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育机智 灵活应对课堂生成
2022-03-02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第二中学 吴 燕
教学机智,在《教育大辞典》中是这样阐述的:“教育者在面临复杂的教学情境时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具体来说是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或者对待学生处于片刻激情状态时,教师所体现出来的独有能力[1]。”下面就来分享一下笔者在《溶解现象复习课》中遇见的“美丽图景”以及当时的一些做法。
教学片段:《溶解现象复习课》
[导入]今天老师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了四瓶丢失标签的溶液,分别是蔗糖溶液、氯化钠溶液、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你能根据溶液的有关知识区分出它们吗?
[学生甲]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
[教师]这位同学依据溶液的颜色进行了初步区分。
[教师]另外三种无色溶液如何辨别呢?请每一小组的同学根据提供的仪器药品来设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给四瓶溶液分别贴上标签。
[分组实验]提供的仪器和药品:酒精灯、玻璃棒、烧杯、小灯泡(包含导线、电源、碳棒等)、标签。
[交流讨论]学生乙:分别取样,测导电性,小灯泡发亮的是氯化钠溶液或稀盐酸,灯泡不亮的是蔗糖溶液。能导电的两种溶液再取样加热,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有白色固体析出的是氯化钠溶液。
[老师]其他小组和他们的实验现象结论一样吗?
多数同学都点头附和,表示没有异议。于是笔者总结:同学们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了实际问题——通过观察与实验区分出了溶液;同时也复习巩固了这一章溶液的相关知识——溶液颜色、导电性、溶质的判断等等。就在以为一切都按照预定设计顺利完成这个环节时,一位同学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们小组用一种方法就将它们区分出来了。”她接着说,“我们取样后,直接加热,发现无明显现象的是稀盐酸,有白色固体析出的是氯化钠溶液,而生成黑色物质,伴有香味的是蔗糖溶液。”这时候,马上有同学兴奋地表示“我们也是这样的。”还有的学生说:“还以为做错了,都没敢吱声”。很快学生乙提出质疑:“蔗糖是白色固体,加热蔗糖溶液,应该也出现白色固体啊”。
其实,最初设计这个环节时,笔者也曾想当然地认为加热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现象是一样的,都会析出白色固体。但是自己去做实验时,才发现实验现象与想象是有出入的。因为有充分的准备,所以课堂上再次遇到这种“意外”时,就能从容地面对,于是作了这样的处理:“请同学们用玻璃棒蘸取蔗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随着实验的进行,很多同学自己回想起来,早在学习第一章内容时就做过灼烧蔗糖固体的实验,当时观察到的现象就是生成黑色固体。进而,学生自己做出解释:用玻璃棒蘸取蔗糖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时,不仅会有水分的蒸发,还会伴随化学反应——蔗糖灼烧,生成黑色物质。至此,这个“意外”水落石出。
经过这一出,同学们的思维仿佛一下被激活了,不再小心谨慎,又有同学提出了新的想法:“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能不能分别用小烧杯盛适量在酒精灯上加热,产生气泡的是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溶液。”他补充道:“因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加热时,稀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会逸出。”同学们听完表示很赞同,于是笔者顺水推舟,鼓励学生代表上讲台来通过实验验证大家的猜想。但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两份溶液中都有气泡冒出。跟猜想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经过同学们组内激烈的讨论,很快有同学提出了想法:可能氯化钠溶液里也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等气体,加热后,气体溶解度减小,从水中逸出。
这两个小实验,都不是笔者原先备课时预设好的实验,而是因为学生的头脑风暴,自然而然生成的验证性的探究实验。通过简单的小实验,同学们不仅能更直观感受到化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能体验到化学实验的魅力,更能深刻认识科学的严谨性,它不是“想”出来的,是切切实实“做”出来的。也希望同学们明白碰到“意料之外”的现象,万万不可妄自菲薄,不可置之不理,而是要有“追根问底”的精神。
同样在这一节复习课中,探讨“如何让饱和石灰水变得更稀?”这一问题时,有的同学提出采取加热溶液的方法,依据是溶质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加热时,氢氧化钙固体会析出,同时溶液变得浑浊。可是实验结果又出乎意料了,没有一个小组同学看到明显的溶液变浑浊的现象。随即,同学们对这个“意外”展开了讨论,有的同学猜测氢氧化钙属于微溶物质,在当时温度下,溶解度非常小,即使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析出的氢氧化钙也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很难看出现象。原因到底是什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这个“意外”就留给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或者再进行实验探究了。并不是所有的“意料之外”一定要在课堂之内解决,有时候也要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新课程理念下,在课堂中如何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教学思路,因势利导,机智的处理好预设外的生成性问题,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兼顾学生学科思维和素养的培养,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重视课堂生成并不意味着排斥预设,如果课堂没有预设,将会犹如一盘散沙,没有脉络,不成体系。课堂教学也不可能全部预设,需要动态生成。某种意义上,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2]。同时,教师应正确理性的看待课堂中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有的教师只专注于既定教学计划的完成,消极忽略动态的生成性问题,或是刻意引导学生按照预设回答问题,看似达成了教学目标,实则不利于教学本身,也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第二,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实验的机会,鼓励学生实事求是的交流反馈。初中化学课堂中超出预设的“意外”有很多,比如;盐酸溶液与大理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但是加热变红的试液时,没有变回紫色;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居然看到有气泡产生;铝片与稀硫酸反应时,一开始居然看不到气泡……这些“意外”都可以生成为新的富有生命力的教学资源,进而触发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但是需要教师训练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和观察,敏锐的捕捉到意外现象并大胆的提出疑问。学生生成后,教师则应及时抓住契机,调整、优化教学方案,更好的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第三,教师要不断积累、反思和学习,提高学科专业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只有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强大的课堂驾驭能力,才能在遇到预设之外的情况时,发挥教学机智,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动态生成的信息。就以化学实验为例来说,影响因素很多,所以充满着变数。试剂的用量和浓度,试剂的滴加顺序,外界的温度等不同,都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导致课堂“意外”的出现。比如: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先变浑浊,一段时间之后居然又变澄清了;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后很快又褪色了;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到碳酸钠溶液中时,一开始没有气泡产生,但将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到稀盐酸中时,却立刻产生了气泡……为了能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成就精彩的生成性教学活动,就需要教师课前认真研究实验、钻研教材。并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训练提升各种教育教学技能,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处理预设之外的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创新的能力[3]。
预设之外的“生成”让化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传达了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所学之后剩下的东西。”什么是学生经过化学学习后不会忘记的呢[4]?是遇到问题的质疑和思考能力,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是不断求知和探索的生活态度,更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