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教育招考机构的专业化
2022-03-02胡顺乾
■ 胡顺乾
地方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文章探索的地方教育招考机构主要指市级教育招考机构)作为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沿阵地,承载着艰巨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在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推动地方教育招考机构专业化建设是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是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保障,也是地方教育招考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地方教育招考机构不断探索深化招生考试制度的新路径,通过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推动教育评价走深走实,强化招考理论与招考实践结合,推动自身专业化建设迈向新台阶。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招考机构应顺应教育评价改革的洪流,根据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通过自身的专业化建设,为教育评价改革推波助澜,以深化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加强自身五个维度的专业化建设,全面发挥好招生考试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地方教育的向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发展。
一、地方教育招考机构的专业化存在的问题
招生考试是我国基本的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且成熟的教育招生考试体系,依据行政层级划分为四个层次,即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依据职能划分为三个类型,即国家级别的决策型、省级级别的决策与执行双重职能类型、市县级的执行型。[1]地方教育招考机构是地方招生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贯彻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教育考试和招生的方针政策与决策部署,承担教育考试制度的研究和改革,组织各种全国性、地方性的教育类招生考试。以市级教育招考机构为例,一年组织教育类考试达20 次以上。从近些年的考试数据来看,教育类考生人数呈上升趋势。这对教育招生考试的政策制定与落实、组织过程与实施、舆情监督控制、疫情防控等提出不小挑战。地方教育招考机构兼具行政与业务双重属性,这决定了地方教育招考机构的管理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要强于服务意识,主观意识强于法律意识。这不利于地方教育招考机构更充分地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服务,不利于地方教育招考机构自身的发展壮大。这就要求地方教育招考机构必须强化自身的政治意识与专业素养,不断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应对考生、家长、社会对招生考试专业化的要求。
(一)地方教育招考机构缺乏独立性
大部分的地方教育招考机构是地方教育局下属单位,具有相应行政级别,并行使着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在工作中以体现政府意志为主,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落后,在管理结构上属于扁平型结构,管理层次较少,管理水平较为落后[2]。地方招考机构作为执行型招考机构,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在上一级教育招考机构指导下做好招生考试的组织工作。因此,地方招考机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上级命令的执行者、招考政策的落实者、考试组织的实施者、考试安全的捍卫者。地方教育招考机构在教育改革评价过程中的能动性小,参与度低,不利于专业化发展。
(二)服务意识不足,人员结构矛盾突出
地方教育招考机构的性质特点决定了考试工作的政治性与专业性,这要求工作人员有较高的政治觉悟与较强的业务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地方教育招考部门的工作大部分还是依靠上级教育招考部门及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开展工作,习惯于依靠经验开展工作,服务意识不足,管理思想严重,多把考生认为是管理对象,缺乏服务考生的意识,没有形成一套以考生为本的服务体制[3]。在人员职能结构上,由于地方机构编制设置的限制,地方教育招考机构中高级专业研究人员所占比例少;在人员年龄及学历结构上,以临沂市教育招生考试研究院为例,在编人员共33 人,50 岁以上的人员有12人,40-49 岁的有17 人,40 岁以下的有4 人,从业人员老化严重,队伍活力不足。
(三)队伍专业化程度低,机构设置不合理,人员工作内在动力不足,缺乏职业规划
部分地方教育招考机构的人员配备不足,人才的匮乏致使其缺少理论的研究与创新,在专业的命题人员、信息技术人员、考试评价人员上都存在短板。这也是目前地方教育招考机构专业化不足的主要原因。现在的教育招考中,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然而目前只有国家级和省级的教育招考机构有软硬件、信息技术的开发和维护任务,地方教育招考机构往往只需要填充式操作,信息技术的专业化水平较低。大部分地方教育招考机构没有专业的考试研究团队,同时,工作人员缺乏长期的职业规划,工作中容易造成职业倦怠。
(四)招考队伍的法律意识、风险意识薄弱
如今,互联网、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招考工作带来便利,同时也对考试组织带来很大的困难。首先,地方教育招考机构面临着考生多样化的需求与教育招考机构服务能力落后之间的矛盾。其次,面临着考生与家长的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与招考队伍法律意识不足的矛盾。这要求地方教育招考机构提高队伍法律意识,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教育考试公平正义。最后,地方教育招考机构还面临着招考中的不可控因素与考试机构应急处理滞后的矛盾,地方教育招考机构队伍防范风险的意识薄弱。
二、地方教育招考机构专业化的路径选择
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招考机构应把握机遇,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化建设,找准目标定位,打造权威性、专业性、服务性、独立性的教育考试机构。这也是深化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以始终要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打造专业队伍的基本理论引领。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人是全面发展的人。从哲学的角度讲,人的发展就是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马克思的全面发展理论是推动招考队伍专业化的价值引领。一方面,招考队伍要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工作的各个环节,包括我以招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体现。同时,我以还应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用在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中,通过全面发展促进专业发展,提升专业水平,做好专业规划的理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核心,激发内部的原动力,加快招考队伍的专业化进程。笔者从政治维度、管理维度、专业维度、法律维度、服务维度五个维度上探索地方教育招考机构从专门考试机构向专业考试机构、从考试管理机构向考试服务机构、从单纯考试向综合素质评价的转变路径,大胆探索教育招生考试的模式,打造地方教育考试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一)提升研究队伍政治素养
队伍的政治素养是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第一要务,每名招考干部都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招考队伍必须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教育路线方针不动摇,加强政治素养建设,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招考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一是要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良好的政治品格,涵养优良的政治素养,强化政治理论学习,用专业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定期组织党员进行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质素养,推动教育评价改革前进的步伐。二是培养坚定的政治担当。招考干部责任重大,一丝一毫都不得马虎。这就要求地方教育招考机构必须培养招考干部的政治担当精神,发挥招考干部的主动性、能动性,主动担当作为,从政治意识层面确保招考工作不走样。三是要强化保密责任意识。由于考试工作具有特殊性,考试机构工作人员必须强化保密制度学习,严格履行保密职责,遵守各项保密制度条例,在试题的命题、运送交接与保管、评卷等环节树立责任意识、保密意识、危机意识。
(二)健全队伍管理机制
专业化队伍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团队管理,有效的团队管理就要在加强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上做文章,才能打造一支管理有序、治理有力的专业化队伍。
1.加强班子建设,突出领导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地方教育招考机构要加强班子建设,发挥领导班子的带头引领作用,通过班子建设推动专业化队伍建设。要突出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加强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强化作风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班子。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治理能力。进一步强化招考队伍的政治素养,提高学习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招考工作专业性、关联性强等特征越发明显。招考队伍要提升学习水平,对于招生考试的政策要把握准、弄得懂、理解透、讲得清,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
3.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规矩意识。推进教育招考队伍专业化建设,迫切要求招考干部强化规矩意识,要有坚决贯彻执行的政治纪律,梳理底线思维,严守政治规矩,保证令行禁止,严格按制度履行职责,按要求按标准执行招生考试工作。
4.加强文化建设,激活内生动力。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以的工作积极性。招生考试工作一般在周未进行,尤其是在考试月来临的时候,考试任务非常重。我以要关心关爱招考队伍每个工作人员,用好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两个手段。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高对工作人员的补助发放标准,同时重视集体文化建设,丰富文化氛围,经常召开组织生活会,利用谈心谈话的方式帮助工作人员敞开心扉,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地方特色打造充满爱与关怀的招考文化,营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形成齐心聚力促进考试事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提升队伍专业能力
作为教育招生考试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招考队伍建设走向专业化是新时代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深化招生考试制度的必然要求。
1.健全招考队伍人员的结构体系。一是加强人员配备,优化队伍结构。地方教育招考机构工作任务重、责任压力大,应该结合机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态势,拓宽思路,强化人员配置,按照管理和业务职位的不同要求,配备不同的专业人员,适时扩大队伍规模,优化队伍结构[4]。对于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加强其教育学、管理学的学习与培训;对于专业技术人员,要促使他以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文字表达及研究能力,要建立定期的业务培训机制,针对不同考试项目、不同考生群体进行专业化、针对性的培训,让“专业的人从事专业的事,专业的事有专业的人”。二是找准职业规划,激发队伍活力。教育招考机构要成立人员职业规划工作站,解决人员因为工作内容相对单一固定而产生的职业倦怠思想,可聘请专业的职业规划师、心理咨询师根据每个人的个人规划、经验、特长等进行职业规划和心理咨询,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2.提升完善招考队伍分工体系。科学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体系对于保持招考队伍的先进性与战斗力至关重要,因此要明确个人的分工职责,打造一支分工明确的团队。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设定、配备各相关的专业人才,优化组织管理,通过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制度流程,减少各部门之间的摩擦与扯皮,规范涉考人员的行为及工作流程,规范考前、考中、考后各流程和各环节的衔接,通过标准化建设确保考试全过程的高效、规范、科学。由于教育招考机构职能的特殊性,从业人员主要分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两者兼具的人员,因此按照各类人员的属性强化其业务能力水平,是加强教育招考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
3.打造一支专业化的信息队伍与考试研究队伍。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进步,教育招考工作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当前的考试从命题到考务管理到招生录取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地方教育招考机构更要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增加信息人员配备,招引信息人才,打破以往的“饭来张嘴”模式,主动创新。尤其是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背景下,地方教育招考机构要充分发挥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与评价信息体系,利用信息数据建立“评价—反馈—改进”指导平台,指导本地区的教育教学[5]。同时,要打造一支专业化的考试研究团队。地方教育招考机构要以目标任务促进考试研究专业化,坚持立德树人宗旨,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人员选用、任用上体现出专业化、科学化特点,要敢于推陈出新,吸纳建议。另外,积极营造科研氛围,充分发挥理论指导作用,建立考试研究团队,定期开展课题研究,以研促考,提升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4.加强沟通协作,探索综合评价制度。《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地方教育招考部门应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地方优势,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健全初中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为高中阶段的进一步综合评价打下基础。
一是加强与教研部门的协作。成立专门的命题科室,抽调、录用相关专业教研人员,构建引导考生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增强考试试题的开放性,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将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考试的核心依据,改变死记硬背、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及考试内容,将各学科的考试成绩变为辅助性成绩,加强对考生道德素养、身体素质、学习能力、审美水平、解决问题、通力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6]。
二是加强与基础教育部门的通力协作。从考生报名安排、考试录取细则及方式到招生计划数的确定等都要进行紧密的合作。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考试成绩要进行科学、专业的研判,同时要创新评价工具,在人工评阅的基础上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分析,通过专业分析,对考生综合素质、课程的质量、教师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的反馈,用以下一步的教学指导。在录取时,要依据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择优录取,从而对课程、学生、教师以及社会教育观念产生积极影响。要完善录取后的评价程序。严格审核招生录取材料,将招生结果、招生材料及时进行公示,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检查,严肃处理违法违纪违规行为,让录取在阳光下进行。
三是加强与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交流与沟通。地方教育招考机构要坚持“走出去”原则,向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和有益做法,取长补短,促进本地区教育考试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地方教育招考机构要多倾听,充分吸纳教师、学生、家长等不同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在博弈中深化教育招生考试改革。
(四)完善队伍服务能力
教育招考机构的专业化建设要求招考队伍从管理机构转向服务机构,逐渐提升招考队伍服务专业化能力。服务的无形性与易逝性决定了服务结果的不可挽回性,良好的服务可以促进双方合作,更容易达成目标。
1.转变工作人员的观念。树立为考生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我以在工作中要增加考试信息的透明度,拓宽宣传的力度、广度与渠道,提高咨询服务的态度与质量,通过提高个人的服务能力带动团队服务能力的提升,促进地方教育招考机构向服务型机构转变。
2.提升考试服务质量。作为考试工作中的服务机构,要坚持以考生为本,将为考生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细节着手,建立考试服务体系及工作细则,建立与考核相挂钩的服务反馈机制,从多方面、多角度提高教育招考的服务化水平,提升考试服务质量。
在深化教育招生考试改革的浪潮中,地方教育招考机构责任重大,应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目标,落实举措,切实提高自身的专业化建设,探索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改革制度,为深化教育招生考试改革贡献地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