动观察、独立思考、自行探索,借助社会资源和环境展开学习探索,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带有社会性。特别是实践性学习,学生在家庭、社会等环境展开的学习探索,为学生学科认知成长带来更多支持。
3.随机性学习
非正式学习有随机性特点,特别是无意识性学习,学生在没有规划下的学习和操作,学习时空带有随机性,学习方法也更为灵活,不像课堂学习那样紧凑有序,学生从随机性学习中获得的学习认知体验更为丰富。如果是在生活条件下的学习,学生事先没有学习规划,其学习体验会更为鲜活,非正式学习带来的学习激发动力也会更为突出。
4.情境化学习
非正式学习在特点情境下最容易发生,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自然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好奇而观察,因为好玩而探索,这些学习行为没有功利性,其学习操作随情境变化而变化。如生活观察、实验操作等,都带有鲜明的情境,学生进入情境后自然启动学习思维。
三、非正式学习策略应对
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非正式学习机制,符合学科基本要求,其学习呈现自由性、随意性、社会性等突出特点,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长有重要帮助。
1.创设非正式学习情境
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做全面设计,为学生规划学习途径,布设更多学习任务,这都不属于非正式学习范畴。因此,在学习情境设计时,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设计一些思考问题、推出数学实验探索活动、鼓励学生做独立操作等,这样才能成功激发学生非正式学习热情。
教师设计学习情境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如果能够抓住一些学习契机做投放,其调动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如教学《时、分、秒》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课前将钟面教具摆放在教室内,要求学生先做观察研究,结合平时生活积累。教师将教具摆放出来之后,学生主动展开观察和研究,对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做对应研究,对时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进行梳理。
2.整合非正式学习资源
非正式学习是学生主体行动体现,教师需要在学习资源整合方面做出探索,为学生提供非正式学习的条件,让学生在深入观察中自然启动学科思维,主动展开学习探索,让非正式学习自然发生。
教师针对学生生活认知基础做设计,能够成功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其教学调动效果会更为突出。例如,教学《毫米的认识》,教师让学生拿出直尺做观察,找到最小的单位,明确毫米的概念,然后设计具体测量任务:我们学习的数学课本长宽有多少?其厚度是多少?学生测量时,教师要求学生用毫米来表示,学生开始行动,学习研究气氛逐渐形成。为延伸学生训练长度,教师鼓励学生借助直尺,对身边适合的物品做测量,用毫米做单位进行表示。因为要找寻一些短小的东西,学生开始行动起来,整个操作过程呈现自主性、灵活性。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设计测量任务后,成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从学生学习表现可以看出,教师组织在前,属于正式学习,学生操作在后,逐渐从正式学习走向非正式学习,其学习效果也随之呈现出来。
3.推出非正式学习活动
非正式学习没有教师的具体教学和组织,自然没有统一的目标要求,但教师不能成为旁观者,需要在必要的时候有所干预,确保非正式学习顺利展开。非正式学生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的选择,教师不妨给出一些建议,让学生做自由选择,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学生对数学实验以及数学操作性活动有特殊兴趣,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诉求做设计和组织,势必对学生形成心理冲击。在教学《倍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利用图示方法,对倍的概念做解读,学生很快就产生相关认知。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师给学生布置数学学具搜集任务:为直观表示倍的关系,需要一个材料。如小木棒、豆子、卡片等,大家不妨做生活观察,找到一些可以用来表示“倍”的学具材料,为展示性学习创造条件。学生对学具应用比较有感觉,自然能够主动参与其中,纷纷走进生活,开始寻找一些学具,并利用这些学具做前期的推演操作。
4.延伸非正式学习设计
数学学科教学设计环节,教师给学生学习做出必要的提示,及时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对学生形成更多正面支持。虽然非正式学习带有随机性,但教师指导需要体现针对性,要创设更多非正式学习契机,对学生多种感官带来一定冲击,这样才能确保非正式学习程序自然打开。
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找出边和角,归结出特点,然后推出测量学习任务: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自行寻找这些图形,并做具体测量,计算这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响应,展开实际测量操作。测量长度没有太多难度,但需要一定方法的支持,很多学生在具体操作时,出现了一些误差,自然引发学生讨论,并自行展开研究,找到误差产生的原因,归结出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5.培养非正式学习习惯
非正式学习是一种自发学习行为,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非正式学习习惯,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长有重要现实帮助。学生学习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非正式学习更是如此,需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形成激励,其形塑效果才能逐渐体现出来。
学生对新鲜的学习内容有主动探索兴趣,教师需要做出对应设计,以便成功启动学生学习思维。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时,教师设计“分饼”的题目,以此推出了学习内容,对分数概念做对应解读。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相关概念,对分数表示方法有了一些认识。为培养学生非正式学习意识,教师让学生编有关分数表示的题目。如可以围绕“猪八戒分饼”编一个故事性的题目,或者是其他带有故事特点的题目。学生接受任务后,都能够积极思考,设计出很多故事性题目,并在同学之间做交流。一个分数题目设计,变成了学生创编讲述故事,将数学与语文学习相对接,形成更多非正式学习机会。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更为丰富。
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非正式学习习惯,对促进其学科素养成长有重要现实帮助。非正式学习是学生的自觉行为,其学习效率更高,教师要在学习情境设计、学习活动组织、学习方法指导、学习训练延伸等方面做出一些设计和组织,为学生非正式学习顺利展开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