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2022-03-02李丽娟
李丽娟
(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心小学 吉林长春 130213)
引言
小学生正处于教育起始阶段,小学语文学科理应肩负起育人职责。虽然语文教材中收编了大量的优秀文章,但是对于学生教育而言尚且不够,故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开发教育资源,尝试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丰富语文课堂,拓展教学路径,在教学中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传统文化中渗透中发挥教材教育价值,力求落实新时代的育人目标。
一、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1.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色彩,语文知识的学习侧重于学生的主观体验。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即使是一首短小精简的古诗词,教师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备课与讲解。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价值导向[1]。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教师可以讲述我国春节的传统,在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时候,讲述重阳节的习俗,借助传统节日让学生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语文本就是我国的传统学科,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能实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又能引导学生在教材知识的学习中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并将传统文化在理解的基础上传承下去。
2.深层理解内容
语文给予人的教育往往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涉及文章背后的情感、思想、内涵、哲理、意境以及作者的心情。学生单靠字面意思理解,根本难以参透其中的教育价值,如孟浩然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真的是羡慕渔夫钓鱼吗?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的仅仅是表达庐山吗?很显然都不是,孟浩然是借助洞庭湖表达自己为国效力的政治理想,苏轼借庐山表达任何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所得结论不一,即观察问题应做到全面。关于这些内容,不深层理解难以掌握其中的内涵[2]。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深层理解内容,对于语文学科中的内容大部分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去参透,如果仅仅是按照现代人的思想去理解,是难以体会其中内涵价值的。
3.提升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的催化剂,兴趣可以调动学生主观意识,从本质上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与思考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情趣是落实课程目标的先决条件。而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大部分小学在教学中借助传统活动的形式,如端午节的包粽子活动、清明节祭祖与郊游活动、中秋节引领学生祭月、玩花灯、月下吟诗活动等,这些传统的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3]。将传统活动融入教学中,一则能加大学生的实践力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则能充分开发教材的教育价值,落实教学目标。无论从哪一层面分析,传统文化都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是故事、活动的形式,还是主题班会、日常学习,都能确保学生时刻情绪高涨,积极投入语文学科中。
4.时代发展的需求
传统文化历经不同的时代依然能流传至今,足以证明传统文化是符合时代进步的,因此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等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语文作为培养学生言行举止的主要学科,应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避免学生在新时代文化思潮冲击下受到不良影响。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如传统音乐、歇后语、灯谜、文言文、书法、射箭、对联等,这些都是拓展学生知识的主要渠道。对联可以在每年春节积累到很多,歇后语在教材与课外读物中都会出现,还有传统的农谚、俗语等,都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教材内容终归有限,新时代教育主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积累,倡导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4]。而要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教师就必须借助传统文化来拓展学生的知识,在不同的文化中积累、思考,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传统文化渗透小学语文教学的具体策略
1.传统文化渗透基础课程教学
部编版语文教材收编了大量的文章,其中大部分都与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关联,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在开发课程教育资源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传统文化具有较大的意义,将其渗透语文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将其渗透语文教学,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在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同时,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围绕其教育价值适当融入传统文化,辅助学生对于内容的理解,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落实基础课程的教学。
以四年级上册第二十七课《扁鹊治病》为例,文章内容来源于《列子·汤问》,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哲理,对于小学生而言,警示他们应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将远比自己想象的要糟。教师在讲授这一节内容时,可以适当融入我国的传统医学,如文中涉及的热敷、扎针、汤药等都属于传统医学,还有古代的望闻问切术、植物疗法等都是我国遗留下来的传统。传统医学的高明之处有时远比现代科技更有效,如今我国医术发达,传统中医依然占据主力,足以证明传统艺术的高明[5]。同时,《纪昌学射》也涵盖了传统射箭元素,教师在授课中可以融入一些传统射箭文化,文中纪昌持之以恒、虚心求学、专心致志的品质也值得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教育是无声的,将其融入基础课程教学可以在具体内容中凸显其文化理念,加大文章内容的教育价值,同时还能在文章学习中加强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2.传统文化渗透学生的阅读、写作教学
对于小学生而言,语文教材中难以攻克的知识板块主要是阅读与写作,之所以将其列为最难,是因为这两大板块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考察较强。从阅读层面分析,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理解能力,同时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学会积累,摘录其中的优美词句,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掌握文中的思想感情,在长期阅读中提升其阅读能力;从写作层面分析,要求学生具备提炼素材的能力,写作要做到立意新颖,内容丰富,情感贯穿于全文,结构清晰,用文字表达在吸引读者。阅读与写作之间具有内在关联,将传统文化渗透学生的读写教学中,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以五年级下册第六课《景阳冈》为例,这篇文章选自经典名著《水浒传》,其中描写了武松打虎的故事,教师可以结合这篇文章讲述一些关于经典名著里面其他人物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等[6]。学生在阅读《景阳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从中国功夫切入,如太极拳、八卦掌、少林拳等,随即引导学生详细阅读武松打虎这一片段。教师将传统元素融入阅读教学中,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同时给予学生阅读引导,培养学生在长篇阅读中学会精读和略读。小学生正处于巩固知识的阶段,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阅读重在技巧,并不是对于文章中所有的内容都要字字详熟,掌握了阅读技巧,学生就不会在部分无关紧要的内容上浪费自己的宝贵时间。
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将传统文化融入写作,可以给予学生明确的写作导向,提供清晰的写作思路,在长期写作中逐步提升其写作能力。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家乡的风俗》为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主动搜集写作材料,可以在网络平台查找,也可以听当地的老人讲述,风俗没有限制,可以写不同的节日风俗,也可以写家乡的祭祀风俗,或者农耕风俗,饮食风俗等,这些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学生在素材积累中,既能加大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能拓展写作思路,如此一来,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学生可以养成在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的习惯[7]。将目光投之于生活最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纵观课内外文章,优秀的作品十之八九与生活有关,而每一部好的作品都是作者认真观察生活的结晶。因此,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适当地渗透传统文化,借助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积累的习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教育性远高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学生可以在主体参与中明确其中哲理,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并对于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尝试将传统文化渗透至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充分开发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的育人功能。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结合教材的教育方向,如活动的具体过程、学生的实际能力等,只有考虑到多重元素,才能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实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8]。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第九课《清明》这首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扫墓活动,或者户外郊游,也可以联合家庭安排学生祭祖等。扫墓活动不仅可以实现学生的劳动教育,还能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确清明节的意义。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乎清明节还有不少说法: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前后一场雨,好似秀才中了举;雨打坟头钱,今年好种田等。关于这些清明节的说法,教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引导学生在主观体验中更加了解清明这一传统节日。或者在踏青郊游活动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清明每年都会还有什么说法呢?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关于清明节下雨有不少传说,教师可以将其融入活动中告知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实践活动所获取的体验是在课堂中难以得来的,因此教师也应该充分重视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了解。
学校也可以组织各种关于传统文化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例如,学校可以举办书法大赛内容则以传统古诗为主,可以是教材中的古诗,也可以是学生在课后积累的古诗,并评选出最优作品,给予学生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9]。教师可以组织传统歇后语、对联、猜灯谜活动,将班级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为出题者,另一组为答题者。一轮结束之后,两组学生相互调换。出题的主要内容就是歇后语、对联、灯谜等,答题主要紧扣出题的内容积极抢答,如果小组学生都答不出对方提出的问题,该小组应适当惩罚,即使有一人答出,也算是小组获胜。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10]。故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尝试将传统文化渗透至活动中,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传统知识,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
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是我国现代教育中的瑰宝,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潜在动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将其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必要性,随即紧扣部编版语文教材详细论述了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希望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