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分析

2022-03-02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实验中学王莉丽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4期
关键词:十月革命初中生历史

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实验中学 王莉丽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既要让初中生掌握历史知识,又要使他们掌握历史运行规律,更要让他们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这也是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指向。初中历史教师可以运用大单元教学策略,真正将“隔板式”的小课教学转化成大单元教学,让初中生从更高的视角“俯瞰”历史知识,完成历史知识的重新整合,促进初中生历史思维的优化升级,最终达到塑造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目的。

一、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原则

(一)时空观念

事件的发生兼具偶然性与必然性。为此,在分析相应的事物时,教师需要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此种原则在历史课程上被“翻译”成时空观念,即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条件。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历史事件融入特定环境,真正让初中生在此基础上联系相应的事件原因、事件主体以及实践过程,促进初中生历史空间观念的形成。

(二)史料证实意识

在论述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往往需要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角度入手。本文中史料证实即为其中的“论据”。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初中生的史料证实意识,即让初中生的“论点”有据可循,真正增强他们的历史思维说服力。为此,教师在大单元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史料证实原则。

(三)历史理解

笔者认为的历史理解是基于历史史料、规律基础上的合理解释,并遵循一定的历史规律。在初中历史大单元设计中,教师既要让初中生树立时空观念,即从特定的时空分析问题,又要让他们言之有据,即从事实的角度论述。更重要的是,初中生在论述过程中往往需要对上述内容进行整理,而这个整理以及表达的过程即为历史理解。在实际的历史理解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让初中生基于现有的历史证据;另一方面要遵循相应的历史规律,更需要初中生进行合理的想象,从而让历史解释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二、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构建整合性的历史大单元教学模式

对初步接触历史的初中生而言,他们面对的是一些散乱性的历史知识,因而在初步学习历史时往往会产生“手足无措”的状况。为解决上述问题,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整理历史资源,真正“还原”历史真相,即巧妙地整合历史课内外资源,从全局的角度开展相应的历史大单元教学,让初中生了解历史的全貌,促进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隋唐时期》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在开展此部分单元教学过程中,需要构建课内外资源相连接的授课模式,真正为初中生全面呈现历史,并注重让他们从“时空观”“历史解释以及证据”等思维的角度学习相应的历史知识。在实际执行中,教师需注重以下方面的内容:整体分析此单元内容。教师通过分析得知在此单元中,唐朝的相关知识是“重头戏”,将主要精力放在唐朝知识的讲授上。为了让此部分知识更具有完整性以及系统性,教师引入课外资源,以时间段为线索,构建出“开元唐朝”“盛世唐朝”“晚期唐朝”三个版块,为初中生呈现唐朝历史的全貌。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运用多媒体展示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历史文献以及文物资料,进行证实史料思维的渗透,让初中生真正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历史素养的提升。此外,为了让初中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更具有系统性,教师让其绘制相应的思维导图,梳理此部分知识,最终达到提升历史大单元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构建情境性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模式

历史是人类长河中某个事件的一个缩影,像是一部电影。初中历史教师在构建历史大单元的授课模式中,可以尝试从“小说”的视角入手,即运用信息技术将历史以电影的方式展现。具体言之,教师可以让初中生真正将关注点集中在某一历史事件上,并思考与之相关的其他事件,真正使他们对历史产生学习兴趣,并在观看“历史电影”的过程中加深对相应历史事件的理解、思考,最终达到提升历史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成为历史课堂上的“导演”,以这部分内容为题材,编写相应的剧本,并以“电影”的方式展示,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沉浸感,让初中生融入其中,不知不觉地了解本单元历史知识,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在实际授课过程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情境吸引。教师引入最早汽车比赛的视频,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二是介绍背景。在此之后,教师以内燃机的发展为背景,介绍相应的工业革命。三是联系文艺。教师展示此时期的工业化电影,如卓别林的默剧,并展示如下情境:一个人由于整日机械化工作,将每一个物品看成螺丝钉……在展示上述情境的过程中,教师插入相应的历史知识,让初中生在兴趣的作用下吸收历史知识,感受工业化的两面性,在增强初中生历史思维思辨性的同时,让他们真正从整体的角度了解、思考历史知识,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水平。

(三)构建有序性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授课模式

历史事件的发生遵循一定的因果联系。在初中历史内容的编排过程中,教师发现有些内容并不具有相应的联系性,这也导致初中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事倍功半”的状况。对此,教师在深入研究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需要将打乱的历史知识重新进行整合,真正构建有序性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授课模式,让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更具有逻辑性,提升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

以《列宁与十月革命》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在讲解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整体阅读此内容。通过阅读本单元的内容,笔者发现此部分历史知识较为散乱。其次,整理历史知识。教师在整理此部分知识时遵循“因果联系”思维,并展示时空思维观念下十月革命发生前后世界历史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表现。最后,简介教学过程。笔者将本单元知识划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十月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教师运用多媒体,一方面展示十月革命发生前俄国经济、社会以及相应思想因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融入等内容;另一方面展示世界的发展状况,比如,法国发生的巴黎公社等相关运动,让初中生从“因”的角度理解十月革面发展的立体式背景。第二课时,介绍十月革命发生的整个过程。在战事爆发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重点强调十月革命采取的各种措施,并让初中生对比巴黎公社中的各项措施,使他们真正具有全局性和对比性的历史学习思维。第三课时,介绍十月革命的影响。教师从十月革命对俄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延伸相应的历史知识,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等,让初中生真正从“因”“果”两个角度学习本单元知识的同时,思维更具有时空性。

(四)构建立体结构化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授课模式

在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渗透结构化理念,一方面能促使学生形成对历史知识的立体认知;另一方面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系统历史知识的掌握,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让初中生从中选择个人喜欢的人物,并以此为核心构建相应的历史知识体系,使初中生在个人兴趣的作用下更系统地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构建具有结构化的历史单元授课模式。教师介绍初中生的思考成果。一个初中生说:“我喜欢的人物是罗斯福。他的主要事件为罗斯福新政。这件事所处的时代背景为……”另一个初中生说:“丘吉尔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他的发言最为吸引我,即不惜一切代价……因为没有胜利就没有生存。这件事发生的背景是……”初中历史教师以初中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开展结构化的历史大单元授课模式,让初中生真正在展示个人主观情感的前提下,更立体地分析历史人物以及相应的历史事件,达到培养学生历史综合思维的目的。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大单元的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真正将历史教学“盘活”,采用“有血有肉”的授课思维,让初中生从历史事件中多一些思考、启迪的同时,掌握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高效性。

猜你喜欢

十月革命初中生历史
十月革命发生在1月7日却为何叫十月革命?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启示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十月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苏联及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的1917年十月革命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新历史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