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
2022-03-02夏雄飞韩长志
夏雄飞,韩长志,2
(1.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昆明,650224;2.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224)
西南林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有着80多年办学历史的林业高等院校,植物保护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1],其中,面向研究生的课程主要有植物病理学、森林保护学、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等。分子植物病理学作为农林高校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对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性思维方式发挥着重要作用。[2]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学生“混学分”,教师上“水课”等现象层出不穷。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更明确,迫切需要解决上述难题。国内学者对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开展了大量研究,如:张娜等人从教学内容优化、新媒体应用、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措施[3];陈小林等人分析了学科定位、教学内容、方式、教材等方面存在的弊端[4];王永林等人从教学目标、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存在的问题。[5]国外高校教师对该课程的讲授多以分子植物病理学相关最新研究案例为主,一般不使用统编教材,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研究生的思辨能力,提升了其后续于实验室内的实践应用能力。本文基于中国知网相关文献数据,以我校为例,结合实际调查问卷,全面梳理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出发,从教学平台、内容、形式及考核办法等方面提出对未来教学改革方向的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一、文献分析
(一)主题检索
在中国知网对“分子植物病理学”进行主题检索得出,2000年以来共有相关文献91篇,其中,中文文献32篇,总被引用数为160次、总下载数为7900次。87.6%的文献属于期刊文章,外文图书、中国会议及其他文献分别占9.7%、1.8%和0.9%;植物保护相关研究占比最高,为31.16%,其次为生物学相关研究,占比28.14%。上述论文中,国外期刊主要集中在MolecularPlantPathology,国内则集中在《植物保护》。
(二)关键词检索
在中国知网对“分子植物病理学”关键词进行检索,分析得知该类文献的总数为78篇,总被引用数为39次、总下载数为3601次。进一步对文献类型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期刊论文占比高达97.05%,其中,中文期刊占比61.76%。上述论文以农业科技内容为主,占比52.94%。从论文来源分布看,《教育教学论坛》与iScience占比相同,均为8.82%。
二、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
以我校2020级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和森林保护专业研究生为调查对象,获得有效样本34份,涉及是否系统学习过分子植物病理学等7项内容。
(二)问卷分析
关于研一阶段是否系统学习过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1人学习过该门选修课,占总样本人数的32.35%;63.64%的受访者认为所学内容具有一定启发性,其中有较大收获的仅占18.18%,36.36%的受访者表示已经忘却多数课程内容;45.45%的受访者表示学习过程枯燥乏味,其中,认为学习难度较大的占比高达81.82%;9.09%的受访者表示经常通过研究讲座及网络会议关注学科前沿;23.53%的受访者表示修学过普通植物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等;87.55%的受访者表示本科阶段多采用闭卷考试。上述结果表明,多数研究生并未转变本科学习方式,未能将课程内容与学术动态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缺乏主动钻研的意识。就未选课程的理由进行调查发现,26.47%的学生表示难度大,14.71%的学生表示学分已够,29.41%的学生表示该课程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关系不大,8.82%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17.65%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有这门课程。上述结果说明,学生在选课时会优先考虑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相关且相对易学、易掌握的课程,同时,由于学生对未来学习尚缺乏较为明晰的规划,因此其选择了诸多与后续研究不相关的课程,客观上造成了学分修满但并未获得应有知识储备的尴尬状况。
三、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
分子植物病理学作为农林院校植物保护、森林保护专业类研究生的课程,是21世纪植物——病原物分子互作机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学生构建植物保护微观世界的思维起重要作用。然而,多数院校仅将其作为选修课程开设,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修读质量。此外,从我校研究生一年级课程设置方面来看,部分研学内容重复,如必修课中的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技术进展、植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与选修课中的现代植物保护技术等。教师的授课内容往往局限于其研究领域,不利于研究生思维多元化、方法多样化及创新性培养。此外,仅有教材及多媒体图文知识的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研究思路也是造成其科研能力无法有效提高的因素。
目前,多数农林院校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采用的教材为南京农业大学王金生教授主编的《分子植物病理学》[6],该教材详细阐述了分子植物病理学领域的诸多重要理论,对国内相关教学具有重要贡献。尽管该课程包含了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的遗传和生理生化基础、病原物致病与寄主植物的抗病相关基因、信号接收和信息传递、植物抗病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大量知识点,但由于课时所限,多数学生无法通过课堂时间完全掌握相关基础理论知识。此外,近年来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相关领域高质量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急需教师将其作为教学案例库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
教学考核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方式,一方面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测,有助于检验教学内容的合适度,为未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提供数据参考,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其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反馈,有助于检验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为其进一步利用所学知识开展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知识储备。目前,高校研究生自然科学类课程考核多以撰写论文的形式进行,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考核方式也以论文考核为主、辅以平时作业及课堂表现。相较于本科阶段的闭卷考试模式,虽然论文撰写更有利于研究生掌握文献资料获取方法,有助于其发散式科研思维的培养,但实际上学生对课程论文撰写的重视度普遍不高,采用“彼课程此论文、此论文彼课程”等方法,课程论文相互套用、多课程同一论文等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抄袭、拼凑等行为。归根结底,上述现象的发生与教学考核内容不明确、考核评价标准不统一、相关课程内容重叠有密切关系。
(二)学
学习兴趣影响研究生的学习效率,调查显示,多数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较低,表明学生缺乏独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多数学生仅依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片面追求学分来选课,对研究生期间课程的总体设置缺乏认知,对课程内容缺乏深入了解。同时,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多数学生以课内学习为主,课余时间很少甚至不关注学术前沿,造成其对课程内容理解不够、学习效果差等问题。
究其原因,一方面,研究生入学后依然延续本科阶段的学习方式,习惯于在课堂上依赖授课教师,局限于对教学课件内容的学习,未能形成主动获取课程相关知识资料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多数研究生的英语掌握度不高,对英文文献的阅读学习普遍存在着抵触心理,严重影响其对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内容的获取和学习效果。
此外,学生的本科基础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研究思维的发展,本科阶段基础理论知识储备不足制约研究生阶段的研习效果,影响研究生科研成果的产出能力。首先,少数学生本科非植物保护、森林保护等专业,由于考研分数较低被动调剂到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仅在考研阶段接触了植保类专业知识;其次,多数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模式较为固定,多以课本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缺乏对科学研究的系统化训练,缺乏对课本之外知识的获取途径,未能充分获得思维发散与动手实践能力,从而造成其短期内无法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模式。
四、改革建议
第一,调整课程结构。当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调整分子植物病理学在教学大纲中的地位,将其从选修课移至必修课对启迪学生微观研习思维具有重大意义。[4]此外,优化研究生课程设置也是解决教学问题的重要办法,应结合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合理化布局课程。一方面,使必修课与本专业联系更加密切,凸显其必修性;另一方面,不同必修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在保持关联性的同时需避免过多的重复内容,以拓宽选修课程的可选性。
第二,优化授课内容。如何将教材与文献无缝结合式授课是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编写一本包含近年来重要研究进展的系统性较完备的《分子植物病理学》教科书势在必行,内容可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如Nature、Science、Cell上的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相关研究为主,采用案例库的组织形式。同时,搭配一本相关实验教材也是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实验素养的重要办法,并采用相关教师共同授课、“教材—文献—实验”融合式教学方法。[7]此外,创建动态可随时编写的电子教材可以解决研究前沿更新较快的问题,也可以起到节省教学资源的作用。[8]教师可通过增加模拟动画以表达教材中部分复杂、抽象的微观信息;将文献作为科普知识穿插于教材相关内容之间,并重点讲解文献中的试验思路,充分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激发学生发散式思维;围绕“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进行授课,重点在于“为什么”“做什么”,提倡“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引导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潜力。[9]
第三,拓展教学途径。传统教学途径失效主要是因为教师仅注重教材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对学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3]教师应将新技术充分融入教学内容。例如,在课堂上以视频播放的形式呈现教材或文献涉及的相关研究材料、步骤、现象等。教师利用融合式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诠释某些基本理论和现象,展现事理之间的相通性,以应对分子植物病理学的抽象性。此外,教师可以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班级群对教材或文献内容进行研讨、提问,以解决课堂上部分学生羞怯、不敢发言的问题。[10]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公共平台拓展教学以弥补有限的课堂时间,包括文献、网络讲座、学术活动、公众号推送,等等。目前线上教学资源诸多,整体质量参差不齐,教师需要甄别、筛选线上资源,帮助学生合理、高效地使用和学习线上资源。
第四,改进考核方式。研究生教学的考核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目前,研究生考核形式多以撰写论文为主,但教师对论文的批改并不严谨。因此,课程论文考核可采用答辩模式,课程论文须重点突出创新性,采取学生、教师共同评分的规则。整个评分细则公开透明,促进学生对分子植物病理学研习心得的交流。
五、结语
分子植物病理学作为普通植物病理学开展分子水平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同于传统植物病理学,分子生物科学技术的引入更加符合当今绿色可持续化农业的发展理念,是现代绿色农业与智能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鉴于其知识的交叉性,如何将这一新兴课程融入农林教育大家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目前,分子植物病理学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今后还需要各高校开展多方合作研究,更好地将分子植物病理学与现代农林教育融合贯通,促进我国农林教育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