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干部教育的现实问题和应对之策探析

2022-03-02韩宏文

教育观察 2022年34期
关键词:公办民办高校办学

韩宏文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成都,611844)

中共中央印发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指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一样,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职责使命,理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汇聚各方力量提升干部教育质量,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在新时代更好地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贡献。

一、研究民办高校干部教育的背景和意义

(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加强民办高校干部教育

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民办高校已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新兴力量。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鼓励、大力支持、规范管理民办高校的办学发展。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关乎高校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是高校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要确保这一相当大体量的民办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干部队伍建设必然十分重要。对民办高校干部队伍进行有效教育和持续培训,不仅是民办高校自身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的工作,而且应成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认真思考和组织实施的事项。

(二)民办高校自身发展需要加强干部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的逐步转化,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法规的施行,高校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民办高校的高考生源出现分流,数量不断减少,在未来一段时期的办学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和重重困难。民办高校要在新时代的全球、全国高校竞争中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保持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办学综合实力,而建设一支政治能力过硬、综合素质优异、组成结构合理、认同并投身民办教育事业的干部队伍是核心要素之一,而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则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关键一环。

(三)民办高校干部教育的相关研究匮乏

2022年9月,以“干部教育”为主题和关键词可以在中国知网(CNKI)中检索出各类文章23300多篇,以“高校干部教育”为主题和关键词可以检索出各类文章1570多篇,但以“民办高校干部教育”为主题和关键词,仅能检索出22篇相关文章,且关联度非常有限。以“民办高校”“干部”为主题和关键词,可以检索出与民办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相关的论文25篇,其中11篇论文的研究主题和主要内容为民办高校党务工作干部队伍建设,14篇论文的研究主题和主要内容涉及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后备干部培养、中青年干部管理、中层管理队伍建设影响因素、干部法治思维和能力、干部内部提升和外部引进之争等,也没有针对民办高校干部教育的专门研究论文。由此可见,民办高校干部教育研究现状不容乐观,研究资料和成果的相对匮乏,不利于高等教育和民办高校在新形势下的建设发展。

因此,对民办高校干部教育工作进行深入思考、研究和探索,以此更好、更有效地培养一批对民办高等教育理念认同、事业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的优秀干部,成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管理服务等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对促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和民办高校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积极意义。

二、民办高校干部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民办高校机制体制相对灵活,“相较于公办高校,无论是内部治理结构还是外部适应性上,具有更加灵活、高效的特点”[2]。特别是人事方面,民办高校敢于选人用人,在办学发展尤其是规模壮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外引内培,选拔一大批各类干部,安排到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岗位上,成为办学事业的中坚骨干力量。但不可否认,民办高校干部队伍建设和干部教育工作存在一些现实的突出问题。

(一)良莠不齐

在中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化迈进的进程中,民办高校很好地抓住了这一重要历史机遇,快速扩大办学规模,各方面都发展迅速,这为选择从事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人才提供了发展机遇和事业平台,一大批干部脱颖而出,走上民办高校的各个管理岗位。但由于民办高校在较短时期内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用人激增,干部短缺,为适应现实的工作需要,自然需要补充大量人员,一些教育、管理业务能力和经验欠缺,综合素质尚未达到要求,甚至没有经过考察、培养成熟的人员被选派到相关岗位,以至于部分干部的能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匹配。因此,干部队伍的良莠不齐成为当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同时,民办高校大多创办时间不长,未对干部教育高度重视和做出系统规划,或干部教育经验不足、学习企业实用高效的管理办法等原因,干部教育和相关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未能解决快速发展带来的干部素质良莠不齐、能力高低有别而影响办学发展的现实问题。

(二)水土不服

公办高校有着长期的办学积累和良好经验,向公办高校学习和借鉴,是创办初期和发展前期的民办高校惯常做法,也不失为稳妥之策。特别是民办高校中的独立学院,原本就是利用公办高校的品牌和资源,与社会资本联合创建的,有相当数量的领导和干部来自母体公办高校,这些领导和干部的办学思维必然沿袭公办高校,并按照已有的经验,不自觉地把独立学院带上与公办高校相同的发展道路。但现实情况是,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办学层次不同,管理体制机制差别较大,学生情况更是与公办高校不同。民办高校干部运用公办高校原有的相关成熟经验和良好办法开展工作和进行干部教育,可能会在办学实际中产生各种问题,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但应该看到,近年来,一大批民办高校在探索和创建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广大干部也逐渐在适应民办高校的新体制和岗位的新要求,水土不服的问题已经有所改观。

(三)流动频繁

受到办学条件、经济实力、社会口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对优秀干部人才的吸引力整体弱于本科公办高校,甚至弱于一些公办职业院校。一些民办高校大力培养的干部,在自身得到成长提升之后,依然会想方设法跳槽到公办高校就职。近年来,公办高校更是不断在民办高校挖走优秀教师和干部人才。各地人才引进政策也对民办高校的优秀人才流失造成了一定影响,有研究认为“地方引才政策成为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加速器”[3]。部分从公办高校退休的干部,选择加入民办高校,因自身履历、经验的光环,往往会受到重用,但因理念不合、年龄偏大、工作不适应、奋斗精神磨灭等,工作一段时间后就选择离开,相关重要岗位不得不另寻他人,这无疑会造成工作的断断续续,甚至会造成学校管理混乱、人心涣散。这些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民办高校干部队伍的频繁流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办高校开展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积极性。

(四)重视不足

民办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与公办高校一样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但是,民办高校办学情况各异,办学水平不一,教育主管部门甚至社会各界都在不同程度上对民办高校存在不全面的认识,对公办高校的重视程度要高于民办高校。这种情况在高校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方面也经常出现。以四川省委教育工委2021年干部调训为例,调训中的优秀中青年干部“教育鼎兴”铸魂工程、专业化领导干部“教育鼎兴”培养工程、党委书记(校长)“教育鼎兴”提能工程、“一把手”提能工程高校党委书记(校长)班、新任中层领导干部培训班等重要的干部教育培训,其参与人员基本上是公办高校干部,民办高校干部得到的机会十分有限。

三、民办高校干部教育的应对之策

干部教育作为事关立德树人、办学发展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不仅是民办高校自身的应有事宜,还应引起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受到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关注。各方应相互配合、互相促进,从不同维度、角度探索应对之策,进行相应的研究和实践,促进民办高校干部教育和培训工作取得更多的经验和成果,保障民办高校在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

(一)同心同向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第四条指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规党纪教育”“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等原则。[4]民办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因此,干部教育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突出政治理论学习,使民办高校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要做好民办高校干部的政治引领和政治理论学习教育,民办高校党委作为政治核心,就必须切实肩负起重要责任,抓牢抓实抓细干部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党组织特别是教育部门党组织,也应高度关注民办高校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类专题培训、常态化培训、分类培训等,不断提升民办高校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规范管理

民办高校必须清醒认识到干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兴校强校的基础性、常规性和长期性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和建设发展的长远规划,构建适合自身办学建设发展需求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第一,制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民办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结合民办高校工作实际,制订年度规划、专题规划、中长期规划等,明确干部教育的达成目标、教育对象、培训内容、方式方法等,用科学的规划、制度、措施有力保障干部教育和培训的有效开展。

第二,分类实施干部教育培训。针对干部队伍的来源层次、岗位职责、年龄特点等,民办高校应设置不同的干部教育班次,进行分类分层教育培训。例如,按干部来源可以分为来自公办高校等体制内的干部,来自企业、行业的专家干部,学校自身培养的干部等;按岗位可以分为党务、行政或校级、院(系)级、科级等;按年龄可以分为中年骨干干部、青年优秀干部、后备干部等。民办高校再根据分层和定位,设置相应的培训内容

第三,丰富干部教育培训方式。民办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和方式,如开展专题会、研讨会、讲座、集中学习等传统培训,开展挂职、参观、交流、调研、进修等校外培训,开展案例教学、体验学习、翻转课堂等创新培训和以网络教育为主的线上培训等。

第四,精心设计干部教育内容。教育培训的内容要结合时代发展形势和民办高校实际情况,经过研讨、论证和实践检验,进行固定化、系统化、个性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同时,民办高校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丰富和创新,确保为干部提供最好、最优、最具实效的教育培训内容。

(三)联合助力

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民办高校的领导,认真调查研究民办高校干部教育的现状和需求,制定符合民办高校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政策、制度、意见或措施,将民办高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纳入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确保民办高校干部教育更加规范有序,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各类干部培训基地可以针对民办高校开发相关培训专题和专门课程,如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各地政府党校等,在完成自身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对民办高校给予关注和帮助,用优质培训资源助力民办高校的干部教育培训,促进民办高校的办学发展。

民办高等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学会等组织可以举办民办高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专题论坛、研讨会、峰会等活动,各类教育智库、机构等可以针对民办高校干部教育培训进行调研,进行专题研究,发布相关成果,为民办高校干部教育培训提供参考。

此外,民办高校投资方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利用自身资源或各类企业资源,开拓校企联合教育培养模式,组织学习企业的价值观、愿景使命、特色文化等,增强各类干部的经营意识、全局意识,增强干部的归属感、获得感。

总而言之,民办高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体,应充分协调各方,用好各类型的教育资源,形成协同效应和工作合力,让干部教育和培训在多方的协助、帮助下取得更好的实效。

(四)内外兼顾

民办高校要结合实际,积极创设干部教育和培训提升的良好外部氛围。目前,部分民办高校办学时间已在10年以上,还有相当数量的民办高校办学超20年,办学经验已有一定沉淀,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身民办高校的事业。民办高校要旗帜鲜明地突出办学优势和特色,突出管理机制、运行体制的灵活性特点,通过有效的教育培训,让干部更有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具体来说,民办高校可以结合办学实际,设置人无我有的各类干部岗位,实施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薪酬、荣誉、晋升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上加大学校文化传承、精神传承和自身办学实际工作的比重,培训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从外部环境上促进干部的教育提升。

同时,民办高校要激发干部的内生动力,鼓励干部结合自身实际进行自我教育和提升。学习能力是一名合格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出色的自主学习能力,往往是干部成长为优秀干部、卓越干部的核心素质。民办高校要做好宣传教育和有效引导,让干部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发展规划,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重点任务,利用各类培训机会和互联网海量信息,加强自主学习,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具体来说,民办高校干部要注重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根据干部岗位的实际需要,做到自主学习、精准提升,同时满足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以内生动力促进教育培训取得更好的实效。

综上所述,民办高校干部教育工作既对国家和教育事业有积极意义,又对民办高校和干部个人有现实作用。结合当前民办高校的办学实际,分析问题、找到思路、研究对策,不断做好民办高校的干部教育工作,将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活力和办学水平,助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公办民办高校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亚运城再添一所公办学校! 广铁一中天峰中学落成启用
益阳: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长沙严禁公办中小学接收择校生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