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项目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02广东省阳春市实验中学

学苑教育 2022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

广东省阳春市实验中学 邹 志

“互联网+”背景是指在社会发展至今,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学生在课堂上利用计算机统计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且更快地吸收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计算机带给我们的方便和快捷将是巨大的。但是这种现象的前提是将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延伸入校园,使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形成对互联网的初步认识,感受科技发展的进步。但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采用何种教学方法才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相关的基础操作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在进行教学时,如何将教师、学生、计算机三者之间的联系扩展到最大,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需要结合目前信息技术开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并根据学校教学的目标以及发展情况,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和学生针对本节课程进行探讨,才可以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成效,从而取得明显的成果。

一、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下,初中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开展现状以及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之后对其的态度和想法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学生对于计算机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积极性,学生对于陌生事物的好奇心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且计算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新事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会占据很大部分,从而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积极好学的氛围,学生也会积极学习,本学期课程下来,学生会从中取得很大的收获。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使课堂教学更加规范和有效率,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的开发,各抒己见,和教师进行角色互换,做课堂的小老师。同时也可以在完成课业的时候,教师可以实行奖励机制,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更加的积极和努力。通过对这种现状分析,才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加强,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均衡发展,也实现了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和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随着中国的发展速度逐渐提升,综合国力的进步的同时也带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新趋势,带动当代年轻人的发展和追逐,这也成为学生毕业后最重要的机遇,而将计算机课程发展到中学阶段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选项,通过这个科目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较早的接触到计算机的知识,从而为学生在今后的选择和发展提供基础。教育事业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和学生,从而促进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相关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多种渠道的查找,其中去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网络搜索、知网、维普查阅浏览等方式发现,发现在“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的革新速度较快,相关的信息技术的知识也在不断的变化,相关论文的更新速度也在加快,对互联网的研究和开发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成为社会进步的的一大促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与时俱进,多关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近况,才可以对学生提供最专业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当今互联网的发展近况,学生才可以跟随着时代发展的潮流而不断的与时俱进,才能不断进步,从而对本节课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经验措施,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加显著,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以“互联网+”为背景,分析现今信息技术课堂开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开展难度大,学习兴趣保持度较低。

信息技术学科作为教育行业新兴的学科,具有时代赋予它的与时俱进性,新颖性和不断探索的特点。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利用互联网平台,使学生知识和技能得到创新式的变革,通过互联网本身的优势,从而使教育行业进行不断的转化升级,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趋势。但是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期已经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不同家庭对于这节课开展的必要性也发出质疑的声音,认为这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而去做无用的事情。针对教学中出现不同的态度,这也加大了课堂开展的难度,对学生学习兴趣造成一定影响。学生在学习时最容易受到家庭的影响,因此家庭对于这节课的态度和想法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家长的想法和态度就成了影响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原因,造成教学开展难度大,也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不良的影响,影响学习兴趣。初中信息技术的开展,除了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之外,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之一。据调查可得,学生对本节课的开始部分的学习兴趣较高,但是计算机课堂的教学往往是与学生的意愿相悖的,和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不是处在一个水平上。这也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趋下降,课堂的课堂教学效率下降,无法完成教学目标。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学生的意愿以及想法,对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创新,改变教学现状。

2.教学资源分布不均衡,学习难度较高。

信息技术课堂开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课本和计算机。课本可以使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实践操作则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实用性,使学生能够对课本中的知识有直观的切实的体验,用最直观的方式对书本中的知识进行操作。进而教师也可以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学习效果也会大大改善。采取这种方式,学生接受的程度也比较高,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虽然这几年,各个地区发展的速度在不断增加,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性,部分学校的资源分配不均匀。例如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来说,最基本的便是计算机的使用,但是有些学校的计算机数量较少,无法满足上课时学生的需求。学习难度较大,每个学生的实践时长不够,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生掌握不牢靠,形成只知理论,技能较差的情况。所以必须完善各个学校课程开展时最基本的硬件问题,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要求。教育是平等的,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和当地管理者应该根据学校情况提出强有力的解决措施,改变现状。

3.学生的能力存在差异性,学习效果较差。

每个学生都是个独立的个体,思考问题的方式、想法和观念都有所不同。学生从小所形成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眼界也不同,对待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存在深浅,从而造成学生的接受程度呈现出高低的差距。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会有不同,直接反映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容易引起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较大的落差感。面对这种差异,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调查和研究。在教学时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不同的知识。针对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采取适合学生接受程度的讲解方式进行教授。分层教学的方式是指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从而在课堂上形成帮带的氛围,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接受程度,降低学生之间的差距。但是只单单通过这种方法,可能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所以应该结合家庭和学校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依靠家庭和学校以及社会。社会上可以切实解决学校的硬件问题,家庭则是可以对学生提供最基础的保障,学校则是主力军对学生提供最好的教学资源,从而对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

三、针对信息技术课堂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促进教学方法变革,激活学生学习信心。

针对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教学中学习不同的知识体系,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计算机的知识。计算机相关知识主要包括了解信息技术的知识,以及学习文件、图像、视频的处理。对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学生来说理解难度较大,容易使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下降,而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降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用网络调研的方式,将调查问卷发到网上,让学生进行填写,之后进行汇总得到学生最直观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在课堂中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操作,通过多次的重复和操作,学生的熟练程度增加,对计算机课程的理解力也会提升。学习压力减小之后,学生学习的信心就不断增强,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文件操作》的知识时,教师先把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到文件操作中工具栏每个项目作用,文件中所包含的选项,例如保存,输出,分享等,以及每个选项的具体作用。才可以进行后续的学习,创建简单的文字文档,在电脑上学习打字等基本技术,提高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信心。

2.开展讨论会,宣传信息技术课堂开展的必要性。

家长对本节课开展的重视程度不高,对信息技术课堂的开展存在误解,教师应该根据这种情况去行动起来,去进行家访,或者开展专门针对家长而进行的讨论会,让各位家长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将这些意见进行收纳之后,对每个家长不同的意见进行针对性地讲解,使家长理解互联网技术的学习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不仅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帮助,而且有助于缓解学生在课业上的压力。信息技术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学习,其中也包括自己玩一些基本的小游戏,感受网络的便利和乐趣。通过这种方式,宣传计算机课堂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学生而言,不仅可以打好计算机学习的基础,也可以帮助那些志在此处的学生明确目标,为以后大学的学习降低难度,并为以后就业的选择提供必要的选项。例如可以在开展家长会的同时,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成果,如简单介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的关系和发展历程》,以及计算机的发展的前景,使学生和家长了解到计算机的功能是处理数据。而互联网技术则是计算机技术的延伸,以及计算机技术主要分为三类,这些基础的发展历程,通过PPT课件的介绍,使家长对本科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展示出了本科目的发展方向,这对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都存在巨大的好处。

3.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才是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教师在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时,应该给予正确的指导和理解,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程度,并且可以延伸到其他知识的融会贯通。但是互联网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学科,具有鲜明的革新性,根据互联网的这种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更应该与时俱进,掌握课程革新的动态,只有教师自身进行不断的学习,深化自身的知识深度,才能将更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和教师之间也应该根据情况,定期开展讨论会,去参加信息技术讲座,并且进行不断地交流和探讨,补充自身的知识。也可以结合不同班级的情况,找到学生在学习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结合课堂教学经验进行教学,改变学生学习的现状。例如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资源及安装》时,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操作过程,学习计算机中最简单的资源组成成分,以及如何进行安装的途径以及其他路径的拓展,从而进行最基本的操作,针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给予指导,切实解决学生的问题。

以“互联网+”为背景,以计算机为主开展的信息技术的教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不断的宣传和开展讨论会的方式,改善家长和学生对于这节课开展的刻板印象,使其认识到信息技术开展的显著作用。但是在课堂开展中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重要角色,应该发挥出自身的功效,使学生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交流和沟通、开展讨论会,宣传信息技术课堂开展的必要性的方式解决存在的问题。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重点关注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使学生成长为新一代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力军。

猜你喜欢

互联网+计算机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