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语言的三个关注点
2022-03-02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第二小学林天丽
□ 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第二小学 林天丽
一、关注文本语言生长点,发展学生语言
1.依托单元语文要素进行语言训练
部编教材中的语文要素不仅包含阅读要素,还包括习作要素,教学时教师遵循教材编排规律,寻找阅读要素与习作要素的联系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以发展学生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这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着一个意思写。”教学这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以紧扣语文要素引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这个自然段,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个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当学生找出这句话之后,教师再让学生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让学生在提取搜集信息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是如何围绕着关键语句进行描写的。至此,学生对于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学生习得这种方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这种“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方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中去。于是,教师让学生仿照文本并以“——真是孩子们的乐园”进行写话训练,在教师写话支架的搭建下,学生以游乐场、小操场、课外活动室等为对象,描写了孩子们尽情畅玩的情景,把“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的目标落到了实处,这样的语言训练紧扣单元训练重点,抓住了阅读教学语言训练的重点,促进了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增长。
部编教材背景下发展学生语言须关注单元语文要素,尤其是关于写作的语文要素,教师依据写作要素找准其与教材文本的生发点,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符合部编教材的课程性质特点,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2.抓住文本核心训练点进行语言训练
文本核心训练点就是指一篇文章中语言表达具有典范性的地方。教材就是个例子,选编入部编教材的每篇文章都有着一定的独特性和示范性。教师从文本的独特核心价值进行挖掘,找准适合这一篇的独特训练点,引导学生内化语言、训练语言,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与提升。
如教学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课,课文中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描写了海底的各种声音,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写上一段话,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用上这样的句式进行写话并不难,难的是如何用这种句式进行仿写的时候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及如何用总分段落的结构形式进行写话,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口头上完成“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的训练,再让学生在这些句子前面加上一个总写的句子,这样有目的、有层次地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以把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海底世界》一课中文本语言具有典范性的地方有许多,除了“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句式以外,还有比喻句的运用等等,它们都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教师抓住这些典范表达之处,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二、关注文本表达思路,发展学生语言
1.聚焦句群段落,发展学生语言
发展学生语言需要关注文本中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理清句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段落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学到一定的构段技巧与布局谋篇手法,在迁移运用中发展学生语言,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以部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一文为例,课文第二自然段主要描写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细读这段话我们不仅可以发现作者观察仔细,还可以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有序”,这种有序主要表现在“刚长出来、不几天”等地方,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描写的,学生理清了这种关系,也就理清了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有了这种认知之后,教师让学生按照植物生长规律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植物,注意用上表示时间的词语,抓住植物的生长规律,把自己所熟悉植物的生长特点写出来,那么,学生的表达也就会显得言之有物、言之有序,促进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关注文本句子与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让学生找出可以凸显句子逻辑关系的词句品读感受,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具条理性。
2.聚焦文本结构,发展学生语言
文本结构指的是文本局部与文本整体之间的关系,文章的结构指的是文本的文路,理清了文本文路,也就理清了文本间的结构关系,教师从文本结构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语言得到极大的发展。
以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四季之美》一文为例,这篇散文按照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四季的特点。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表示时间的词语画出来,再把每段话的主要意思说一说。这样就可以把文本的结构变得直观可视化起来,让学生看到文本间的逻辑关系。接着教师让学生找出每个自然段中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仔细品读,体会这种表达的好处,最后教师再让学生仿照着文本中的样式写一写自己家乡的四季特点。这样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学生也从中习得了布局谋篇的表达技巧,促进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文本结构形式有许多,教师从作者的表达思路入手,引领学生剖析文本的结构,并让学生进行仿写,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显得结构更清楚,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关注文本助学系统,发展学生语言
1.借助课后练习,发展学生语言
课后练习作为语文教材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训练重点与单元语文要素与课文本身特点有着密切关系,教师依托课后练习中直指语言训练方面的内容进行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以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一课为例,课后练习中提出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上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从这个课后练习可以看出,简要介绍海力布的来历其实就是对文本主要内容的浓缩,需要学生以第三人称的口吻,把海力布变成石头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下来。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把海力布变成石头的起因与结果简单介绍一下,把海力布变成石头的经过部分介绍得稍微具体一些。这个给“海力布”那块石头做简历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在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再加工与处理的过程中,逐渐生成了新的语言,实现了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部编教材非常关注学生的课堂练笔情况,许多课后练习中都编排了“小练笔”训练,教师关注课后练习中的“小练笔”,帮助学生找出课后练笔与文本内容之间的关系点与联系点,注重课堂练笔在教学中的落实,可以凸显出助学系统在发展学生语言方面的价值与作用,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借助自学提示,发展学生语言
部编语文教材每篇略读课文前面大都编排了自学提示内容,这些自学提示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指明了方向与路径,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抓手,教师依据自学提示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落实了编者意图,把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
以部编教材三年级下册《池子与河流》一课为例,课前自学提示中提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教学时,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说一说,再把自己更赞同谁的观点的理由写下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以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认识,在发表自己观点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部编教材略读课文在课前的“自学提示”中,许多课文都有编排让学生说一说或者写一写方面的训练,这些训练与学生的语言表达直接相关,教师关注“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抓住了略读课文教学的重点,在学生想一想、写一写、说一说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提升了略读课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发展学生语言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目标,并能够依据文本内容特点,找准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落脚点,扎扎实实引领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把发展学生语言的训练目标真正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